我老婆常問我:「你在廚房忙成那樣,不會壓力大到爆嗎?」
我都笑著說:「有時候壓力真的很大,但也正因為這樣,我反而更需要站在鍋子前。」
別人放鬆是泡澡、做瑜伽、放空追劇,而我,是炒一盤青菜、煮一鍋湯、切一條蔥。
做菜,是我和自己對話的時間,也是我讓混亂安靜下來的方法。
🔪 切菜,是我安撫焦慮的方式
我曾經有一段時間,每天醒來就覺得喘不過氣。店裡經營壓力、家庭問題、還有那些沒說出口的疲憊,全都堆在心上。
那時我幾乎每天回店裡,第一件事不是打卡,而是默默走到流理台,抓一顆高麗菜開始切。沒有音樂、沒有聲音,只有刀子碰到砧板的節奏聲,「咚、咚、咚、咚...」
切著切著,好像煩惱就一刀一刀被我剁碎了。
做菜的時候,你無法分心,只能一心一意。那對我來說正是一種最簡單的冥想。
🍲 【互動練習】來一段5分鐘的料理冥想
當你覺得心浮氣躁,不知道怎麼讓自己安靜下來,試試這段練習:
🌿 食材準備:
- 一把青菜(任何你喜歡的)
- 一小段蔥或蒜(讓你聞到熟悉的香氣)
- 一鍋熱水或高湯
- 一顆雞蛋
🧘♀️ 做法與冥想同步:
- 洗菜的時候,感受水流經手指的溫度
→ 告訴自己:「我正在為自己清理混亂。」 - 切菜的時候,注意每一刀的節奏
→ 試著想像每一刀都像放下心裡一點重量。 - 煮湯時,聽湯滾的聲音,深呼吸三次
→ 想一件今天值得感謝的小事,哪怕只是「我還能好好吃飯」。 - 打蛋進鍋那一刻,說一句話給自己聽
例如:「你辛苦了,這碗湯是給你的。」
☕ 最後,坐下來吃,慢慢吃,專心吃
哪怕只有10分鐘,也請你只做這件事。
這道料理不只是填滿你的胃,更是在安撫你內心的孩子。
🧂 做菜不是為了表現,而是讓我安住當下
我有時也會做很簡單的東西,比如麵線蛋或炒飯。不是為了精緻,而是為了回歸「照顧」這件事的本質。
我記得有次店裡休息,我一個人煮了一鍋豬油拌飯。白飯淋上熱騰騰的豬油、灑點醬油,打上一顆半熟蛋。我坐在餐桌前,一口一口吃,吃到一半竟然紅了眼眶。
那不是因為它有多好吃,而是那一刻,我覺得自己真的「被陪著了」。
而那份陪伴,是我親手做出來的。
📌 給不是廚師的你:你的廚房也可以是靜心角落
也許你不是每天下廚的人,也沒什麼做菜技巧,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
你有沒有願意為自己留一點空間,好好煮一餐、好好吃一餐。
你可以只煮一碗湯、一盤炒蛋、一杯熱牛奶。只要你在做的時候,是用心的、在場的、真實的,你就已經在療癒自己。
結語:讓廚房成為你的情緒避風港
做菜,不只是做出一道菜而已。
它可以是一種冥想、一種整理、一種祝福。
當生活太亂,請不要急著讓自己變好,先煮一頓飯,給自己一碗熱湯、一盤簡單的飯菜。
你會發現,平靜,不一定要去很遠的地方找,它可能就藏在你家的鍋碗瓢盆裡。
今天,不如就從一把青菜開始,陪自己靜靜待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