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狐文化-avatar-img

奇狐文化

12 位追蹤者
只想有空書寫、記錄。正職是機械工程師,未來想開書店,與好書為伍。
avatar-img
奇狐文化的小沙龍
14會員
147內容數
個人生活體悟、觀點分享,兼有一些文學與機械創作,歡迎大家來晃晃。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最近急著讀完從圖書館借來的書,《卡拉馬助夫兄弟們》上冊讀畢,下冊接著繼續。讀到目前只覺得杜斯妥也夫斯基真是天才,點燃人性裡的小小火苗,直將其燒成大火方休。在這本書裡,充斥著大量的對話,好像非得將內心窸窣的話說完不可,也是由於這些一氣呵成的話語,我們才能知曉角色的心思如何轉變,以及內心裡的異音究竟
  連假幾日,都在看紀德的《地糧》。木心推薦盛澄華的譯本,可能是時代推移的關係,我覺得語意不甚通順,改借麥田出版徐麗松譯的版本才看得下去。然而當我想要找其他譯本時,卻發現台灣出版的甚少,倒不如中國那熱鬧,這同樣也反應在《歌德對談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與杜斯妥也夫斯基等書上,好像台灣並不熱衷於新
我正反, 我深怕我寫出來的是誰說過的,我要的是「我說的」。
奇狐文化-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2
文字三分之一者 極致的目標需要極致的努力,這樣的路也不錯。
  開車,一直是困擾我的重大問題,到底要如何面對路上的牛鬼蛇神。前幾日載我媽回家,塞車,路上遇到一台硬插進來的車,我未讓,彼此的後照鏡就擦到了。拉下車窗,該車主的回應也頗讓我不悅,但我未追究。相較於不過幾萬元的車損,我更在意的是面對這種情況,我到底該如何做才是對我最適合的。   但我只是把這個問題
事情當下的一瞬間,都是心性使然;與讀再多書懂多少道理都無用,一瞬間歸於本性。 而發展的過程才是讀多書懂多少道理的時候。
  近日接觸《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有些許收穫,希望能用幾句話闡明。   關於木心、妙津、尼采……所有我欣賞並殷切追求的人與哲學,我會有拼盡全力模仿的衝動,我不確定它從何而來,可能僅僅是種與其為伍的欲望,或是想吸取他們文中的情緒。這個衝動固然帶給我莫大的好處,但也讓我迷茫,如同三月四日日記所述,
  我左邊的桌子,上面堆了一些書,而且有越來越高的趨勢。一些是先前預計要看的,一些是最近覺得應該要看的,一些則是從舊家拿來,不知要放哪裡的。啊,時間、時間啊,來不及看,真的來不及看。甚者,今天看著誠品 APP 的折價券,想著要支持一下,翻了一下書目,沒有滿意的,《歌德談話錄》、《人性箴言》、《希臘羅
  最近讀《閱讀蒙田,是為了生活》,裡頭描敘蒙田尊重人性,時常記下自己內心所思所感。對於「如何離開悲傷的狀態」,蒙田用的是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例如想像孩子還活著的從前、欺哄寡婦,將話題轉移到其他主題,或著乾脆不去想它。這個方法聽起來像是逃避,像是因為自己軟弱到無法承受這傷痛,所以不得不逃離的次等方法。
  近日想寫篇散文以為投稿之用,但試了六、七個開頭都不稱心,有的太虛幻飄渺,有的太說道理,有的太直白。總之對我來說並非良作,這讓我感到痛苦、疲憊,萌生我沒有天賦的恐懼,不由得心想若我沒有文學天賦,那我這幾年的努力又為了什麼呢。想到這卻不能說出口,不能向人討拍,僅能默默冒汗,回頭審視自己內心的深淵。
  近日因緣際會重操舊業,設計了自動化機台的機構。   真的,真的是毫無人性的工作啊。結構、外觀、風格都不要求,只要成本與方便製作,「人」在哪呢?獨自面對電腦,用著最淺薄剛硬的知識所進行的事務。我,就只是工具。先前方格子有留言說任何工作都是寫作的養份,我萬萬不能苟同的原因就在此。   時日久了,人
  昨天把《尼采如是說》囫圇讀完,心裡只想著之後還要再讀。   一言蔽之:尼采太危險了,凡人需要刻意隔絕他的思想,否則會戕害、輕狂自己的身心。但其中的「超人」哲學,或可一談。   尼采指稱的「超人」,我以為指涉心靈層面,讓靈魂、思想、意識……能逐漸進步,超過過往的自己。心靈不是具體事物,也不客觀
  已二月中,該是準備今年的文學獎作品,卻仍感尚未準備好。   讀書,自從看了《文學回憶錄》後,想看木心推薦的文學書來看,進度緩慢。   妙津,重新閱讀妙津,並試著製成 podcast 推廣。   練心,文學映照的是心靈畫面,故練心才能避免庸碌,避免寫出大眾化的作品。   曾想過為何要固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