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冥-avatar-img

雷冥

6 位追蹤者

雷冥

6 位追蹤者
avatar-img
雷冥的沙龍
13會員
605內容數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一、 1. 原文 聘禮,上公七介,侯、伯五介,子、男三介,所以明貴賤也。 2. 注釋 1. 聘禮:指諸侯朝聘之禮,即諸侯國之間或對天子所行的聘問禮儀。 2. 上公:古代爵位最高者。 3. 介:陪同賓主之間的助禮者,負責輔助行禮。 4. 侯、伯:次
一、 1. 原文 古者周天子之官,有庶子官。庶子官職諸侯、卿、大夫、士之庶子之卒,掌其戒令,與其教治,別其等,正其位。國有大事,則率國子而致於大子,唯所用之。若有甲兵之事,則授之以車甲,合其卒伍,置其有司,以軍法治之,司馬弗正。凡國之政事,國子存游卒,使之修德學道,春合諸學,秋合諸射,以
一、 1. 原文 古者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禮;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鄉飲酒之禮。故燕禮者,所以明君臣之義也;鄉飲酒之禮者,所以明長幼之序也。 2. 注釋 1. 射:古代射禮,即以射箭為禮,寓教於禮。 2. 燕禮:君臣宴飲之禮,用於明示上下尊卑。 3. 鄉飲酒之禮:鄉里聚會時所行的
一、 1. 原文 鄉飲酒之義:主人拜迎賓于庠門之外,入,三揖而後至階,三讓而後升,所以致尊讓也。盥洗揚觶,所以致潔也。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既,所以致敬也。 2. 注釋 1. 鄉飲酒:古代鄉里之間的合禮飲酒儀式,用以尊賢勸學。 2. 庠門:古代學校或聚會之所的大門。 3. 三揖:
一、 1. 原文 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皆主人筵几於廟,而拜迎於門外,入,揖讓而升,聽命於廟,所以敬慎、重正昏禮也。 2. 注釋 1. 昏禮:婚禮。古代婚禮多在昏時舉行,故稱「昏禮」。 2
一、 1. 原文 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而後禮義備。以正君臣、親父子、和長幼。君臣正,父子親,長幼和,而後禮義立。故冠而後服備,服備而後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故曰:冠者,禮之始也。是故古者聖王重冠。 2. 注釋
十一、 1. 原文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康誥》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
一、 1. 原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2. 注釋 1. 大學之道:大學的根本宗旨與方法。 2. 明明德:彰顯本有的光明德性。 3.
一、 1. 原文 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與?」孔子對曰:「丘少居魯,衣逢掖之衣,長居宋,冠章甫之冠。丘聞之也:君子之學也博,其服也鄉;丘不知儒服。」 2. 注釋 1. 魯哀公:魯國國君(在位西元前494–前468)。 2. 儒服:儒者專有之服飾。
一、 1. 原文 投壺之禮,主人奉矢,司射奉中,使人執壺。主人請曰:「某有枉矢哨壺,請以樂賓。」賓曰:「子有旨酒嘉肴,某既賜矣,又重以樂,敢辭。」主人曰:「枉矢哨壺,不足辭也,敢以請。」賓曰:「某既賜矣,又重以樂,敢固辭。」主人曰:「枉矢哨壺,不足辭也,敢固以請。」賓曰:「某固辭不得命,敢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