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唸建築到底要需要在四五年間學到甚麼,或許去翻一翻各校的課綱能明白點甚麼,但相信很多人還是新生的時候就這麼做過了,顯然沒有這麼容易。 值得思考的點是,在我們學校幾乎每一屆的新生應該都聽過,來自真黃教授的抱怨:「別以為自己還是高中生,我超討厭高中生的(笑)。」 雖然可能真的純粹是在抱怨的玩笑話,但似乎也暗示了我們在大學所該做的事情。
假設在建築界,大學新生的知識量為等級1,出社會前該具備的為等級10,那麼其中有多少是來自學校課程,又有多少必須靠自己尋求呢? 本篇將分享關於設計經驗與到目前累積的門路。
面對設計的態度?
無論在哪所學校,建築設計都是佔據分數最重,最花時間也最廣泛應用的一門課程,因此,該用什麼樣的心情與思維去面對這一切就成為了關鍵;在當交換生的期間遇到了一位老師,深刻的說明了這件事:「建築是八大藝術之一, 既然它是一種藝術形式,它就無法脫離『藝術創造的過程』,藝術家透過各種媒介來傳達自己的想法,文學、舞蹈、電影、繪畫...等,都可以稱做為媒介。如果建築不具備這樣的特質,它就會被排除在藝術領域之外。」「想想看如果今天同學要拍一部電影,各位一定會先問一件事:『你的主題是甚麼?』對吧 ! 如果在做建築時你只探討了建築中功能的問題, 這當然不夠,為甚麼呢? 因為,一部只有好的剪接,好的後製,好的攝影,好的演員,是不構成一部好電影的,因為,它沒有靈魂。所以做為導演,你必須在心中有一個的主軸才行。」
以上是作者一年多前的記憶,或許簡略了不少,但當時真的聽得一楞一楞的。就結論而言,為設計在理性與感性層面設定一個主軸,能在初期更有效率且全面的幫自己確立「想做甚麼」,進而思考「該怎麼做」,針對結果再回頭檢視所設定的「主軸」,如此循環推敲也許就是所謂「藝術創造的過程」。
尋求手段
大概你我曾經都有個疑問,設計要麼樣才能變強呢? 學長曾告訴我,多看、多做,聽起來或許很空洞,但若將時間拉長,從作品欣賞,議題查閱,到內化後嘗試實踐,的確能夠刺激思考,於是看得越多,設計的選擇與彈性也會更廣。以下整理了作者與夥伴們推薦的好去處和方法。
◆ 首先是幾個綜合性的建築網站
建築學院 - 很適合學生族群的平台,包含案例、課程、學習資源,可惜的是因為地區
的關係沒辦法直接註冊,但可以用Wechat掃描登入
以往我們接觸這些網站,多數都是尋找參考案例,然而這與平時針對課題所做的案例賞析分析有很大的不同;以上平台提供了系統性的分類架構和建築基本資料,更深入的設計脈絡與敷地背景,都屬於自己對於各處資料的整理探討 (崩潰..)。
◆接著是私人或單一族群的網站
BIG - BIG事務所網站,有趣的架構與作品解說
AA PR - AA學校的歷年作品,直接在網址更換年分就行了
與尋找案例不同的是,在操作設計的過程中以上平台能提供論述、風格、表現法等 參考方向,揣摩目標的同時也會開始思考其他可能性。
◆ 其他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值得探訪的地方,還請大家告入大家。
如此龐雜的資訊浪潮,當然不必甚麼都貪求,設定一套自己在操作設計的大致原則和風格喜好,尋找適合的平台,或許利用資料彙整工具如
Milanote或
Evernote紀錄整理有價值的資訊,能大大增加作業效率,更多的時間就能用來思考設計本身。
本篇送給熬夜到厭世的彼此。
深夜心靈雞湯,(攝自2016.03,憤怒的工作室)
下一篇的雜談,想聊聊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