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設週記」#3.5 - 簡版計畫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開學前1週



raw-image


前言

對一個國家而言,人口結構的發展有一定的模式,在亞洲,血緣的凝聚力尤其高,「家庭」是推動社會發展非常重要的基礎之一,提供勞力、生兒育女、老年照護、組成社區組成都市;國家的制度,很大程度上都是為了讓這些「家庭」的作用取得一定程度的平衡,然而人口結構的變化,雖然不是不可預期,但是卻迅速而且沉默,同時之間,不斷更新的商業模式,也深深地影響著人們的一切生活。

社會住宅,共生住宅,智慧住宅,CCRC長照系統,隨著制度與科技發展,也出現了不同以往的住宅型態,本計畫也希望能透過調查與分析,整合現有的概念,提出一個系統性的居住模式,同時揭發與因應在未來即將浮出檯面的問題。


動機目的

  • 社會的基本單位

是家庭嗎,現在或許是,但20年30年後呢,隨著「不與子女同住的高齡者增加」,「未婚者增加」,「離婚者增加」,獨居戶的成長,家庭很可能不再是主流,因此上述關於家庭之於國家社會的作用,就會產生許多斷層,包括照護系統不足,少子化,撫養比等問題,而這些斷層所產生的成本,也會由政府吸收,最終還是反饋在人民身上,當負擔越來越大,新的世代又會再次回到上述三個起因,產生惡性循環。

面對不可逆的人口結構變化,要做的化許是想辦法演緩其惡化,以未來的角度重新制定可行的方案。就建築而言,在這樣的循環當中,所扮演的,是作為銜接人與生活的角色,配合居住者的性質不同,最大化讓其有效率有品質的生活乃是目標之一。

  • 停留於制度

在台灣,現階段社會住宅與長照系統,大部分都是由政府發起,並且是服務相對弱勢的族群,這樣的標籤化,會使得社會大眾認為這樣的建設或系統是一種輔助,是為了幫助某些群體所制定的,可是就上述的社會問題而言,影響到的是所有人,因此欲透過重思考居住模式,結合未來可能的發展脈絡,讓人們切身感受到趨勢變化,感受到它們應背負的社會責任。


議題分析

  • 人口結構

首當其衝的是老年人口比率的和生育率的問題,然而問題是現階段兩者都無法直接被解決,一個原因是,戰後嬰兒朝,也就是在1945年至1955年出生的人,將在2020至2030年間進入75歲的高齡,屆時會造成更嚴重的財政壓力,火葬場不足,扶養比增加等等,另一個原因,是就算總生育率改善,出生人數也不會增加,反而還會減少,這是為甚麼呢? 因為未來有機會成為母親的女孩,受到目前為止少子化的影響,人數正在逐漸減少的緣故。在這樣的趨勢下,多數的負擔就會壓在青壯年人口身上,制度面臨轉型,公司行號以及學校等機構,也會直接受到影響。

另一方面,關於老人安養,目前國內外都有所謂的「連續性長期照顧服務體系」(CCRC),主要的規劃就是針對從居家到安寧,老年照護的長期規劃,但相對而言,成本就會高出許多,因此美國與日本正在嘗試的「合作型的CCRC」,就是擴大了所觸及的族群,其實目的也就在於增加受照護者與年輕族群的接觸,同時減少成本。

  • 商業結構

最生活化的不外乎是,平台與模式的進化,例如Uber,雖然有它的爭議,但他的確運用科技,改變了原有的思維及運作方式,或著使用Netflix,取代購買或租用DVD。網路將所有數據、文件串聯全球,大數據、演算法、集體智慧、軟體即服務,再加上機器學習與人工智慧,不斷改變著人們的生活,這樣的模式若反應在現實中,同時它配人口變化也會衍生出另一個問題,關於「存在機率」中的門檻人口,(用於計算經營謀一事業所需的最低人口數),人口減少與消費型態轉變,造成部分的產業規模縮減與轉型,因此如何串聯商業和居住, 創造完整的生活圈也是一項課題。

議題詳解可參考 「畢設週記」#3


預期成果

  • 居住型態的整合
  1. 配合即將轉變的居住型態,能否將單純的獨居連同生活型態一並轉換成更有效率的模式。
  2. 根據《未來地圖》的網路商業模式,或許能嘗試給予年輕的居住者一個彈性的工作平台空間。
  3. 以美國發起的「合作型CCRC」作為延伸,嘗試將照護機能連同獨居與商業融入社區之中。
  • 危機可視化

面對高齡、少子化等人口的變動,學者們之所以稱之為「寧靜危機」,是因為多數時候人們感受不到短時間所造成的差異,就好像慢性病一樣;該計畫希望能透過一套整合方案,以實用性甚至批判性的角度,讓民眾意識到,在可預見的未來可能會產生的問題,並嘗試思考對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金大建築全體
155會員
697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金大建築全體的其他內容
2025/04/16
又名:讓我爸媽花得錢有點水花
Thumbnail
2025/04/16
又名:讓我爸媽花得錢有點水花
Thumbnail
2025/04/06
2022年10月中為了觀賞同屆同學製作的音樂劇,特地回趟金門。那不是我第一次進劇場,也不是我第一次欣賞音樂劇,它不是經典大作卻讓台下的我感受到一種與在地連結,身歷其境在某段集體記憶下的感動,這個感動促使我後來關注、欣賞台灣本土音樂劇,尤其是歷史類型的題材。最近覺得累積了許多,似乎可以寫一篇綜合分享。
Thumbnail
2025/04/06
2022年10月中為了觀賞同屆同學製作的音樂劇,特地回趟金門。那不是我第一次進劇場,也不是我第一次欣賞音樂劇,它不是經典大作卻讓台下的我感受到一種與在地連結,身歷其境在某段集體記憶下的感動,這個感動促使我後來關注、欣賞台灣本土音樂劇,尤其是歷史類型的題材。最近覺得累積了許多,似乎可以寫一篇綜合分享。
Thumbnail
2025/01/04
紀錄一下自我提問,我一直在思索,建築已然成為我生活的部分,然而卻很難分享,什麼是建築,什麼又空間。
2025/01/04
紀錄一下自我提問,我一直在思索,建築已然成為我生活的部分,然而卻很難分享,什麼是建築,什麼又空間。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全球高齡少子化的現象已逼近至必須面對,過往世代的社會生活方式也需要改變, 近三十年內,小家庭的情況也是一種趨勢,身為長輩的若能幸運的漸漸老化沒有其他重症,是長者與晚輩的福氣,不過相對這樣的人口也逐漸增長,甚至會超過這樣的比例。 夾在中間像是三明治一樣,上有長輩、下有晚輩要照顧的話,除非經濟無虞,
Thumbnail
全球高齡少子化的現象已逼近至必須面對,過往世代的社會生活方式也需要改變, 近三十年內,小家庭的情況也是一種趨勢,身為長輩的若能幸運的漸漸老化沒有其他重症,是長者與晚輩的福氣,不過相對這樣的人口也逐漸增長,甚至會超過這樣的比例。 夾在中間像是三明治一樣,上有長輩、下有晚輩要照顧的話,除非經濟無虞,
Thumbnail
隨著台灣社會持續邁向高齡化,高齡照護與高齡金融的需求成為日益重要的議題,對於戰後嬰兒潮這一代所組成的高齡家庭,也帶來了全新的需求,同時意味著照護與金融領域,需積極轉型以因應未來的趨勢。
Thumbnail
隨著台灣社會持續邁向高齡化,高齡照護與高齡金融的需求成為日益重要的議題,對於戰後嬰兒潮這一代所組成的高齡家庭,也帶來了全新的需求,同時意味著照護與金融領域,需積極轉型以因應未來的趨勢。
Thumbnail
關於銀髮族負面身心狀況(諸如:譫妄、抑鬱等等)的眾多調整方案中,能夠首要改變既有現狀者,當屬針對其接觸對象、生處場域做出改善。
Thumbnail
關於銀髮族負面身心狀況(諸如:譫妄、抑鬱等等)的眾多調整方案中,能夠首要改變既有現狀者,當屬針對其接觸對象、生處場域做出改善。
Thumbnail
人口老化💀是我們國家現在面臨的嚴峻議題,👶隨著出生率的持續下降,房價的節節高漲,新世代的考驗,也在接踵而來。 國家的社福制度如果健全,那當然是最好的選項,在制度還沒有完整以前,大家還是要多多準備多多思量,🪦盡早幫人生做最後的規劃。有時社福的補助,會有排富條款,名下有不動產的人,可能不能夠輕易的
Thumbnail
人口老化💀是我們國家現在面臨的嚴峻議題,👶隨著出生率的持續下降,房價的節節高漲,新世代的考驗,也在接踵而來。 國家的社福制度如果健全,那當然是最好的選項,在制度還沒有完整以前,大家還是要多多準備多多思量,🪦盡早幫人生做最後的規劃。有時社福的補助,會有排富條款,名下有不動產的人,可能不能夠輕易的
Thumbnail
上週聊到了少子化的現象與成因,總體而言是社會趨向工商業化的必然現象,但工商業社會的人口問題其實只講了一半,本週要開始聊伴隨少子化而來的高齡化現象。 其實當今世界各國鼓勵生育的理由除了擔心未來勞動力不足外,更擔心未來的扶養比失調(勞動人口與幼年老年的人口比,即多少勞動人口供養一個不具勞動能力的人口),
Thumbnail
上週聊到了少子化的現象與成因,總體而言是社會趨向工商業化的必然現象,但工商業社會的人口問題其實只講了一半,本週要開始聊伴隨少子化而來的高齡化現象。 其實當今世界各國鼓勵生育的理由除了擔心未來勞動力不足外,更擔心未來的扶養比失調(勞動人口與幼年老年的人口比,即多少勞動人口供養一個不具勞動能力的人口),
Thumbnail
📷 從我家看台灣人口結構改變 民國39-54年2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大家回到家鄉,除了努力工作,就拼命生小孩。生育數是台灣有史以來最高峰,稱為戰後嬰兒潮,每年生40幾萬個新生兒:我爸有7個兄弟姊妹。 民國70年我弟弟出生時,每年新生兒已經降到30萬,每年少10萬的新生兒,幅度蠻大的。
Thumbnail
📷 從我家看台灣人口結構改變 民國39-54年2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大家回到家鄉,除了努力工作,就拼命生小孩。生育數是台灣有史以來最高峰,稱為戰後嬰兒潮,每年生40幾萬個新生兒:我爸有7個兄弟姊妹。 民國70年我弟弟出生時,每年新生兒已經降到30萬,每年少10萬的新生兒,幅度蠻大的。
Thumbnail
內政部統計,去年全國總出生數為16萬5249人,今年1至11月總出生數13萬9693人,比去年同期減少8009人;死亡數方面,去年1至11月共15萬7948人死亡,今年死亡人數增加1萬45人,今年「生不如死」現象比去年嚴重。
Thumbnail
內政部統計,去年全國總出生數為16萬5249人,今年1至11月總出生數13萬9693人,比去年同期減少8009人;死亡數方面,去年1至11月共15萬7948人死亡,今年死亡人數增加1萬45人,今年「生不如死」現象比去年嚴重。
Thumbnail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未來老人總數與佔比將持續攀高,這一點我想不太需要贅言。 因此,很多朋友想要開一家安養中心,除了蓋間房子、買些設備、通過法令申請等,還應該注意什麼呢? 本文認為最重要的是人力資產。 以前我老爸所在的榮民之家,因為是公立的,人力比較充足,但也是一個人要照顧一大排老人,常常看到他們忙來
Thumbnail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未來老人總數與佔比將持續攀高,這一點我想不太需要贅言。 因此,很多朋友想要開一家安養中心,除了蓋間房子、買些設備、通過法令申請等,還應該注意什麼呢? 本文認為最重要的是人力資產。 以前我老爸所在的榮民之家,因為是公立的,人力比較充足,但也是一個人要照顧一大排老人,常常看到他們忙來
Thumbnail
開學前1週 對一個國家而言,人口結構的發展有一定的模式,在亞洲,血緣的凝聚力尤其高,「家庭」是推動社會發展非常重要的基礎之一;然而人口結構的變化,雖然不是不可預期,但是卻迅速而且沉默。
Thumbnail
開學前1週 對一個國家而言,人口結構的發展有一定的模式,在亞洲,血緣的凝聚力尤其高,「家庭」是推動社會發展非常重要的基礎之一;然而人口結構的變化,雖然不是不可預期,但是卻迅速而且沉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