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設週記」#5 - The let-down effect

2020/01/19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倒數第15週

進入令人頭昏眼花倒數了......
寒假,或許很多人也有這樣的經驗,在解除高壓忙碌的狀態,步調鬆懈下來之後,身體就開始各種抗議,輕則全身無力,重責感冒發燒,這種狀況一般稱為The let-down effect,或著廣義來說又叫做Leisure sickness,當然這件事也會有個體上的差異,撇開其中一些神祕繁瑣的醫學知識,對於自己前幾天的再次發作也是意料之中,不過寒流來襲似乎也是原因之一(居然怪天氣...),那麼喝杯茶暖個身子,聊聊最新進度與期末評圖。
本次正圖#1
本次正圖#2

基地

接續著上一篇週記,根據結論欲選擇「離開過於集中的都市群,為商業與居住的混合區域」,最終選定的基地在桃園中壢區,火車站附近,在此就簡單說明一下,由於屬於舊城區,車站本身面臨更新,在都市計畫中基地附近被規劃為「舊街區商業與文藝活動軸」,消費水平也更接近一般民眾與學生族群,從車站延伸至基地的徒步區也能作為引導,並且鄰近老街溪生活圈。
相較於松山區,這裡也平易近人許多

議題論述

經過了幾次評圖,有關安養議題的各個面向,開始被拆開來逐一探討,而其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該設計的大標題「城市合作型」在評圖場上成了教授們的討論重點,那根據我的計畫書所訂定的概念為「透過融合簡單的市街與商業機能,活絡安養社區的環境,輔助高齡者身心靈間康老化」(詳見 畢設週記#4),有趣的是這件事讓教授們的意見產生了分歧;期中評圖,唐弘雄老師認為,商業機能的進駐,會對需要清幽寧靜的高齡者產生干擾,而陳志宏老師則表示,作為複合機能,轉變傳統的老人安養空間的確是個可能性,但這也代表著介面的控制與設計會更為複雜,需要多加思考;當然此時的設計還在議題檢討的階段,於是接著我嘗試將概念轉換成空間配置與敷地的一系列方案,決定姑且先將各機能區分開來,相對保守的處理了有關界面的問題,期末評圖時,趙元鴻老師也有不同的想法,認為該設計最值得討論的部分之一就是所謂的「城市合作」如何透過設計圖說,回應到議題本身,其中又使用了那些手法,因為顯然目前的狀況並沒有做得太深入。
對於設計者而言,一項議題能夠讓不同的評論者在思考方向上產生落差 (其實我覺得這個落差跟年齡有很大的關係,以上,你懂得) 這件事情或許是個正面的暗示,代表著該設計具備的可能性,值得繼續嘗試發展,但另一方面,這也讓我不得不面對一個大問題,呼應Akuang楊畢設週記09所說的,計畫中我一直在強調機能的合作甚麼的....這是趨勢甚麼的...巴啦巴啦...,但其實我自己才是最害怕去思考「合作」的人,因為我心裡明白,這部分就是我設計核心主軸,是決勝關鍵,於是乎到目前為止討論到主軸,就是處於你碰我一下,我碰你一下這種尷尬的情況。
那所以,這次到底做了些甚麼,若想深入了解可以參考本次的計畫書,其中最大的重點是論述的修改,由於所謂的「商業行為」一詞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現實生活中的都會商圈,包含著精品、餐飲甚至影視娛樂等,但此設計中的複合機能並不是這樣的路線,更多的會偏向於沿街店面、咖啡廳、活動廣場、工作室和其他讓高齡者也能作為生產者活動的空間,這部分我暫時稱之為「市街機能」, 在整體架構不變的情況下,將相關的名詞做代換,雖然看上去挺無聊的,不過從重新思考這個問題也產生了幾個值得探討的論點:
  • 機能的確立與使用者之間的關係
  • 完全開放公共層的必要性
  • 加入日照機能的可能性
稍微整理一下,從一開始打算做複合的機能,命名為城市合作,碰到針對干擾與否的質疑,中間加入了有關深化進面設計的需求,再融合與區隔之間撞牆,最後決定修正部分論述,企圖利用設計手法回應主軸。
那麼隨著時程進入後半倒數,之後的議題論述將隨這設計的進行作微調,不再大幅修改...大概吧...。

量體與配置

量體一直是我在設計中比較有興趣的階段之一,無論是電腦3D或概念模型,沒有太多複雜線條,單純的體塊塑型與堆疊,有種莫名的療癒(重點錯..),敷地計畫中,主要希望能向北側徒步區做一個動線上的引導,延伸至三角街口,地面層的配置也偏向有機,營造市集與活動的迴圈感,交通除了地下停車場的出入,也考慮了救護車緊急救援的開口:
大概是這樣一個討論的過程
另一方面,對於高齡者來說,主要的活動間若是與地面層的公共空間混雜在一起的確會產生干擾,因此在概念上,我希望加入區別於地面層的平台讓高齡者專門使用,透過覆土綠化庭院空間,實際的居住區域也會配置於此,而過度地帶就能夠將咖啡廳、健身房、娛樂室和工作室等附屬空間按照公私層級規劃。
不過如此的概念其實最大的困境是結構的設計,首先建築本體大致能分為四個部分,地下停車、地面公共區、平台公共區、居住區,由於希望能利用桁架撐起平台空間,減少地面層的立柱,上層的居住量體就失去了模矩化的結構落點,簡單的說就是上下的銜接是結構上最主要的問題,不過慶幸地的是,執導這次設計的陳拓男老師,是結構專業,評圖時也討論了幾個可行的方案,接下來的第一步會先確定地層平面和其他空間配置的形式,在結構與概念中取得平衡,敬請期待。
集合式規劃,綠色部分是平台空間
簇群式規劃,看起來似乎更有趣,但結構也是一大問題

關於期末評圖

第三次的評圖,相對而言,我與夥伴們也比較進入狀況了 (雖然在工作室跨年依然相當厭世) ,或許因為有了更完整的計畫書,能夠幫助自己甚至教授們更快速了解設計的重點,可討論的範疇也因此增加 (所以計畫書4不4很重要),另外這邊想引用本次外評老師,趙元鴻建築師最後所說的:
「其實設計者就是一位導演,過程中想到甚麼麼元素隨時能夠加進去,有不滿意的地方就隨時喊卡,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不要受制於原本的論述,直接進入設計或許更能幫助你了解自己設計的全貌,論述這個東西之後可以再做調整,這才是畢業設計。」

進度嘛...

到期末為止,如果說表定進度是10的話,那我心中的理想會是12,但實際上目前的情況看來只有8,最大的癥結點就在於平面圖的產出,照理說來若能在寒假前生出那怕是一層的平面圖,之後的工作都會相對輕鬆許多,然而事情不總是那麼的順利,如同上文所說,還在論述迴圈當中,幾乎沒有人願意去碰基本圖面,對我來說,因為是安養空間,光是處理單元的發展,頭就痛得要命。相反的,無需太多思考的基地模型,到是百花齊放;而寒假的情況將會有所不同,沒有課程壓力也代表有更多時間可以浪費運用,所以有關接下來的寒假計畫:
  • 修正分析圖說並統一風格
  • 概念量體模型製作
  • 修正1/1000基地模型,完成1/300基地周邊模型
  • 生平面...$%&※○☆
聽說放梗圖很療癒,所以....
那麼 祝彼此順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39會員
683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