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前 8 週
有趣的是,和大多數人一樣,在大學各個階段,都曾幻想過自己的畢業設計該是甚麼樣子,然而當它真的來臨,腦袋突然就又空了,確切來說,是被繁雜的準備工作震懾住了,格局與過去所有課題都不同,挑戰著這些年所習得的一切知識與技能,以至於此,在初期最大的問題是...
對我來說,開始真正感受到畢業設計逼近的壓力,是在6月初去參觀各校畢展的當下;趁著實習期間的天時地利之便,與好夥伴們決定去瞧瞧學長姊的設計成果,就當作是幫自己尋找一個設計操作的方向,「欸只要我們挑對時間,同一天就會有好幾所學校可以一次看完」我說,夥伴A:「蛤,這樣不會瘋掉嗎?」,夥伴B:「沒關係啦,就來去給它刺激一下大腦也不錯」。
周末的松菸,四五所學校的建築系匯集與此,百花齊放,雖然明白所謂的「看展」其實就是看一個感覺,但端詳著各式圖面與模型的火力展示,欣賞之餘,心情也頓時緊崩了起來,思考著:「是甚麼樣的議題和過程,才會產生這樣的成果呢?」,「如果我也嘗試操作這個主題,又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
再利用、生物循環,從綠建築文本所延伸出來,類似議題一直都很值得討論,再加入使用行為和區域設定,或著設備建構和標準化,似乎可以寫出一份計畫。
為上圖成果模型。 有趣的立面是用鐵絲串連珍板小花盆製成。
根據現有的都市更新脈絡,提出疑問,並找出可以操作的對應空間形式,這樣的做法在都市空間或歷史街區尤為常見。
模型的部分(很貴),看的出來是為了突顯設計重點,利用壓克力將建築結構體弱化,紙板模型則呈現作為「反動公園」的動線與空間。
+
精細的模型呈現了設計改造後敷地的調配,順帶一提到路線居然是一條條貼上去的...
從使用者的行為模式出發,思考與空間的相互關係,嘗試用空間塑造行為,或者反過來,這種做法通常會選擇現代人的生活習慣與傳統建築形式做對比。
除了精緻之外,視覺化的程度也著實到位,個人很喜歡其設計在平面上的幾何分割,另外水面的部分是利用POLY灌注的。
「類型」是我們開始思考畢業設計時常常會先切入的關鍵詞,甚至企圖想將過去看到的作品分門別類,尋找一條可行的道路,其中考慮的點有很多,自己的興趣、自己的能力、時間與金錢、各方建議、指導老師的取向...超多,這個時候心中的小劇場又開始陷入沉思:「所以,畢業設計到底是甚麼,是為了甚麼而做」,類似這樣的過程,顯然有一個共同的歸宿,就是拖延病,躊躇不前,生怕自己選錯題目走錯方向。
不過後浪推前浪,作者目前有個確定的想法,除了學長姊的經驗,也是在此次展覽中不斷感受到的,就是選擇一個自己確實有興趣並且願意花時間深化的主題 (若能符合自己的風格更好),這聽起來相當簡單,但回想以往操作設計的過程,有趣而複雜,或平凡但容易,是設計者時常會遇到的選擇題,兩者各有優缺,在此暫且先忘記當下的是如何做決定的,試想畢業設計的時間長達三十多週,若是在此過程中不斷地選擇簡單的道路,到最後對於該設計原本就稀薄的熱誠,很可能就被消磨殆盡了,而當人問起:「你喜歡你這次的設計嗎?」,「你滿意嗎?」......這或許就能解開前文的小劇場:「所以,畢業設計到底是甚麼,是為了甚麼而做」。
說說的倒挺容易,來欣賞以下的作品先。
哲學類的議題,未來主義的實踐,挑戰設計者對於想像未知模式的完整性
3D列印成型的ABS模型,看的出來過程應該失敗了很多次。
正模的比例尺非常小,很能想像其在真實尺度下的壯觀。
主題關聯式,不禁讓人幻想若題目是「植栽的新轉譯」或「屋頂的新轉譯」等等,似乎也很值得思考。
放大情感,單純的去體驗空間,感受空間帶給我們的暗示,從環境心理的角度,探討足夠影響使用者感知的議題。
對於現代生活或空間的分析,抽離其中最精要的概念,將其形象化;作者個人最喜歡的作法與呈現方式。
在學校比較少接觸的構造專題設計,專注於設計構件單元的組構彈性、模矩、樣態、應用,甚至施工方法。
部分的作品無論是內容或呈現,都充滿著能量,而這些作者想必也經歷了一連串抉擇,很難想像若是對該主題沒有絕對的興趣,會有這樣的成果,辛苦了。
所以,所謂的「類型」,或許可以解釋成,機能、議題、時間軸的排列組合,透過調查與討論,檢討階段性的結果,慢慢夾擊出一個可行的方向,將問題從「做甚麼?」轉換成「如何做?」。(這個過程聽起來就像是建築計劃呢)
一個下午的時間,值得一探究竟的作品非常多,的確像夥伴A說的,會瘋掉...,為了轉換心情,我開始向站在作品旁的設計者們聊天,有趣的是,這種做法意外的非常有收穫,從設計動機到成果檢討,主題如何延伸,概念如何收尾,設計者發自內心的感受,比圖面文字更能刺激思考,在此推薦各位,那麼接下來,我也該開始嘗試建構並延伸主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