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那個光-avatar-img

就是那個光

36 位追蹤者
借用文字觀察思考、探索生活中,也許理所當然的無聊煩惱。 習以為常的,很多事沒有懷疑過,怎麼說怎麼做,如何定義,又是誰曾經說過。 重新認識,用幾句老中二,希望啟發你,或是誰來啟發我。
avatar-img
37會員
103內容數
這邊的一系列文章裡,我會分享生活觀察中,各種跟其他人想法差異的內心論戰。 也許引用各種其實我不熟的理論來為思考下結論,希望能給各位帶來啟發,或各位帶給我啟發。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重新翻閱後,發現魚豊老師的作品實在是架構嚴謹,進展到最後時還能有力的回應一開始的課題。 在「100公尺」或是「fact」兩部時也有接近的做法,但還是「地。」做的最好,如果看完之後的想法只有「感動」的話,再次複習一下或許會有完全不同的體悟。 本篇分析範圍為漫畫1至4話及59至61話。
Thumbnail
故事來到第三章。 關於地動說的研究,基本已經在第二章時,由巴德尼完成了。 姑且不談最後流傳的版本為何,剩下的章節已經不再只是探求真理的過程,而是該如何發表出去,為大眾所知曉。 當這個學說被大眾所知道,這無可避免的會改變世界的認知,也是直接顛覆教會的世界觀。 本篇分析範圍為第三章,漫畫36至59話。
Thumbnail
上次寫了一篇「魚豊的求真哲學」,想說寫得不錯(自以為)。 然後那天看了該周的「地。」,越看越覺得「诶你是誰」、「怎麼是你」,一個接一個沒想通的點接連浮出。 於是好好的再次複習,嗯,看來還得再出個幾篇細節細節。 這篇分析範圍為第二章,漫畫第5至第35話。 當然,全程據透,自行斟酌。
Thumbnail
之前隨興打了一些個人想法,整理了現在一些很「虛」的觀念,事後沒幾天,又有了一些想法。 雖然說想要再次瞎雞巴亂打一氣,當我開始敲鍵盤時,才發現一些避不開的問題。 這篇基本上依舊是個人的想法整理,就不解釋太多了。
Thumbnail
偶然地滑到自己喜歡的作品被討論會覺得開心,但是沒有看到其中的精華也會覺得「懂不懂得欣賞阿~混帳」。 昨天看到有人討論 超時空甩尾REDLINE,但是有的評論說劇情是硬傷,應該說沒看到有人點出故事的精彩之處,實在覺得太可惜了。 三年前重映我有寫了一篇評論,覺得寫得不夠好,現在很不甘心的重寫一次。
Thumbnail
最近打在threads上的零碎想法,整理一下存過來。 / 覺得一些現在的觀念很虛,最近也有看見一些類似的貼文意見。 舉例像是PUA、情緒價值、靈性、mbti分類、邊界感等感覺系列,以上純屬想到隨便抓幾個代表。 以上共通點都是沒有實體,無法直接用具體的行為來界定這就是/不是PUA。
Thumbnail
老實說之前看過「地。」的PV,原本對於這次的品質不抱期待。 但是等到開播以後,OP依然把當初的感動全部喚醒,想起魚豊老師的作品多麼打動人心。 看了一下新聞,老師的連載首作「一百公尺」宣布2025動畫化,以及最新作品「ようこそ!FACT」的連載完結。 這或許是個機會,重新認識魚豊老師的作品哲學。
Thumbnail
什麼是「邏輯」? 對,你知我知大家都在用,不就是那個......呃? 雖然經常被拿出來揮舞,但是要怎麼很簡單的一句話解釋清楚,意外地不容易做到,當試圖去查定義時,通常需要個一大段解釋,而且讀完之後仍然讓人一頭霧水。 直到某天我突然想通,找到了足夠具體的說法。
Thumbnail
這不是事實,只是片面的個人觀點。 要說語文,或者說基本的認知能力上,以前、十幾二十年前的教育普及度更差,文盲更多。 所以說我在這邊想討論的,會是表面上能輕易觀察到的「港絕」。
Thumbnail
今天聽的一集節目有感,「馬力歐陪你喝一杯」EP71,內容是訪問一位高中國文老師作家。 中間提到一個問題是「學這個幹嘛?」這麼個經典哉問。 不同科目都有類似的爭議,就是學了又用不到,為什麼要浪費時間在這上面? 隨著邊聽節目,我卻升起了一些「或許學這些其實有用?」的想法。
Thumbnail
我們都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不用眼睛看不了世界—— 用眼睛卻看不了世界。 這段話可以解釋很多狀況,包括「用與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