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現在來講一開始的內容?
重新翻閱後,發現魚豊老師的作品實在是架構嚴謹,進展到最後時還能有力的回應一開始的課題。
在「100公尺」或是「fact」兩部時也有接近的做法,但還是「地。」做的最好,如果看完之後的想法只有「感動」的話,再次複習一下或許會有完全不同的體悟。
然後這篇最後了,其他的「100公尺」跟「Fact」再看要不要寫。
本篇分析範圍為漫畫1至4話及59至61話。
同樣,全程據透,自行斟酌。
-本文所引用理論僅為個人理解,不予專業保證。-
不是,拉斐爾ㄝ,是同一個人嗎?他沒死嗎?還是說是平行時空?
本來已死的拉斐爾最後突然出現,無疑是一個很大的訊號,當初在連載時也引起一些疑問。
對於最後是不是導向真實歷史之類的猜測,我比較不感興趣。
反而是重看時,我才發現老師這樣安排的用意。
在故事最開始的那一段話:
「付出金錢,就能得到麵包。」
「付出稅金,就能得到權利。」
「付出勞動,就能得到報酬。」
「那麼要付出什麼,才能了解世上的一切?」
代價是生命。
當知的感動與性命放在天平兩端,拉斐爾選擇獻上自己的生命,當然不只他的,後續所有角色都付出了代價。
而到了故事的最後,老師透過拉斐爾重新問起這個問題。
拉斐爾再次獻上生命,只不過這次從殉道者變作殺人犯的身分。
每一篇的主角都有一個對照角色,奧克茲對巴德尼,主軸是責任;杜拉卡對施密特,主軸是上帝(最高價值)。
拉斐爾的對照是阿爾伯特,主軸是-
/
最早的一篇我提到,魚豊老師的三篇作品都圍繞在「信念」這個母題上。
作為對照組,拉斐爾與阿爾伯特也有很工整的對稱關係。
探求真理最重要的出發點-好奇心,這點其實不體現在拉斐爾身上,最早他的選擇都是以最合理為導向,相反的,阿爾伯特的天性秉持著單純的好奇心,而好奇心正是最需要忽視代價的態度。
兩人都是在他們人生的導師出現後,有了180度的改變,所以阿爾伯特害怕好奇,所以他開始懷疑。
阿爾伯特內心其實是拉斐爾與他父親,兩邊的教誨在抗衡,純然的好奇與懷疑一切造成的結果。
要說是科學精神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嗎?有點像。
所以之前最早那篇有提到「信念是怎麼一回事」,或許這邊可以更新一下想法。
「帶著懷疑向前邁進,再帶著相信返回原點」
我認為信念是「對抗懷疑」。
/
一樣整理一下錯過可惜的段落。
另一個想不明白的小地方,最後在告解室中的那位神父又是哪位?
後來對比一下,應該是第二章中,有兩位審問官新人的其中一位,對照一下是金髮的那位。
另一位被當作替罪羔羊處死了,這就是神父告解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