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關於地球的運動—」|解析三 杜拉卡、施密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讚美太陽?

讚美太陽?


故事來到第三章。

關於地動說的研究,基本已經在第二章時,由巴德尼完成了。

姑且不談最後流傳的版本為何,剩下的章節已經不再只是探求真理的過程,而是該如何發表出去,為大眾所知曉。

當這個學說被大眾所知道,這無可避免的會改變世界的認知,也是直接顛覆教會的世界觀。

本篇分析範圍為第三章,漫畫36至58話。

同樣,全程據透,自行斟酌。


-本文所引用理論僅為個人理解,不予專業保證。-

為什麼杜拉卡害怕看向OO?

最開始的問題同樣是這個,但要說到這裡,恐怕我需要回頭爬梳存在主義的源頭,要來談一談尼采的「上帝死掉拉」。

最高價值

存在主義出現的背景不只一兩個原因,在尼采的說法都可歸咎於兩件事,一是形上哲學,嚴格說來是柏拉圖以降的理型思維,二是脫胎於前者的基督教學說,而兩者也是甚有關聯。

理型思維是指有另一個永恆不變的完美世界,所有我們感官接觸到的事物,都只是那個世界的不完美投影。

某種程度可以說現在在用的「概念」、「本質」都是源自於理型觀念,雖然說絕大多數人並不是真的有理解這個脈絡。

本質是完美的、不變的、客觀的,更不會有「我認為的本質是」之類的個人觀點。

受理型觀念影響下的基督教學說,也發展出天堂與現世的區別。

而所謂的最高價值也就是真理、理型世界、或是天國這些,被視為人生方向的終極目標。

隨著時代進步,這些終極目標的根本矛盾也逐漸地浮現。

固定思維

這部分是我個人的解釋,現在有所謂成長型/固定型思維的區別,具體內容我就不再多解釋了。

而抱持著本質、理型、或是任何的最高價值,某種程度是或許也是種固定型思維。

再次強調,這邊的本質是種永恆不變的屬性。

事物的本質無法改變,因此當抱持著某個無法改變的信念,腦袋就給孔固力灌死了。

否定生命

另一方面,當前我們生存的世界,都只是理型的複製版本、不斷變化的流變世界、或者故事中說的地獄。

現世中充滿痛苦、變化、缺陷,導致於人只能把希望寄託於死後。

同時從沒有人真的見證過天國長怎樣,除了耶穌。

但又有誰見過耶穌他本人?

寄託於彼岸,但誰知道能不能去,不斷懷疑會不會不如預期,又不像預售屋,買了時不時還能去看看。

於是活著痛苦,卻不知道所為為何。

上帝已死

不論是杜拉卡的三個魔法,或是施密特的入隊儀式,同樣都提出了否定上帝的觀點,不過施密特那邊等下再說。

隨著時代進步,雖然教會的信徒依然相信上帝,但現實種種打臉,特別是在這章,像是貧困,在廢村有提到鼠疫,某個異端成員的妹妹病死,或是教會的內部矛盾、對於正統派的不信任,都讓信徒失去信念。

同時這章提到的各種科學進步,火藥、以及印刷機,說明啟蒙運動的到來,世界的解釋權逐漸被科學取代。

隨著最高價值的喪失,人們的信念瓦解,無可避免地陷入價值失落的虛無主義。

杜拉卡在叔叔的開導之下,直接點出上帝不存在,跳過迷惘的階段,重新建構自己的信念,但要是一開始就成長完畢那就不用演了,叔叔的三個魔法充其量也只解決一半的問題。

價值重估

當作為最高價值的上帝被宣告不存在,這同時代表著所有當下視為理所當然的觀念都失去價值,而我們得重新思考一切對於我們自身的意義,靠自己思考,已經沒有上帝提供的解答了。

杜拉卡經過思考,最終得出的信念是賺錢。

錢錢很棒,大家都喜歡,但是以此作為最高價值似乎還有不足之處。

尼采的權力意志( will to power ),或者說超人價值觀,即是在上帝已死後,重建信念的理論。

權力意志並不關乎他人,而是個人內在心理的抗衡,是一種第二層的慾望。

第一層的慾望是食慾、性慾等這些生理本能的欲求。

為了滿足第一層的欲求,所以會有第二層的權力意志,對於力量的欲求,追求能力、金錢、名聲、欲求任何可以滿足第一層的事物。

而杜拉卡為了克服不安,將信念投注於金錢,無疑就是對於權力意志的追求。

若只停留在此,我們並不會將這種人視作超人。

不過先暫停一下,這邊跳過來施密特的部分。

/

施密特的信仰

故事中,杜拉卡與施密特有過多次的價值辯證,其中在一開始馬車上的交流中,凸顯了兩人的差異。

杜拉卡是無神論者,但施密特相信上帝,他不相信的只是C教對於上帝的詮釋,這邊施密特與C教正統派又拉開了差異。

有關科學與信仰的問題,作為舉例經常提及愛因斯坦相信上帝,實際上指的是「斯賓諾莎的上帝」。

泛神論

當科學還不能解釋許多事物的時候,上帝其實是個滿好用的工具(當然信徒絕對不會同意,有不同見解一定你是對的),被當作第一因。

世界是如何出現的?上帝創造的。

大霹靂怎麼發生的?上帝創造的。

事物總會有個源頭,而人類無法看到無窮遠處的過去,上帝就成了一切的歸因(有問題都祂的鍋)。

而既然是一切的歸因,上帝必然是超脫這個世界的存在。

而斯賓諾莎的看法則不同,甚至是極為理性完備的。

在他的著作「倫理學」中,探討的是實體(Substance)的觀念。

原本(笛卡兒提出)認為的實體是不依賴其他東西,即可獨立自存、獨立被理解的事物。

能夠完全符合的只有上帝,而除此以外世間萬物都只是「有限實體」。

而斯賓諾莎認為,人需要仰賴別人才能生存,馬要食草,魚活在水中,甚至生命都仰賴無生命的概念才能被理解,世間沒有任何東西能夠獨立自存,整個自然界就是一個實體。

或者更方便的解釋,「鋼之煉金術師」中的一為全、全唯一便是。

那麼問題是上帝是在這個一之中,還是之外?

如果上帝在一之外,整個自然界便足以自存,上帝是多餘的。

要是上帝是實體,自然也是實體,那這兩者其實就是同一回事,世間萬物即是神的展現。

於是當施密特展開胸膛、迎向日出,說出「感受上帝」,就是真實的感受著這個,雖然超出理解範圍,卻又無比偉大的美麗世界。

因果決定論

當確定施密特背後的上帝以後,有些地方就很好的獲得解釋,像是為何會以擲硬幣作為分歧的決定?

前面提到的自然是互相扶持的整體,這自然延伸出一個決定論的觀點,即世間萬物的命運已有定論。

這不是有某個神事先決定好劇本的「宿命論」,而是當事物因果互相牽連,沒有超脫出這個整體的偶然,那麼事情的發生只剩下必然。

我們能做的,只是試圖去理解、與接受這種必然性,......是嗎?

如果命運早有定數,那麼最後的擲硬幣為何會是那樣的結果?

/

信念的轉變

在這篇文章之前,我對於尼采或是斯賓諾莎,基本沒有真正的了解。

而在過程中,越寫越覺得兩人的思想之接近,後來看了一些資料,也確實尼采承襲了斯賓諾莎的部分觀點。

當分別套用在兩位角色身上時,雖然是互相對立的價值觀,完全不同的思想,卻意外融洽的收束在終點。

不過拆開其內涵,依然是獨立的思想結果。

欲力(cantous)

關於斯賓諾莎哲學的一個特色是相當的理性,就像決定論的觀念,事情的發生都是定得死死的,缺乏能動性。

因此施密特起手翻過那枚硬幣,似乎是翻掉了一直以來,拋棄情緒的作風。

但後來讀到了欲力的描述,這是所有生命都有的內在動力,第一層是自我保存,但第二層人是有理性的,懂得找方法更好的保存自己。

是不是似曾相識?這邊跟尼采的權力意志根本一樣。

這個欲力同時也解釋了,為何施密特排斥人造物的同時,也使用著最新技術來增強自己。

回頭想想,比起原本各自分頭跑,或許單兵突破才是更理性的作法。

最大的阻礙在於這是種「託付」,需要相信對方。

至於是哪點讓施密特改變想法?或許前面的各種轉變都有,但關鍵是那一句「你......可以接受用這種方式決定嗎?」

這一刻無法活著保存自己,但信念得以延續。

衝創意志( will to power )

相較於斯賓諾莎,尼采則是相當的感性派,不只之前提到的否定理型論,以及其他沒講到的酒神精神、超人意志、命運之愛這些。

之前說到尼采的部分,僅僅只是權力意志似乎不足以稱作超人。

will to power有另一種的詮釋,翻譯作衝創意志。

如果說之前的權力意志,或是斯賓諾莎的欲力是基於第一層的自我保存,這根本上是一種匱乏。

因為不足,從本能上的欲求,而且永遠覺得不夠。

而衝創意志的重點並非欲求,而是放在於超越,於前者求的是成果,後者求的是過程。

所以離開約蘭達以後的杜蘭卡有了很明顯的改變,特別是給出了原本自己重視的事物,這是一種內在信念飽滿的呈現。

永恆回歸

最後要來解釋一下,為何杜蘭卡最終能夠坦然的面對朝陽?

這算是我打一開始最大的困惑,也是寫這系列最想解開的問題。

原本我以為是施密特的感召之類,但怎麼想都不通。

後來順著尼采一路下來,其實整個思路幾乎重疊。

相比於斯賓諾莎的決定論,在尼采眼中則是最大的批判點,世上根本就沒有所謂的解答,不論是上帝、還是因果決定,一切都是無常的結果。

雖然說前面有說了權力意志之類的部分,但那只是找到一個原則,最後得出的結果是好是壞,我們並不知曉。

而關於如何評價自身,這邊尼采提出了永恆回歸的說法,試想當你人生能重新來過,你願意再次投入當前的志業嗎?

或者換個簡單的說法,你對於至今的人生選擇感到後悔嗎?

杜蘭卡有說過,朝陽於他是不斷重複著、會讓他想起命運的痛苦。

看著他最後的跑馬燈,我不覺得這是像施密特那樣的讚美感動。

而是超越苦難命運之後的滿足。

其他

雖然已經嚴重超出預期長度,但總之整理一下幾個錯過可惜的段落。

約蘭達與審問官的戲份到此為止,雖然說是很重要的角色,但我沒什麼好寫的。

在62話中出現了本作中每一章的主角,其中並沒有約蘭達,在他身上沒有思想,或者說我沒有想寫的。

雖說如此,有個非常感人的段落我也是後來才注意到。

在第2章21話中奧克茲請約蘭達教他識字,這時約蘭達說出:「文字簡直是奇蹟。」

後來輾轉流傳下來,從杜蘭卡口中說出的正是奧克茲寫成的版本。

當約蘭達說出「我想跟老朋友久別重逢」、「文字果然是奇蹟」時。

我真的啊啊啊啊啊啊~

很神奇的,每個推進者的劇情中,一定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片刻,刻劃出「交棒」的這個行為,當然交接的不是接力棒,之前是作為麥高芬的那個吊飾,但是在後來已經被審判官破壞了。

在這一章呢?

有一幕約蘭塔把他的圍巾送給了杜蘭卡,這本身不具意義,但是後來杜蘭卡給出了他父親遺物的布巾、硬幣,到這邊才默默地完成接棒的過程。

不光是物品的轉移,很明顯地看見了角色信念的改變。

動畫OP中有一幕,手指捏碎果實的畫面,我一直找不到是指哪一個段落。

翻了好幾遍,也確實沒有這個畫面,比較接近的敘述是45話時,在查異端時朝葡萄壓榨機的方向搜尋。


資料來源

https://corrupttheyouth.net/tradition/white/5787/

https://corrupttheyouth.net/tradition/white/647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wBD0UPeH88&t=30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iN-DxJKZmk.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M4y1s7Mg/?vd_source=90b5df224589cc601c58f9cb7d9ec3bc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來自那個光
40會員
106內容數
這邊的一系列文章裡,我會分享生活觀察中,各種跟其他人想法差異的內心論戰。 也許引用各種其實我不熟的理論來為思考下結論,希望能給各位帶來啟發,或各位帶給我啟發。
來自那個光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作為運動漫畫,「一百公尺」對於比賽的說明實在有些貧乏......,不是!跑步、100公尺短跑有什麼需要解釋的? 到底有什麼可以說,而讀者還不知道的? 但或許就是在這樣單純的題材項目上,所有的篇幅才得以回來好好描寫最單純的,關於運動員自身的心理。
Thumbnail
2025/04/26
作為運動漫畫,「一百公尺」對於比賽的說明實在有些貧乏......,不是!跑步、100公尺短跑有什麼需要解釋的? 到底有什麼可以說,而讀者還不知道的? 但或許就是在這樣單純的題材項目上,所有的篇幅才得以回來好好描寫最單純的,關於運動員自身的心理。
Thumbnail
2025/03/11
-有雷- 回應別人時想到的觀點,關於諾瓦克最後是真有發現自爆的是女兒嗎? 老師在這邊的設計很有誤導性,作為讀者的我們,很清楚知道爆炸當下的兩邊身分,特別是以這樣的視角來觀看會格外的有悲劇性。 但諾瓦克是如何知道,眼前的人就是早已死去的女兒?從明確的訊息上是不太可能知道的,除非腦補在其他沒描
Thumbnail
2025/03/11
-有雷- 回應別人時想到的觀點,關於諾瓦克最後是真有發現自爆的是女兒嗎? 老師在這邊的設計很有誤導性,作為讀者的我們,很清楚知道爆炸當下的兩邊身分,特別是以這樣的視角來觀看會格外的有悲劇性。 但諾瓦克是如何知道,眼前的人就是早已死去的女兒?從明確的訊息上是不太可能知道的,除非腦補在其他沒描
Thumbnail
2025/01/11
重新翻閱後,發現魚豊老師的作品實在是架構嚴謹,進展到最後時還能有力的回應一開始的課題。 在「100公尺」或是「fact」兩部時也有接近的做法,但還是「地。」做的最好,如果看完之後的想法只有「感動」的話,再次複習一下或許會有完全不同的體悟。 本篇分析範圍為漫畫1至4話及59至61話。
Thumbnail
2025/01/11
重新翻閱後,發現魚豊老師的作品實在是架構嚴謹,進展到最後時還能有力的回應一開始的課題。 在「100公尺」或是「fact」兩部時也有接近的做法,但還是「地。」做的最好,如果看完之後的想法只有「感動」的話,再次複習一下或許會有完全不同的體悟。 本篇分析範圍為漫畫1至4話及59至61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在靜與動、造物主與受造物、真理與實相之間, 有著永恆的對話。 如果你想了解實相,你必須檢視證據, 不帶批判或成見,並且應用因果法則。 如果你想了解自己,你必須信任自己主觀的反應。
Thumbnail
在靜與動、造物主與受造物、真理與實相之間, 有著永恆的對話。 如果你想了解實相,你必須檢視證據, 不帶批判或成見,並且應用因果法則。 如果你想了解自己,你必須信任自己主觀的反應。
Thumbnail
世界觀:現代年輕人必懂的科學哲學和科學史Worldviews: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第一部份:科學史和科學哲學的基本問題
Thumbnail
世界觀:現代年輕人必懂的科學哲學和科學史Worldviews: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第一部份:科學史和科學哲學的基本問題
Thumbnail
無論是什麼時代,文字連結了各個世代的人們,就如同每個人都仰望過同一片天空。
Thumbnail
無論是什麼時代,文字連結了各個世代的人們,就如同每個人都仰望過同一片天空。
Thumbnail
「存在先於本質」、「他人即是地獄」(沙特)。 「我反抗故我在」(卡繆) 一、我是誰? 為何活著? 問天和地:我是誰?為何活著? 問人和己:我是誰?為何活著? 回答的只有永遠的 瀟瀟風雨聲,洶湧波濤聲, 喧嘩塵囂聲,內心吶喊聲。 二、虛空的虛空。 所羅門王:「一切都是虛空,虛空的虛空」 三、存在哲學
Thumbnail
「存在先於本質」、「他人即是地獄」(沙特)。 「我反抗故我在」(卡繆) 一、我是誰? 為何活著? 問天和地:我是誰?為何活著? 問人和己:我是誰?為何活著? 回答的只有永遠的 瀟瀟風雨聲,洶湧波濤聲, 喧嘩塵囂聲,內心吶喊聲。 二、虛空的虛空。 所羅門王:「一切都是虛空,虛空的虛空」 三、存在哲學
Thumbnail
*********************************** ╬ 聖女新娘這部小說純屬虛構,請勿當真 ╬ *********************************** = 聖女新娘 82 異鄉神人:維拉科查 = V1.01 這個世界有個真正的大哉問,足以將世間一切疑問包容在內的大
Thumbnail
*********************************** ╬ 聖女新娘這部小說純屬虛構,請勿當真 ╬ *********************************** = 聖女新娘 82 異鄉神人:維拉科查 = V1.01 這個世界有個真正的大哉問,足以將世間一切疑問包容在內的大
Thumbnail
「我活著」的意義在於承擔「我必將死亡」的勇氣及荒謬。 存在與不存在, 是人生最根本的問題 一般想法是:我有個身體, 所以我存在, 誰也不能質疑。但若進一步追問: 我存於何時? 何處? 真實性如何? 就不是那麼容易回答了 哲學無實用性, 不能使人升官發財。但哲學卻能提昇心靈, 使人思情深刻高貴
Thumbnail
「我活著」的意義在於承擔「我必將死亡」的勇氣及荒謬。 存在與不存在, 是人生最根本的問題 一般想法是:我有個身體, 所以我存在, 誰也不能質疑。但若進一步追問: 我存於何時? 何處? 真實性如何? 就不是那麼容易回答了 哲學無實用性, 不能使人升官發財。但哲學卻能提昇心靈, 使人思情深刻高貴
Thumbnail
「赫伯特先生死後肉體消失了,但那個人留下來的感動至今還未消失。我想,感動大概會比壽命的長度還要重要吧——所以,這個時候,即使要以我的性命交換,我也想把這份感動保留下來。」 「⋯⋯你不正常。熱衷於那種莫名其妙的事物,還不惜犧牲生命。你不覺得這種狀態正所謂的『發瘋』嗎?」 「的確。可是,這樣的東西,或許
Thumbnail
「赫伯特先生死後肉體消失了,但那個人留下來的感動至今還未消失。我想,感動大概會比壽命的長度還要重要吧——所以,這個時候,即使要以我的性命交換,我也想把這份感動保留下來。」 「⋯⋯你不正常。熱衷於那種莫名其妙的事物,還不惜犧牲生命。你不覺得這種狀態正所謂的『發瘋』嗎?」 「的確。可是,這樣的東西,或許
Thumbnail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第五章 第一節
Thumbnail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第五章 第一節
Thumbnail
關於《地。-關於地球的運動-》 《地。關於地球的運動》故事的主軸主要圍繞在天文的一項重要學說的發現,也就是哥白尼的「日心說」又稱「地動說」,由於這個學說違背了聖經當中所提及的神學思想,因此研究這個學說的人就會被當作是異端抓起來嚴刑拷打,不服從者亦或是再犯者,直接以死刑伺候。 當美好與真理相會 後記
Thumbnail
關於《地。-關於地球的運動-》 《地。關於地球的運動》故事的主軸主要圍繞在天文的一項重要學說的發現,也就是哥白尼的「日心說」又稱「地動說」,由於這個學說違背了聖經當中所提及的神學思想,因此研究這個學說的人就會被當作是異端抓起來嚴刑拷打,不服從者亦或是再犯者,直接以死刑伺候。 當美好與真理相會 後記
Thumbnail
關於存在主義,會說些什麼?向死的存在?生命既然荒謬何不自殺?權力意志?我想這些都是一種說法,是對於存在的思想,而這些思想所歸屬的都是所謂的思想家大師們,但我們必須認知到的是我們和他們同樣地都是個人(主體,subject),而關於存在主義,我想這個思考就已經是存在主義式的了。(不過千萬別誤會,這
Thumbnail
關於存在主義,會說些什麼?向死的存在?生命既然荒謬何不自殺?權力意志?我想這些都是一種說法,是對於存在的思想,而這些思想所歸屬的都是所謂的思想家大師們,但我們必須認知到的是我們和他們同樣地都是個人(主體,subject),而關於存在主義,我想這個思考就已經是存在主義式的了。(不過千萬別誤會,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