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宏恩
13
位追蹤者
追蹤
建築研究所畢業。擅長將日常觀察到生活經驗轉化為創作的養分,關注方向從地方文化、社會議題與設計理論、流行文化、藝術…等。
空間與文化專題
16
會員
9
內容數
加入
前往沙龍
建築研究所畢業。擅長將日常觀察到生活經驗轉化為創作的養分,關注方向從地方文化、社會議題與設計理論、流行文化、藝術…等。
加入
前往沙龍
發佈內容
我的成就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空間與文化專題
2024/11/07
紀實攝影:真實的凝固與再現
紀實攝影自誕生以來,承擔著記錄歷史與社會現象的重任。透過影像,攝影可超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成為我們理解過去的重要媒介。攝影師與被攝者之間的微妙關係,以及影像裁切所帶來的政治性,顯示出紀實攝影不僅是事實的記錄,還是一種社會行動,展現了人性、情感與歷史的深度連結。
#
紀實攝影
#
攝影師
#
攝影
4
留言
空間與文化專題
2024/09/10
插件城市-作為生活修補的違章建築城市景觀
本文探討增建修補建築作為社會和生活方式的映射,觀察違章建築在臺灣的普遍現象,解剖其背後的實用主義思維及空間需求。
#
建築
#
空間
#
景觀
4
留言
付費限定
空間與文化專題
2023/08/25
從認識Rem Koolhaas來了解Junk Space與Delirious New York的差異
Koolhaas進行了歐洲和紐約之間的對比,探討了這兩種城市所呈現的不同特點,並對它們的差異進行了深入分析。「垃圾空間」(Junkspace)是一種虛幻的空間,建立在逃避現實的假象之上。它被想像成一個理想的城市空間,但實際上卻是城市高級化過程中對社會底層的忽視的產物。
#
紐約
#
慾望
#
藝術
2
留言
空間與文化專題
2023/07/07
關於建築相關科系的畢業設計流程與操作
本篇關於建築系、空間設計系、地景建築系與室內設計系一些常見的設計操作方向。關於寫這篇的作用,一來是提供將要面對畢業設計而迷惘學子,抑或想了解建築設計相關科系的人,可以藉由本文初步了解畢業設計...
#
建築系
#
畢業設計
#
設計流程
5
留言
付費限定
空間與文化專題
2023/03/04
探尋近代建築形式操作脈絡
1960年後,經歷了經濟蕭條和經濟起飛的時期,現代主義發展到了一個高峰。隨著前衛藝術家們對當代社會的不滿和對美學的思考,以及對消費主義的批判,建築師開始反思建築的獨特性和多元性。在現代主義之後的發展框架中,建築師們在複雜混亂的時代中提出了大量多元化的設計操作模式,進行了歸納和整理。
#
建築
#
藝術
#
哲學
6
1
空間與文化專題
2023/01/25
建築打卡與網紅景點之現象
打卡這件事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有些人透過打卡來讓他人知道所去過的地方,甚至出現「我打卡,證明我來過」,打卡這件事逐漸讓人到定點只有拍照打卡,而背後的建築、環境已經變成打卡族所目標前往的景點。
#
打卡
#
建築
#
景點
10
留言
空間與文化專題
2023/01/24
社子島的未來- 都市計畫下不同版本的社子島
社子島位於基隆河和淡水河的交匯處,是台北市士林區的一部分。交通主要依靠社子大橋、洲美快速道路和重陽大橋。該地區由於長期面臨淹水問題,從 1970 年開始,受到台北市政府限制建設法令的影響,社子島的環境就像是時間停留在 1970 年。
#
社子島
#
台北市政府
#
都市計畫
16
1
台灣威卜 菸草減害網路媒體
喜歡
社子島性專區
空間與文化專題
2022/10/18
疫後重生,還是繼續沉淪。後疫情時代,我們該如何與自然共存?
在後疫情時代隨著人類流動日益增加,也結束了地球得到的短暫喘息時間。近年來,全球暖化對氣候造成了巨大影響,使得世界各地氣候變化。面臨絕種動物和植物的環境生態面臨威脅,無論是因遷徙或無法適應環境而面臨的問題。這樣的情況如果持續下去,不僅對動物和植物的生存造成威脅,還會進一步影響整個自然界的生態體系。
#
新冠疫情
#
環境
#
生態
10
留言
空間與文化專題
2022/03/30
快速道路下人行道上的招牌看板: 淡金公路上的舉牌人現象探討
當騎車或開車前往淡金公路時,不難發現與台北市區和其他地區相比,淡金公路上出現的招牌數量相對較多。駕駛車子往北海岸或台北方向行駛時,常能看到舉牌人,他們會從我們眼前斜前方的視線移動到我們看不見的後方,直到下一輛車子看見他們。
#
舉牌人
#
社會現象
#
淡水
5
留言
vocus 勳章
NFT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