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宏恩
日常觀察到生活經驗轉化為創作的養分,關注方向從地方文化、社會議題與設計理論、流行文化、藝術…等。現今專注於數位科技與環境議題之研究。
林宏恩
日常觀察到生活經驗轉化為創作的養分,關注方向從地方文化、社會議題與設計理論、流行文化、藝術…等。現今專注於數位科技與環境議題之研究。
6
篇文章
0
專題
0
NFT
0
勳章
8
追蹤者
3
追蹤中
追蹤
贊助作者
文章
出版專題
NFT
勳章
熱門
・
全部
排序
探尋近代建築形式操作脈絡
1960年後,經歷了經濟蕭條和經濟起飛的時期,現代主義發展到了一個高峰。隨著前衛藝術家們對當代社會的不滿和對美學的思考,以及對消費主義的批判,建築師開始反思建築的獨特性和多元性。在現代主義之後的發展框架中,建築師們在複雜混亂的時代中提出了大量多元化的設計操作模式,進行了歸納和整理。
發佈於
文化與建築理論
2023-03-04
6
每個人都是設計者 - 設計自造者時代
工業時代的演進和科技的進步,已經影響了近百年來各行業技術的專業領域劃分。數位製造有效節省一般工作程序上的大量時間和材料的損耗,其精神是通過當代的工具運用來達到更有效率的工作方法。自造技術的運用可以給設計者帶來新的可能性,促使設計者在材料與創新上有更多的想像空間。
發佈於
文化與建築理論
2023-02-11
6
建築打卡與網紅景點之現象
打卡這件事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有些人透過打卡來讓他人知道所去過的地方,甚至出現「我打卡,證明我來過」,打卡這件事逐漸讓人到定點只有拍照打卡,而背後的建築、環境已經變成打卡族所目標前往的景點。
發佈於
數位科技與環境議題
2023-01-25
9
社子島的未來- 都市計畫下不同版本的社子島
社子島位於基隆河和淡水河的交匯處,是台北市士林區的一部分。交通主要依靠社子大橋、洲美快速道路和重陽大橋。該地區由於長期面臨淹水問題,從 1970 年開始,受到台北市政府限制建設法令的影響,社子島的環境就像是時間停留在 1970 年。
發佈於
數位科技與環境議題
2023-01-24
16
疫後重生,還是繼續沉淪?
在後疫情時代隨著人類流動日益增加,也結束了地球得到的短暫喘息時間。近年來,全球暖化對氣候造成了巨大影響,使得世界各地氣候變化。面臨絕種動物和植物的環境生態面臨威脅,無論是因遷徙或無法適應環境而面臨的問題。這樣的情況如果持續下去,不僅對動物和植物的生存造成威脅,還會進一步影響整個自然界的生態體系。
發佈於
數位科技與環境議題
2022-10-18
10
快速道路下人行道上的招牌看板: 淡金公路上的舉牌人現象探討
當騎車或開車前往淡金公路時,不難發現與台北市區和其他地區相比,淡金公路上出現的招牌數量相對較多。駕駛車子往北海岸或台北方向行駛時,常能看到舉牌人,他們會從我們眼前斜前方的視線移動到我們看不見的後方,直到下一輛車子看見他們。
發佈於
數位科技與環境議題
2022-03-30
4
此作者尚未建立專題
看看更多精彩內容
VAF - vocus and friends
此會員尚無此系列 NFTs
看看更多 NFTs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
想閱讀更多
林宏恩
的內容?
立即追蹤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
先不用,謝謝
前往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