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件城市-台灣違章建築的城鄉景觀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一、建築作為一種社會和生活方式的映射

建築如同一面社會的鏡子,深刻反映了所處時代的人們生活方式、文化習俗、行為模式,甚至是材料技術和環境因素。透過觀察建築和空間的視角,我們不僅能夠看到社會的日常生活面貌,還能透視出整體社會的價值觀。透過觀察建築與空間的時間變化,我們能夠清楚地觀察到社會變遷與發展的痕跡。

首先,建築和空間不僅僅是人類居住或工作場所,它們體現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概念。例如,傳統的台灣三合院佈局體現了農業社會中家庭共同體的重要性,而現代高樓大廈則反映了都市化、個人化生活方式的興起,建築空間特性的變化反映了人們在不同歷史時期對生活環境的需求和美學追求。

再來,則是工業發展也投射了建築技術的進步與材料的演變,從古代建築依賴自然材料,如石頭、木材和泥土;而現代建築則利用鋼筋混凝土、玻璃、複合材料等現代材料。材料和技術的變化,不僅提升了建築的功能性,也推動了建築形式的多樣性和複雜性。舉例來說,摩天大樓和鋼結構建築的出現,離不開現代建築材料和工程技術的創新。

最後,建築的演變也與氣候和環境緊密相關。在熱帶、溫帶、寒帶等不同氣候帶的地區,建築形式和結構隨之調整。例如,在炎熱的地區,建築注重通風、遮陽,利用寬敞的窗戶和露台降低溫度;而在寒冷的地區,建築則強化保溫功能,採用厚牆體和小窗戶保暖。

來源:筆者拍攝,地點:台北市

來源:筆者拍攝,地點:台北市


 二、違章建築所形塑的城鄉景觀

來源:筆者拍攝,地點:基隆市

來源:筆者拍攝,地點:基隆市

違章一詞聽起來充滿擅自、自作主張和製造混亂複雜的意味,強烈傳達了一種負面的法律與秩序角度,讓人聯想到一種對於規範的挑戰,甚至是混亂和不受控制的擴張。違章建築不僅是台灣城市發展過程中的現象,違章建築像是爬藤,蔓延、增長直到遍布台灣大多地區的城鄉面貌與都市景觀之中,尤其是在都會區域,這不僅反映了城市發展中經濟壓力與空間需求使用的增長,也映射出台灣人「將有限空間最大化使用」的思維。

在經濟條件有限、房價高昂的環境下,加上建築工業材料現代化,許多家庭為了改善居住環境,不惜採用各種方式進行空間擴建或改造。無論是頂樓加蓋、陽台外推、外掛陽台、違法增建或改建,抑或是占用防火巷、懸掛超大招牌、安裝冷氣室外機或油煙管等等,這些隨處可見的行為都反映了台灣人對生活空間需求迅速調整的處理方式,也逐漸成為城鄉建築風貌的一部分,成為具有台灣在地特色的拼貼城市景觀。

來源:筆者拍攝,地點:台南市

來源:筆者拍攝,地點:台南市

三、實用主義思維下的日常生活拼貼

來源:筆者拍攝,地點:新北市

來源:筆者拍攝,地點:新北市

違章建築突顯出台灣人強烈的實用主義,與西方社會對建築環境美學為首的重視不同,台灣的違章建築更多考慮的是功能性與實際需求。由於都市房價高企,許多人選擇在現有的建築上擴建來增加居住面積,進一步降低租金負擔或創造更多生活空間。鐵皮屋頂成為首選材料,鐵皮加蓋雖然粗糙但也因為其施工成本價格低廉且施工快速,雖然外觀不如其他建材美觀,但卻符合實用為主的理念。除了基本的空間擴建行為外,台灣居民也經常自行增設各種功能性設施,如鐵窗、雨遮等。

隨著時間推移和生活方式轉變,違章建築的面貌也越來越多元,從單純的空間擴展到加入更多功能性物件,如綠化植物、晾曬衣物的空間、存放雜物的區域,甚至是懸掛冷氣機、油煙管、水塔等外掛設施。雖然這些物件讓建築外觀變得更加雜亂,但在實用性上滿足了居民的日常需求,形成了獨特的plug-in式建築風貌。

來源:筆者拍攝,地點:新北市

來源:筆者拍攝,地點:新北市


四、沒有明確的開始、也沒有終點的建築觀察

《東京製造》:也許我們不該逃避現實,而是思考如何將它們變成優點才對。若不能將己身周遭化為豐富的資源,就失去特地留在東京的意義了。若整理前述寡廉鮮恥的建築物,將常被形容為渾沌、混亂的都市現狀以報導形式來嘗試認同它們不也很好嗎?

違章建築從字面上來看,「違章」似乎在暗示這些建築行為會打亂原有的城市規劃,製造複雜的生活空間問題,甚至可能威脅到公共安全和鄰里關係。這些違規建築因為通常缺乏正式的設計和許可,往往被視為混亂、無序的象徵,代表著一種擅自篡改公共空間和城市景觀的行為。

然而我們換個角度思考,可以了解到這些違章建築背後的建築行為往往源於常民對空間的迫切需求和生活的務實考量。當台灣人面臨房價高漲、居住空間不足等經濟現實壓力時,居民選擇通過靈活應變的方式來應對空間需求,展現了台灣人向來適應力高的特質。雖然違章建築帶有擅自和脫離規範的色彩,但其背後更隱含著當前的建築空間(容器)無法滿足常民的基本生活空間與使用需求的根本問題。從這個角度來看,「違章」一詞固然強調了行為的違規性,但卻忽略了這些行為背後的空間需求。或許更中立的詞彙,能更全面地呈現違章建築的複雜性,既包涵了它們對法規的挑戰,也承認了其對應生活實際需求的適應與彈性。

來源:筆者拍攝,地點:台北市

來源:筆者拍攝,地點:台北市



15會員
11內容數
建築研究所畢業。擅長將日常觀察到生活經驗轉化為創作的養分,關注方向從地方文化、社會議題與設計理論、流行文化、藝術…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臺灣歷經多種文化的影響,包括原住民文化、荷蘭文化、明鄭時期、清朝文化、日本文化及中華民國文化等,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底蘊。不同文化的交融帶來多元性,未來或許會出現一種新文化,秉持自由、民主、和平與友善的價值,對全球產生正面影響。本文探討這些文化對臺灣的影響及未來的可能發展。
Thumbnail
AI發展快速的時代,更需要回頭檢視台灣土地上之不同民族、文化、歷史。
Thumbnail
臺灣推動社區營造已近三十個寒暑,也見證了社會變遷。近年來,倡議由下而上、公私協力這股社區營造的暖流,也走入了公寓大廈、集合式住宅當中。以社會設計深耕臺中舊城區的「好伴設計」, 透過參與社會住宅計畫,在臺中帶來新形態的社區營造模式。最初,好伴是一群對臺中城市公共
Thumbnail
6月的主題書展,我們集結8本有關臺灣地方特色的書籍,橫跨東南西北、從飲食聊到建築、自文學連接歷史,通通集合在這次的選書中。 誠摯邀請你與我們一起在紙上走讀臺灣,挖掘日常中的地方特色!
Thumbnail
筆者1995年開始從台灣商店街和商圈的推動工作,除了大量的資料蒐集、完成一本又一本的計畫報告,讓當時的經濟部商業司能夠說服上層、民意代表,試著編列不多但是可以有些成效的政策經費。直到1999年正式通過五年計畫(後續改為每四年),我們開始尋找全台各地更多的示範商圈推動基地。   我們團隊一直本著、
「台灣自成一格」(自治)這一政治議題,已經深化為社會議題與文化議題—「政治」已滲入「社會層面」、「社會」已滲入「文化層面」。表示,長一輩過去的努力已經開花結果,體現於新一世代的身上。
Thumbnail
您可以改變臺北的房價荒謬嗎? 您可以改變臺灣的雙語政策嗎?
Thumbnail
會知道這個概念,是來自一場講座的偶然際遇,也是那時聽著長年在國發會審理地方創生案的林承毅老師分享而知。地方創生在台灣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從日本的社區總體營造展開,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到社區生命共同體為目標,是一段公民賦權的啟蒙運動,而台灣在政策制定總喜歡從鄰近的日本開始模仿...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臺灣歷經多種文化的影響,包括原住民文化、荷蘭文化、明鄭時期、清朝文化、日本文化及中華民國文化等,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底蘊。不同文化的交融帶來多元性,未來或許會出現一種新文化,秉持自由、民主、和平與友善的價值,對全球產生正面影響。本文探討這些文化對臺灣的影響及未來的可能發展。
Thumbnail
AI發展快速的時代,更需要回頭檢視台灣土地上之不同民族、文化、歷史。
Thumbnail
臺灣推動社區營造已近三十個寒暑,也見證了社會變遷。近年來,倡議由下而上、公私協力這股社區營造的暖流,也走入了公寓大廈、集合式住宅當中。以社會設計深耕臺中舊城區的「好伴設計」, 透過參與社會住宅計畫,在臺中帶來新形態的社區營造模式。最初,好伴是一群對臺中城市公共
Thumbnail
6月的主題書展,我們集結8本有關臺灣地方特色的書籍,橫跨東南西北、從飲食聊到建築、自文學連接歷史,通通集合在這次的選書中。 誠摯邀請你與我們一起在紙上走讀臺灣,挖掘日常中的地方特色!
Thumbnail
筆者1995年開始從台灣商店街和商圈的推動工作,除了大量的資料蒐集、完成一本又一本的計畫報告,讓當時的經濟部商業司能夠說服上層、民意代表,試著編列不多但是可以有些成效的政策經費。直到1999年正式通過五年計畫(後續改為每四年),我們開始尋找全台各地更多的示範商圈推動基地。   我們團隊一直本著、
「台灣自成一格」(自治)這一政治議題,已經深化為社會議題與文化議題—「政治」已滲入「社會層面」、「社會」已滲入「文化層面」。表示,長一輩過去的努力已經開花結果,體現於新一世代的身上。
Thumbnail
您可以改變臺北的房價荒謬嗎? 您可以改變臺灣的雙語政策嗎?
Thumbnail
會知道這個概念,是來自一場講座的偶然際遇,也是那時聽著長年在國發會審理地方創生案的林承毅老師分享而知。地方創生在台灣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從日本的社區總體營造展開,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到社區生命共同體為目標,是一段公民賦權的啟蒙運動,而台灣在政策制定總喜歡從鄰近的日本開始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