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近代建築形式操作脈絡

2023/03/04閱讀時間約 27 分鐘
研究事物必須從過去的歷史脈絡來回顧,以了解當時對現代建築產生了哪些影響。現代主義建築是影響近代建築主要的因素之一。

前言

  K. Michael Hays從現代建築發展至後現代建築,批評了建築的自主性和存在論。在現代主義之後,建築設計方法變得越來越多樣化和混亂。為了對這些設計方法進行歸納和整理,本文選擇了20世紀70年代的四位建築師,包括Aldo Rossi(1937-1997)、John Hejduk(1929-2000)、Peter Eisenman(1932-)和Bernard Tschumi(1944-),並提出以他們為主的近代建築多元操作的對比參照。

壹、 現代主義發展脈絡

  現代主義建築發展可以分為四個時期:1870年至1914年是現代主義的開端;1910年至1930年是現代主義的全盛時期;1930年至1945年是第二代現代主義;1945年以後是二次大戰後的現代主義[1]。
  在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上半葉,工業革命對建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大量的建築與加工材料快速地被製造出來,加速了先進國家的文明化進程。然而,在這個大量工業化的過程中,許多藝術家和藝術派別開始反思和挑戰工業化製造的單一化和品質拙劣的藝術品,並興起了新的藝術運動。在建築方面,柯比意(Le Corbusier's)提出了建築是居住的機器的概念,批判了當時新興的構建人與文化的思想。「多米諾系統」(Domino)、「土地使用分區」(Land Use Zoning)、「光輝城市」(Ville Radieuse)、「馬賽公寓」(Unité d'Habitation)都是柯比意對於戰後復甦時期人口爆炸而提出的想像與實踐,打開了現代主義建築新的建築架構和思維模式。「薩伏伊別墅」(Villa Savory )的出現了開啟了《五點建築》的可能性,屋頂花園、自由立面、平面與底層挑空,為建築帶來更多想像和發展的空間。逐漸地,國際式樣的高樓層建築開始出現,使得以美國為主的都市和城市空間的面貌發生了重大的改變。現代主義的自主性從建築已存在轉為條件、本質不變但表現多變的設計模式。
建築學的存在論 圖片來源 :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377260
  國際式樣和現代主義的興起加速了建築和材料生產,開啟了全球化和世界城市化,縮短了國家和邊界之間的距離。然而,這種加速也帶來了一些問題,例如建築單一化、城市同質性和地方特色的消失。當世界越來越理性和科學化時,建築師開始反思這些問題,並回到人本身。他們思考如何創造有特色的建築和城市,尊重當地文化和傳統,並在現代化和全球化的同時保持多樣性和差異性。
沉思後當代建築 圖片來源 :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377260

貳、 哲學的思考模式介入 與前衛藝術的出現

  K. Michael Hays以20世紀哲學家拉康(Jacques-Marie-Émile Lacan1)的哲學理論為基礎,檢視當時的生活模式,將需求(demand)、物質(desire)和慾望(real)作為分析的基礎。胡賽爾的「現象學」(phenomenology)方法則透過嚴謹的考察和觀察社會現象,再現所見的事物中透過時間作為意識的建構條件,強調自我經驗和對環境的感知,重新批判線性的思考模式,並以存在主義的理論基礎上重新檢視建築的生產。透過對現代主義的批判和假設,重新檢視建築的生產。當建築與生活和藝術的抽離時,法蘭克福學派提出新馬克斯主義對資本主義進行批判,並批判文化與建築形式脫離現實生活的問題。這些思考方式幫助重新檢視現代主義的批判和假設,並以非純粹理性科學的方式思考建築與生活的關係。
  「前衛藝術」(Avant-garde art)是一種藝術創作方式,其特點在於拋棄舊有的思維模式,並具有時代的洞察力,以新的表現技法和美學形式進行創作。前衛藝術通常被視為社會文化轉折的前進動力,並反抗中產階級及通俗文化的生活形式。它也提出了新的實驗作品和觀點,用以表達對於藝術、文化及政治的抗議,並促進社會進步和重塑。各個前衛藝術運動的不同目標通常都會以公眾宣言(manifestos)的形式發布,並存在於每個年代。
  前衛運動並非單一架構思想與集體運動,通常都是來自不同方面的藝術家與運動者對於當代社會表現不滿意而從自己的角度提出自己所認為新的看法或表現法。前衛藝術強調藝術界通過語言揭露並建構事實,捨棄過去既有的思考邏輯,並顛覆舊有觀念,企圖顛覆社會。儘管前衛藝術的表現手法極端、凌亂、荒謬,它開啟了藝術多元的發展。康德(Kant)美學也認為藝術並非都一定是美的,主張藝術實踐即是社會實踐,藝術作品應與生活產生連結。例如馬塞爾·杜象(Henri-Robert-Marcel Duchamp)的《噴泉》(Fountain)就是透過在大量生產的一個馬桶上簽名打破藝術的迷思,並開啟當代的藝術價值觀。在1970年代,「街頭藝術」(Street art)和「搖滾樂」(Rock music)也出現,它們對體制進行了反抗,表達了不滿和社會的控訴,並推動了社會的前進,也被視為前衛藝術的文化之一。

參、 近代重大影響建築師及其思想

  在1960年代現代主義之後,出現了大量不同的建築主義,由於建築師們發展的方式不同,因此產生了多元的建構理論。K. Michael Hays使用Information、Reformation和Deformation的分類方式來評論那些對於近代建築操作方式產生重大影響的建築師。

1 . Aldo Rossi

San Cataldo Cemetery, Aldo Rossi, 1971 圖片來源 :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37726
Aldo Rossi是一位受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思想影響的建築師,他認為建築有著回歸自然起源的因素。
M.A.Laugier在《論建築》一書中談論建築的自然起源來自於一棟原始小木屋。 Rossi拒絕了現代主義的“行隨機能”做法,採用理性的分析來建構建築的新類型學,並創造了新理性主義。他的類型學理論用涵構片段加上想像來創造新的建築形式操作理論,企圖將建築設計導回到回歸原形的設計。不過,當代類型學提出了城市有機體中部分與整體、建築與環境的關係,並涵蓋了城市環境、市民、構成環境的各種事物的涵義、城市歷史等之間的關係。
Rossi的研究條件是從集體記憶中挖掘人對城市的集體想像,透過幾何形來創造相似性城市,並將建築語言轉變成抽象符號。他通常以符號化的色彩來表達地域性,來再現過去的歷史和文化,並探討城市、建築與人的關係。

2.John Hejduk

A.E. Bye House, John Hejduk, 1971 圖片來源 : http://minyingw.blogspot.com/2008/02/1970forms-of-desire-interpreting-1970s.html
John Hejduk受現代主義影響,並從黑格爾的哲學、心理學中獲得啟發,熱衷於美國抽象表現派的畫風。他的建築思維模式從真實觀察到空間想像幾何的關係,長期探索立方體、框架、顏色、形狀、線條之間的關係,沉溺於紙上建築的創作。他透過嚴謹的幾何學系統作為設計發展的基礎,並以總和結果來創造作品。在他的真實建構作品中,仍然可以發現一些現代主義的影子。
John Hejduk的研究條件是強調存在性的當下瞬間,建築不只是機能與外觀所呈現的狀態,透過非典型幾何來創造建築造型與功能上的抽離,強調形式的動能關係。

3.Peter Eisenman

General graphic design manuscript of Cannaregio City Plaza, Peter Eisenman 圖片來源 :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377260
Peter Eisenman將「哲學」與「語言學 」的理論引入建築思考中,透過與言語、語法的規則來生成建築模型。他使用「拓譜幾何學」和「Mercator Grid」等理論術語,認為建築不應該只關注單一面向,而是要打破舊的空間主體與客體的觀念。對他而言,建築形式只是符號,更應該注重邊界之中的模糊關係,強調設計的過程非結果。
解構主義對他的建築思考方式有很大的影響,他提出對於單一性的營造方式,也是創造不同方式體驗空間的行為。他強調建築的過程非常重要,建築元素必須找到意義,並在設計中加入網格、軌跡,利用圖解的方式創造事件、空間、人的概念,將想像轉化成為建築操作。他根據結構理論追求建築本質,並進行主觀分析。

4.Bernard Tschumi

The Manhattan Transcripts, Bernard Tschumi, 1976-81. 圖片 來源 : https://thelandscape.org/2014/09/08/bernard-tschumi-the-manhattan-transcripts/

Bernard Tschumi 從電影、繪畫、文學等領域汲取營養,並且受到傅柯 (Michel Foucault)、德希達 (Jacques Derrida) 等哲學家的影響,發展了一種與空間有關的行為敘事學。他借鑒了 Walter Benjamin 在《機械生產時代下的藝術品》一書中的觀點,表達出機械時代的事物可以不斷地被複製 (repetition)。他的建築概念包括非熟悉性的科技 (Technologies of Defamiliarisation)、城市衝擊的調和 (The Mediated Metropolitan Shock)、解構 (De-structure)、重疊 (Superimposition)、交叉性的規畫 (Crossprogramming)、事件 (Event)、轉換點 (The Turning Point) 等,反對二元對抗論,引入了傅柯和德希達的思想,並認為應該重新建構新的建築理論,將建築當成一種敘事的概念。
在研究方法上,Tschumi 從事件的分解 (人、空間) 開始進行解構,再將解構後的元素進行堆疊 (Layer),透過蒙太奇的手法,試圖以一種敘事的方式闡述事件、空間和人之間的關係。

5.Stan Allen

From object to field,Stan Allen 圖片 來源 : https://peterhudac.wordpress.com/2010/09/22/from-object-to-field/
Stan Allen特別關注1920年代的Piet Mondrian的抽象繪畫,到60年代的極簡主義和後極簡主義雕塑。他的場域理論強調系統的反轉之間的虛實(In Between)的關係,並以場域加形的方式創造非形式的對話。建築基本上是此處提出的組織原則建議了“部分”的新定義,以及構想這些部分之間的關係問題的替代方法。這需要重新思考一些概念,例如幾何與對數代數組合,古典建築的各個元素通過比例幾何系統被組織為一個連貫的整體。弱化了邊界的關係,軸線與對稱性或形式順序的精確規則支配著整體的組織,模糊了建築物體性與城市尺度。Allen提出所有的網格都是場域,但不是所有的場域都是網格場域的其中之一種潛力,是重新定義形體和場域之間的關係。場域性是從日常生活整體的局部抽離,從基地周遭大範圍的活動到人的使用量來考量操作,研究了人群的多樣性,從朝聖者形成的宗教團體到特殊人群的群眾。
研究條件是由多重性和城市發展組成,並忽略了歷史或集體的大規模事故。其組成部分是遺失物,例如秩序或地理遺留,但細微的差異以從未實現的整體形式的碎片形式包含在其中。

6.Rem Koolhaas

Rem Koolhaas從荷蘭到紐約,發現美國的城市密度與天際線超乎他在歐洲的經驗。過去他曾是一名記者,因此利用對都市現象的觀察紀錄、著作如《Delirious New York》、《S,M,L,XL》、《Junk Space》等,對美國城市進行整體觀察。他發現鄉村的改變與都市之間產生了巨大差異,消費也取代了活動。
Delirious New York,Rem Koolhaas 圖片來源 : https://actu.epfl.ch/news/rem-koolhaas-and-delirious-new-york/
《Delirious New York》揭示了現實空間中真實、赤裸的空間,以及建築背後的人性貪婪和慾望。透過超高層摩天大樓和壅擠的都市密度,Koolhaas用文章敘述了建築內部空間和外部所見到的差異性,其中差異可以說是巨大且複雜的狀態。超高層建築形成一種物的狀態,而上下樓層之間的活動讓人眼花撩亂,帶來迷幻的現象,這些是真實世界中與其他城市有極大差異的特徵。
Junk Space,Rem Koolhaas 圖片來源 : https://zemljanino.ru/txt/junkspace-rem-koolhaas-pdf-viewer.php
《Junk Space》是跳脫真實所建立的「假象空間」,是想像中的完美都市空間。城市高級化對於社會底層的無視,並針對社會中的連續性與無差異性進行批判。Koolhaas批判現代主義所創造出來的空間只有利益考量,例如飛機場、購物中心、博物館,相似模式背後的文化和個性空洞,進而侵蝕進現代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消費性的洗腦文化持續出現在我們生活中,而這些現代化的空間,藏著無數的過渡空間,使得空間過度浪費,且物件大量重複生產。
Delirious New York: A Retroactive Manifesto of Manhattan,Rem Koolhaas 圖片來源 : https://slideplayer.com/slide/12801289/
AMO公司可以被視為一個智庫,專注於觀察人們的行為,並探索都市活動和人際關係。他們建立了自己的知識庫,提供OMA設計的發展理論,讓理論與實踐相互影響,建立自己的設計和研究完整體系。Rem Koolhaas的設計方法會將設計的功能分解打散,試圖重新建立空間關係,用路線串聯空間,打開公共空間,並試圖將發現的都市矛盾和衝突感帶入設計中。
Koolhaas將機能分解、打散,透過重新組合機能 、剖面的設計 ,讓公共空間與私密空間碰撞產生矛盾感,並從尺度變化、動線單一化 把都市 的概念 帶入 建築設計中,透過活動創造另類的觀看與體驗方式。

7.MVRDV

Tainan Spring , MVRDV 圖片來源 : https://www.archdaily.com/935346/tainan-spring-mvrdv
MVRDV致力於正面面對當前環境所遇到的最緊迫的問題,如污染、氣候變化和人口暴增等。他們將歷史、社會、經濟等因素考慮在內,採用永續的設計視角,使用環境數據作為設計的發展基礎,並利用數據景觀分析將極限概念融入設計中,通過「疊層」、「漂移」和「遊戲盤」等方式,利用數學方法模擬真實環境條件,統計分析數據來獲取極限化的設計結果。
MVRDV的設計理念受到了Rem Koolhaas的影響,這可以從他們運用最大化資訊和極端現象的理念上看出他們對Koolhaas城市觀察的深刻理解。研究條件方面,MVRDV將真實的環境條件轉化成了數學方式,利用統計學演算法和動畫模擬技術來模擬發展景觀的數據設計,從而將數據轉換成真正的實體設計。

8.Greg Lynn

1Knowledge and Innovation,Greg Lynn 圖片來源 : https://www.dezeen.com/2016/08/03/microsoft-hololens-greg-lynn-augmented-realityarchitecture-us-pavilion-venice-architecture-biennale-2016/
Greg Lynn的研究方法借鑒於「工程學」、「微積分」和「數學」等領域,將這些學科作為物質的觀察方式。他以德勒克茲的《重複與差異》作為設計跳脫思路的哲學基礎,打破了傳統的重複觀念,通過概念和物質來發展抽象原形。在這裡“抽象”的使用不與視覺純粹主義或現代概念混淆,因為抽象涉及到通過消除差異來美學地減少固定形式的本質。另一種抽象的概念是更廣泛地生成和進化,涉及到擴散、擴展和展開,這標誌著從基於形式和視覺的現代抽象概念向基於過程和運動的抽象概念的轉變。
Greg Lynn將萃取動態時光片段作為一種操作方法,並強調通過數位工具所產生的皺褶來萃取動態片段。在研究條件方面,使用參數和統計學需要以更抽象的形式來設計萃取,並且通常較少用於代表設計。統計數據或參數的形狀可能會產生文化象徵性形式。

肆、 批判性地域主義/二戰後日本建築操作思維

  K. Michael Hays於1984年發表了一篇名為《Critical Architecture: Between Culture and Form》的論文,揭示了建築學領域中“建築作為文化工具”與“建築作為自主形式”兩個對立的闡釋性知識系統的拉扯。他認為這兩種模式因極端化的追求而互相排斥,建築必須具備在世性和主體意識,同時在兩種知識之間產生抵抗性和對立性,才能讓建築的文化和形式在對立的狀態中產生批判性。
  在20世紀80年代初,法蘭普頓(Kenneth Frampton)提出了批判性地域主義,以批判全球建築均質化和單一化的現象。肯尼思·弗蘭姆普頓(Kenneth Frampton)在其著作《現代建築——批判性歷史》(Modern Architecture : A Critical History)(1997)中重新整理了其批判性地域主義的主張:
  1. 批判性地域主義為一有旁註的實踐 (a marginal practice)。它雖對現代化有所批判,但仍不放棄現代建築遺產所具之解放性及進步性。它較偏好小的而不是大的計劃。
  2. 它展現建物規劃及設計高度符合場所 -形式之精神,故十分尊重當地地形。
  3. 偏好構成術的 (tectonic)而非佈景術的 (scenographic)建築。
  4. 認為建築需與自然元素-基地、氣侯、光線-緊密結合。
  5. 強調建築的觸覺性 (the tactile)不亞於視覺性 (the visual)。
  6. 雖反對感性思維對本土元素 (vernacular elements)的直接模仿,但贊成經重新詮釋過的本土元素以不連續情節 (disjunct episodes)之方式融入建築。
  7. 以在文化間隙(cultural interstices)中茁壯之建築抵禦來自環球文明之衝擊 (the optimizing thrust)。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政府進行了明治維新的改革,大量引入西方的科學基礎知識。後來,日本早期建築師開始進行對於建築設計上的反思和轉換,開始在自身文化中與西方的科學知識中找到平衡。他們強調人與活動性在空間中的重要性,強化了空間的精神性,並不斷地從當代的建築材料技術中進行發明和創新,發展出屬於自己特色的建築形式和空間。
  日本建築學派的篠原一男(Kazuo Shinohara)和坂本一成(Kazunari Sakamoto)創立了「批判性空間」和「無參照建築」(non-referential architecture),探討了批判性建築學的多樣思考。

1.篠原一男 (Kazuo Shinohara)

「白の家」空間照片 , 篠原一男 (Kazuo Shinohara) 圖片來源 : https://chuansongme.com/n/1113113
知學派(Episteme School)關注日本傳統建築的空間原型,透過對傳統官舍和民間住宅形式的觀察和對比,發現了空間的分割和連結概念。他們認為,東方建築長期以來都是對正面性的思考和關注,通過空間序列來組織構成建築的正面性,並研究在日本社會中的創造力。在設計上,他們從傳統的建築元素中萃取出來,以抽象的方式呈現道空間,企圖將空間的正面性思考轉化為多點的空間思考。

2.冢本由晴 (Yoshiharu Tsukamoto)

犬吠工作室的建築效果圖 ,冢本由晴 (Yoshiharu Tsukamoto) 圖片來源: https://www.sohu.com/a/149426971_660788
冢本由晴(Yoshiharu Tsukamoto)提出對既定形式的重複性批判,在民居的設計上打破過去舊有的傳統設計模式,試圖打破空間內外對比的關係與操作。傳統的建築中尋找二元對立的關係,認為建築不只是型態,是與社會的對話關係,人的活動定義了空間。通過建築與自然、建築與人文、型態變化與地區發展,在建築與人之間應該保持洽當的協調關係,並通過建築行為學重新思考城市的型態。

3.SANAA

Junko Fukutake Terrace, SANAA 圖片來源: https://www.flickr.com/photos/davidaewen/45451792975
SANAA的設計強調獨特的概念,關注空間中的流動性和非物質性,通過大量的外部性將建築與外部環境融合,強化了二者之間的關係,同時削弱了建築的邊界性。他們從建築都市主義和人們日常的觀察中提取靈感,並通過城市演員的方式創造人在空間中的展演。設計手法常常使用模糊和透明的空間來打破建築與室內的界限,同時採用現代工業材料來創造輕盈和流動感的建築。通過這些手法,他們創造了人們在空間中相遇的方式,讓人成為城市空間的表演者。

伍、 小結

  從近代的操作形式的整體脈絡中,每個時期、建築師都有提出對於當時最前衛的設計宣言。不管是強調個人英雄主義或者是強調整體社會關係的建築師們都順應著時代的發展提出自己的看法。我認為這沒有對與錯,只是時代背景的不同而產生出來人的思考模式。就像是世上的人因為背景不同,不會有一樣的想法,頂多是相似。通過操作型設計理論,讓我們對於近代的建築師思考脈絡與操作形式上有更多的了解。
  在1960年後,經歷了經濟蕭條與經濟起飛的時期,現代主義發展到一個高度之後,前衛藝術讓不同派別的藝術家提出對當代不滿的宣言。他們透過對美的思考和消費主義的批判,表達前衛思想。建築師作為思考的後衛,開始反思建築的獨特性和操作的多元性可能性,並把哲學觀點融入在設計操作的理論基礎中。 K. Michael Hays提出的Information強調建築師的主體性思考,透過對觀察和哲學理論作為建築操作的模式,表達建築師思考的自我的思考模式。他們從大量的環境片段和建築師的想像中,透過抽象轉化和其他領域的結合的理性思考方式,打破了過去的傳統設計方法。雖然Information作品受到現代主義的影響,但它們多以幾何形為操作基礎來打破過去的形式操作方式。
  Reformation的建築師受到剛開啟的數位信息時代的影響,在設計方法上採用統計學、數學和電腦運算,運用在城市的觀察和環境數據,關注城市變化的現象和環境議題等,找到城市的破口來介入操作設計。他們採用誇張的建築形式來批判當代城市發展的矛盾和對比。從功能上使用打破過去的堆疊方式,透過重新組構、融合功能的方式,來發展建築形式,創造從剖面看設計的觀看方式和體驗方式。
  Deformation近代數位運算超越了人的運算和手的能力,建築師開始運用數位工具和運算,取代人的操作,強調運用數位的工具性而非受到數位形式的掌控。他們通過工程學、微積分等數學建立電腦運算基礎,透過動畫和動態影像的模型切片,萃取轉化成設計操作的手段,跳脫常理的思路模式來建立新的操作模式,透過差異化凸顯設計想像性。
  相較之下,批判性地域主義的建築師注重社會、環境的整體觀察,強調設計應以人為出發點,針對當地文化、脈絡來找尋設計上的意義。透過地方產生的意義與精神性的象徵,重視空間氛圍與精神的創造。在面對時代進步的同時,保留地方文化性與個人對環境的感知,建立在地文化的世界觀。
  從Information(1970)、Reformation(1990)、Deformation(2000)看到了年代的思維差異和工具性的發展影響到現代主義後多元發、複雜的脈絡和建築師操作形式的方法。無論是從自我風格的表達還是社會責任的承擔,建築師在探索新的設計思維和操作方式上都充滿活力和創意。這種變革不僅僅是技術上的進步,更是對人類理性思考和想像力的探索和發揮。建築師通過反思傳統的設計方法和對當代環境的觀察,尋找新的設計模式和解決方案,為未來的城市和人類生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選擇。

參考文獻 :

1. 查爾斯 · 詹克斯 Charles Jencks),現代主義建築運動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1973年 ) 
2. 楊裕富, 泛談現代主義與晚現代主義建築
3. 克萊門特 ·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 前衛與媚俗 》
( Avant-Garde and Kitsch)(1939年 ) 
4. 楊裕富,類型學與新理性主義─建築學派
5. 李峻霖, 莊亦婷 建築計畫:一個從無到有的設計思考過程與可行之道,39 。
6. A+U 1994年 3月號特刊
7. Bernard Tschumi,建築概念:紅不只是一種顏色 [Architecture Concepts: Red
Is Not A Color].
8. Frampton 1997 p.327, Foster, 1983, p.16-30;傅朝卿, 1998,64-70。
線上 /網頁資料
1.現代主義,wikipedia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F%BE%E4%BB%A3%E4%B8%BB%E7%BE%A9) 
2.走向後當代的存在論 沉思自主性、批判性,以及此刻我們能做些什麼?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377260)
3.泛談現代主義與晚現代主義建築
(http://teacher.yuntech.edu.tw/yangyf/ff/grb050.html)
4.類型學與新理性主義─建築學派
(http://teacher.yuntech.edu.tw/yangyf/ff/grb063.html)
5.「解構主義」屈米離經叛道現代主義?建築 =空間、事件、運動?
(https://kknews.cc/zh-tw/design/k4gkexq.html)
12會員
11內容數
建築研究所畢業。擅長將日常觀察到生活經驗轉化為創作的養分,關注方向從地方文化、社會議題與設計理論、流行文化、藝術…等。現今專注於數位科技與環境議題之研究,專題研究方向建構於生活現象觀察和議題分析來展開現象的探討。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