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女三千-avatar-img

夢女三千

0 位追蹤者

夢女三千

0 位追蹤者
醒來的環境生物,身心靈加一點情緒教育不好嗎?
avatar-img
夢女三千的沙龍
1會員
20內容數
夢裡明明有六趣,醒後空空無大千,沙龍的文章,近20年追求身心靈之路的累積,想反思的很多話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每當我試著談社會現象、人際矛盾或集體情緒時, 總會有人立刻說:「別關注負面,會吸引更多負能量。」 這句話聽起來像在提醒人保持高頻,但總覺得聽起來有點怪,後來發現,其實這是一種被過度簡化的靈性謬論。 覺察,並不會讓黑暗變大;逃避與壓抑,才會。 覺察是「看見現實」;吸引是「被現實牽動」。
Thumbnail
顯化法則的濫用:當信念被當成萬靈丹 在很多身心靈課程裡,如果你剛好經濟窘迫,沒有餘裕上到某一堂課程或者商品的促銷,有一些講師會說:「你只要堅定信念,宇宙就會給你。」「只要你相信自己可以顯化,一定就會有資糧或者貴人的。」 這些老師們聽起來語氣很溫暖,也充滿希望,甚至會介紹幾個同修願意借錢給
Thumbnail
多數人踏入修練,不是因為天性,而往往是因為人生碰上了難以言喻承擔的低谷:失戀、失業、家庭失衡、慢性焦慮、身體症狀說不清。 佛陀說,天人往往因為過於幸福,所以並不會想要升起修行的心,正因為有這些苦,所以使人性學習謙卑,也因為有苦難的二元性,人們得以珍惜。 但卻也因為這樣受過苦難的人,因為在
Thumbnail
性成熟不是對他人,而是對自己慾望的誠實與能見度。 你是否能不自欺地承認自己的欲求、羞恥、創傷與幻想?你是否把性當作一種手段(比如填補空虛、獲得認同、證明價值),還是當作一種自我延伸與連結的方式? ​性成熟代表一種「是否真正承認對方作為一個有內在世界的實體存在」。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性慾#性成熟#性教育
最近有個朋友哭笑不得地跟我聊天: 「跟一個靈性導師學了好幾年,以前她超有力量、很會顯化,連走路都像踩在宇宙磁場上。結果後來我才發現,她顯化出來的其實是控制慾大爆發。」 ​ 我聽完笑著問她:「怎樣?顯化出地位之後開始控制團體了嗎?」 ​ 她翻了個白眼:「她對於下屬的一點錯誤真的會大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顯化#課程#身心靈
在許多文化中,靈性工作者長期被期待是苦行僧、是殉道者、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存在。但我們忽略了,那些神職、出家人,其實是被整個體制所供養的。他們不是不收錢,而是透過制度、階級、捐獻來維繫運作。而在今天,當身心靈工作者成為獨立的個體,我們卻要求他們不該收費,彷彿只要收了錢,就不再純粹。這是現代社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靈性#身心靈#揚升
在我觀察許多靈性實踐者的過程中,有一個反覆出現的現象: 許多人在走上靈性之路後,雖然接觸到愛與療癒的語言,卻同時出現對現實責任、人際修復、經濟邊界、制度參與的抗拒。 ​ 這種抗拒,常常不是因為他們「懶惰」、「逃避」,更不是因為「靈性不成熟」,而是更深、更溫柔的一種集體防衛。 這種防
Thumbnail
這幾年,我在部分的靈性課程與一些顯化社群裡反覆遇到一個現象:常常能看見有人在上身心靈課時偷錄,把影片或講義拿去販售或公開轉貼。 當這些販售網站被網友檢舉下架的時候,會聽到這些人常說:「宇宙是自由的」「我這樣做的行為本身是中性的」「你覺得我犯法,那只是你的觀點」。 每次聽到這些語句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身心靈#新時代#揚升
因為每一次真正的覺醒,都是一次幻滅。 你開始看見: 某些你以為是愛,其實是操控; 某些你以為是靈性,其實是逃避; 某些你以為自己是對的,其實是創傷在主導; 某些人你以為會一起醒來,他們卻選擇沉睡。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身心靈#揚升#療癒
心理學家 John Welwood 在 1980 年代提出「靈性逃避」這個詞,指的是人們使用靈性信仰、實踐或語言,來逃避面對心理傷痛、未解決的情緒與成長挑戰。簡單說,這就像是用一個「神聖的藉口」,來合理化我們不願意碰觸的內在陰影與痛苦現實。 ​它的常見形式包括: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靈性#揚升#療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