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在蘋果日報的專欄寫的文章是談台北市中心即將消失的兩塊難得的公園草坪。我用的標題是「西裝料做成開檔褲」(全文附在後面)。
這個標題是改寫好朋友宋宏濤先生的比喻,他是位非常資深的都市設計顧問(曾與漢寶德先生合開公司),他以一個里民的身分,為社區公園的完整草地請命,發起連署,希望能暫停這項將花費五千萬市民納稅錢在這塊漂亮的草坪上施工開挖、增添水泥設施。
他就感嘆,將這片都市中難得的草坪,卻施工放進和周邊ㄧ般小小的鄰里公園重複的遊樂設施,簡直是把一塊上好的旗袍布料做成一件開檔褲。
他的比喻很生動,但是我擔心現在的年輕人搞不清楚什麼是旗袍(或許也有人會以為旗袍是守舊復辟甚至物化女人的象徵),因此我就擅自改成西裝布料,避免不尊重女性之嫌。
記得以前我也寫過幾篇希望在都市裡能保有比較接近自然的公園,甚至期待能營造多樣化的生態空間,給野生生物留點喘息空間。很可惜,很多地方政府很喜歡把腦筋動在公園用地上,直接在上面蓋活動中心或各式各樣的公共建築,侵占了非常難得的公園綠地。荒野保護協會曾經在幾個城市做過公園普查,發現不少公園裡的綠地已剩不到百分之十的面積。
以前我曾形容都市就像是一頂很值錢的皇冠,因為匯聚了許多企業,就業機會跟極高的產值,而都市中的公園綠地就像是皇冠上鑲嵌著的珍貴綠寶石。珍貴的原因是民眾的可親近性,在人來人往的城市裡,在為辛苦奔波的生活中,身邊就有一小塊一小塊的自然野地可以停留駐足,該是對身心靈的健康有多大的好處啊!
至於那些侵蝕了公園預定地的公共設施或兒童的遊樂器材,應該可以多花點心思,利用校園或其他閒置的建築空間好好規劃,絕對有雙贏的可能性。
總是覺得一個地方會不會形成我們精神上的故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我們日常生活是否充滿了與自然生命互動的環境,因此,都市裡若能保留方便親近的自然荒野,是培養孩子美感以及對鄉土情懷的重要來源。
西裝料做成開檔褲―蘋果日報專欄
世界上令人嚮往的城市,並不是因為蓋了多少大賣場或辦公大樓,而是能在水泥建物留下自然空間,讓在都市活動的人們留有喘息的餘地。
總是覺得,都市裡的自然綠地,對擁擠的居民而言,正是皇冠上那最有價值的綠寶石。但是,很可惜的,台灣都市裡的公園,往往擺進了太多的人工設施,有的甚至完全看不到自然綠地,全部鋪上水泥或塑膠草皮。
有朋友形容,這就像是一塊上好的西裝布料卻做成一件開檔褲般,令人惋惜!
最近朋友們為了台北市即將消失的兩塊公園綠地而請命,一塊是在捷運雙連站到民權西路站之間,現在是步道土丘跟大樹,第二塊是在民生社區,位在富錦街與光復北路交叉口,是一公頃的草坪,連水泥步道都沒有。
這兩塊難得的自然綠地,台北市政府卻打算大興土木,鋪水泥蓋遊樂設施,也就是放上附近鄰里公園或小學已有的設備。朋友們主張,寧可多花點時間討論,審視公園綠色可以扮演的角色,給城市更好的願景。
的確,從生態經濟學的分析可以知道,一塊原始的大自然,對人類對萬物,以較長歲月來計算,價值是最高的,可是一旦經過人為開發,即使短期可以獲得經濟或物質上的利益,但是一年過一年,它的價值會遞減,終究比不上保留完整的自然野地。
好吧,或許我們管不了長久的事情,也不在乎多少年後的價值,單單以現在都市荒野對每個活在此時此地的人,所帶給人們精神上的壓力紓解,調節空氣品質帶來的身體健康,就相當值得的,何況一整塊完整草坪,更能帶給擁擠都市人多樣化的休閒活動,比如辦草地音樂會、藝術節,或者野餐派對……等等,台北市中心這種完整的大草地已經非常稀少,鋪上水泥實在太可惜了。
至於主張蓋各種遊樂設施或活動中心的部分在地民眾的需求,或許可以將現有大量閒置公共建物,如人數過少而廢校的中小學或已裁撤或搬遷的機關,將這些建物空間活化利用,而不該偷懶的直接將腦筋動在公園綠地上,在上面再蓋新的建物。
總是覺得一個地方會不會形成我們精神上的故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我們日常生活是否充滿了與自然生命互動的環境,因此,都市裡若能保留方便親近的自然荒野,是培養孩子美感以及對鄉土情懷的重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