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不留遺憾的道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天是第一次我們全家一起去參加朋友的告別式,AB寶從小跟著宜真這位大姐姐玩耍與冒險,她也是AB寶追隨的典範。
雖然我們都知道,生老病死,生命的循環如同花開花落、月圓月缺,春夏秋冬四季輪替那般自然,但是,當面對死亡時,大部分的人還是會驚慌失措,最難過最捨不得的,大概就是無法繼續與所愛的人相處,無法與親人好好的道別。
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曾經這麼形容死亡:「死亡,就是我加上這世界,然後再減去我。」卡爾維諾用這公式來提醒我們:當我們離開人世時,有沒有給這個世界留下一些光彩與溫暖?
精神分析大師容格認為,真正的美,其實是一種消失,因此,愛是一種註定的遺憾,不管是男女之愛、親子之愛。詩人聶魯達也曾寫道:「愛是那麼短暫,遺忘又是那麼漫長。」在漫漫人生,當我們的所愛不在之後,一切都已不再,這或許正是我們面對最愛的人離我們而去後,將縈繞我們一生而揮之不去的感傷。
每次與朋友的告別也提醒了我們,要珍惜生命每個時刻,把握時機完成最想做的事情。我們常會講:「等孩子長大一點,我一定如何如何…」「等我生活安定一點,多賺些錢之後,我一定如何如何…」
我們以為生命終究會實現我們的願望,可是,誰也沒有把握,日子就這麼一天又一天的在等待中過去了。
有一首西洋老歌<不曾許諾的玫瑰花園>這麼唱著:
「我不曾許諾給你陽光下的玫瑰花園,偶爾總會有場小雨……」
或許,擁有玫瑰花園,擁有平順的人生,是我們對人生的期待,我們希望親愛的朋友能夠常常相聚,希望快樂時光能夠永遠停留;以為所有的付出都能有所收穫,期望一切的心願都可以實現……但是,誰能許諾我們?
當我們漸漸長大時,才真正體會到,原來我們常說的「永遠」是一種虛妄的幻想。年輕時以為自己可以掌握很多事情,可是年齡愈長,愈覺得自己的渺小和無能。偉大的東西,總有一天在得到之後,覺得不過爾爾,反倒是當時我們認為不直一顧的小事情,卻日日夜夜啃蝕我們的心。
總覺得在無限大與無限長的宇宙時空中,人類何其微渺,在短短的一生當中,不可能成什麼大功、立什麼大業,所以,或許人生活的經歷就是生命意義之所在。
因此,全心全意地感受生活的點點滴滴,盡心盡力活出生命的精彩,不管是成功或失敗,是挫折或順遂,只要我們用過心且努力過,那麼當我們回顧過往,才能對自己交代:「我不虛此生!」
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曾經這麼形容死亡:「死亡,就是我加上這世界,然後再減去我。」卡爾維諾用這公式來提醒我們:當我們離開人世時,有沒有給這個世界留下一些光彩與溫暖?
告別讓我們正視生命的無常,讓我們接受生命必須面對死亡,並且在還來得及的時候,盡量不留下遺憾。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台灣是個移民之島,除了大約百分之三,幾十萬原住民之外,其餘二千多萬人不管先來後到,大半都是這二、三百年才來到台灣的新移民與新移民的後代。  若以更近一點的時間來看,七十年前後隨著國民政府遷台來的新移民人數約有一百多萬人,佔當時台灣人口的六分之一。  可是,若以同是移民的角度,我們為什麼對於這二、三
今天到台中市東山高中的老師讀書會演講,他們現在正在讀”想讓你看見我眼中的世界” ,這是我與ABCD寶合寫的,據說她們對B寶的一篇文章討論很久,甚至用其中的句型來造句。後面附上B寶這一篇文章。 數數看,冥冥之中,你到底是「大人」還是「小王子」? 7張圖告訴你要不要休學 Dears: 其實三個禮拜前就
很難相信宜真就這麼離開大家! 她是這麼年輕,才四十多歲的壯年,尤其最令人不甘心的是她這麼重視養生,記得她買房子裝潢好去參觀時,我還取笑她說,像住在山洞裡,她因為健康因素所以沒有使用任何可能有化學製劑的油漆塗料。 二十年前她參加荒野保護協會第五期自然解說員訓練後,就是個積極投入的志工,甚至把她結婚時朋
  這些書籍流傳一代又一代,就像東方出版社精選的名著,我小時候坐在閣樓窗戶邊閱讀的情景歷歷在目,一晃眼它們也陪伴過我現在已長大成人的雙胞胎女兒,而今又將伴隨新一代孩子迎向未來的世界。 用愛改變生命―「白牙」序   「白牙」可以說是作者傑克倫敦另外一本同樣以狗為主角的「野性的呼喚」的姊妹作品,若是能夠
內心的野性逐漸甦醒,一步一步重新適應並回應蠻荒的野性世界的召喚。這個精采的故事,應證了每個生命內心對回到大自然最原始的渴望。 來自內心深處的渴望― 「野性的呼喚」序   荒野大自然是生命的源頭,也是古老的鄉愁,所有生物內心深處都有股來自遠祖的呼喚,那種我們無從捉摸的神祕呼喚,會驅使我們去尋找基因所熟
這套阿丁歷險記的漫畫在全世界歷經數十年,仍不斷在各個國家重新發行出版,阿丁的冒險與勇氣,他的機智勇敢,不畏強權,為了朋友勇於犧牲,即便有再大的危險,還是以積極正面的態度迎接挑戰,這些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 小學讀老松國小,當年正是台灣人口急劇增加的階段,因為校舍不足,全校一萬多個學生輪流分為上
 台灣是個移民之島,除了大約百分之三,幾十萬原住民之外,其餘二千多萬人不管先來後到,大半都是這二、三百年才來到台灣的新移民與新移民的後代。  若以更近一點的時間來看,七十年前後隨著國民政府遷台來的新移民人數約有一百多萬人,佔當時台灣人口的六分之一。  可是,若以同是移民的角度,我們為什麼對於這二、三
今天到台中市東山高中的老師讀書會演講,他們現在正在讀”想讓你看見我眼中的世界” ,這是我與ABCD寶合寫的,據說她們對B寶的一篇文章討論很久,甚至用其中的句型來造句。後面附上B寶這一篇文章。 數數看,冥冥之中,你到底是「大人」還是「小王子」? 7張圖告訴你要不要休學 Dears: 其實三個禮拜前就
很難相信宜真就這麼離開大家! 她是這麼年輕,才四十多歲的壯年,尤其最令人不甘心的是她這麼重視養生,記得她買房子裝潢好去參觀時,我還取笑她說,像住在山洞裡,她因為健康因素所以沒有使用任何可能有化學製劑的油漆塗料。 二十年前她參加荒野保護協會第五期自然解說員訓練後,就是個積極投入的志工,甚至把她結婚時朋
  這些書籍流傳一代又一代,就像東方出版社精選的名著,我小時候坐在閣樓窗戶邊閱讀的情景歷歷在目,一晃眼它們也陪伴過我現在已長大成人的雙胞胎女兒,而今又將伴隨新一代孩子迎向未來的世界。 用愛改變生命―「白牙」序   「白牙」可以說是作者傑克倫敦另外一本同樣以狗為主角的「野性的呼喚」的姊妹作品,若是能夠
內心的野性逐漸甦醒,一步一步重新適應並回應蠻荒的野性世界的召喚。這個精采的故事,應證了每個生命內心對回到大自然最原始的渴望。 來自內心深處的渴望― 「野性的呼喚」序   荒野大自然是生命的源頭,也是古老的鄉愁,所有生物內心深處都有股來自遠祖的呼喚,那種我們無從捉摸的神祕呼喚,會驅使我們去尋找基因所熟
這套阿丁歷險記的漫畫在全世界歷經數十年,仍不斷在各個國家重新發行出版,阿丁的冒險與勇氣,他的機智勇敢,不畏強權,為了朋友勇於犧牲,即便有再大的危險,還是以積極正面的態度迎接挑戰,這些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 小學讀老松國小,當年正是台灣人口急劇增加的階段,因為校舍不足,全校一萬多個學生輪流分為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但凡是物質世界的生命,有生亦有死,有起點,必有終點,死亡是生命的必經之路。 死後到底會去哪裡?真的會有「靈界的嚮導」引導死者認識死後的世界嗎? 傳聞,人死去之後,都會看到一生中的重要片段,它會以全像方式,像跑馬燈似地顯現在眼前,這種能夠完整看到自己一生,在人間演出的影像,就是「人生的
Thumbnail
我們的生命從來不是憑空而生的,從出生到死亡,我們都與許許多多的人生命交織,相互依存。 有句俗諺說:「在這世界上,我們唯一能確定的事,只有死亡和納稅。」 死亡,是人生必然的終點。 當人生驟然陷落時,椎心刺骨的傷痛襲來,對我們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會是什麼呢?人生中最大的遺憾,又
Thumbnail
如果了悟生命 了悟了真正的自己是誰 宇宙會變得很大 所有的離別都會是短暫的 且都能成為希望及祝福 每個生命來到地球 最終都要學會對自己負責 如果自身得以圓滿 有力量創造所有想要體驗的情境 而不是相互依存 相濡以沫 那麼對於離別 我們或許就不必如此悲傷 經常一個生命無論以什麼形式離開我們 我們的悲
Thumbnail
有人說,人的一生,要死三次,才算真正的告別世界。 第一次,是當你心跳停頓,呼吸消逝,身體停止運作,在生物學上被宣告死亡。 第二次,是當身體被放進棺木,人們出席你的葬禮,在社會上被宣告不復存在。 第三次,是當世上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忘記,你在宇宙中默然無聲地逝去。
Thumbnail
第九封 生命的意義不只存在於愛情 看看身邊的人事物,你所擁有的美好 意義不只有存在愛情裡
Thumbnail
一旦喪失生命,我相信我們會上天堂。但是身後事,如果沒有事先預作規劃和安排,在傳統以父權為本位的社會, 許多身後的事情往往由長子安排。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中不可避免的離別,過程中,作者分享了對失去的悲傷和對活著的人的心理狀態的瞭解和思考。 文章還闡述了集體潛意識的概念,以及離別所帶來的不同情感,最後反思了面對離別時的態度和心情。從共情到接受到面對,全面而深刻地討論了離別這個命題。
Thumbnail
死亡,是每個人一生中必定會經歷的事,它代表著人生的終點、同時也代表著一條生命的逝去,這些逝去的人,也許是你最愛的家人、最好的朋友、或者是一些默默無名的人,當人們面對這些生死離別之時,總會感到十分地傷心和悲痛
Thumbnail
許多人談及死亡,總感覺害怕,與自己至親的家人告別的時候,也讓人感覺悲傷。然而,不去談死亡,並不會讓死亡消失,反而我們應該去珍惜與家人的相處的時光,因為生命短暫,必須把握每一次的相聚。死亡並不是人生的盡頭,死亡只是生命的一個階段,越過死亡,是生命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Thumbnail
我曾以為,摯親的死別會有時間準備。 我曾以為,生老病死的每一個階段都有邁長的蘊釀,好讓我們接受,準備好進入下個階段。 我從沒想到,摯親會突然撒手而去,即使是病逝,一切來得令我不知所措。 突如其來的人生噩耗,我知道,我需要整理好我的悲痛,才能坦然重回正常軌道。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但凡是物質世界的生命,有生亦有死,有起點,必有終點,死亡是生命的必經之路。 死後到底會去哪裡?真的會有「靈界的嚮導」引導死者認識死後的世界嗎? 傳聞,人死去之後,都會看到一生中的重要片段,它會以全像方式,像跑馬燈似地顯現在眼前,這種能夠完整看到自己一生,在人間演出的影像,就是「人生的
Thumbnail
我們的生命從來不是憑空而生的,從出生到死亡,我們都與許許多多的人生命交織,相互依存。 有句俗諺說:「在這世界上,我們唯一能確定的事,只有死亡和納稅。」 死亡,是人生必然的終點。 當人生驟然陷落時,椎心刺骨的傷痛襲來,對我們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會是什麼呢?人生中最大的遺憾,又
Thumbnail
如果了悟生命 了悟了真正的自己是誰 宇宙會變得很大 所有的離別都會是短暫的 且都能成為希望及祝福 每個生命來到地球 最終都要學會對自己負責 如果自身得以圓滿 有力量創造所有想要體驗的情境 而不是相互依存 相濡以沫 那麼對於離別 我們或許就不必如此悲傷 經常一個生命無論以什麼形式離開我們 我們的悲
Thumbnail
有人說,人的一生,要死三次,才算真正的告別世界。 第一次,是當你心跳停頓,呼吸消逝,身體停止運作,在生物學上被宣告死亡。 第二次,是當身體被放進棺木,人們出席你的葬禮,在社會上被宣告不復存在。 第三次,是當世上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忘記,你在宇宙中默然無聲地逝去。
Thumbnail
第九封 生命的意義不只存在於愛情 看看身邊的人事物,你所擁有的美好 意義不只有存在愛情裡
Thumbnail
一旦喪失生命,我相信我們會上天堂。但是身後事,如果沒有事先預作規劃和安排,在傳統以父權為本位的社會, 許多身後的事情往往由長子安排。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中不可避免的離別,過程中,作者分享了對失去的悲傷和對活著的人的心理狀態的瞭解和思考。 文章還闡述了集體潛意識的概念,以及離別所帶來的不同情感,最後反思了面對離別時的態度和心情。從共情到接受到面對,全面而深刻地討論了離別這個命題。
Thumbnail
死亡,是每個人一生中必定會經歷的事,它代表著人生的終點、同時也代表著一條生命的逝去,這些逝去的人,也許是你最愛的家人、最好的朋友、或者是一些默默無名的人,當人們面對這些生死離別之時,總會感到十分地傷心和悲痛
Thumbnail
許多人談及死亡,總感覺害怕,與自己至親的家人告別的時候,也讓人感覺悲傷。然而,不去談死亡,並不會讓死亡消失,反而我們應該去珍惜與家人的相處的時光,因為生命短暫,必須把握每一次的相聚。死亡並不是人生的盡頭,死亡只是生命的一個階段,越過死亡,是生命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Thumbnail
我曾以為,摯親的死別會有時間準備。 我曾以為,生老病死的每一個階段都有邁長的蘊釀,好讓我們接受,準備好進入下個階段。 我從沒想到,摯親會突然撒手而去,即使是病逝,一切來得令我不知所措。 突如其來的人生噩耗,我知道,我需要整理好我的悲痛,才能坦然重回正常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