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的實驗室
文章數
112
追蹤數
148
已付費
1
追蹤專題
付費閱讀
文章列表
專題介紹
日本文學
世界文學
思想類
文學實驗室
電影、動漫、隨筆
關鍵專欄
公告
文章列表
專題介紹
日本文學
世界文學
思想類
文學實驗室
電影、動漫、隨筆
關鍵專欄
公告
置頂文章
村上春樹《聽風的歌》:只把心思說出一半的文學
藍玉雍
2020-02-15
16
《繞頸之物》:認同的焦慮,既來自嚮往,也來自家鄉
藍玉雍
2020-08-02
15
森見登美彥《熱帶》:一本書真的有「讀完」的時刻嗎?
藍玉雍
2021-12-27
23
關鍵專欄
卡繆《正義者》:在追求正義的腳步中,必須走地比仇恨還要遠
相信大家以前在上公民課,尤其只要是講到法律篇章時,幾乎都會在課本上看到正義女神塑像的照片。這正義女神名為朱斯提提亞(Justitia),是古羅馬代表正義與司法的擬人神祇,形象
藍玉雍
2022-02-23
21
馮.夏米索《失去影子的人》:自由,是不被「事物的影子」所迷惑!
影子,對於人來說究竟是什麼?寫於1813年的《失去影子的人》,在長長一列的作品裡,如果不是最獨特的,大概也是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影子經典。它是18-19世紀,德國浪漫主義詩歌晚期的作家:馮.夏米索寫下的一則奇幻故事。他的篇幅並不長,情節亦不繁複,但相信看完後大家都會留下令人震懾的印象。
藍玉雍
2022-01-26
16
森見登美彥《熱帶》:一本書真的有「讀完」的時刻嗎?
閱讀,常常是無盡的旅程。這不只是因為人可能在他的一生會看很多書,而是因為,同樣一本書中,曾經勾引內心的文字,即便閱讀過後,可能仍然在大腦裡徘徊不去,彷彿我們仍然在「閱讀」他。就像尚未定型的記憶,在模糊的回憶中,不時浮現、重疊、拆解、重構,最後變為屬於自己的想法。
藍玉雍
2021-12-27
23
莉迪亞.豪爾赫《畫鳥的人》:過往並未消失而是化為回憶,堅韌地停駐在那生命深處
他們沒有死,只是感覺自己好像消失了一樣,被人拋在後頭。如作者所說,他們像「癱瘓的鳥」、像家人的累贅,代表著無法適應新時代的過去。時間和記憶之間的錯位關係,是《畫鳥的人》讓人著迷的地方。在這裡面,記憶並不只是來自過往的事物,他同時也來自當下的情境與敘述的想像和加工。
藍玉雍
2021-12-06
23
川越宗一《熱源》:在民族與國家之外,重新尋找人與人最真誠的關係
《熱源》是川越宗一2019年發表的作品。這本小說的內容可能對很多人來說非常吸睛,因為《熱源》和一部頗有名氣的動漫《黃金神威》,有著相似的創作背景。但川越宗一的《熱源》著重描寫的,是不同民族在還沒成為「日本人」前,他們如何共存生活;以及在被成為「日本人」(或「俄國人」),彼此互助,一起面對新的壓迫。
藍玉雍
2021-10-25
17
金英夏《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為了追求生命的獨特,人是否可以追求死亡?
如果說在《進擊的巨人》裡我們談論的是他人的死亡在我們心中激起的東西,那麼在金英夏的《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中,我們要談論的,剛好要反過來,是我們對自身死亡的想像反過來在我們身上產生的東西,就如同虛構的渴望所想激起的東西一樣,有著緊密的共鳴。 主體的獨特性可以從死亡的絕對性中體現出來,除了自己,沒有人能
藍玉雍
2021-10-14
24
瀧口悠生《未死之人》:聲音交錯的記憶與人在人群中的孤獨
喜歡日本電影的人都會發現,日本的電影,主題是家庭、親人關係的作品非常多。像是是枝裕和的《橫山家之味》、《小偷家族》、山田洋次的《春之櫻》或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等等。這些作品對於家人之間的愛恨情愁往往刻畫細膩,甚至超脫親情的描寫,挑戰社會對家庭的定義,受得不少注目。
藍玉雍
2021-09-07
20
公告:關鍵專欄半年以上之文章現已都可於本站完整觀看
如題所示,半年以前原本刊登在關鍵評論網專欄上的文章都已經搬至方格子本站平台了。歡迎讀者觀看閱讀,但不得轉載。 先提供我個人認為比較有代表性和個人最喜歡的七篇文章:
藍玉雍
2021-08-11
17
馮.夏米索《失去影子的人》:自由,是不被「事物的影子」所迷惑!
影子,對於人來說究竟是什麼?似乎是很多藝術作品裡的主題,《小飛俠》中溫蒂幫彼得潘重新縫合的影子、法國作家馬克.李維(Marc Levy)的《偷影子的人》、安迪.沃荷(Andy Warhol)1978-79間舉辦的系列展覽:《影子》,或者今年討論度不小的動漫作品《影宅》,均和影子有不小的關聯。 寫於1
藍玉雍
2021-07-25
20
森見登美彥《熱帶》:一本書真的有「讀完」的時刻嗎?
閱讀,常常是無盡的旅程。這不只是因為人可能在他的一生會看很多書,而是因為,同樣一本書中,曾經勾引內心的文字,即便閱讀過後,可能仍然在大腦裡徘徊不去,彷彿我們仍然在「閱讀」他。就像尚未定型的記憶,在模糊的回憶中,不時浮現、重疊、拆解、重構,最後變為屬於自己的想法。
藍玉雍
2021-06-28
21
莉迪亞.豪爾赫《畫鳥的人》:過往並未消失而是化為回憶,堅韌地停駐在那生命深處
葡萄牙作家莉迪亞.豪爾赫(Lídia Jorge)1998年發表的小說——《畫鳥的人》是一本不太好解讀,甚至有點晦澀的作品。然而相信每個人在第一眼讀到的時候,都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因為他的文字相當優美,並充斥著大量細膩動人的景物與心理描寫。很多地方刻畫深刻,讓人彷彿置身現場,看地膽顫心驚。 閱讀《畫鳥
藍玉雍
2021-06-06
17
川越宗一《熱源》:書寫民族與國家的衝突,重新尋找人與人最真誠的關係
藍玉雍
2021-04-26
18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
先不用,謝謝
前往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