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越宗一《熱源》:書寫民族與國家的衝突,重新尋找人與人最真誠的關係

川越宗一《熱源》:書寫民族與國家的衝突,重新尋找人與人最真誠的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熱源》是川越宗一2019年發表的作品,獲得當年162屆的直木賞。這本小說的內容可能對很多人來說非常吸睛,因為《熱源》和一部近來頗有名氣的動漫《黃金神威》,有著相似的創作背景。故事背景皆聚焦在日本明治維新後,成為現代國家,在日俄戰爭中打敗強權俄國,並即將進入一戰、二戰之前的歷史,特別是位在北海道與樺太(位在日本北海道上方,現在屬於俄國的薩哈林島,或又稱庫頁島)的愛努人與日本人、俄國人以及其他少數民族發生的故事。

相較《黃金神威》,《熱源》的故事少了爾虞我詐的勾心鬥角,也沒有驚心刺激的冒險。雖然一樣有不同民族的主角,但並沒有像動漫一樣,要進行一場黃金爭奪戰。兩部作品根據同樣的背景,要描寫的主題卻不盡相同,甚至有些相反。《黃金神威》要刻畫的,是戰爭對不同民族、不同立場的人們的意義,以及他所帶來的殘酷。但川越宗一的《熱源》著重描寫的,是不同民族在還沒成為「日本人」前,他們如何共存生活;以及在被成為「日本人」(或是「俄國人」)後,彼此互助,一起面對新的壓迫。

這個壓迫是什麼呢?書中大概可以找出兩個,一個是所謂的「文明」,一個則是所謂的「國家」。

完整詳文請至本月關鍵專欄文章——川越宗一《熱源》:書寫民族與國家的衝突,重新尋找人與人最真誠的關係。


avatar-img
藍玉雍的沙龍
1.1K會員
122內容數
「我只知道掌握不住自己靈魂的人,才是真正的落伍者。」 — — 坂口安吾〈何去何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藍玉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說在《進擊的巨人》裡我們談論的是他人的死亡在我們心中激起的東西,那麼在金英夏的《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中,我們要談論的,剛好要反過來,是我們對自身死亡的想像反過來在我們身上產生的東西。那種被死亡的想像所激起的事物就如同虛構的渴望一樣, E
從「井」的角度切入帕慕克的新書《紅髮女子》,是有意思的。因為書的第一部份,描寫的就是挖井人的世界。即一對挖井師傅與學徒間發生的故事。而帕慕克作為一個筆耕不輟的作家、辛勤的挖「井」人。在書中,他寫的卻是一個將自己落難的師父拋棄在井底的青年——傑姆成長的故事。
寫下《異鄉人》的卡繆在《反抗者》中認為,創作是唯一能反抗虛無、帶來改變、創造價值的行動。但在《大裂》裡,胡遷要寫的卻是創作的難以可能,以及當創作反抗現實時,常常陷入的無意義:反抗、創作完後,真的有什麼改變了嗎?
小說最後沒有告訴我們,居依是否找到能夠確認自己身份的事物。作者選擇停滯在這個一切線索、存在的證明都隨著時間流逝而即將消聲匿跡,彷彿過往面臨崩蹋的時刻,結束這本小說。讀者可能覺得可惜,但或許在這場追尋中,重要的已不是「我」是誰,而是透過追尋「我」的過程,拼湊了原本不不同族群共同經歷的破碎生活。
從這點來看,《跳舞的熊》是一本從「人」與「自然」的關係中去討論自由為何物的作品。還給熊自由,意味著是讓熊離開人的控制,回到自然中自行發展,至於讓人回到屬於人的「自然」,則是指要讓人回到自由競爭、資訊透明的環境。但自由競爭、民主開放的環境真的就是那麼的「自然」嗎?《跳舞的熊》的某些篇章中開啟了這樣的疑
如果說在《進擊的巨人》裡我們談論的是他人的死亡在我們心中激起的東西,那麼在金英夏的《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中,我們要談論的,剛好要反過來,是我們對自身死亡的想像反過來在我們身上產生的東西。那種被死亡的想像所激起的事物就如同虛構的渴望一樣, E
從「井」的角度切入帕慕克的新書《紅髮女子》,是有意思的。因為書的第一部份,描寫的就是挖井人的世界。即一對挖井師傅與學徒間發生的故事。而帕慕克作為一個筆耕不輟的作家、辛勤的挖「井」人。在書中,他寫的卻是一個將自己落難的師父拋棄在井底的青年——傑姆成長的故事。
寫下《異鄉人》的卡繆在《反抗者》中認為,創作是唯一能反抗虛無、帶來改變、創造價值的行動。但在《大裂》裡,胡遷要寫的卻是創作的難以可能,以及當創作反抗現實時,常常陷入的無意義:反抗、創作完後,真的有什麼改變了嗎?
小說最後沒有告訴我們,居依是否找到能夠確認自己身份的事物。作者選擇停滯在這個一切線索、存在的證明都隨著時間流逝而即將消聲匿跡,彷彿過往面臨崩蹋的時刻,結束這本小說。讀者可能覺得可惜,但或許在這場追尋中,重要的已不是「我」是誰,而是透過追尋「我」的過程,拼湊了原本不不同族群共同經歷的破碎生活。
從這點來看,《跳舞的熊》是一本從「人」與「自然」的關係中去討論自由為何物的作品。還給熊自由,意味著是讓熊離開人的控制,回到自然中自行發展,至於讓人回到屬於人的「自然」,則是指要讓人回到自由競爭、資訊透明的環境。但自由競爭、民主開放的環境真的就是那麼的「自然」嗎?《跳舞的熊》的某些篇章中開啟了這樣的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