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道上的同路人:動力機械&商業思維訓練
文章數
257
追蹤數
13
已付費
1
追蹤專題
付費閱讀
文章列表
專題介紹
動力機械基礎知識
讀書會文章分享
製造工法簡介
機車產業相關數據
WeMo策略規劃
文章列表
專題介紹
動力機械基礎知識
讀書會文章分享
製造工法簡介
機車產業相關數據
WeMo策略規劃
置頂文章
讀後感系列文章目錄索引(更新至2021.7.31)
Patrick.Wong
2021-08-01
3
讀後感:理科太太「太空人維他命」文案分析,如何行銷能讓6000多人買爆?
Patrick.Wong
2021-07-07
3
讀後感:產品管理流程中,使用者故事(User Story)常見的三種使用情境
Patrick.Wong
2021-07-28
3
讀後感_使用者旅程:從小紅帽故事來理解使用者旅程
Patrick.Wong
2021-07-21
2
讀後感:IoT/通訊設備共桿整合智慧路燈打造美好安心城市
Patrick.Wong
2021-06-09
3
讀後感:消費人口數少了「半個台灣」!日本啤酒市場蒸發近 40%,麒麟、朝日怎麼求生?
Patrick.Wong
2021-05-26
3
讀後感:我在阿里學到的第一課:亂花錢,是我對市場的尊敬
Patrick.Wong
2020-10-06
2
讀後感:為何大家從擁抱PMP到排斥PMP?
Patrick.Wong
2020-06-25
1
讀後感:川普的「美國製造」真能使地方經濟復甦嗎?一台iPhone破解貿易赤字迷思
Patrick.Wong
2020-08-29
1
讀書會文章分享
從人口動態數據推估機車「動態」掛牌數於各縣市的分布情形
人口動態數據的應用,不僅解決「人戶分離」的問題,比起戶籍人口的統計數據,也更能貼近人口實際的活動與居住情形。將機車各縣市的總掛牌數分布為題,透過「動態人口數據」來參考「實際可能」的分布情形。 結論:機車掛牌的流動與人口一樣「重北輕南」,主要增加的掛牌數的縣市落在台中以北的四都以及新竹縣市。
Patrick.Wong
2023-06-08
3
台灣重北輕南的趨勢不變:我從109年人口普查與電信信令所得出的結論
與業界討論人口與機車分布的關聯性,最常被挑戰的就是「戶籍人口」是屬於「靜態」人口數據,戶籍人口無法反應「人戶分離」的情形,也就是無法「真實」反應各縣市生活的人口分布。 透過整府發布的109年人口普查&電信信令人口統計,本文將用上述資料進行人口「動態」與「靜態」數據的交叉比對。
Patrick.Wong
2023-06-01
7
乾式切削
傳統切削過程中,切削液通常是不可缺少的生產要素之一,乾式切削則完全不用冷卻潤滑液的切削,不產生煙霧及油污排放,因此又被稱為「綠色切削」。
Patrick.Wong
2023-05-31
7
透過環保署汰舊換新台數,了解機車市場組成,發現電車需解決價格以外的痛點
根據機車近兩年汰舊換新的數據,我們發現電車所遇到的成長瓶頸-思考如何解決價格以外的痛點。價格補貼確實吸引到價格敏感的客群,但是那些不為所動的民眾,在觀望些什麼呢?有什麼是「油車有」但「電車沒有」而「消費者很在乎」的「關鍵因素」?只要電車尚未解決那些痛點,整體換購的意願就很難提高。
Patrick.Wong
2023-05-25
6
微型電動二輪車「掛牌納管」,對機車產業可能造成的影響與變化
當微電車掛牌納管後,可能會對機車產業造成的影響與變化? 倘若微動車的統計,與現行機車市場單獨切割來看,那麼產業共識與統計資料一切照舊,機車產業沒有任何變化。 反之,因為掛牌納管的緣故,透過「微電車」納入機車的分類,機車市場重新被定義,市占版圖也將重新洗牌。
Patrick.Wong
2023-05-18
7
回顧2022年台灣機車產業關鍵數據
數據維度何其多,掌握關鍵少數即可。本文根據《數據維度何其多:台灣機車產業該持續關注的幾項關鍵數據指標》結論,來檢討2022年度關鍵數據指標的變化,以及是否有任何趨勢將在2023年發生。 台灣機車產業發展趨勢:普通重型為主、電動機車醞釀中、九縣市佔八成市場、油電龍頭各占山頭、普通輕型汰油換電轉型中
Patrick.Wong
2023-05-04
6
年初預測:2023年台灣機車市場新車掛牌數
檢討2022年與2023年機車銷售台數,根據去年邏輯推論出來的預測值與實際值差異,是否有哪些參數需要再調整,最終重新校正至2023年的預測值。 結論:2023年台灣機車市場掛牌數落在73~77萬之間,普通重型則落在68~72萬。油電比約為88:12,油車落在60~63萬,電車落在8.2~8.6萬。
Patrick.Wong
2023-04-23
6
WeMo的未來發展之路-借鏡不同產業別的企業,來打造專屬於自己的企業護城河
針對WeMo在平台思維的基礎上,開出幾項個人為認很值得借鏡、實地走訪、訪談、甚至是深度了解的企業名單。倘若能從中獲得一些啟發,或許在前往企業願景的路上,可以縮短許多摸索期,以及少走一些冤枉路。 1. 迷你倉庫 2. MasterCard 3. 麻布記帳 4. Uber Eats 5. Gogoro
Patrick.Wong
2022-12-09
5
打造WeMo的企業護城河-以「平台思維」為主軸,逐步強化核心競爭力
以企業願景與遠程目標為準繩,透過平台思維進行策略思考與規劃,WeMo的發展從「及時機車租賃平台」到「智慧移動顧問」共需要三個階段才能達到: 階段零-傳統機車租賃; 階段一-即時機車租賃平台B2C; 階段二-從行延伸出去的服務; 階段三-把機車租用者變成數據供應者; 階段四-成為「智慧移動顧問」。
Patrick.Wong
2022-12-05
5
打造WeMo的企業護城河-該如何提高「客戶終生價值」與「機車終生價值」?
平台思維帶來的商業模式轉換,讓WeMo必須供需兩面一把抓,最終達到租車時滿足2C的需求,還車時滿足2B的要求。 將供需兩端的KPI找出來,分別是客戶終生價值(B2C)與機車終生價值(B2B)。該如何提高每台機車所帶來的終身價值?帶著這些關鍵思維,思考如何在產官學民四個象限中發展2B與2C的業務。
Patrick.Wong
2022-12-03
5
打造WeMo的企業護城河-從「即時機車租賃平台」發展到「智慧移動顧問」
符合原先WeMo的企業願景下,並結合未來的產業趨勢,重新定義WeMo在下個十年將會處於哪個產業之中?WeMo的長期目標是成為智慧移動顧問。 如何透打造企業護城河?將平台思維運用至極致-一手抓供給、一手抓需求,媒合供需到自家的平台上交易。透過2C產出多且維度豐富的數據,供2B作數據的分析與應用。
Patrick.Wong
2022-12-01
5
WeMo的3C策略-公司篇:透過商業模式九宮格解構WeMo的商業模式
關於WeMo的商業模式解構,各項資料來源的依據通通都來自網路的二手資料,透過Google所拼湊而成。若有涉及當時與策略長聊天所提到的內容,則不會放置於九宮格中。另外,關於商業模式九宮格的各構面說明,網路上都找得到答案與範例,因此這邊也不再贅言解釋,而是直接將我所蒐集到的資訊彙整成各項重點。
Patrick.Wong
2022-11-27
10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
先不用,謝謝
前往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