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預測:2023年台灣機車市場新車掛牌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年度開獎(2022年)與年初預測(2023年)。檢討自己根據去年邏輯推論出來的預測值與實際值差異,是否有哪些參數需要再調整,最終重新校正至2023年的預測值。

廢話不多說,就直接進入正題。

raw-image

2022預測方式與數據回顧

詳細的推導邏輯可參考去年預測的文章《年初預測:台灣機車市場2022年新車掛牌數量》,這邊僅放當時預測的推導過程與結論:

新掛牌數量是根據當年度人口、考照人口比重推導到總掛牌數,最後根據:

  1. 考照/新掛牌佔比
  2. 考照/新掛牌*持車佔比
  3. 最高月份

上述三種方式,得出三個不同的普通重型新掛牌數量計算方式,當作參考區間範圍(紅字為預測掛牌數):

2022年初預測值(右下方兩組紅字為預估值)

2022年初預測值(右下方兩組紅字為預估值)

其中,最高月份由於是年初做預測,因此沒有數據來源做依據,因此無法採用「最高月份」預估掛牌數量。過往歷史紀錄顯示,掛牌最高月份都落在九月或十二月,等到時候數字出來,一年也都快過完了。(延伸閱讀:每年機車新車掛牌數量最高與最低的月份出現次數

因此即便沒有「最高月份」也不影響判斷,因此個人初步判斷參考性不大(主要用於後半年再次預測、或是當作校正值使用)。

有了普通重型的新掛牌數預測資料,就能繼續推導總市場、燃料別以及縣市別,最後再將參數重新調整後與去年相比較(紅字為調整與受影響的部分):

2022年初預測值(紅字為與2021年差異部分)

2022年初預測值(紅字為與2021年差異部分)

當時針對2022年的不確定性,定義兩種情境:

  1. 保守估計:根據補助政策,以及參考車齡掛牌數的軌跡推論而至;因為晶片短缺、疫情等因素持續延燒導致(供不應求,而非供過於求)。
  2. 樂觀估計:許多機車廠陸續推出電動機車,未來會有更多機車廠加入電動機車的行列。廠商會為了搶市佔率,加碼推出購車優惠刺激買氣;另一方面,政府嗅到味道,中央跟地方跟進廠商,出台針對電動機車的補助政策。兩方攻勢下,吸引價格敏感的車主購車,或是提前汰舊換新。

不論上述哪種情境,個人認為隨著廠商陸續推出電動機車,短期內會以油車養電車的方式並行,最終企業資源逐漸往電動機車靠攏。因此

2022年台灣機車市場預估新掛牌數為76~81萬。
保守估計上,新掛牌數為76萬,油電比估抓85:15;
樂觀估計上,新掛牌數為81萬,油電比則為80:20。

2022年初的預測,是依據2021年的掛牌數,以及當時各大廠商推出電動機車的積極度,個人會偏「樂觀估計」多一點,也就是機車市場年銷量有機會來到80萬。

2022實際值

看完預估值後,接著來看實際值。為節省篇幅,就不把中華民國 內政部戶政司 全球資訊網 — 人口統計資料國家發展委員會人口推估查詢系統交通部公路總局 統計查詢網數據展開說明,直接根據上述網站數據輸入到各欄位。

首先是從人口延伸推導的考照人數、持照人數,最終推導到普通重型掛牌的數據:

2022年實際值(藍色為官方資料,紅色為預估值)

2022年實際值(藍色為官方資料,紅色為預估值)

可以發現,將官方的實際值導入後,右側三組掛牌數皆與實際掛牌數相近。接著來看掛牌數:

看完預估值與實際值後,接著來進行差異比較與檢討。

差異檢討

先來看三種「預估普通重型參數掛牌數」之差異比較(實際值-差異值):

2022年實際(上)、預估(中)與差異(下)

2022年實際(上)、預估(中)與差異(下)

藍色字體為政府提供之數據,以及根據其資料計算之實際百分比。

可以發現各項百分比與對應的值都是實際>預測的情形,且僅有一項百分比落差在2%以內,表示自己的預估數字過於保守。其次,與2021年相比,這次的數值差異較大,表示預測較2021年更加失準。

尤其是預測72~77萬掛牌數,與實際69萬掛牌數差了3.5~8萬,且實際掛牌落在預測範圍外,不僅差異比2021年大,重點是2021年的實際值落在預測範圍內。

看完分析完普通重型掛牌的差異後,接著來看2022年全年度新車掛牌數估計值與實際值差異(實際值-差異值):

2022年預估(左)實際(中)、差異(右)

2022年預估(左)實際(中)、差異(右)

2022年初的時候,個人會偏「樂觀估計」多一點,認為機車市場年銷量有機會來到80萬。殊不知二月爆發俄烏戰爭,以及各種天災人禍等等,就連「保守」預估掛牌數,也比實際掛牌數量還高。

基本上,當預估普通重型的掛牌數量大幅失準後,後面不論在總市場、燃料別還是主要縣市的掛牌數,一樣會面臨相同問題。

保守估計的落差最高只到三萬多,與各縣市的占比分布與掛牌差異落在1%內與一萬內,皆在可接受範圍內;反之樂觀估計掛牌數差了八萬上下,電動車的部分差異更是來到八萬台的落差,表示市場對電動車的接受度,並沒有想像中樂觀

所以從差異來看預估「參數」的設定:

  1. 不論是新掛牌數量的預估範圍,或是燃料別與縣市別的數據差異來看,可以發現參數設定都是來自「百分比、比重、佔比」,預估新掛牌數量只是反應設定後的結果,因此重點應放在「百分比、比重、佔比」而非「掛牌數」上。
  2. 在第一點前提下,可以發現在預測範圍上,我都抓較的較保守,因此在實際值與預估值的差異都為「正」。正常來說應該要正負值都有,因此各項參數皆可小幅上調。
  3. 機車的使用者來自於「人」,因此源頭國發會的人口預估數據仍然重要。2021年預估值與2022年實際值落差,也是普通重型掛牌數預估多兩三萬台的主要原因。今年在使用一次「中推估」的2023年人口數據,倘若2024年回過頭來看,實際值與估計值仍差異甚大,表示國發會對於台灣人口數量的預估過於樂觀,那以後人口數都會改以「低推估」進行掛牌推算。
  4. 燃料別與縣市別在實際值與預估值的差異,源頭來自對普通重型的新掛牌數量的定義,而非參數所導致,因此如果想要精確計算掛牌數量,普通重型的新掛牌數量為KPI
  5. 燃料別會因為每年廠商推出的機種、行銷推廣活動以及政府補助政策有連動,因此比例推估會以歷史數據+個人認知做參數調整。在2022年預測的最大敗筆,就是市場對電動車的接受度沒有我想像中的樂觀
  6. 各縣市別參數落差±1%內,從80–20法則來看,主要九個縣市的百分比差異僅有0.32%誤差,因此參數小幅調整即可。

探討完差異,也調整完參數,接下來重新校正新一版的預估資料作為參考。

2023年新掛牌數預測

關於預測背後的計算邏輯,可以參考文章《從現有數據以及認知,預測2021年與2022年機車新車掛牌數》。

根據2022年實際值的基礎上,並參考上述提到需要調整參數的部分,得出2023年普通重型掛牌預估如下表:

2022年實際值(左表);2023年預測值(右表)

2022年實際值(左表);2023年預測值(右表)

由於去年各項百分比皆是創歷年新高,個人認為這樣的勢頭今年應不會再繼續下去,因此23年的預估百分比都比22年略低一些。

最終得出2023年普通重型掛牌數落於68萬~72萬之間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筆者提出一個新的預測方法-汰舊換新法。由於現在的台灣機車市場已飽和,是汰舊換新>首購的市場型態,因此個人將公路局各車齡的掛牌數量拉出來計算,根據普通重型每年的掛牌差異,得出各車齡廢棄的台數,並得出廢棄車輛與新掛牌數的差異值。

預測2023年可能報廢台數

預測2023年可能報廢台數

關於車齡與報廢車輛的相關檢討,可參考文章《台灣近八年機車車齡分佈變化》,本篇不再贅言。

回到正題,在原本三種的預測方式中,由於2023年才剛開始,因此沒有年度最高月份的供參考,因此僅能用另外兩種方法做預測。今年兩種預測值的落點超級近,68~70萬僅有兩萬的差值。倘若再將新的預測方法納入參考,落點則在68~72萬。

有了普通重型的新掛牌數預測資料,就能繼續推導到總市場、燃料別以及縣市別,最後再將參數重新調整後與去年相比較(紅字為調整與受影響的部分):

左表為2022年實際值,右表為各項參數調整後最新預測(紅字為調整與受影響的部分)

左表為2022年實際值,右表為各項參數調整後最新預測(紅字為調整與受影響的部分)

這次就不要用什麼保守與樂觀情境了,直接根據預測上下限抓範圍區間。在油電大戰的部分,個人判斷仍會處於車廠推出電動車,但市場接受度仍然不高的情形。結合上述,最終預測:

2023年台灣機車市場掛牌數落在73~77萬之間,普通重型則落在68~72萬。
油電比約為88:12,油車落在60~63萬,電車落在8.2~8.6萬

縣市別的部分,仍是在維持80–20法則前提下,九縣市的分佈根據2022年實際值對參數進行微幅調整。

結語

根據新聞機車買氣冷 今年恐下探65萬輛《產業》機車買氣低迷 明年銷量下修6字頭發出的消息:

  1. 三陽工業董事長吳清源認2023年整體規模將出現六字頭(70萬輛以下)。
  2. 機車雙雄三陽、光陽均下修明年市場預估至70萬輛以內。
  3. 全年市場規模恐下探65萬輛窒息量。

機車廠兩大巨頭-三陽與光陽皆不看好2023年機車市場,認為2023年經濟前景不佳,許多產業開始實施無薪假以及減薪的措施,種種宏觀經濟因素恐讓民眾暫緩換車。

想不到兩大機車廠與敝人的看法有所出入,因為從各項數據推論來看,機車市場仍可能維持在七十萬以上的水準,甚至比20222年「略」佳。

不論何種預測,希望今年實際新掛牌數的數據,都能落在自己預測的區間範圍內,表示自己確實有往正確的方向優化預測方式。

欲知2023年機車銷售詳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至於自己今年摸索出來的預測方式成效如何?就讓我們明年初再來見真章。


參考資料來源

  1. 中華民國交通部
  2. 交通部公路總局 統計查詢網
  3. 中華民國 內政部戶政司 全球資訊網 — 人口統計資料
  4. 國家發展委員會人口推估查詢系統
  5. 機車買氣冷 今年恐下探65萬輛
  6. 《產業》機車買氣低迷 明年銷量下修6字頭

與機車市場數據相關

  1. 台灣近三十年來的機車市場變化
  2. 台灣近八年來的燃油機車與電動機車市場變化
  3. 從機車品牌角度看近三年台灣機車市場變化
  4. 從新增掛牌數看近九年台灣機車市場變化
  5. 從品牌角度看近三年台灣機車市場新增掛牌數的趨勢變化
  6. 近三年各縣市「燃油」與「電能」新掛牌數的市場變化與趨勢
  7. 台灣近八年機車車齡分佈變化
  8. 看不出機車掛牌數與人口數據間的直接關聯,卻與持照人數有明顯正相關
  9. 每年機車新車掛牌數量最高與最低的月份出現次數
  10. 各縣市機車掛牌數與持照人口間的相互關係
  11. 各縣市的人口、持照人數與掛牌數之間的關聯探討
  12. 近六年成年人口與持照人數於各年齡層組成結構變化
  13. 近年來非主流又小眾的紅牌與黃牌總掛牌數概況
  14. 近年來紅牌與黃牌機車的新掛牌數變化
  15. 大型重型機車駕照與掛牌數之間的關聯性
  16. 紅牌與黃牌重機近八年車齡分佈變化
  17. 各縣市電動機車的補助金額高低,對電動機車新掛牌數造成的影響
  18. 台灣機車產業的未來趨勢:電動機車、市場飽和與國際化
  19. 數據維度何其多:台灣機車產業該持續關注的幾項關鍵數據指標
  20. 從現有數據以及認知,預測2021年與2022年機車新車掛牌數
  21. 年初預測:台灣機車市場2022年新車掛牌數量
  22. 檢視2021年台灣機車市場關鍵數據指標變化
  23. 假如新竹縣市合併,對台灣機車市場版圖有什麼影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atrick.Wong的沙龍
251會員
492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Patrick.Wo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9/20
交通部針對台灣使用交通運具的統計,有許多面向的統計專題分析,針對機車的部分,交通部的統資料庫有釋出歷年的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由於維度眾多,本文僅分享幾個私心認為比較重要的數據供大家參考。未提及的數據,就由有心人自己去鑽研了。 至於下次的調查重點,可能就會落在「疫情前後變化」以及「電動機車」上。
Thumbnail
2023/09/20
交通部針對台灣使用交通運具的統計,有許多面向的統計專題分析,針對機車的部分,交通部的統資料庫有釋出歷年的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由於維度眾多,本文僅分享幾個私心認為比較重要的數據供大家參考。未提及的數據,就由有心人自己去鑽研了。 至於下次的調查重點,可能就會落在「疫情前後變化」以及「電動機車」上。
Thumbnail
2023/09/10
2024年「油電雙冠」的前哨戰-光陽引戰的煙硝味濃厚。 光陽在2023年8月推出GP125優惠方案,在符合條件下,GP125價格可以下殺到39800元。所以光陽的史上最殺促銷殺到了誰?讓我們從台灣機車23年8月銷量推測市場變化與光陽未來佈局,
Thumbnail
2023/09/10
2024年「油電雙冠」的前哨戰-光陽引戰的煙硝味濃厚。 光陽在2023年8月推出GP125優惠方案,在符合條件下,GP125價格可以下殺到39800元。所以光陽的史上最殺促銷殺到了誰?讓我們從台灣機車23年8月銷量推測市場變化與光陽未來佈局,
Thumbnail
2023/08/10
透過蜂鳥CLBCU可以證明:機車並不是沒有女性市場,不是女性不買車、對機車沒興趣,而是過去以來,機車產業一直都是用「男性」思維在看待市場,市場也是以男性用車為主要訴求。 機車業者不認真思考女性用車的後果,導致女性只能「將就」一台車,對機車興趣缺缺,女性機車市場的大餅自然無法被打開。
Thumbnail
2023/08/10
透過蜂鳥CLBCU可以證明:機車並不是沒有女性市場,不是女性不買車、對機車沒興趣,而是過去以來,機車產業一直都是用「男性」思維在看待市場,市場也是以男性用車為主要訴求。 機車業者不認真思考女性用車的後果,導致女性只能「將就」一台車,對機車興趣缺缺,女性機車市場的大餅自然無法被打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數據維度何其多,掌握關鍵少數即可。本文根據《數據維度何其多:台灣機車產業該持續關注的幾項關鍵數據指標》結論,來檢討2022年度關鍵數據指標的變化,以及是否有任何趨勢將在2023年發生。 台灣機車產業發展趨勢:普通重型為主、電動機車醞釀中、九縣市佔八成市場、油電龍頭各占山頭、普通輕型汰油換電轉型中
Thumbnail
數據維度何其多,掌握關鍵少數即可。本文根據《數據維度何其多:台灣機車產業該持續關注的幾項關鍵數據指標》結論,來檢討2022年度關鍵數據指標的變化,以及是否有任何趨勢將在2023年發生。 台灣機車產業發展趨勢:普通重型為主、電動機車醞釀中、九縣市佔八成市場、油電龍頭各占山頭、普通輕型汰油換電轉型中
Thumbnail
檢討2022年與2023年機車銷售台數,根據去年邏輯推論出來的預測值與實際值差異,是否有哪些參數需要再調整,最終重新校正至2023年的預測值。 結論:2023年台灣機車市場掛牌數落在73~77萬之間,普通重型則落在68~72萬。油電比約為88:12,油車落在60~63萬,電車落在8.2~8.6萬。
Thumbnail
檢討2022年與2023年機車銷售台數,根據去年邏輯推論出來的預測值與實際值差異,是否有哪些參數需要再調整,最終重新校正至2023年的預測值。 結論:2023年台灣機車市場掛牌數落在73~77萬之間,普通重型則落在68~72萬。油電比約為88:12,油車落在60~63萬,電車落在8.2~8.6萬。
Thumbnail
數據維度何其多,掌握關鍵少數即可。 先前總結與機車產業數據相關維度後,將該關注的維度進行排序,以及數據變化後,未來該注意的要點說明。本文接續先前結論,來檢討2021年度關鍵數據指標的變化,以及是否有任何趨勢將在2022年發生。 基本上,除了每月新車掛牌數的高峰,,趨勢變化大多如先前結論方向發展。
Thumbnail
數據維度何其多,掌握關鍵少數即可。 先前總結與機車產業數據相關維度後,將該關注的維度進行排序,以及數據變化後,未來該注意的要點說明。本文接續先前結論,來檢討2021年度關鍵數據指標的變化,以及是否有任何趨勢將在2022年發生。 基本上,除了每月新車掛牌數的高峰,,趨勢變化大多如先前結論方向發展。
Thumbnail
看自己根據去年的邏輯推論出來的預測值,與實際值差異檢討完之後,是否有哪些參數需要再調整,最終再重新校正一版2022年的預測值。今年,我自己是看好機車市場的成長,而且成長主要是來自「電動」機車。欲知詳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2022年,台灣電動機車即將進入「戰國時代」。
Thumbnail
看自己根據去年的邏輯推論出來的預測值,與實際值差異檢討完之後,是否有哪些參數需要再調整,最終再重新校正一版2022年的預測值。今年,我自己是看好機車市場的成長,而且成長主要是來自「電動」機車。欲知詳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2022年,台灣電動機車即將進入「戰國時代」。
Thumbnail
這篇預測文將是機車產業數據「主線」系列文章的最後一篇文章。用自己半年來所獲得的認知,來推估未來機車的銷量,當作驗收自己這半年來分析數據的成果。 過程中經歷數據搜尋、整理、分析,並用半年、十萬字、20篇文章的篇幅完成。倘若未來有其它數據、不同解讀的面相要分享的話,將以「支線」的方式不定期做補充。
Thumbnail
這篇預測文將是機車產業數據「主線」系列文章的最後一篇文章。用自己半年來所獲得的認知,來推估未來機車的銷量,當作驗收自己這半年來分析數據的成果。 過程中經歷數據搜尋、整理、分析,並用半年、十萬字、20篇文章的篇幅完成。倘若未來有其它數據、不同解讀的面相要分享的話,將以「支線」的方式不定期做補充。
Thumbnail
根據先前17篇文章探討機車總掛牌數、新掛牌數、間接數據的分析與探討,本篇將從上述三大主軸,總結幾項未來值得持續關注的關鍵數據,分享個人認為三者中後續值得繼續追蹤的關鍵數據,當作未來掌握產業脈動的基準,並依據重要性排行。 畢竟,數據維度何其多,掌握其中的關鍵數據即可。
Thumbnail
根據先前17篇文章探討機車總掛牌數、新掛牌數、間接數據的分析與探討,本篇將從上述三大主軸,總結幾項未來值得持續關注的關鍵數據,分享個人認為三者中後續值得繼續追蹤的關鍵數據,當作未來掌握產業脈動的基準,並依據重要性排行。 畢竟,數據維度何其多,掌握其中的關鍵數據即可。
Thumbnail
花了四個多月的時間,將機車產業的相關數據,從總掛牌數、新掛牌數、間接數據三個大方向展開,最後共寫了17篇文章分享自己數據分析後的成果。 從一堆雜亂的數據中,看到了六大重點,代表了台灣台灣機車產業可能的未來趨勢,最後總結收斂為一句話:電動機車、市場飽和與機車產業國際化。
Thumbnail
花了四個多月的時間,將機車產業的相關數據,從總掛牌數、新掛牌數、間接數據三個大方向展開,最後共寫了17篇文章分享自己數據分析後的成果。 從一堆雜亂的數據中,看到了六大重點,代表了台灣台灣機車產業可能的未來趨勢,最後總結收斂為一句話:電動機車、市場飽和與機車產業國際化。
Thumbnail
針對機車新掛牌數的數據,我們看完看近九年來的市場規模與分布,也了解近三年來消費者選擇較多的品牌。 本篇文章接續探討:近三年各縣市「燃油」與「電能」主要車型的新掛牌數市場趨勢。 最後得出一個結論:九縣市佔據八成市場,普通重型仍為市場之重。
Thumbnail
針對機車新掛牌數的數據,我們看完看近九年來的市場規模與分布,也了解近三年來消費者選擇較多的品牌。 本篇文章接續探討:近三年各縣市「燃油」與「電能」主要車型的新掛牌數市場趨勢。 最後得出一個結論:九縣市佔據八成市場,普通重型仍為市場之重。
Thumbnail
前一篇文章,我們了解到電動機車每年仍有一定的需求,一來是各家機車廠持續發表新款電動機車,二來是市場確實有電動機車待滿足的需求,兩項因素逐漸蠶食已經飽和的燃油機車市場大餅。 接續前一篇的結,從品牌角度看近三年台灣機車市場新增掛牌數的趨勢變化,最後總結出:燃油機車三強鼎立,與即將不再一牌獨大的電動機車。
Thumbnail
前一篇文章,我們了解到電動機車每年仍有一定的需求,一來是各家機車廠持續發表新款電動機車,二來是市場確實有電動機車待滿足的需求,兩項因素逐漸蠶食已經飽和的燃油機車市場大餅。 接續前一篇的結,從品牌角度看近三年台灣機車市場新增掛牌數的趨勢變化,最後總結出:燃油機車三強鼎立,與即將不再一牌獨大的電動機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