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電動二輪車「掛牌納管」,對機車產業可能造成的影響與變化

更新 發佈閱讀 12 分鐘

在上篇文章《機車產業的下個變數?微型電動二輪車新法三重點:掛牌、納保、限齡》簡單交代完「微型電動二輪車」(微電車)的背景簡介與三大重點(掛牌、納保、限齡)。

關於更細節的交通法規、保險法規、審驗與掛牌流程等等,就請有興趣的讀者,或置身相關的車主自行搜尋研究。

接著來分享,個人對於微電車政策,可能會對機車產業造成什麼影響。

還沒看過上篇的人,可以點選上方文章連結,花個十分鐘了解微電車。本篇延續前文,接著來分享,個人認為「當微電車掛牌納管後,可能會對機車產業造成的影響與變化」。

raw-image

未來是否會納入機車掛牌的統計之中?

交通局把原先「電動自行車」的名稱,在經歷這次立法後,將更名為「微型電動二輪車」,重點在於把「自行車」變成「二輪車」的名詞轉換背後,以及強制掛牌與投保等措施,是否意味著政府與產業的認知,將從原先的腳踏車轉換成「類」機車(甚至擺明就是機車的子分類中)的概念。

假設上述推論正確,政府與產業界正式將微電車納入機車分類中的一環,那麼公路局的掛牌數,將會把「微電車」的掛牌數納入計算,也會另外新增一項「微電車」的分類項目。台灣機車市場的規模,也會因為新增「微電車」一項,未來有望將進一步放大

至於我的看法會不會成真,就看這兩年公路局會不會新增「微電車」一項的分類了。

雖然法令是22年上路,但23年才算是「微電車」元年,因為23年開始才會有完整一年的掛牌數據。只是現階段的掛牌數會把新舊車混在一起(除非公路局刻意區分開來),等兩年過渡期後(該補掛牌的舊車都登記完畢),可能才會有比較完整的數據可供應用。

關於統計的名詞定義與統計方式,政府內部會再討論,個人判斷「微電車」掛牌數資料
不會這麼快釋出來,如果有提早公布,到時候我很樂意替讀者分析數據,與分享個人看法。

「微電車」將是影響市占的關鍵因子之一

延續前結論,假設微電車在定義為機車的前提下,產業界也會將微電車納入,當作是機車市場的一份子。

這不是沒有根據的推論,在22年12月12日數位時代文章《電動自行車才納管,光陽火速推新品搶市!免駕照又免月租費》中提到:

全台微型電動二輪車約莫有65萬輛、使用中約45萬輛,約占10%機車市場。

文中機車大廠光陽表示:

目前微型電動二輪車一年銷售8~10萬輛,每月平均6至7千台,銷量不容小覷。

有機車三巨頭之一的光陽積極表態,以及文中提到歐洲機車趨勢,更堅信我對於「機車產業界未來會將微電車納入機車市場的一環」的看法。

以現在尚未納入微電車的機車市場規模來看,近年來台數落在60–100萬。假如將微電車的銷售台數納入,相當於在原本的機車市場規格增加8%-17%左右,不容小覷!

透過微電車搶占市場,擴大市占率

不僅僅是機車市場規模受到影響,市占版圖可能會因此重新洗牌!以微電車首月掛牌數為例:

raw-image

從上表可以看到,微電車掛牌政策出爐後,首月掛牌數的概況。讓我們再將目光看向2022年總銷量:

raw-image

假設光陽一年12個月下來,微電車都有至少上表1800台的水準,等於一年可以再多出21600台的銷量,與三陽的差距將從5.47萬輛縮少至3.31萬台!

讓我們以2022年12月機車單月銷量來與微電車銷量做比較:

raw-image

可以發現中華如果將微電車2735台的掛牌數納入的話,直接從第10名飆到5名去了!就連微電車品牌商-可愛馬以及泰勝,都能輕易超越摩特動力與本田,各自佔據六、七名的位置!

以搶市占的立場來說,有別於高價車以高毛利彌補銷量不足的利潤,低價車本來就是採「薄利多銷」的銷售策略。同樣都是賣一台車,以價制量的銷售台數,更容易影響整個機車市場的市占版圖

尤其是銷量本來就不多的車廠,更容易受到微電車數量的衝擊導致名次下降,倘若自身又沒推出微電車的車款(未來也不打算出),不就等於未來上榜的機會更加渺茫了?

微電車將重新定義「電動機車市場規模」

如果從總市場來看,市場現狀仍以燃油車為主流,因此微電車影響「還算有限」,但是如果單看「電車」市場,整個電動車的台數差距與市占都將重新洗牌。

同樣的,我們來看電動機車2022年12月單月銷量(不含微電車):

raw-image

跟微電車數據做比較,中華會佔到第三名,而微電車廠-可愛馬、泰勝、錡明將佔據三到五名的位置。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上表顯示電動機車銷量12月共計9千台,但是微電車銷量卻達到兩萬,是現在電動機車市場的兩倍!意思是那些被歸類在「其他」的微電車廠品牌,如果展開來看,可能銷量還可能勝過宏佳騰、摩特動力、山葉以及台鈴,這些台灣人熟悉的老牌機車廠。

尤其是電動車市場,更可能會因為微電車的納入,一夕之間改變睿能(Gogoro)在電動市場一家獨大的格局

將微電車與正規的電動機車12月銷量加總後,會得到近三萬台的電車總銷量,從這角度看睿能,在電車市場上只剩下20%左右的市占;反觀光陽以3500台電車獲得10%占比,與原先電車市場67.7%比18.3%來看,差距是不是縮小超多!

透過重塑機車市場樣貌,尤其是在電車區隔上,便可以翻轉以往睿能在電車市占一副高高在上的態勢。

結論-機車市場重新定義,市占版圖重新洗牌

倘若未來在計算機車市場規模時,微動車的統計仍與現在一樣單獨切割來看,大家照著老路走,井水不犯河水,各玩各的,那麼上頭說那麼多,都可以當作是筆者的癡心妄想。

反之,因為掛牌納管的緣故,政府與產業最終共識都是朝「機車」走,那麼上面的假設都將幻化為真,尤其是在電動機車市場,微動車與原先的電動機車攪和在一起,

透過「微電車」納入機車的分類,機車市場重新被定義,市占版圖也將重新洗牌。

不論光陽積極推動微動車掛牌納管的背後理由為何,我只能說它走了一手奇招。微動車的新法實施,目前檯面上最大的既得利益者,放眼望去也只有光陽一家,其他不小心被拱上牌桌的車廠,只是當它的陪襯。畢竟那些陪榜的的微電車廠,大部分的品牌民眾壓根沒聽過。(延伸閱讀:電動自行車才納管,光陽火速推新品搶市!免駕照又免月租費,市場有多大?

怎麼說?光陽有電動白牌、電動綠牌、微電車,三塊市場都有它的車款,其他車廠怎麼跟他鬥?輸在起跑點,其他車廠要推出新車款,起碼也要一年半載,這段時間差,夠光陽繼續擴大先手優勢。

當其他車廠還在開發微電車款,光陽已經準備好下一場賽局了。

它不用改變現狀,光是透過「微電車」改變「大家對機車市場的看法」,然後重新詮釋機車市場的現狀,就能獲得很好的成效。

舉例來說,光陽在22年12月,在原先定義的電動機車市場中,光陽1667台與Gogoro的6167台的銷量差了3.7倍,倘若把微電車與電動機車數字相加,光陽在加總後台數來到3506台,但睿能因為沒有微電車款,所以兩者差距只剩下不到一半!

所以,2023年光陽拚一下,是不是就有機會將2024年拚電車第一的商業目標提前一年達陣?以光陽2022年12月油車銷量1.8萬台來看,電車銷量即便加上微電車也才3500台,表示電車還有很大的一段成長空間,與睿能六千台的銷量相比,超越也只是時間問題。(延伸閱讀:2024年油電車雙拚市佔第一,擘畫Ionex海外IPO

說那麼多,總歸一句話:

光陽積極推動微動車掛牌後,接下來只要「重新定義機車市場」,就能創造對自己有利的局勢,進而握有創造話題與網路聲量的籌碼。

結語

在數位行銷時代,網路聲量極其重要。有聲量就有人關注,有關注就有流量,有流量便有機會接著後續的轉換與成交。

將微電車納入機車市場,尤其在電動機車這一塊,透過重新定義市場,便有了聲量操作的空間。像是光陽,就可以將「2022年光陽電車銷量倒吃甘蔗,12月電車銷量更是與第一名的Gorogo差距不到一半,23年有望擠下Gogoro成為電車市佔第一」當作網路話題的起手式,進而累積「光陽即將超越Gogoro」的網路聲量。

想看光陽把睿能壓在地上磨擦?我想不用等到明年,今年的光陽有著「微電車」殺手鐧,就看什麼時候要搭配「電動機車」秀一波操作。反正身處局外的普羅大眾,只會看到「總體的」電動機車市場,才不會去探究「微電車」在其中灌水多少比重。

以上純屬作者腦補,我不知道光陽具體會不會這麼做,但是從最近機車產業在網路曝光的內容來看,這種創造網路話題的方式,不是不可能發生。(延伸閱讀:藏在 2022 年電動機車銷售數據後的魔鬼!原來戰況比你想像的還精彩

至於機車產業接下來的事態將如何發展?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參考資料-微電車簡介

  1. 111年11月30日起微型電動二輪車掛牌納管正式上路!
  2. 電動自行車法規知多少?租借電輔車8大常見問題一篇看!
  3. 電動自行車掛牌「找不到出廠證明」解方曝!明年底前申辦省450元
  4. 2022微型電動二輪車掛牌申請懶人包:領牌流程、準備文件、牌照申請費用、電動自行車掛牌規定
  5. 65萬車主注意!電動自行車11/30「掛牌、保強制險」才能上路,幾歲可騎?罰鍰5大疑問一次看
  6.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局】微型電動二輪車專區
  7.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
  8. 電動自行車才納管,光陽火速推新品搶市!免駕照又免月租費
  9. 電動自行車也要掛牌了!移工也要登記嗎?怎麼申請?一文看懂
  10. 三重點:掛牌、納保、限齡 微型電動二輪車 今起納管

參考資料-機車產業

  1. 交通部公路總局 統計查詢網
  2. 微型電動二輪車上路首月,中華eMOVING奪冠- MoneyDJ理財網
  3. 2022年12月份臺灣機車市場銷售報告,總市場品牌Top 10
  4. 2022年12月份臺灣機車市場銷售報告,電動機車篇
  5. 2024年油電車雙拚市佔第一,擘畫Ionex海外IPO
  6. 藏在 2022 年電動機車銷售數據後的魔鬼!原來戰況比你想像的還精彩
  7. 電動自行車才納管,光陽火速推新品搶市!免駕照又免月租費,市場有多大?

機車產業相關

  1. 台灣近三十年來的機車市場變化
  2. 台灣近八年來的燃油機車與電動機車市場變化
  3. 從機車品牌角度看近三年台灣機車市場變化
  4. 從新增掛牌數看近九年台灣機車市場變化
  5. 從品牌角度看近三年台灣機車市場新增掛牌數的趨勢變化
  6. 近三年各縣市「燃油」與「電能」新掛牌數的市場變化與趨勢
  7. 台灣近八年機車車齡分佈變化
  8. 看不出機車掛牌數與人口數據間的直接關聯,卻與持照人數有明顯正相關
  9. 每年機車新車掛牌數量最高與最低的月份出現次數
  10. 各縣市機車掛牌數與持照人口間的相互關係
  11. 各縣市的人口、持照人數與掛牌數之間的關聯探討
  12. 近六年成年人口與持照人數於各年齡層組成結構變化
  13. 近年來非主流又小眾的紅牌與黃牌總掛牌數概況
  14. 近年來紅牌與黃牌機車的新掛牌數變化
  15. 大型重型機車駕照與掛牌數之間的關聯性
  16. 紅牌與黃牌重機近八年車齡分佈變化
  17. 各縣市電動機車的補助金額高低,對電動機車新掛牌數造成的影響
  18. 台灣機車產業的未來趨勢:電動機車、市場飽和與國際化
  19. 數據維度何其多:台灣機車產業該持續關注的幾項關鍵數據指標
  20. 從現有數據以及認知,預測2021年與2022年機車新車掛牌數
  21. 年初預測:台灣機車市場2022年新車掛牌數量
  22. 檢視2021年台灣機車市場關鍵數據指標變化
  23. 假如新竹縣市合併,對台灣機車市場版圖有什麼影響?
  24. 年初預測:2023年台灣機車市場新車掛牌數
  25. 回顧2022年台灣機車產業關鍵數據
  26. 機車產業的下個變數?微型電動二輪車新法三重點:掛牌、納保、限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atrick.Wong的沙龍
257會員
519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Patrick.Wo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8
敝人在方格子推出第一號數位商品-三陽PM生涯《讀後感系列文章》之摘要筆記正式上架拉! 即便沒有買這份筆記,讀者同樣能透過筆者在方格子發布的內容,免費看到〈讀後感〉系列文章,以及筆記參考的文章出處。 內容本身無價,讀者單純買的是:筆者梳理內容與整理筆記的過程,以及出於對筆者的一份信任與支持。
Thumbnail
2025/02/28
敝人在方格子推出第一號數位商品-三陽PM生涯《讀後感系列文章》之摘要筆記正式上架拉! 即便沒有買這份筆記,讀者同樣能透過筆者在方格子發布的內容,免費看到〈讀後感〉系列文章,以及筆記參考的文章出處。 內容本身無價,讀者單純買的是:筆者梳理內容與整理筆記的過程,以及出於對筆者的一份信任與支持。
Thumbnail
2023/09/20
交通部針對台灣使用交通運具的統計,有許多面向的統計專題分析,針對機車的部分,交通部的統資料庫有釋出歷年的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由於維度眾多,本文僅分享幾個私心認為比較重要的數據供大家參考。未提及的數據,就由有心人自己去鑽研了。 至於下次的調查重點,可能就會落在「疫情前後變化」以及「電動機車」上。
Thumbnail
2023/09/20
交通部針對台灣使用交通運具的統計,有許多面向的統計專題分析,針對機車的部分,交通部的統資料庫有釋出歷年的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由於維度眾多,本文僅分享幾個私心認為比較重要的數據供大家參考。未提及的數據,就由有心人自己去鑽研了。 至於下次的調查重點,可能就會落在「疫情前後變化」以及「電動機車」上。
Thumbnail
2023/06/29
不論是本地異動或跨縣市移動,移動方式不會只有機車一種,透過《109年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機車通勤(學)者居住與使用機車縣市比率當基準,來更進一步計算跨縣市通勤的機車台數。 最後得出結論:雙北通勤台數宛如動物大遷徙,中台灣為台中獨大。
Thumbnail
2023/06/29
不論是本地異動或跨縣市移動,移動方式不會只有機車一種,透過《109年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機車通勤(學)者居住與使用機車縣市比率當基準,來更進一步計算跨縣市通勤的機車台數。 最後得出結論:雙北通勤台數宛如動物大遷徙,中台灣為台中獨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根據機車近兩年汰舊換新的數據,我們發現電車所遇到的成長瓶頸-思考如何解決價格以外的痛點。價格補貼確實吸引到價格敏感的客群,但是那些不為所動的民眾,在觀望些什麼呢?有什麼是「油車有」但「電車沒有」而「消費者很在乎」的「關鍵因素」?只要電車尚未解決那些痛點,整體換購的意願就很難提高。
Thumbnail
根據機車近兩年汰舊換新的數據,我們發現電車所遇到的成長瓶頸-思考如何解決價格以外的痛點。價格補貼確實吸引到價格敏感的客群,但是那些不為所動的民眾,在觀望些什麼呢?有什麼是「油車有」但「電車沒有」而「消費者很在乎」的「關鍵因素」?只要電車尚未解決那些痛點,整體換購的意願就很難提高。
Thumbnail
當微電車掛牌納管後,可能會對機車產業造成的影響與變化? 倘若微動車的統計,與現行機車市場單獨切割來看,那麼產業共識與統計資料一切照舊,機車產業沒有任何變化。 反之,因為掛牌納管的緣故,透過「微電車」納入機車的分類,機車市場重新被定義,市占版圖也將重新洗牌。
Thumbnail
當微電車掛牌納管後,可能會對機車產業造成的影響與變化? 倘若微動車的統計,與現行機車市場單獨切割來看,那麼產業共識與統計資料一切照舊,機車產業沒有任何變化。 反之,因為掛牌納管的緣故,透過「微電車」納入機車的分類,機車市場重新被定義,市占版圖也將重新洗牌。
Thumbnail
隨處可見俗稱「外勞電動車」的「電動自行車」滿街跑,尤其是工業區鄰近的地區,已經是台灣習以為常的風景之一。2022年11月30日,交通部最新的政策,決定要求「電動自行車」必須比照汽機車掛牌,以利納入政府與交通管理體系管理。 為什麼要求掛牌納管?有什麼重點須知?微電車新法三重點:掛牌、納保、限齡。
Thumbnail
隨處可見俗稱「外勞電動車」的「電動自行車」滿街跑,尤其是工業區鄰近的地區,已經是台灣習以為常的風景之一。2022年11月30日,交通部最新的政策,決定要求「電動自行車」必須比照汽機車掛牌,以利納入政府與交通管理體系管理。 為什麼要求掛牌納管?有什麼重點須知?微電車新法三重點:掛牌、納保、限齡。
Thumbnail
2022年11月30日起,家中的電動自行車需要掛牌、投保強制險才可以上路。 自11月30日起,家中的電動自行車(微型電動二輪車)需要掛牌才能上路,違者處1200元以上,3600以下罰鍰。 家裡寶貝現在上下學騎電動自行車(微型電動二輪車),加上老人家體力上沒辦法騎一般機車,希望選擇重量較輕的"微型電動
Thumbnail
2022年11月30日起,家中的電動自行車需要掛牌、投保強制險才可以上路。 自11月30日起,家中的電動自行車(微型電動二輪車)需要掛牌才能上路,違者處1200元以上,3600以下罰鍰。 家裡寶貝現在上下學騎電動自行車(微型電動二輪車),加上老人家體力上沒辦法騎一般機車,希望選擇重量較輕的"微型電動
Thumbnail
隨著重機102年開放上快速道路開始,市場規模逐年成長,大型重型的掛牌車齡相對年輕,佔比較大的比重幾乎都集中在左側,也就是從102年才開始。 從車齡來看,再次確認市場趨勢仍以黃牌掛牌為大宗:102年以前,幾乎是紅牌獨佔大型重型的所有市場;102年以後,則為黃牌佔多數,且未來不久,總掛牌數有望超越紅牌。
Thumbnail
隨著重機102年開放上快速道路開始,市場規模逐年成長,大型重型的掛牌車齡相對年輕,佔比較大的比重幾乎都集中在左側,也就是從102年才開始。 從車齡來看,再次確認市場趨勢仍以黃牌掛牌為大宗:102年以前,幾乎是紅牌獨佔大型重型的所有市場;102年以後,則為黃牌佔多數,且未來不久,總掛牌數有望超越紅牌。
Thumbnail
大型重型的市場還在成長當中,且近六年的持照人數持續上升中。男性仍為持照大宗,但女性考照人數逐漸增加。 大型重型與黃牌的新掛牌數走勢較為相近,且兩者對考照及格人數連動性很高,屬於同步指標;紅牌不論是與大型重型的掛牌數、還是跟考照及格人數相比對,大部分的時間都走自己的路,連動性較低。
Thumbnail
大型重型的市場還在成長當中,且近六年的持照人數持續上升中。男性仍為持照大宗,但女性考照人數逐漸增加。 大型重型與黃牌的新掛牌數走勢較為相近,且兩者對考照及格人數連動性很高,屬於同步指標;紅牌不論是與大型重型的掛牌數、還是跟考照及格人數相比對,大部分的時間都走自己的路,連動性較低。
Thumbnail
大型重型的市場趨勢從紅牌轉以黃牌為主流,紅牌幾乎是進口重機的天下。從新掛牌數的數據能得知,大型重型的市場選擇有限,如果能在級距內推出一款TA喜愛的車款,容易在紅牌或黃牌奪得一席之地,市佔就會有非常明顯的上升變化。 為什麼會有黃牌新掛牌數多於紅牌的情形發生?這就與大型重型機車的價格、路權和稅金有關了。
Thumbnail
大型重型的市場趨勢從紅牌轉以黃牌為主流,紅牌幾乎是進口重機的天下。從新掛牌數的數據能得知,大型重型的市場選擇有限,如果能在級距內推出一款TA喜愛的車款,容易在紅牌或黃牌奪得一席之地,市佔就會有非常明顯的上升變化。 為什麼會有黃牌新掛牌數多於紅牌的情形發生?這就與大型重型機車的價格、路權和稅金有關了。
Thumbnail
先前文章探討普通重型的數據較多,接著探討與大型重型相關數據,從總掛牌數的車型、燃料別、縣市分佈以及品牌市佔資料,最後得出以下幾點結論:燃油為大型重型唯一選擇,大型重型國外品牌佔八成,紅牌更佔到九成多。整體而言,大型重型的數據與一般的250cc以下的分析結果,僅有在品牌數據上有較明顯不一樣的看法。
Thumbnail
先前文章探討普通重型的數據較多,接著探討與大型重型相關數據,從總掛牌數的車型、燃料別、縣市分佈以及品牌市佔資料,最後得出以下幾點結論:燃油為大型重型唯一選擇,大型重型國外品牌佔八成,紅牌更佔到九成多。整體而言,大型重型的數據與一般的250cc以下的分析結果,僅有在品牌數據上有較明顯不一樣的看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