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撰寫由劉亞仁、林秀晶、高庚杓主演的韓劇《芝加哥打字機》之心得,戲劇時空背景穿插,一邊是2017年的現代韓國,一邊是1930年代受到日本殖民的朝鮮。
1930年代的日治朝鮮的設定,其實台灣觀眾(如果歷史有學好的話)並不陌生。因為從1895年開始,台灣遭割讓開啟了日本殖民的51年時間;而朝鮮半島則是從1919年至1945年間受到日本統治。
1930年的劉亞仁飾演的是一位出身醫生世家、卻被醫學院退學、專寫三流愛情小說的文人,其真實身分事實上是武裝抗日組織「朝青盟」(朝鮮青年同盟)的成員(為了避免暴雷所以只能說到這裡),朝青盟的重要任務即是宣揚獨立理念、解放朝鮮半島。
然而,日治朝鮮時期最大規模的獨立運動實為1919年爆發的「三一運動」,當時成立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後來遷移到中國上海(編編還去過⋯⋯),未能真正解放朝鮮,而半島上的抗日活動仍持續進行著。
編劇設定的1930年代,對於朝鮮而言是統治剛過第10個年頭,據我薄弱的了解,這時多半是由朝共領導的抗日行動(有錯誤麻煩指教);對台灣來說,當時的抗日組織多半已經轉為溫和抗日(文化抗日),甚至可說在日本統治下尋找台灣人的地位及出路,最著名的就是台灣議會請願運動(1921-1934)。
不過,在武裝抗日逐漸被平息的1930年,台灣仍發生了「霧社事件」,可謂日治台灣史上由原住民組織領導的最大武裝抗日運動。
據統計,日治時期在台灣發生的武裝抗日事件遠比朝鮮來得少上數十倍。至今台韓二地對於「日本統治」的評價也是大相逕庭。
考究其因,不難發現二地過去的歷史,或是日治結束後的「遭遇」所帶來的影響。無論是過去朝鮮長期一統的王朝,或是在台灣島上不停易主的政權;或是朝鮮半島上相對單純的民族組成,台灣因政權更迭而多元的各種族群;或將主因直指日本統治的差異。都多少反映了二地對「日本統治」觀感差距形成的原因。
所以,編編在看這部戲劇時,其實不斷覺得可惜,一樣被殖民的過去,一樣民主化的現代,雖然二地的歷史進程中面臨了各自的難處與挑戰;但還是難免有種台灣人也可以發揮的題材被搶先一步的失落感。
回顧台灣歷史,可以做為時代劇題材的事件其實並不少,也有不少台灣編劇企圖從中努力獲得成果。只是看完本劇,還是不禁思考,當韓劇的熱潮席捲全球,挾帶著文化、國情、歷史、甚至主流價值、意識形態等等議題影響受眾時,台灣的所謂「偶像劇」又該包裝什麼樣的內容、迎合什麼樣的市場呢?
寫到這邊,我發現我想講的話太多太雜,到此只能先就編劇的「背景設定」及「取材」做一點討論。關於戲劇裡面所帶來的更多思考,容我日後再補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