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傀儡花》:那段國境之南被遺忘的歷史//Podcast│走過斯卡羅與恆春半島的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本文同步發表於敘事圈網站)
不知道大家對於以前歷史課本上的「羅妹號事件」有沒有印象?在我學生時期的課本上,只有短短幾行字、幾張圖片提到這件事,看來不是很重要。然而,這起事件不只牽涉到台灣原住民、清朝、美國,也不只是個原住民打敗美軍,並與之簽訂國際條約的事件,更為後來日本進軍台灣展開了序幕。
我對於這個事件的理解,在看《傀儡花》之前真的就只有歷史課本上的那張圖與短短幾行字而已。而直到翻開陳耀昌醫師的書,才讓我發現台灣最南端的恆春半島,從來不是只有陽光、沙灘、比基尼而已。

生於大時代下綻放的傀儡花

為什麼要叫做《傀儡花》這令人猜不透的名字?其實所謂的傀儡,就是當時漢人對恆春這邊原住民汙衊的稱呼,起原因由很多,總之就是出於一種無知的歧視。
而所謂的花,就是在講本作這位虛構的主角「蝶妹」,她與斯卡羅族原住民、清朝官方、本地土生仔、福佬人、客家人,以及歐美人士的相遇。我們藉由蝶妹這個角色,看見了當時的鳳山、打狗、府城,也看見當時尚未成為觀光勝地的恆春半島,還有那些大時代下的小人物,以及被遺忘的歷史大事件。

那段被我們遺忘的故事


圖片為墾丁海邊拍的圖,與事件地點無關。
以「羅妹號事件」為主旨的這本《傀儡花》,是我繼陳耀昌醫師《福爾摩莎三族記》後,又再度佩服的大作。而且本著將會翻拍成電視劇《斯卡羅》,於八月在公視播出,真的讓人有著滿滿的期待。
本書從不同人的角度出發,包含清朝官兵、包含在地原住民、包含英美來台的這些「洋大人」、包含台灣本土漢人、平埔族…你可以看到不同視角對於同一事件的觀點,發現沒有絕對的對錯,而是不同觀點、不同立場的理解;你也可以注意到,在恆春半島這個並不大的地方,就包含著那麼多族群的錯綜複雜,不免讓人審視台灣的多元,反思是否太多時候,我們都從太過單一的文化思考與史觀出發,去看待各類議題。
羅妹號事件發生的恆春半島,雖然在當時清朝眼中「非其版圖」,是「化外之地」,卻也是整個台灣多元複雜的一個縮影。
這本書讓我們審視這樣的多元,也讓我們看見那段被遺忘的歷史。以往我對墾丁的認識,僅止於字面上的意義,以為它的歷史就是有人到此開墾,如今成為海洋觀光勝地,如此而已。
殊不知在珊瑚礁岩上、在社頂的山林間、在射寮溪的出口、在龍鑾潭、在南灣…在這個度假勝地裡,有著那麼一段轟轟烈烈的歷史。

走讀傀儡花,那些地點與故事

李仙得所繪製的羅妹號事件地圖。圖/維基百科

羅妹號事件

就像《魁儡花》一書中提到的:
台灣歷史的蝴蝶之翅,就在羅妹號事件發生的海灘拍動,拍出了牡丹社事件、拍出了沈葆楨的「開山撫番」、拍出了台灣建省、拍出了日治時代..
在1967年3月時,由廣東汕頭出發,駛往遼寧的美國「羅妹號」(Rover),在南台灣外海遇到暴風雨,而漂流到恆春半島南方,又因觸礁在稱之為「七星岩」的礁岩,讓船上一行人只得棄船上岸。
誰知道他們上岸後,又是另一個夢靨的開端,山上的龜仔甪社原住民發現這些可疑的人,想起以前被外國「紅毛」欺壓的過往,於是痛下殺手。最終只剩一名汕頭廚師與他的膳務員逃脫至旗津英國領事館,接受英國的保護。
隨後,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來台,力促美軍出兵,於是兩艘美軍船艦「哈爾福特號」與「懷俄明號」,朝著台灣的國境之南出航。沒想到的是,美國的「福爾摩沙遠征」,竟然敗給了這群被視為「野蠻」、「未開化」的原住民,甚至一名將領於此喪命,軍隊倉皇撤退。
台灣史上第一次戰勝美國、第一次由原住民簽訂了國際級的條約,就在這裡,這個被稱為恆春半島,現在充斥著陽光、沙灘、比基尼的度假天堂中。

羅妹號事件與八寶公主


圖片為墾丁牧場入口拍的圖,與事件地點無關。
在墾丁路文化巷尾,有個萬應公祠,裏頭供奉萬應公、福德正神,還有全台唯一的「八寶公主」。
所謂八寶公主,在鄉野傳說中是位荷蘭的公主,八寶則是身上的荷蘭木鞋、絲綢頭巾、珍珠項鍊、寶石戒指、皮箱、寶石耳墜、羽毛筆和紙。但根據研究與考證,加上荷蘭官方的證實,這跟所謂「荷蘭公主」並無關係,反而是跟羅妹號事件的船長夫人有關。
所以有人推測,八寶公主就是羅妹號事件被殺的杭特船長夫人。此外,廟前還有船的殘骸,據說就是失事一行人所搭的小船。
龜仔甪社在哪裡?
龜仔甪(ㄌㄨˋ)社(Kuraluts),是以「龜仔角山」為根據地的排灣族原住民部落,這個部落相對於其他排灣族地理位置獨立,並且沒有太多往來,他們以漁獵為主要生活方式。
龜仔甪社其實就在現今墾丁國家公園的社頂,但族人漢化嚴重,所以許多傳統漸漸流失。

斯卡羅族

然而,這起事件與斯卡羅族有何關係呢(不都說殺害遇難者的是排灣族人了嗎)?確實很有關係。在講這層關係之前,讓我們先認識一下斯卡羅族。
斯卡羅族其實是一個多族群的大型酋邦政權,故而又有人稱作「斯卡羅王國」。而傳說中斯卡羅族的主力─斯卡羅人,其實是300年前由北方遷入恆春的卑南族卡地布部落族人的一支。而卡地布部落之所以會遷徙,正是因為他們敗給了另一支叫「普悠瑪」的部落。
遷入恆春半島的這群人,與當地的排灣族發生衝突,最後因為這群人強大的組織能力,以及「善用咒語」,戰勝排灣族,統治了當地。敗戰的排灣族因而稱他們為「斯卡羅」。(其意義很多,有待商榷)
後來經過族群融合,這些人成了「卑南化的排灣族」。
斯卡羅族一直是恆春半島主要的統治勢力,在荷蘭時期他們的統治者被稱為「瑯嶠君主」,君主一稱僅次於國王。而荷蘭人也認為,雖然他們房子又破又醜,但他們卻是當時這島上最文明的族群。
到了清朝,他們因統治十八個部落,而被稱為瑯嶠18社。可惜的是,到了日治時期因為漢化越來越嚴重,斯卡羅的文化傳統已逐漸流失。
主導斯卡羅的,主要有四大社,包含:
豬朥束社(Ciljasuaq)
斯卡羅最大社,統率眾多部落包含龜仔甪,其頭領被稱為「大股頭」。位置位在現今滿州鄉里德村。
射麻里社(Shyamari)
斯卡羅次大社,頭領被稱為二股頭。位置在今滿州鄉永靖村。
貓仔社(Savaruk)
位置在今恆春鎮仁壽里,頭領為三股頭。
龍鑾社(Shurindan)
頭領為四股頭,所轄僅限附近村落。雖然是最小的卻也是斯卡羅至今唯一留存下來的名稱。(龍鑾潭)
對了,琅嶠在哪?
斯卡羅族的統治者又被稱為「琅嶠君主」,那瑯嶠究竟在哪呢?
狹義上來說,琅嶠可以指車城,到了後期又代指恆春。廣義上的琅嶠可以泛指整個枋山溪以南的地區,所以「琅嶠十八社」,或是「琅嶠君王」的琅嶠,指的應是廣義的定義。

羅妹號事件歷史地址


圖片為墾丁海邊拍的圖,與事件地點無關。
車城
車城又被稱為柴城,可說是當時這一帶最大的漢人聚落。會叫柴城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最初為防範原住民而築木柵防。
車城有個很大的優勢在於車城灣(琅嶠灣)是少數良港,成為出入恆春半島的重要地帶。
在車城的福安宮是當地的知名信仰中心,福安宮得名於清朝將領福安康,因為他追捕林爽文事變領袖之一的莊大田而至此地。在福安宮內有兩座古碑,除了撰寫福安康事蹟的「福公碑」外,另外還有個「劉明燈過福安碑」,正是清朝台灣總兵劉明燈為了羅妹號事件出兵南下,經過車城時所留下的碑文。
射寮
車城鄉射寮村位於保力溪出海口南岸,西南方有龜山,此地也是一個重要港灣。羅妹號事件發生後,李仙得多次由此處上岸。《魁儡花》中在地頭人棉仔就是居住於此。而射寮人多為一半平埔一半漢人血統的「土生仔」。
出火
知名的墾丁觀光景點出火,位在代表美國的李仙得與代表斯卡羅族的卓紀篤和談之處附近,史稱「南岬之盟」。
據《魁儡花》一書描述,雙方和談簡潔又迅速,但根據墾丁國家公園的資料指出,當時簽約並沒有那麼順利,後來李仙得甚至把自己的義眼拋出來丟到地上,嚇得原住民快速簽約。
這裡之所以叫出火,是因為地底天然氣冒出地表而燃燒的緣故。但如今的出火,是是中油在墾丁鑽探石油氣所留下來的,孔隙大,出火旺。
南岬之盟談什麼?
簡單的說,就是原住民不可以濫殺上岸的外國人,而且這些遇難外國人需舉紅旗為號表明自己遇難,斯卡羅需協助保護其安全。
而真正的條約化是到後來美國政府在自行派代表簽訂親善合約,才真正落實。(因清朝不承認「蕃界」是國土,美國就自己跟原住民訂約)
大繡房
在南岬之盟中,有提到要將砲台設置在大繡房。這個大繡房在哪裡呢?它的位置就在如今後壁湖附近的大光。
最早的大繡房,是排灣族傳統領域,後來逐漸變成斯卡羅、馬卡道以及漢人的混居地。
如今來到這裡,你見不太到什麼史蹟,卻有著許多海鮮店,這些來自後壁湖的海鮮,品嘗起來,就跟百年前一樣美味。

其他有故事的地方


鵝鑾鼻燈塔藏著一段大歷史。
大板埒(ㄌㄜˋ)
熱門的遊憩景點南灣,可說是最南邊的天然港。在日治時期,這裡成為最主要的捕鯨港。如今還能看到當時的捕鯨道遺跡。
鵝鑾鼻神社
說到鯨魚,曾經在台灣最南端的這座鵝鑾鼻神社,也是不能錯過的歷史遺跡。現今雖已不見神社本體,但仍可以透過舊照片去想像當時那座「鯨骨鳥居」的震撼。
在捕鯨業盛行的日治時期,曾把一隻捕撈到的大鯨魚,其遺骸之骨頭做成神社鳥居。現在這裡什麼都沒有留存,而是變成了高雄關稅局的員工訓練中心。
香蕉灣
台灣的捕鯨業在民國統治後移到現今的香蕉灣,並持續到民國70年為止,在國際壓力下正式於此終結,那一度染紅的巴士海峽,終於回到原本的湛藍美麗。
鵝鑾鼻燈塔
來到墾丁,怎能錯過鵝鑾鼻燈塔呢?你知道這座燈塔背後的故事嗎?
因多次的船難觸礁,逃上岸後卻遭原住民殺害的事件,美日等國不斷給清朝壓力,希望他們在恆春半島設燈塔。最終在1875年,由必麒麟向龜仔甪社原住民購買用地,並於1881年動工,至1883年建成這個台灣最南端的燈塔。
最初的燈塔是重兵據守的,因為清朝怕原住民突襲。後來1895年日軍攻台時,這座燈塔就被清朝自行焚毀。
於是燈塔便在日本佔領台灣後重修,卻又在二戰遭盟軍炸毀。
1962年,民國政府整修這座最南端燈塔,成為如今樣貌。換裝新式大型四等旋轉透鏡電燈,是目前台灣光力最強的燈塔,被稱為「東亞之光」。
恆春古城
多起事件引發清朝對台灣南端重要性的注意,便於牡丹社事件後,在1879年時,於古稱「猴洞」、「琅嶠」之地建「恆春」城。
猴洞得名於過去這裡的高位珊瑚礁上有猴群。相傳最初是琅嶠十八社的血祭場所。而如今在恆春的「猴洞山公園」還能見到這名稱,並且一覽清朝與日治時的各種史蹟。
這座城的興建會選擇於此,多有「風水」考量。三面環山擋東北季風,而附近又有龍鑾潭而不怕缺水,是很理想的地方。
更多關於恆春半島的歷史與自然地理,有興趣的可以參考《寫在珊瑚礁岩上的歷史》這本書唷
走讀斯卡羅地圖:
傀儡花,2016,陳耀昌,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

更多書心推薦

關於敘事圈

看時事、聽故事,就看敘事圈FB→點這裡
美景、美食、生活的每一刻,都在敘事圈IG→點這裡
加入FB社團,一起聽故事!→ 一起聽故事
用耳朵聽故事,敘事圈Podcast在這裡→SoundonApple podcast、KKOBOX、SpotifyFirstory搜尋「敘事圈」
如果你覺得這個網站很不錯,歡迎贊助,讓我能夠越做越好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1會員
52內容數
世界的每個角落,都有故事。在此記錄下台灣每個角落的過去、現在,想像可能的未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歷史上不願面對的汙點 二二八事件距今已逾七十年,新世代的人們是否記得這一個在年曆上被歸為假期的日子,曾颳起的腥風血雨?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的民怨積怨,對上了高壓的制裁手段,人民的靜默不語,成為歷史裡很長一段時間,無法被輕易揭開並好好檢視的印痕。二二八事件的受難者如今皆已離世,但受難者家屬仍在社會
Thumbnail
《吉蘭島》的故事背景是在台灣東部海岸,位於花蓮的秀姑巒溪出海口-大港口部落的故事,小說內容敘述五個國中二年級的男生,利用暑假結伴去吉蘭島探險,度過驚奇、快樂的戶外冒險生活。活潑好奇的男生,在吉蘭島學會了野外求生的技能...
Thumbnail
達悟還被稱雅美的時候,紀錄片《蘭嶼觀點》,紀錄80、90年代的蘭嶼人文風景,台灣人類學者胡台麗受到當時排外的達悟族人接受,打算拍攝一部講述蘭嶼人事物的紀錄影片,來敘述蘭嶼這小島上真實的樣貌與問題。除了醫療資源匱乏、傳統風俗迷信、開放觀光決策的瑕疵等,還有如今依舊無解的核廢料放置問題,從過去直到今日。
Thumbnail
一九三六年,年輕的人文地理學者秋野 前往南九州的遲島展開田野調查,同時也要完成自己的論文。 這座島嶼豐富的樹林猶如凝聚爆發生命力的精緻盆栽, 又像是遠古時代幻獸藏身其中的沉默森林。 探勘時,秋野聽了做為嚮導的老人家,山中居民說起島嶼的傳說, 下決心要到島的另一端去看看。 熱氣蒸騰的南國小
Thumbnail
《朗夜》可以被輕易的放在「女性書寫」、「家族史」的框架下面,但我想畫的重點會是殖民主義和原住民被迫遷的因果。我看完只想說,戰爭及其傷害,從來沒有離你我很遠。
Thumbnail
在上文提及小袖海女存在期間有很多《海女》的痕跡,包括商店街鐵閘上的精緻「海女畫」,以及小袖海岸所介紹的鄉土風貌。該地區展現出穿越過大地震及海嘯後的生命力,同時也沒有失去對東日本大震災的記憶,讓遊客產生深刻的觸動。
Thumbnail
#小獸吃書 3/8是 #國際婦女節 ,也是基隆228的紀念日,相信有很多更加專業的帳號分享了為什麼基隆是在這天來紀念,所以書屋就來推薦幾本好書吧! ◆《查某人的二二八:政治寡婦的故事》 白色恐怖壟罩的是整個台灣,所有生活在這座島嶼的人都受其迫害,只是有形或無形、身體上或思想上、有意識或無意識的。 二
關於台海危機,每個台灣人心裡或許都有不同的看法,我這輩人(30歲上下)經歷過太陽花,對中共或是國民黨的厭惡大多都溢於言表,但是每當想到『萬一』中共真的打過來之後會發生什麼,想像就會在此中斷,我們雖然很熟悉被『殖民』後的下場,歷史課本裡都有寫,但是畢竟出生於承平時代,沒有經歷過國家動盪,實在難以將
Thumbnail
恆春半島原本就有許多原住民狩獵、先民開墾的多樣化足跡;日軍侵伐的牡丹社事件,加上2021年台灣本土歷史鉅作【斯卡羅】影集的影響,讓這個充滿熱帶風情、原本默默無名、只在當地人口耳相傳的南國一隅步道,瞬間變成全台熱門的縱走路線!
Thumbnail
戀花會這麼問不是沒道理。 全琉球也就恩納自治區和那霸共管區各有一家青樓,有錢進去消費的更是少數。北山國根本沒有青樓,很多人一輩子別說是沒見過,連聽都沒聽過,更別說是離島了。 戀花從出生就一直在伊平屋島長大,根本沒出過島。若非曾經和趙宋一族的晚輩一起上課,讀過一些歷史小說,她恐怕一輩子連「青樓」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歷史上不願面對的汙點 二二八事件距今已逾七十年,新世代的人們是否記得這一個在年曆上被歸為假期的日子,曾颳起的腥風血雨?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的民怨積怨,對上了高壓的制裁手段,人民的靜默不語,成為歷史裡很長一段時間,無法被輕易揭開並好好檢視的印痕。二二八事件的受難者如今皆已離世,但受難者家屬仍在社會
Thumbnail
《吉蘭島》的故事背景是在台灣東部海岸,位於花蓮的秀姑巒溪出海口-大港口部落的故事,小說內容敘述五個國中二年級的男生,利用暑假結伴去吉蘭島探險,度過驚奇、快樂的戶外冒險生活。活潑好奇的男生,在吉蘭島學會了野外求生的技能...
Thumbnail
達悟還被稱雅美的時候,紀錄片《蘭嶼觀點》,紀錄80、90年代的蘭嶼人文風景,台灣人類學者胡台麗受到當時排外的達悟族人接受,打算拍攝一部講述蘭嶼人事物的紀錄影片,來敘述蘭嶼這小島上真實的樣貌與問題。除了醫療資源匱乏、傳統風俗迷信、開放觀光決策的瑕疵等,還有如今依舊無解的核廢料放置問題,從過去直到今日。
Thumbnail
一九三六年,年輕的人文地理學者秋野 前往南九州的遲島展開田野調查,同時也要完成自己的論文。 這座島嶼豐富的樹林猶如凝聚爆發生命力的精緻盆栽, 又像是遠古時代幻獸藏身其中的沉默森林。 探勘時,秋野聽了做為嚮導的老人家,山中居民說起島嶼的傳說, 下決心要到島的另一端去看看。 熱氣蒸騰的南國小
Thumbnail
《朗夜》可以被輕易的放在「女性書寫」、「家族史」的框架下面,但我想畫的重點會是殖民主義和原住民被迫遷的因果。我看完只想說,戰爭及其傷害,從來沒有離你我很遠。
Thumbnail
在上文提及小袖海女存在期間有很多《海女》的痕跡,包括商店街鐵閘上的精緻「海女畫」,以及小袖海岸所介紹的鄉土風貌。該地區展現出穿越過大地震及海嘯後的生命力,同時也沒有失去對東日本大震災的記憶,讓遊客產生深刻的觸動。
Thumbnail
#小獸吃書 3/8是 #國際婦女節 ,也是基隆228的紀念日,相信有很多更加專業的帳號分享了為什麼基隆是在這天來紀念,所以書屋就來推薦幾本好書吧! ◆《查某人的二二八:政治寡婦的故事》 白色恐怖壟罩的是整個台灣,所有生活在這座島嶼的人都受其迫害,只是有形或無形、身體上或思想上、有意識或無意識的。 二
關於台海危機,每個台灣人心裡或許都有不同的看法,我這輩人(30歲上下)經歷過太陽花,對中共或是國民黨的厭惡大多都溢於言表,但是每當想到『萬一』中共真的打過來之後會發生什麼,想像就會在此中斷,我們雖然很熟悉被『殖民』後的下場,歷史課本裡都有寫,但是畢竟出生於承平時代,沒有經歷過國家動盪,實在難以將
Thumbnail
恆春半島原本就有許多原住民狩獵、先民開墾的多樣化足跡;日軍侵伐的牡丹社事件,加上2021年台灣本土歷史鉅作【斯卡羅】影集的影響,讓這個充滿熱帶風情、原本默默無名、只在當地人口耳相傳的南國一隅步道,瞬間變成全台熱門的縱走路線!
Thumbnail
戀花會這麼問不是沒道理。 全琉球也就恩納自治區和那霸共管區各有一家青樓,有錢進去消費的更是少數。北山國根本沒有青樓,很多人一輩子別說是沒見過,連聽都沒聽過,更別說是離島了。 戀花從出生就一直在伊平屋島長大,根本沒出過島。若非曾經和趙宋一族的晚輩一起上課,讀過一些歷史小說,她恐怕一輩子連「青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