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與書寫的技巧提供獲得知識的管道,而知識就是權力。
語言學家Florian Coulmas《The Writing System of the World》
在21世紀,掌握知識真的是權力
在科技丶醫療、各種企業中,少數掌握重要知識的人
可以控制未來的發展方向丶影響大部分人的生活
資訊如此氾濫的時代
充斥著各種吸引大家短期注意力的刺激
視頻要吸引人就靠前三秒!新聞標題越來越聳動!追求按讚數、追求點閱率!
人類的訊息接收模式丶思考模式是否也悄悄地在改變了呢?
Maryanne Wolf在最新的著作《回家吧!迷失在數位閲讀的你》中提到:
現今,人的演化變得更人為,而非自然取向
《Reader, Come home:The Reading Brain in the a Digital World》
- 你最近一次看完的一本書是什麼呢?
- 你現在可以三十分鐘都只看書,不打開手機嗎?
- 你是否能用自己的語言重述出一本書的內容呢?
世上所有已知的語言和文化,全部透過閱讀才得存續
從人類閱讀與書寫的歷史經驗看來
- 比如紀錄文字的界面,從泥板丶紙莎草紙丶到羊皮紙丶到紙張丶再到電子書。第一部《聖經》的冊子是是仿羊皮紙冊,後來隨著基督教拓展才增加羊皮紙的使用,這橫跨整個中世紀
- 隨著印刷品數量變多,在18世紀末時英國鄉村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能閱讀,城市裡更幾乎都以書面文字為主
- 近年來,英美為主的書童業急遽成長,可能台灣孩童了解《貓戰士》比了解論語孟子多,印度孩童了解《哈利波特》比了解吠陀經多
讀寫的發展,與人類文明的進展丶文化的保存,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即使外在環境變化再快,一切關鍵還是在於:如何掌握知識?
透過讀寫,掌握知識
讀寫能力當然是不可或缺的必備實力
基本的閱讀理解能力,再到進階的媒體識讀能力
掌握了知識,知道如何思考
似乎就能坐擁全人類智慧
來比較看看人類口語發展vs讀寫發展
人類的口語能力,一半是靠天生,一半是靠後天環境刺激
人類的讀寫能力,完全是後天環境養成,但需要以口語能力為基礎,相輔相成。
意思是:
比如語言表達的功能可找到腦中特定負責的區域,在Broca區;語言理解在Wernicke區,這是腦中的功能區位化現象(locolization)
但在腦中沒有專門負責閱讀的閱讀區丶負責書寫的書寫區,讀寫都是借用本來就發展出來的腦區功能來執行的,所以腦中很多區域會一起整合動起來。
這就是為什麼孩子可以從0歲就可以開始進行親子共讀?
不管幾歲,隨時都可以開始,投入閱讀的行列!
家中有孩子的,更是可以常常進行親子共讀的活動!
星語語言,歡迎大人囝仔來讀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