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大人囝仔來讀冊

20公開內容

你真的知道什麼是閱讀嗎?人類的閱讀行為怎麼出現、數位閱讀時代對人類之影響、如何成為閱讀精熟者進行深度閱、親子共讀、學前幼兒讀寫萌發、學齡兒童學習閱讀與書寫⋯⋯ 從古到今,從老到少,從認知神經科學到兒童文學,讓我這位熱愛閱讀的語言治療師,帶著對閱讀深深著迷的方格子讀者們,一起加入認識「閱讀」的行列吧!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avatar-avatar
Lîm Uí-thîng
上一篇談到今年有一位朋友打算把要送紅包的習俗,換成送繪本(我覺得非常值得鼓勵這樣的行為),且因為知道我在推廣全民閱讀丶親子共讀,朋友特別也詢問我有沒有選0~2歲繪本相關的建議。到底,從語言治療師的角度來看,會如何選書呢?
Thumbnail
avatar-avatar
Lîm Uí-thîng
今年,一位朋友打算把要送晚輩紅包的習俗,換成送書丶送繪本,我聽了之後覺得非常興奮,很鼓勵這樣的行為,同時我也被問到如何挑選學齡前兒童的書籍,也順勢提供了一些親子共讀的建議。我在想,如果換成是我,有可能這麼做嗎?再來,親子共讀原來不只是父母的事,而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去實踐在生活中,一起創造閱讀風氣
Thumbnail
avatar-avatar
Lîm Uí-thîng
挑選繪本時,有時會看到書上印有得獎標誌,常見的有「美國凱迪克大獎」、「英國凱特·格林威大獎」、「德國繪本大獎」、「波隆那國際兒童書插畫展最佳選書」丶「國際安徒生大獎」。大家有好奇過凱迪克是誰?格林威又是誰呢?為什麼這兩個大獎要以他們的名字命名?這就要從圖畫書複製印刷的歷史說起,一起來了解吧⋯⋯
Thumbnail
avatar-avatar
Lîm Uí-thîng
去年,第43屆金鼎獎特別貢獻奬幸佳慧,在2019年10月16日去世,留下了《蝴蝶朵朵》《掉進兔子洞》、《走進長襪皮皮的世界》、《用繪本跟孩子談重要的事》、《親子共熬一鍋故事湯》⋯⋯這些推動兒童文學重要的作品。今年,台灣重要的閱讀推手—柯華葳教授在前幾天逝世了⋯⋯
Thumbnail
avatar-avatar
Lîm Uí-thîng
「書本好好翻不行嗎?怎麼總是把書撕破?」 「每次都撕破書,書本各處貼滿膠帶,已經傷痕累累了」 「每次說到要看書,孩子的注意力十分短暫,總是三兩下就快速的翻完」關於學齡前孩子的讀寫發展,是有階段性的,就像身體發展、動作發展、語言發展那樣的階段性,你知道嗎?怎麼看待小孩撕書、塗鴉書、咬書……這些行為呢?
Thumbnail
avatar-avatar
Lîm Uí-thîng
接續上篇從Jean Piaget的兒童認知發展模式來理解一般人普遍認同的觀念:大人幫小孩選書時,要分齡,才能選書。但一定要分齡才能選書嗎?這其中其實蘊含了大人對於小孩的既定意識型態,你認為的「小孩」是甚麼呢?
Thumbnail
這篇十分富有禪意☺️
avatar-avatar
Lîm Uí-thîng
每次帶孩子走進書店,總是陷入兩難:這本書太難了啦,可是孩子喜歡;這本書比較符合孩子的發展年齡,可是孩子沒興趣耶,到底「選適齡的書,還是讓孩子自己挑書呢?」其實這不一定是二選一的選擇題,這裡提供一些腦神經科學與學習心理學的知識,可以讓二選一變成複選題,不用再被問題限制思考。
Thumbnail
我也要多聆聽自己ZPD的訊息🥺
avatar-avatar
Lîm Uí-thîng
挑繪本,到底要孩子喜歡比較重要,還是要分齡選書?那有需要橋樑書嗎? 你知道嗎?其實,書挑的好的話,從0-100歲都可以看,如果父母帶孩子共讀的話,調整閱讀策略,也會帶來不同的閱讀效果喔!
Thumbnail
太跟隨自己腦袋結果買了一堆書都還沒看🤤
avatar-avatar
Lîm Uí-thîng
親子共讀是大家很熟悉的概念,對於養成孩子的閱讀習慣是很好的一種親子活動針對學齡前幼兒,還有一個重要的概念:「讀寫萌發」,大家有聽過嗎?
Thumbnail
avatar-avatar
牛小津
您好,我們是小牛津國際文化。我們對於您的這篇創作有很深的印象,與我們的寫讀產品有很深的聯繫,不曉得你有無興趣使用或寫文?以下是其中之一應用 https://www.newwis.com.tw/products/%E7%A6%8F%E5%88%A9%E6%97%A5%E9%98%B2%E7%96%AB%E5%9C%A8%E5%AE%B6%E7%B7%B4%E5%A5%BD%E5%AD%97%E7%B5%84 我們的粉絲專頁是 https://www.facebook.com/newwis 如果您有意願請回覆我們,或至專頁主動聯絡小編,我們會進一步與您洽談
avatar-avatar
Lîm Uí-thîng
為什麼要閱讀?在21世紀,掌握知識就是權力。 問問自己:最近一次看完的一本書是什麼呢?可以三十分鐘都不看手機,只看書嗎?是否能用自己的語言重述出一本書呢? 閱讀是後天培養的能力!活到老可以讀到老,不管幾歲,隨時都可以開始,投入閱讀的行列!家中有孩子的,更是可以從0歲就開始進行親子共讀!
Thumbnail
感謝你的分享!! 閱讀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