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過年不發紅包給小孩,改送書?!一起思考何謂親子共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到了農曆過年,總免不了各種送禮的時機。怎麼送到心坎裡,一家合樂,大家笑呵呵,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隨著年齡增長,也開始成為長輩的角色,從收紅包變成發紅包的角色

今年,一位朋友打算把要送紅包的習俗,換成「送繪本」。他很認真的做了點功課,研究親子共讀,並做成一張祝福卡片,也幫我推薦了這個大人囝仔來讀冊的專頁(也歡迎對於閱讀有興趣的大人丶小孩,都一起來訂閱)

知道我在推廣全民閱讀丶親子共讀,朋友特別也詢問我有沒有關於0~2歲繪本相關的建議。其實,朋友自己也很認真,已經參考過衛福部親子共讀的資訊

平常家長總是帶著困惑的表情告訴我:我知道親子共讀很重要,但到底親子共讀怎麼做?

照著書本丶網路資訊建議的方式做,但孩子有時也不太理我⋯⋯就跑去旁邊玩,或是隨意翻個幾頁丶甚至撕破書⋯⋯親子共讀實在不容易呀!

(關於上述狀況,也歡迎參考這篇小孩撕書丶咬書丶亂畫書該怎麼辦?

我們都知道臺灣的教育體制下,閱讀好像會變成一種任務。比如:給一個指定閱讀書單,比比看誰讀得多,或是規定回家要閱讀,最可怕的是強迫要寫讀書心得⋯⋯而身為大人的我們,也問問自己,是否離開了學校,就不再拿起書本,抑或,在潛移默化中,我們也把親子共讀當成一件父母的育兒任務了⋯⋯好辛苦丶好難丶好痛苦

真的有可能培養孩子自主閱讀嗎?

近來我在蒙特梭利小學校裡學習,更發現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奠定「自學」的一大基礎能力。每個人內在都有一位老師,當引發了內在的老師,你會自己去求知丶搜尋資料、自主閱讀⋯⋯透過自己來教導自己。

比如一個三年級的孩子,看了電影「安妮的日記」後,開始自己去找德國丶二戰丶大屠殺⋯⋯等資料;又比如一個一年級的孩子,在學習台灣河流之後,想研究離阿嬤家最近的溪是哪條,也規劃下次回阿嬤家時,想實地考察一番⋯⋯等諸如此類的例子


我想,我這位朋友的送繪本代替紅包行動,也給了我一個很大的啟發

重新思考:什麼是親子共讀?(Parent-Child Reading)

正好連結到近來皮克斯上映的電影《Soul》(靈魂急轉彎),帶給我的啟發:

靈魂急轉彎

靈魂急轉彎


什麼是生命?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身為一個人要活出怎樣的意義?


在劇中,至少有四種生活方式的展現,讓我們反思以上的問題

  • 正在實現夢想中,因為工作就是自己的夢想
  • 沒有實現夢想,但仍熱愛自己現在的工作
  • 尚未實現夢想,做著自己不愛的工作,但一心想追尋夢想
  • 沒有夢想,但熱愛生活

那你呢?

為了不劇透,就不指出各別代表哪些人物。總之,男主角以為自己生命的意義在於音樂,也就是他演奏的Jazz,他在擔任音樂老師時,仍不斷找尋成為爵士樂手的機會,也終於成功獲得一次上台出演的機會⋯⋯但後來,他從一位熱愛生活的靈魂身上,體會到了,原來生命的意義不在Jazz(這個詞彙),而是Jazzing(去做丶去實行的過程)

生活也不是Life,而是Living

閱讀也不是Read,而是Reading

當閱讀實踐在日常生活之中,那就是閱讀的意義,那就是親子共讀的核心

「閱讀」(Read)不是喊一個口號,當作一種理想遠遠觀之

比如生日時,你喜歡收到書嗎?

逢年過節送禮,你願意試試看送書當禮物嗎?

要送書的時候,你有想過要送什麼嗎?(那個人的喜好丶興趣⋯⋯⋯)

你平時和朋友聊天時,是否時常會以「書」做為主題來交流呢?

值得大家一起思考怎麼做,一起在生活中實踐

閱讀不只是Read,更是Reading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îm Uí-thîng的沙龍
41會員
46內容數
你真的知道什麼是閱讀嗎?人類的閱讀行為怎麼出現、數位閱讀時代對人類之影響、如何成為閱讀精熟者進行深度閱、親子共讀、學前幼兒讀寫萌發、學齡兒童學習閱讀與書寫⋯⋯ 從古到今,從老到少,從認知神經科學到兒童文學,讓我這位熱愛閱讀的語言治療師,帶著對閱讀深深著迷的方格子讀者們,一起加入認識「閱讀」的行列吧!
2021/03/13
上一篇談到今年有一位朋友打算把要送紅包的習俗,換成送繪本(我覺得非常值得鼓勵這樣的行為),且因為知道我在推廣全民閱讀丶親子共讀,朋友特別也詢問我有沒有選0~2歲繪本相關的建議。到底,從語言治療師的角度來看,會如何選書呢?
Thumbnail
2021/03/13
上一篇談到今年有一位朋友打算把要送紅包的習俗,換成送繪本(我覺得非常值得鼓勵這樣的行為),且因為知道我在推廣全民閱讀丶親子共讀,朋友特別也詢問我有沒有選0~2歲繪本相關的建議。到底,從語言治療師的角度來看,會如何選書呢?
Thumbnail
2020/12/26
挑選繪本時,有時會看到書上印有得獎標誌,常見的有「美國凱迪克大獎」、「英國凱特·格林威大獎」、「德國繪本大獎」、「波隆那國際兒童書插畫展最佳選書」丶「國際安徒生大獎」。大家有好奇過凱迪克是誰?格林威又是誰呢?為什麼這兩個大獎要以他們的名字命名?這就要從圖畫書複製印刷的歷史說起,一起來了解吧⋯⋯
Thumbnail
2020/12/26
挑選繪本時,有時會看到書上印有得獎標誌,常見的有「美國凱迪克大獎」、「英國凱特·格林威大獎」、「德國繪本大獎」、「波隆那國際兒童書插畫展最佳選書」丶「國際安徒生大獎」。大家有好奇過凱迪克是誰?格林威又是誰呢?為什麼這兩個大獎要以他們的名字命名?這就要從圖畫書複製印刷的歷史說起,一起來了解吧⋯⋯
Thumbnail
2020/11/24
去年,第43屆金鼎獎特別貢獻奬幸佳慧,在2019年10月16日去世,留下了《蝴蝶朵朵》《掉進兔子洞》、《走進長襪皮皮的世界》、《用繪本跟孩子談重要的事》、《親子共熬一鍋故事湯》⋯⋯這些推動兒童文學重要的作品。今年,台灣重要的閱讀推手—柯華葳教授在前幾天逝世了⋯⋯
Thumbnail
2020/11/24
去年,第43屆金鼎獎特別貢獻奬幸佳慧,在2019年10月16日去世,留下了《蝴蝶朵朵》《掉進兔子洞》、《走進長襪皮皮的世界》、《用繪本跟孩子談重要的事》、《親子共熬一鍋故事湯》⋯⋯這些推動兒童文學重要的作品。今年,台灣重要的閱讀推手—柯華葳教授在前幾天逝世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世界和平會推動「心願小王子-貧弱兒童資助培育計畫」,多年來持續在偏鄉推廣閱讀與寫作服務。
Thumbnail
世界和平會推動「心願小王子-貧弱兒童資助培育計畫」,多年來持續在偏鄉推廣閱讀與寫作服務。
Thumbnail
雲端晨光媽媽的繪本時間,不是一個為了打發掉時間而生出來的活動;也不是為了要施捨誰而展開的同情計畫,更不是天真的以為孩子是天使。
Thumbnail
雲端晨光媽媽的繪本時間,不是一個為了打發掉時間而生出來的活動;也不是為了要施捨誰而展開的同情計畫,更不是天真的以為孩子是天使。
Thumbnail
閱讀能帶給孩子什麼,我們又期望透過閱讀帶什麼給孩子,獲得療癒之外,可以把閱讀看成一場遊戲嗎?
Thumbnail
閱讀能帶給孩子什麼,我們又期望透過閱讀帶什麼給孩子,獲得療癒之外,可以把閱讀看成一場遊戲嗎?
Thumbnail
現下很流行親子共讀這個名詞,也有很多親子專家學者鼓勵父母多與小孩共讀,認為6個月開始就可以慢慢培養共讀的默契。 可共讀是什麼呢?共讀又在做些什麼?對我來說,共讀這件事,就是跟小孩共享讀繪本的時光,他不是一項學習,只是一項親子間的交流。
Thumbnail
現下很流行親子共讀這個名詞,也有很多親子專家學者鼓勵父母多與小孩共讀,認為6個月開始就可以慢慢培養共讀的默契。 可共讀是什麼呢?共讀又在做些什麼?對我來說,共讀這件事,就是跟小孩共享讀繪本的時光,他不是一項學習,只是一項親子間的交流。
Thumbnail
「緩慢的文字帶來片刻的專注與寧靜,就如同吸收珍貴的養分一樣--慢慢地說、慢慢地想、慢慢地去釐清。」--黃淑貞(小兔子書坊)
Thumbnail
「緩慢的文字帶來片刻的專注與寧靜,就如同吸收珍貴的養分一樣--慢慢地說、慢慢地想、慢慢地去釐清。」--黃淑貞(小兔子書坊)
Thumbnail
今天晚上我們全家一邊喝著各自愛的飲料,三個人各拿一本書一起閱讀。很享受這種靜謐的時光,悠悠的沉靜在各自的書中世界。
Thumbnail
今天晚上我們全家一邊喝著各自愛的飲料,三個人各拿一本書一起閱讀。很享受這種靜謐的時光,悠悠的沉靜在各自的書中世界。
Thumbnail
講師:羅志仲 老師 以下節錄筆記內容: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在玩3C,可以自問那麼你希望他做什麼呢? 一個家庭有一些文化,是否有自己家的文化呢?比方想要孩子不要玩3C而是閱讀,那麼這個習慣有建立起來嗎?   平日的生活,孩子上學或是有補習,生活可能被填滿,依但疫情之下,就發現孩子的生活是很貧瘠的,他們在
Thumbnail
講師:羅志仲 老師 以下節錄筆記內容: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在玩3C,可以自問那麼你希望他做什麼呢? 一個家庭有一些文化,是否有自己家的文化呢?比方想要孩子不要玩3C而是閱讀,那麼這個習慣有建立起來嗎?   平日的生活,孩子上學或是有補習,生活可能被填滿,依但疫情之下,就發現孩子的生活是很貧瘠的,他們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