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從0歲開始閱讀,進入數位閱讀時代—淺談親子共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閱讀與書寫的技巧提供獲得知識的管道,而知識就是權力。

語言學家Florian Coulmas《The Writing System of the World》


在21世紀,掌握知識真的是權力

在科技丶醫療、各種企業中,少數掌握重要知識的人

可以控制未來的發展方向丶影響大部分人的生活

資訊如此氾濫的時代

充斥著各種吸引大家短期注意力的刺激

視頻要吸引人就靠前三秒!新聞標題越來越聳動!追求按讚數、追求點閱率!


人類的訊息接收模式丶思考模式是否也悄悄地在改變了呢?

Maryanne Wolf在最新的著作《回家吧!迷失在數位閲讀的你》中提到:

現今,人的演化變得更人為,而非自然取向

raw-image
  • 你最近一次看完的一本書是什麼呢?
  • 你現在可以三十分鐘都只看書,不打開手機嗎?
  • 你是否能用自己的語言重述出一本書的內容呢?


世上所有已知的語言和文化,全部透過閱讀才得存續

從人類閱讀與書寫的歷史經驗看來

  • 比如紀錄文字的界面,從泥板丶紙莎草紙丶到羊皮紙丶到紙張丶再到電子書。第一部《聖經》的冊子是是仿羊皮紙冊,後來隨著基督教拓展才增加羊皮紙的使用,這橫跨整個中世紀
  • 隨著印刷品數量變多,在18世紀末時英國鄉村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能閱讀,城市裡更幾乎都以書面文字為主
  • 近年來,英美為主的書童業急遽成長,可能台灣孩童了解《貓戰士》比了解論語孟子多,印度孩童了解《哈利波特》比了解吠陀經多

讀寫的發展,與人類文明的進展丶文化的保存,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raw-image
即使外在環境變化再快,一切關鍵還是在於:如何掌握知識?

透過讀寫,掌握知識

讀寫能力當然是不可或缺的必備實力

基本的閱讀理解能力,再到進階的媒體識讀能力

掌握了知識,知道如何思考

似乎就能坐擁全人類智慧


來比較看看人類口語發展vs讀寫發展

人類的口語能力,一半是靠天生,一半是靠後天環境刺激
人類的讀寫能力,完全是後天環境養成,但需要以口語能力為基礎,相輔相成。

意思是:

比如語言表達的功能可找到腦中特定負責的區域,在Broca區;語言理解在Wernicke區,這是腦中的功能區位化現象(locolization)

但在腦中沒有專門負責閱讀的閱讀區丶負責書寫的書寫區,讀寫都是借用本來就發展出來的腦區功能來執行的,所以腦中很多區域會一起整合動起來。

raw-image

這就是為什麼孩子可以從0歲就可以開始進行親子共讀?

因為,閱讀是後天培養的能力!



不管幾歲,隨時都可以開始,投入閱讀的行列!

家中有孩子的,更是可以常常進行親子共讀的活動!

歡迎訂閱專題:大人囝仔來讀冊,或留言告訴我好奇的主題!

星語語言,歡迎大人囝仔來讀冊!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仙PIG-avatar-img
2020/07/23
感謝你的分享!! 閱讀真的很重要!
Lîm Uí-thîng-avatar-img
發文者
2020/07/24
謝謝你的認同! 覺得即使科技變化快速 但像閱讀這樣的慢思考還是很重要
avatar-img
Lîm Uí-thîng的沙龍
41會員
46內容數
你真的知道什麼是閱讀嗎?人類的閱讀行為怎麼出現、數位閱讀時代對人類之影響、如何成為閱讀精熟者進行深度閱、親子共讀、學前幼兒讀寫萌發、學齡兒童學習閱讀與書寫⋯⋯ 從古到今,從老到少,從認知神經科學到兒童文學,讓我這位熱愛閱讀的語言治療師,帶著對閱讀深深著迷的方格子讀者們,一起加入認識「閱讀」的行列吧!
2021/03/13
上一篇談到今年有一位朋友打算把要送紅包的習俗,換成送繪本(我覺得非常值得鼓勵這樣的行為),且因為知道我在推廣全民閱讀丶親子共讀,朋友特別也詢問我有沒有選0~2歲繪本相關的建議。到底,從語言治療師的角度來看,會如何選書呢?
Thumbnail
2021/03/13
上一篇談到今年有一位朋友打算把要送紅包的習俗,換成送繪本(我覺得非常值得鼓勵這樣的行為),且因為知道我在推廣全民閱讀丶親子共讀,朋友特別也詢問我有沒有選0~2歲繪本相關的建議。到底,從語言治療師的角度來看,會如何選書呢?
Thumbnail
2021/02/13
今年,一位朋友打算把要送晚輩紅包的習俗,換成送書丶送繪本,我聽了之後覺得非常興奮,很鼓勵這樣的行為,同時我也被問到如何挑選學齡前兒童的書籍,也順勢提供了一些親子共讀的建議。我在想,如果換成是我,有可能這麼做嗎?再來,親子共讀原來不只是父母的事,而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去實踐在生活中,一起創造閱讀風氣
Thumbnail
2021/02/13
今年,一位朋友打算把要送晚輩紅包的習俗,換成送書丶送繪本,我聽了之後覺得非常興奮,很鼓勵這樣的行為,同時我也被問到如何挑選學齡前兒童的書籍,也順勢提供了一些親子共讀的建議。我在想,如果換成是我,有可能這麼做嗎?再來,親子共讀原來不只是父母的事,而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去實踐在生活中,一起創造閱讀風氣
Thumbnail
2020/12/26
挑選繪本時,有時會看到書上印有得獎標誌,常見的有「美國凱迪克大獎」、「英國凱特·格林威大獎」、「德國繪本大獎」、「波隆那國際兒童書插畫展最佳選書」丶「國際安徒生大獎」。大家有好奇過凱迪克是誰?格林威又是誰呢?為什麼這兩個大獎要以他們的名字命名?這就要從圖畫書複製印刷的歷史說起,一起來了解吧⋯⋯
Thumbnail
2020/12/26
挑選繪本時,有時會看到書上印有得獎標誌,常見的有「美國凱迪克大獎」、「英國凱特·格林威大獎」、「德國繪本大獎」、「波隆那國際兒童書插畫展最佳選書」丶「國際安徒生大獎」。大家有好奇過凱迪克是誰?格林威又是誰呢?為什麼這兩個大獎要以他們的名字命名?這就要從圖畫書複製印刷的歷史說起,一起來了解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由於開始小說創作而理解到一件事,如果我沒有時間、或被時間追趕,那麼我是沒有太多閒情逸致花時間在文字閱讀上的,包含影音也是如此。 但卓越的作品例外。 【我為何閱讀】 這是個好問題,對所有人來說皆是如此。 我一開始的閱讀在讀幼稚園之前,父母總是會買不少的繪本讓我自由發揮,只不過我通常都是把這些
Thumbnail
我由於開始小說創作而理解到一件事,如果我沒有時間、或被時間追趕,那麼我是沒有太多閒情逸致花時間在文字閱讀上的,包含影音也是如此。 但卓越的作品例外。 【我為何閱讀】 這是個好問題,對所有人來說皆是如此。 我一開始的閱讀在讀幼稚園之前,父母總是會買不少的繪本讓我自由發揮,只不過我通常都是把這些
Thumbnail
曾經參加世界閱讀日的記者會,這是文化部,教育部以及閱讀文化推動協會以及全台灣各縣市圖書館及獨立書店所共同主辦的活動,除了相關的活動之外,還有專門的閱讀網店。 主辦單位希望我上台跟媒體朋友分享我多年來推動親子閱讀的心得。 近年來我們已經把數位閱讀與影像閱讀也當作閱讀的一部分,甚至已經成為最重要的閱讀素
Thumbnail
曾經參加世界閱讀日的記者會,這是文化部,教育部以及閱讀文化推動協會以及全台灣各縣市圖書館及獨立書店所共同主辦的活動,除了相關的活動之外,還有專門的閱讀網店。 主辦單位希望我上台跟媒體朋友分享我多年來推動親子閱讀的心得。 近年來我們已經把數位閱讀與影像閱讀也當作閱讀的一部分,甚至已經成為最重要的閱讀素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當代,人手一支的智慧型手機,以及隨處可見的螢幕抓走了絕大多數人的注意力。隨意上網瀏覽文章,觀看新聞時事,我們就可以知道世界上發生的種種故事,可謂是「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但是,這些佔據我們大多數注意力的資訊,是否能真正成為幫助我們成長的知識或能力?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當代,人手一支的智慧型手機,以及隨處可見的螢幕抓走了絕大多數人的注意力。隨意上網瀏覽文章,觀看新聞時事,我們就可以知道世界上發生的種種故事,可謂是「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但是,這些佔據我們大多數注意力的資訊,是否能真正成為幫助我們成長的知識或能力?
Thumbnail
閱讀,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人類究竟是怎讀的?本書從歷史的角度介紹了人類的閱讀活動,並探討了寫作、印刷、小說、詩歌、焚書、詮釋、重讀等和閱讀密切相關的現象,以及不同文化、不同性別和不同時空的閱讀經驗。人不只閱讀,也一直在探討閱讀的意義,相關的議題可以說總是耐人尋味。
Thumbnail
閱讀,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人類究竟是怎讀的?本書從歷史的角度介紹了人類的閱讀活動,並探討了寫作、印刷、小說、詩歌、焚書、詮釋、重讀等和閱讀密切相關的現象,以及不同文化、不同性別和不同時空的閱讀經驗。人不只閱讀,也一直在探討閱讀的意義,相關的議題可以說總是耐人尋味。
Thumbnail
越來越少人閱讀書藉,但並不代表人們不再喜愛文字,只是大家改變了閱讀的方法,更喜歡閱讀網絡文章。 閱讀網絡上的文章,也是一樣在讀文字,但其性質和作用是否就一樣呢?是否將來就可以取代書本的地位呢?
Thumbnail
越來越少人閱讀書藉,但並不代表人們不再喜愛文字,只是大家改變了閱讀的方法,更喜歡閱讀網絡文章。 閱讀網絡上的文章,也是一樣在讀文字,但其性質和作用是否就一樣呢?是否將來就可以取代書本的地位呢?
Thumbnail
  這是我參加某個線上課程的時候,從講師口中聽到的。     他說,網路上的商業文章盡可能簡單明瞭,最好是小朋友都能看得懂的程度,他已經很久沒有用成語了,如果不小心用成語還會把它特地改掉,而且一個段落不要超過三句,盡可能列點並佐以圖表。           「──因為現代人都有閱讀障礙。」   也
Thumbnail
  這是我參加某個線上課程的時候,從講師口中聽到的。     他說,網路上的商業文章盡可能簡單明瞭,最好是小朋友都能看得懂的程度,他已經很久沒有用成語了,如果不小心用成語還會把它特地改掉,而且一個段落不要超過三句,盡可能列點並佐以圖表。           「──因為現代人都有閱讀障礙。」   也
Thumbnail
為什麼要閱讀?在21世紀,掌握知識就是權力。 問問自己:最近一次看完的一本書是什麼呢?可以三十分鐘都不看手機,只看書嗎?是否能用自己的語言重述出一本書呢? 閱讀是後天培養的能力!活到老可以讀到老,不管幾歲,隨時都可以開始,投入閱讀的行列!家中有孩子的,更是可以從0歲就開始進行親子共讀!
Thumbnail
為什麼要閱讀?在21世紀,掌握知識就是權力。 問問自己:最近一次看完的一本書是什麼呢?可以三十分鐘都不看手機,只看書嗎?是否能用自己的語言重述出一本書呢? 閱讀是後天培養的能力!活到老可以讀到老,不管幾歲,隨時都可以開始,投入閱讀的行列!家中有孩子的,更是可以從0歲就開始進行親子共讀!
Thumbnail
隨著科技發展,人們越來越常在數位裝置上閱讀。然而,經由不同媒介閱讀,是否會影響人的認知能力?甚至可能因為人們太大量、快速、分心、碎片化的數位閱讀習慣,而傷害民主制度?
Thumbnail
隨著科技發展,人們越來越常在數位裝置上閱讀。然而,經由不同媒介閱讀,是否會影響人的認知能力?甚至可能因為人們太大量、快速、分心、碎片化的數位閱讀習慣,而傷害民主制度?
Thumbnail
許多家長都問我,孩子都不愛閱讀,其實他們不是不讀,而是把「讀」轉化為互聯網的「搜尋」(search)功能。只要用手指在手機屏幕上一滑再一點,想要甚麼文章故事都瞬間「躍然mon上」。怪不得文化理論家詹姆遜(Fredric Jameson)說後現代文化的特徵是碎片化、零散化,其中就包括閱讀。
Thumbnail
許多家長都問我,孩子都不愛閱讀,其實他們不是不讀,而是把「讀」轉化為互聯網的「搜尋」(search)功能。只要用手指在手機屏幕上一滑再一點,想要甚麼文章故事都瞬間「躍然mon上」。怪不得文化理論家詹姆遜(Fredric Jameson)說後現代文化的特徵是碎片化、零散化,其中就包括閱讀。
Thumbnail
在網路的閱讀常常會被干擾,你會知道你正在閱讀或搜尋某個東西,換句話說,閱讀一本實體的書很容易一下子花幾個小時,完全沉浸在作者所建構的世界中,書本不見了,一切形體包括自己也不見了,就只剩下抽象的心靈與想像的世界在流動,這是非常美好的經驗。 最近幾個星期裡剛好有四場關於閱讀方面的演講,二場是對老師與家長
Thumbnail
在網路的閱讀常常會被干擾,你會知道你正在閱讀或搜尋某個東西,換句話說,閱讀一本實體的書很容易一下子花幾個小時,完全沉浸在作者所建構的世界中,書本不見了,一切形體包括自己也不見了,就只剩下抽象的心靈與想像的世界在流動,這是非常美好的經驗。 最近幾個星期裡剛好有四場關於閱讀方面的演講,二場是對老師與家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