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鳥人」綽號的自然作家劉克襄先生曾好奇:「從市區往近郊的雙溪走,一路上看到的台灣藍鵲居然比麻雀還多!」的確,這一兩年我和孩子在社區後山散步時,常常看見四、五隻左右為一群的藍鵲家族飛越山徑,最多的一次,在兩個小時散步途中,就遇到六個家族。
在野外看見像台灣藍鵲這種大型的鳥會讓人很驚艷,感覺整個自然空間都活了起來。賞鳥是三十多年前,台灣環境教育啟蒙的開始,各地鳥會往往也是世界各國歷史最悠久的自然教育團體。
台灣藍鵲是台灣特有種鳥類。Photo source : wikipedia
「每個人內心都有一隻鳥,一隻嚮往自由的鳥。」這是傳誦於每個喜歡大自然的賞鳥人之間的名言。的確,對於困守水泥叢林裡,在各種大大小小螢幕包圍下的都市人,偶一抬頭看見天空中飛過的鳥兒,我相信即便不是賞鳥的人士,心中也會引起一股悸動。鳥提醒了所謂萬物之靈的人類,還有許多自然生命與我們共享這個地球。
全世界環境運動的啟蒙者,瑞秋卡森石破天驚的鉅著:《寂靜的春天》(Slient Spring)就丟出了一個假設:「為什麼聽不到鳥叫聲?鳥都到哪裡去了?」很巧的,台灣的第一個社會運動,也是第一個環境保護運動,就是來自拯救伯勞鳥的運動。
當年,張曉風老師看到恆春滿街在賣烤伯勞鳥,在滿地的伯勞鳥的嘴尖裏(抓到伯勞鳥要先把嘴折下來,免得咬人,然後才烤來吃),她寫著:「為什麼有名的關山落日前,為什麼驚心動魄的萬里夕照裏,我竟一步步踩著小鳥的嘴尖?」作家們用感性的筆觸,激發了當年還沒有什麼生態保育概念的民眾的側隱之心,也讓當時還不興盛的賞鳥或生態旅遊有一些不同的省思:「我是個愛鳥人嗎?不是,我愛的那個東西必然不叫鳥?那又是什麼呢?或許是鳥的振翅奮揚,是一掠而過,將天空橫渡的意氣風發;也許我愛的仍不是這個,是一種說不清的生命力的展示,是一種突破無限時空的渴求。」
靈巧充滿生命力的伯勞鳥。Photo source : pixabay
墾丁候鳥保護運動最特別的地方就是用文學且感性的方式,讓民眾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生命的關係,因為生態保育是一條漫漫長途,只有改變人的價值觀與生活習慣,保育觀念才有可能真正紮根,也才是執行保育工作的治本之道。
是的,鳥的未來就是我們的未來,可是我們是否曾經仔細了解這個我們似乎很熟悉,其實卻又很陌生的夥伴呢?
不過如今要賞鳥不見得要到深山裡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都市裡的野生鳥類愈來愈多了!即便在人來人往車水馬龍,高樓大廈林立的鬧市裡,只要我們在街邊站立一會兒,仔細觀察,並不難發現有許多種類的鳥兒穿梭在大樓橋梁之間。
這大概一方面是環境教育的普及,現代的民眾不會去捕捉、傷害這些野生鳥類;另一方面是鳥兒待在都市裡,反而可以避開那些會盜食卵捕食雛鳥的天敵。
也有科學家認為,現在都市裡的高樓大廈,在鳥類眼裡如同由水泥構築的叢林,對人類而言,一棟棟高樓就像一座座高山,大家住的房間也如同懸崖峭壁邊的洞穴。用陽台俯視這水泥叢林,就像我們古早以前的祖先一樣,懸崖邊的山洞是我們躲避各種有害生物與敵人最好的庇護所。
更有趣的是這些鳥,不管是游隼還是鴿子,都是從遠古時代,就與人一同居住在這些高高的洞穴旁的鄰居與伙伴。科學家推論,我們之所以會用水泥蓋出高聳入雲的城市,正是因為我們懷念過去在峭壁洞穴中的生活。當然,這些野生鳥兒也隨著人類,在這水泥叢林裡找到牠們安身立命的地方。
不管我們同不同意這些科學家的說法,至少在我們周遭,能夠看到這些充滿生命力的動物與我們一起過著日常生活,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或許下次走在路上時,可以偶爾駐足尋找並欣賞這些動物同伴。
封面圖片來源:pexels
編輯:熊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