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石川欽一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臺展(臺灣美術展覽會)四大推手石川欽一郎是學生最多,影響力最強的一位。

石川欽一郎1871年出生於靜岡,原本在印刷局的雕刻科工作,製作錢幣上的銅版圖案,因為喜愛水彩創作,在1899年到1900年間赴歐學習。1907年石川欽一郎以臺灣總督府陸軍部幕僚附陸軍通譯官身分來台,兼任臺北中學校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的約聘老師,教授繪畫,隔年於國語學校宿舍開辦西洋畫研究會「紫瀾會」,除了校園教學之外,石川欽一郎於1913年2月發起「番茶會」(番茶即咖啡),邀請總督府官員、學者、藝術家等在臺日人菁英聚會,向社會推廣藝術。這種作法非常接近歐洲的傳統沙龍,通過這種高級知識分子與政商名流的聚會,掀起社會流行,非常有效。

raw-image

1924年應臺北師範學校校長邀請,石川欽一郎再次來臺任教。任教期間,如果遇到學生有志成為畫家,石川欽一郎會協助分析其狀況,提供意見,以免耽擱其前程。如果該學生經濟條件較差,則會協助介紹給實業家,以獲得進修資金。(石川桑好忙好忙啊。)(不是牛仔唷人家石川桑留學歐洲的都穿西裝打啾啾。)

raw-image

相對於臺展其他推手教師來看,當時鹽月桃甫任教台北高校(今台灣師大)、台北第一中學(今建國中學),學生多半為日人,畢業後也往往選擇就讀醫學院或法律(題外話,現在第一志願的學生仍然多數選擇從醫,日治時期對台灣教育與社會階級思考的影響委實根深蒂固),很少以美術為志業。鄉原古統任教的是台北第三高女(今中山女高),在當時保守的風氣之下,女學生能在畢業後不為婚姻子女所困,繼續開拓自己的藝術人生者,唯陳進一人而已。

但是石川欽一郎任教的卻是國語學校、台北第一、第二師範學校,他的學生不僅多台人子弟,師範科學生一畢業就成為老師,四處散往台灣各地從事教育工作,所以石川欽一郎每一屆的學生撒出去都是大把大把的種子,迅速在全台生根發芽,把石川欽一郎教授的美術觀念傳給更年輕的學生。今日台灣美術教育仍奉印象派的寫生為圭臬,正來自日治時期教師拚命引進外光派觀念的深厚淵源。可以說當時台灣年輕的藝術家就是藉由這些日籍教師的手,打開了他們對藝術的眼界,與歐洲藝術接軌。例如油畫家陳澄波留學東京,回台後仍然寫信給石川欽一郎,表達自己嚮往著去法國進修的心願(只是當時世界局勢動盪,石川欽一郎便勸他不要輕易赴歐)。

石川欽一郎熱愛水彩寫生創作,當他來台任教於師範學校時,便經常帶學生出外寫生。我們不妨想像日籍教師對台灣學生發生的影響——石川欽一郎筆下的台灣處處山明水秀,對他來說,台灣正如他走過的所有風景(除了旅歐生涯,他也曾以通譯官身分前往中國遼陽等地寫生),每一處都有自己的特色,藝術家之眼是把這些特色顯現出來,所以他畫台灣的小廟、畫亞熱帶的灌木,這些,對石川欽一郎來說,是值得珍視的異國情調。

raw-image

但是師範科的台灣學生懵懵懂懂,跟著好新潮好酷炫的留歐老師出外寫生時,他們接收到的訊息卻是:「老師說這廟好美→這根本就是我們家鄉常見的廟啊有啥稀奇→所以我們家鄉很美!有外國認證唷!」造就台灣日治時期的美術家濃厚的鄉土意識,這鄉土意識不僅是由於當時民族自決潮流興起、日本採取相對較平等的內地延長主義政策,更來自畫家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踏查軌跡,畫越多越愛、愛越多越畫,台灣學生的鄉土之愛,在石川欽一郎的薰陶之下益發濃厚甜蜜。

石川欽一郎在日本藝術史上,並不是多麼耀眼出色的藝術家,但是在台灣美術的發展上,的確具有北極星一樣崇高的地位。他在指導學生時,不僅思考學生自身的發展,更考慮如果要成就一個百花齊放的藝術盛世,不能只養出滿地的藝術家,要有畫會、要有組織、要有官辦美展,以激起社會大眾對美術的理解與愛好、討論與批評。1927年石川欽一郎與鹽月桃甫、鄉原古統、木下靜涯等人向臺灣總督府提議舉辦「臺灣美術展覽會」,規模和用意都仿造日本內地的帝國美術展覽會(簡稱帝展),台灣畫家的舞台於焉形成。

除了成立有組織、有評選機制的官辦美展之外,石川欽一郎甚至勸自己的大弟子倪蔣懷不要赴日進修美術,因為藝術家都需要資金,倪蔣懷留在台灣繼承家中礦業,便能成為唐基老爹一樣的藝術贊助者。

但如此一來,等於要求倪蔣懷放棄成為大藝術家的個人夢想,來成就其他同輩的藝術夢。(最誇張的是倪蔣懷接受了啊啊啊啊這是甚麼熱血的大航海時代!)老師要求學生成為一顆死麥子,來孕育更多的新麥,倪蔣懷就真的聽話鑽到土裡去了啊!所以他在1927年獨資設立台灣最初的美術研究社,倪家也是台灣企業家贊助美術的先驅者。而倪蔣懷只能在工作之餘出門寫生,這些水彩小品讓我們得以一窺台北城當時的景致(以及淡水小鎮過度發展前的娟秀風情)

raw-image
  • 倪蔣懷《淡水滬尾教堂》,1936;水彩,49.5 x 66 cm,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後來石川欽一郎在1932年返回日本,仍積極創作,時常以「無鑑查」(不必審查)、「招待」的資格參加畫展,始終沒有真正離開台灣藝壇。其學生為了感念他的教導,以其別號成立了「一盧會」,每年舉辦畫展。而石川也的確造就了台灣美術的一度盛世,學生倪蔣懷、藍蔭鼎李石樵李梅樹李澤藩陳植棋洪瑞麟……無不卓然成家,今日我們所談的台灣日治時期美術,根本就是石川門下的同學會啊。

春風三月,重讀石川欽一郎,他當初散下的種子已經開花結果了,只是這外來的果實,是否在本地的土壤上,孵出了更卓越的幼苗呢?一邊想著,一邊決定要來做個清爽微酸的小菜,才能搭配石川欽一郎優雅的英式水彩,來個梅汁番茄吧!

梅汁番茄食譜

食譜材料:

  • 紅色番茄(5-6公分大小剛剛好)6-8顆
  • 冰開水1公升
  • 檸檬汁適量
  • 冰糖適量
  • 蜂蜜3大匙
  • 話梅十餘顆
raw-image

食譜步驟

1.番茄挖掉蒂頭,屁股用刀畫十字,滾水燙20秒。

raw-image

2.看到番茄皮翹翹了就可以撈出來,放進冰開水中冰鎮。

raw-image

3.煮梅子汁,將話梅放入1公升的水中煮滾,加入冰糖、蜂蜜和檸檬汁試試酸甜度,我承認我貪心還加了紫蘇梅,口味可以重一點,因為要用來醃漬番茄,口味確認後放涼。

raw-image

4.等梅子汁放涼時,回頭把番茄的皮剝掉,放入要醃漬的器皿中。

raw-image

5.倒入梅子汁直到完全淹過番茄頂部,冰鎮12小時以上。

raw-image

6.撈出來上桌,請在兩天內吃完,清爽酸甜,是春天的味道!醃漬的梅子汁不要丟掉喔,加點冰塊或氣泡水好喝到爆!

raw-image

(編:冰鎮梅汁根本是這篇的隱藏食譜啊!天氣悶熱時來一杯最棒了……據說泡過番茄的梅汁風味會更特別!?)

延伸閱讀:

編輯:宅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潘家欣的沙龍
426會員
70內容數
<p>對我來說,我悲傷的時候,最能平復心情的方式就兩種,吃真正的美食,以及看偉大的作品。</p>
潘家欣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07/03
各位讀者好,非常感謝大家的踴躍支持,作者要在此向大家說:非常對不起!雖然校對多次,初版書還是有誤植與錯字!(嚇到吃手手)
Thumbnail
2019/07/03
各位讀者好,非常感謝大家的踴躍支持,作者要在此向大家說:非常對不起!雖然校對多次,初版書還是有誤植與錯字!(嚇到吃手手)
Thumbnail
2018/12/25
哈囉,親愛的讀者們:藝術家的一日廚房經過將近三年的連載,家欣覺得,嗯,累累。所以,這一系列的專欄,會暫時休息一陣子。
Thumbnail
2018/12/25
哈囉,親愛的讀者們:藝術家的一日廚房經過將近三年的連載,家欣覺得,嗯,累累。所以,這一系列的專欄,會暫時休息一陣子。
Thumbnail
2018/12/15
來自中台灣鄉下的窮孩子,如何成為拍賣超過上億元的油畫巨匠?一間小小的畫室,如何催生台灣美術運動史上鼎鼎大名的五月畫會?一張薄薄的畫布,如何承載最瑰麗的「台灣粉」?這一篇,來介紹台灣油畫界最富威望、親和力爆炸的大師──廖繼春。
Thumbnail
2018/12/15
來自中台灣鄉下的窮孩子,如何成為拍賣超過上億元的油畫巨匠?一間小小的畫室,如何催生台灣美術運動史上鼎鼎大名的五月畫會?一張薄薄的畫布,如何承載最瑰麗的「台灣粉」?這一篇,來介紹台灣油畫界最富威望、親和力爆炸的大師──廖繼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1924年4月小出楢重、鍋井克之、國枝金三、黑田重太郎四人創立信濃橋洋畫研究所,至今剛好一百年的時間。蘆屋市立美術博物館於近期舉辦「創立100周年記念 信濃橋洋画研究所 ─大阪にひとつ美術の花が咲く─」用以紀念此間對於關西、乃至於日本畫壇影響重大的美術研究所。
Thumbnail
1924年4月小出楢重、鍋井克之、國枝金三、黑田重太郎四人創立信濃橋洋畫研究所,至今剛好一百年的時間。蘆屋市立美術博物館於近期舉辦「創立100周年記念 信濃橋洋画研究所 ─大阪にひとつ美術の花が咲く─」用以紀念此間對於關西、乃至於日本畫壇影響重大的美術研究所。
Thumbnail
《線,畫出的我》,改編自水墨畫家砥上裕將所寫的同名小說,由小泉德宏執導,兩位影壇前輩三浦友和、江口洋介飾演水墨大師,年輕人氣演員橫濱流星與清原果耶演繹水墨畫壇後起之秀,帶給觀眾一場精采絕倫的水墨畫之旅。
Thumbnail
《線,畫出的我》,改編自水墨畫家砥上裕將所寫的同名小說,由小泉德宏執導,兩位影壇前輩三浦友和、江口洋介飾演水墨大師,年輕人氣演員橫濱流星與清原果耶演繹水墨畫壇後起之秀,帶給觀眾一場精采絕倫的水墨畫之旅。
Thumbnail
名島貢(なしま みつぎ),山口師範學校、東京高等師範學校畢業。曾任台南師範學校、台北州立第一高等女學校教師。並且多次入選台府展。1931年,名島貢以〈盛夏淡水風景〉入選第十二回的帝展,成為少數入選過帝展的在台日人畫家。名島貢一生始自岩國、終致岩國,但途中,為台灣留下了一幅幅停泊戎克船的淡水風景。
Thumbnail
名島貢(なしま みつぎ),山口師範學校、東京高等師範學校畢業。曾任台南師範學校、台北州立第一高等女學校教師。並且多次入選台府展。1931年,名島貢以〈盛夏淡水風景〉入選第十二回的帝展,成為少數入選過帝展的在台日人畫家。名島貢一生始自岩國、終致岩國,但途中,為台灣留下了一幅幅停泊戎克船的淡水風景。
Thumbnail
這一兩年我參加了孫立人將軍官邸的導覽志工行列,平均每個月大約會排三個班,但去官邸的次數卻遠大於此。 導覽志工的福利之一,除了很好吃的員工餐之外,官邸常舉辦各式各樣的藝文活動,常見的有藝術品展覽、文化巡禮走讀、資深志工講座等等,導覽志工們都能優先並免費參加。 攝影名家黃東明先生雖然不是科班出身,但在父
Thumbnail
這一兩年我參加了孫立人將軍官邸的導覽志工行列,平均每個月大約會排三個班,但去官邸的次數卻遠大於此。 導覽志工的福利之一,除了很好吃的員工餐之外,官邸常舉辦各式各樣的藝文活動,常見的有藝術品展覽、文化巡禮走讀、資深志工講座等等,導覽志工們都能優先並免費參加。 攝影名家黃東明先生雖然不是科班出身,但在父
Thumbnail
本書是南伸坊的半自傳,有他體制外的藝術養成之路,有他和漫畫插畫的結緣激盪,有他與當代漫畫插畫設計師們的交手互動,有他回望日本漫畫插畫發展的深刻解析;他看似不斷地走偏道,卻以最短距離成就今天的自己,見證一九六〇~八〇年代日本插畫史最輝煌的時期
Thumbnail
本書是南伸坊的半自傳,有他體制外的藝術養成之路,有他和漫畫插畫的結緣激盪,有他與當代漫畫插畫設計師們的交手互動,有他回望日本漫畫插畫發展的深刻解析;他看似不斷地走偏道,卻以最短距離成就今天的自己,見證一九六〇~八〇年代日本插畫史最輝煌的時期
Thumbnail
矢澤一義,出生於日本鹿兒島,畢業於東京高等師範學校圖畫手工專修科。戰前先後任教於岐阜東濃中學校、嘉義高等女學校,戰後致力於鹿兒島地方美術教育。美術成就上,曾入選四回台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戰後的創元展、日展。本文將介紹一位藝術家教師──矢澤一義的一生。
Thumbnail
矢澤一義,出生於日本鹿兒島,畢業於東京高等師範學校圖畫手工專修科。戰前先後任教於岐阜東濃中學校、嘉義高等女學校,戰後致力於鹿兒島地方美術教育。美術成就上,曾入選四回台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戰後的創元展、日展。本文將介紹一位藝術家教師──矢澤一義的一生。
Thumbnail
村上英夫,號無羅。1927年以一幅〈基隆燃放水燈圖〉拿下第一回台灣美術展覽會東洋畫部特選。直至終戰,村上無羅深根台灣,無論是在文學、美術或是教育上,皆有一定成就。本文將以村上無羅為中心,盡可能地梳理其藝術家生涯,完整其人生畫像。
Thumbnail
村上英夫,號無羅。1927年以一幅〈基隆燃放水燈圖〉拿下第一回台灣美術展覽會東洋畫部特選。直至終戰,村上無羅深根台灣,無論是在文學、美術或是教育上,皆有一定成就。本文將以村上無羅為中心,盡可能地梳理其藝術家生涯,完整其人生畫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