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哈樂史Vol 2:黑人民權運動與「The Last Poets」的出現

2016/07/11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在嘻哈音樂出現以前的這一天,表面上是人類歷史中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日子;但這一天,卻是有色人種在美國歷史上爭取平權的重大轉捩點。
1955年12月1日,星期四傍晚,42歲的黑人婦女羅莎 · 帕克斯(Rosa Parks)因為違反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的種族隔離法(segregation law of the Montgomery City code)——拒絕在公車上將座位讓給白人,因而遭當地執法機關逮捕。

風起雲湧的人權抗爭,從「拒絕讓坐」開始

根據該法令,蒙哥馬利市公車的前四排座位必須專門保留給白人使用與就坐,有色人種在任何情況之下皆不可入座。在這四排之後的位子,一般情況之下供「有色人種」就坐。然而,這個座位區塊有時會有變動,在什麼時候呢?就是當前四排白人專用的座位坐滿白人,而同時又有其他白人上車時,有色人種的座位區域就會從最前面開始被替換為白人專屬的座位,若有黑人坐在該座位上,就必須依照法律起身讓座給白人,並且往後面坐。
蒙哥馬利市的種族隔離法甚至規定以下不合理的法令:
1. 若是車上座位不夠的話,黑人甚至必須立刻下車,並且等待下一班公車,以讓所有白人都能妥善就坐與使用其他空間;
2. 黑人不得與白人乘客坐在同一排;
3. 若是有白人坐在前方,那麼黑人必須先至前門上車付款,接著下車,再從後門上車,並就座於白人後方的位置。(資料來源:美國國會圖書館
羅莎帕克斯。Photo Credit:Lauren@Picasa CC BY SA-3.0
羅莎帕克斯遭逮捕,引起全美國有色人種的關注與憤慨,並且促成了之後一連串的民權運動,同時也造就了一位黑人民權領袖的聲名大噪: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
馬丁路德金恩在知悉羅莎帕克斯敢於挑戰執法機關與政府當局後,立刻與許多組織聯合發起了著名的「蒙哥馬利公車罷乘運動」(Montgomery Bus Boycott)。這項為期超過300天的民運事件,改寫了非裔美人的歷史,同時也為黑人民權踏出重大的一步。在這之後,馬丁路德金恩持續在全美各地奔走,不斷倡談他的非暴力對抗,影響了無數黑人青年的同時,也喚起了不少白人的內在良知。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40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嘻哈樂史:在每一個韻腳之後
吳念達
吳念達
目前於關鍵評論網、SOSReader等平台上擔任專欄作家,之前曾任RoxyRocker搖滾音樂新聞網主編。經歷過音樂多元的90年代末期,體驗了不同種音樂的洗禮,最後著迷於嘻哈與饒舌音樂;早期聆聽搖滾與龐克,後來溯源而上經過20與30年代藍調音樂的指引,越過了放克與靈魂的騷動,來到街頭見識到了「唸的音樂」是如何充滿力量與具有反抗的精神。期許有一天能在台灣這個國家中,寫出豐富的嘻哈音樂史,讓這個文化得以深深地紮根。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