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統一祖國」?韓國人對兩韓統一的看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在南北韓邊境,但處於北韓境內的金剛山特區裡,一間偌大的大廳擠滿了來自南北韓兩邊的離散家屬。「我好想你啊!」「能再見到你真的是太好了!」「沒想到我們還能再見面!」因為分離多年後相聚而痛哭失聲的狀況,充滿著金剛山會面所的大廳。

 

南韓及北韓在本月20號到26號,舉辦了韓戰結束後的第20次兩韓離散家屬見面會,見面後雙方親屬嚎啕大哭的景象,一次比一次劇烈。因為時間慢慢流逝,也表示他們分離的時間也越來越久,再加上許多長者漸漸凋零,讓他們想要在生前跟自己分離多時的骨肉再次見面,也越來越難了。

 

在1953年7月27號韓戰結束後,一直到1983年,當時北韓領導人金正日與南韓大統領全斗煥雙方決定,互派代表進行一連串的談判。最後達成兩韓共同舉辦,歷史性兩韓離散家屬見面會的共識,從此之後,斷斷續續,到這次朴槿惠政府與金正恩政府協商後舉辦的見面會,已經是第20次了。

 

 

兩韓與兩岸對「統一祖國」情節的差別

 

時常會有人會拿兩岸跟兩韓比較,但其實兩者有很大的不同,除了兩者人民對自己的期許不同之外,地理位置的差異也是讓兩岸、兩韓關係發展迥異的重要因素。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大陸跟台灣一個大一個小,但是有台灣海峽相隔;而南北韓的規模相當,但兩邊卻是只有一線之隔,隨時都會有擦槍走火的可能。台灣人對於兩岸統一的看法,因為時光飛逝,一直在改變。那南韓人(以下簡稱韓國人)對朝鮮半島的祖國統一的看法是什麼呢?是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可以統一、讓離散家屬得以團圓,還是希望維持現狀,你不犯、我不犯你就好了呢?

 

raw-image

Photo Credit:Morning Calm Weekly @ Flickr NC ND BY 2.0

 

在我剛進入韓國的NGO工作時,其中一位屬於資深的大哥在一次聚會中,因為多喝了幾杯酒,大聲地對我這位剛到公司的台灣人說:「你知道嗎?其實北韓很好,我很喜歡北韓,李明博政府爛透了!我們應該要快一點統一啊!」旁邊的同事們也沒有出言制止,一旁笑笑的繼續喝酒談天,雖然我的臉上也沒有出現太多的表情變換,但心中的疑問卻不斷浮現「喔!所以不是所有韓國人都討厭北韓啊~」「哇!這樣說不會被其他人白眼嗎?」「嗯...我記得在韓國公開宣揚北韓政府不是違法的嗎?」大哥的熱情讓剛到韓國的我,對韓國的民間的政治印象有了很大的改變。

 

大多數的台灣人其實已經習慣南北韓分治的情形了,所以對於韓國人渴望兩韓統一的情節,並不熟悉。而韓國人對兩岸之間因為分治久了,台灣民間的期望開始出現轉變,也一無所知。有一次在跟韓國朋友聊天時,談到越來越多台灣人希望維持現狀甚至是獨立時,這位大姐隨即以感到不可思議的表情看著我:「真的嗎?當然要統一啊!台灣人怎麼會這麼想呢?」當然,我後來也跟這位朋友稍微講解了兩岸之間的近況跟發展,雖然她後來有比較了解,但我還是可以感覺到她心中仍堅持兩岸及兩韓未來統一是必然,現狀只是暫時的。

 

 

兩韓都說統一祖國,那「祖國」是哪一國呢?

 

兩韓要怎麼統一呢?要談統一之前,我們先來談談分裂。很多人都以為是韓戰將南北韓分裂成為兩個國家,但是其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1945年)後,朝鮮半島就被美國山姆大叔跟蘇聯大鬍子給瓜分成為南北兩邊了。當時有很多韓國人都不希望順從美蘇的意志,反對朝鮮半島分裂。其中,韓國(南韓)人稱為國父的金九,就是強力反對韓國一分為二的強力提倡者。

 

raw-image

金九雕像。Photo Credit: Jude Lee @ Flickr CC BY 2.0

 

金九這位老兄在二戰時加入位於上海的抗日游擊隊,雖然跟金日成在中國東北組織的共產抗日部隊不同,但是兩邊主要的訴求都是抗日復國,而且這個「國」,是一個統一的韓國(或高麗),完全沒有南北分治的想法。

 

所以在美蘇強權準備分裂「祖國」的迫切危機之下,金九寫了一篇「向三千萬同胞泣訴」感人肺腑的公開信,呼籲國人阻止國家分裂,並且北上進入北韓,與金日成見面討論統一大業。最後他回到南韓,與當時美國支持的李承晚展開選戰,但最後戰敗。而金九也在敗選後不久(1949年),遭到暗殺(不少人暗指是李承晚為了肅清政敵而痛下殺手)。隔年韓戰(1950)爆發,美國及中共都介入戰爭,讓朝鮮半島統一多了外國勢力直接介入,情況變得更加複雜。因此,對韓國人來說,祖國統一之路,越來越遠。

 

 

兩韓要統一要怎麼統呢?

 

南北韓政府在韓戰結束後,都陸續提出過自己的統一方案,並且積極宣傳及交流。南韓政府最早曾提出「南北聯合」的方案,南北聯合這個機構有點類似國際上的「國協」或「邦聯」的型態(類似比現今更鬆散的歐盟),希望兩韓在統一之前,經過互動及和解,達成統一的目標。

 

而北韓金日成在1980年所提出的「高麗民主聯邦共和國」,則是另外一種統一的方案。金日成希望雙方政府在互相承認對方的存在之後,雙方共同成立一個民族統一聯邦政府,並且在一部統一的聯邦憲法底下,組織南北最高民族議會,代表立法機構。並且對外只有高麗民主聯邦共和國是對外的外交實體,不會有兩個韓國的狀況出現。

 

但兩邊都對對方提出的議案不滿意,認為自己的方案比較妥當,雖然在這中間有過幾次談判,但最後都沒有結果。但其中兩韓接觸的最高潮則是在2000年6月,因為金大中「陽光政策」(註1),讓金大中大統領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日在平壤進行了歷史性的高峰會,並簽署了「南北共同宣言」,發展「開城工業區」,設立「金剛山觀光特區」,讓兩韓之間的關係進入前所未有的合諧。而繼任者盧武鉉也跟著金大中的腳步執行陽光政策,展開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合作,並企圖建設一條連間平壤跟首爾之間的鐵路,也再度前往平壤會見金正日,討論兩韓之間的合作,進一步達到共同的目標「祖國統一」。

 

raw-image

繼金大中之後,兩韓領導人的第二次會面,圖為盧武鉉與金正日。
Photo Credit: InSapphoWeTrust @ Flickr SA BY 2.0

 

但很可惜,這些努力後來都因為一些意外事件讓雙方的信任破產、猜忌升高,最後不但鐵路沒建成,金剛山特區及開城工業區都關掉了。但這些政策上的改變,有沒有影響到韓國人對兩韓統一的看法呢?還是都只是政府在談自己的,百姓的看法跟政府完全背道而馳?

 

 

韓國人相信在朝鮮半島未來會統一嗎?

 

韓國首爾大學今年八月的最新民調顯示,認為兩韓在未來可以統一的人數上升到86%,創下歷年來的新高。很有趣的是,南北韓雙方的交流跟金大中、盧武鉉時期相比則是少之又少(至少檯面上的接觸、檯面下就不得而知),但是相信兩韓可以在未來達成祖國統一的人數居然是有史以來最高。根據朝鮮日報的報導,韓國蓋洛普民調機構整理出來一個數據,從1995年(金泳三)的82% 到2001年(金大中)的79.6%、2005年(盧武鉉)80.0%、2010年(李明博)80.0%、2013年(朴槿惠)74.2%。

 

另外,對於南北韓統一所需時間這項問題,受訪民眾回答20年以後有27.5%,而15到19年則有18%,10到14年有12.5%,而認為在10年以內兩韓可以統一的人只有3.2%。所以可以看出來,雖然韓國人普遍人認為統一勢在必行,但不會在近期發生。

 

 

兩韓統一的看法:右派主武力「解救」北韓人,左派主和平統一

 

韓國人對於兩韓統一有什麼看法呢?簡單來說韓國人通常會分為兩邊,一邊是右派憎恨北韓政權,希望以武力推翻北方,解救身於水深火熱的同胞們(疑!?)。而另一邊則是偏向金大中總統的陽光政策,承認北韓政權的存在,並且以對話及交流來達成統一的最終目的。當然,這只是很粗糙的分類法,但是通常在韓國牽涉到兩韓議題,就會出現左右兩派不同的意見。但無論如何,兩邊對朝鮮半島統一的態度是明確的,只是方法不同罷了。

 

統一對兩韓來說都是一種民族主義的感情以及政府教育下的使然,但若回歸現實面,韓國人還是希望要達成神聖的「祖國統一」嗎?一個很有趣的案例就是由李明博推動,但被罵到臭頭的「統一稅」。

 

raw-image

Photo Credit: hojusaram @ Flickr SA BY 2.0

 

李明博在2010年除了提出自己對北韓的政策「三階段統一方案」之外,也提出向韓國公民徵收「統一稅」的想法。並且指出,兩韓若要進行統一,必須花費61兆臺幣,並且時間預估將會在60年左右。在這項消息公布後,民調單位也隨即做了調查,支持統一的人數大幅下滑,只剩下六成;與之前相比,下降了大約兩成。

 

 

統一就統一,為什麼要收稅?

 

統一稅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為未來兩韓統一做準備,另外,也是為了推動兩邊交流準備資金。前車之鑑就是東西德的統一,因為東西德在統一之後,從1990到2010年總共已經花了將近兩兆歐元(70兆台幣),來拉近東西的兩邊的經濟及社會生活品質的差距。而目前為世界上第12大經濟體的韓國(德國為第4),要在短時間接納遠比東德還要窮苦的北韓,所需的費用很有可能會遠高於預估的數值。

 

所以由此可以看出來,雖然普遍韓國人對於祖國統一有著神聖的使命感,但是當這個議題回到現實面來看,可能就會有不同反應。尤其是現在最新一代的南韓年輕人,從出生至今北韓對他們來說可能只是在新聞或課本中的一個名詞,感情連結比老一輩的長者還要淺,對統一的使命感可能也會相對較低。

 

兩韓之間的關係目前看起來在近期可能不會有太大的進展,雖然朴槿惠在上任之前信誓旦旦要對兩韓關係做出大變革,但到目前為止都沒有太大的動作。看來,兩韓離散家屬的見面會可能還會繼續辦下去,而每次前往與會的家屬人數可能會越來越少,南北韓雙方共同期盼的祖國統一之路,也將越來越遠。

 

註1. 陽光政策是一項由金大中大統領提出的兩韓政策,希望以和平的方式來進行兩韓交流,進而達到未來統一的目的。政策的名稱源自於伊索寓言中的「北風與太陽」:北風與太陽比賽誰能將路人的外套脫下來,北風使盡全力吹風,但路人的外套不但沒有被吹掉,甚至還將衣服穿得更緊。而太陽則是反其道而行,以溫暖的陽光照耀路人,讓路人感覺暖後,主動將外套脫下來。

 

raw-image

喜歡這篇文章嗎?一起來支持作者楊智強的韓國報導募資計劃吧!

 


 

看更多楊智強的文章:

韓國節目魅力席捲亞洲,到底如何辦到的?

反韓仇韓!在台韓國人:「台灣人友善好客,但其實心裡不喜歡你」

財團治國?無法無天的財閥掐住韓國命脈

比起韓國,台灣男女很平等?

 

封面圖片來源:Morning Calm Weekly @ Flickr NC ND BY 2.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楊智強的沙龍
116會員
36內容數
<p>台灣對韓國的了解普遍不外乎就是三星、LG、少女時代還有各式各樣的韓劇,又或者是很直觀的認為韓國人不斷刻意打壓台灣,商業上不斷排擠台灣產業,對台灣人不懷好意等。但若仔細想一想,一個離我們這麼近的國家,但我們的了解卻只有非常片面的印象,再加上媒體的刻意操縱,台灣人很容易就會陷入「韓國都能,台灣應該也要能」的框架裡。</p>
楊智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8/09/21
在父權主義強烈的韓國,社會通常會要求男人要「有肩膀」、女人要「守婦道」。所以無論是在學校、家庭或是社會裡,這樣的氣氛都相當濃厚,讓一般LGBT族群相當難以生存,甚至不敢誠實面對自己。
Thumbnail
2018/09/21
在父權主義強烈的韓國,社會通常會要求男人要「有肩膀」、女人要「守婦道」。所以無論是在學校、家庭或是社會裡,這樣的氣氛都相當濃厚,讓一般LGBT族群相當難以生存,甚至不敢誠實面對自己。
Thumbnail
2017/02/18
<p>對於這些從沒想過要到這片由「南朝鮮傀儡政權」統治土地的北韓移民來說,相對而言,他們是被迫成為「叛國者」。</p>
Thumbnail
2017/02/18
<p>對於這些從沒想過要到這片由「南朝鮮傀儡政權」統治土地的北韓移民來說,相對而言,他們是被迫成為「叛國者」。</p>
Thumbnail
2016/12/22
<p>為什麼反對財閥不公壓榨的這個價值,一出國就改變了呢?這正是韓國人潛意識中群體主義的使然。雖然曉得財閥財大勢大在國內盡情剝削勞工,但是到國際上,個人利益就必須被擺在國家之後,「必須犧牲小我、成就大我」。</p>
Thumbnail
2016/12/22
<p>為什麼反對財閥不公壓榨的這個價值,一出國就改變了呢?這正是韓國人潛意識中群體主義的使然。雖然曉得財閥財大勢大在國內盡情剝削勞工,但是到國際上,個人利益就必須被擺在國家之後,「必須犧牲小我、成就大我」。</p>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金日成呼籲南北韓聯邦制、金正日則堅持國家統一,三個原則。北韓從第一代領導人金日成、金正日時期開始,確立了「透過民族主義統一朝鮮半島」的目標,提出了高麗聯邦制在內等等的統一方案,並實施了軟硬兼施的對韓戰略。而金正恩則對統一重新發出挑戰。
Thumbnail
金日成呼籲南北韓聯邦制、金正日則堅持國家統一,三個原則。北韓從第一代領導人金日成、金正日時期開始,確立了「透過民族主義統一朝鮮半島」的目標,提出了高麗聯邦制在內等等的統一方案,並實施了軟硬兼施的對韓戰略。而金正恩則對統一重新發出挑戰。
Thumbnail
與中國關係降溫到要收拾行李走人的地步。 即使中華民國還在中國大陸時期,北韓早已表現出強烈的敵意,稱其為“蔣介石陰謀集團” ,並在中國內戰期間幫助毛澤東及中國共產黨。
Thumbnail
與中國關係降溫到要收拾行李走人的地步。 即使中華民國還在中國大陸時期,北韓早已表現出強烈的敵意,稱其為“蔣介石陰謀集團” ,並在中國內戰期間幫助毛澤東及中國共產黨。
Thumbnail
    2018年4月27日第三次南北韓世紀高峰會於板門店圓滿落幕,蜂擁而至的國際媒體,鋪天蓋地的相關訊息,北韓再度在全球版面上引領風騷。     峰會後兩韓簽署並發表《板門店宣言》,宣言內容多達3大項13小項,重點如下: 一、兩韓將全面改善雙邊關係,並於開城設置雙方官員常駐的共同聯絡事務所
Thumbnail
    2018年4月27日第三次南北韓世紀高峰會於板門店圓滿落幕,蜂擁而至的國際媒體,鋪天蓋地的相關訊息,北韓再度在全球版面上引領風騷。     峰會後兩韓簽署並發表《板門店宣言》,宣言內容多達3大項13小項,重點如下: 一、兩韓將全面改善雙邊關係,並於開城設置雙方官員常駐的共同聯絡事務所
Thumbnail
"韓國是中國一個鄰居,曾經在20世紀的時候中國和韓國有一個共同的敵人——日本帝國,自從1910年日本強迫韓國簽《日韓合併條約》,日本侵占朝鮮半島。因此韓國在中國上海設立一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至今歷屆的韓國總統都會來中國上海拜訪舊址。"
Thumbnail
"韓國是中國一個鄰居,曾經在20世紀的時候中國和韓國有一個共同的敵人——日本帝國,自從1910年日本強迫韓國簽《日韓合併條約》,日本侵占朝鮮半島。因此韓國在中國上海設立一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至今歷屆的韓國總統都會來中國上海拜訪舊址。"
Thumbnail
韓國的地緣政治注定迫使其向北方擴張,不能放棄對日本的仇恨就是拿幾十萬平方公里的潛在領土去換一兩塊小島,而這將會直接摧毀韓國的民族意識,因此韓國大幅轉向仇視中國已經是必然。
Thumbnail
韓國的地緣政治注定迫使其向北方擴張,不能放棄對日本的仇恨就是拿幾十萬平方公里的潛在領土去換一兩塊小島,而這將會直接摧毀韓國的民族意識,因此韓國大幅轉向仇視中國已經是必然。
Thumbnail
韓國也對唐鳳下手,取消了原先對台灣數位部長唐鳳的演講邀約,看起來是想討好中共,也有從中共這裡拿到一些經濟利益,但是我認為這對台灣是失禮的,而且中共的經濟在持續下滑,外匯儲備不夠用,這些經濟利益是維持不下去的。台灣就讓韓國去感受親中路線的苦果就好,然後永遠都要追求強大的綜合國力,在壓力下保持優雅。
Thumbnail
韓國也對唐鳳下手,取消了原先對台灣數位部長唐鳳的演講邀約,看起來是想討好中共,也有從中共這裡拿到一些經濟利益,但是我認為這對台灣是失禮的,而且中共的經濟在持續下滑,外匯儲備不夠用,這些經濟利益是維持不下去的。台灣就讓韓國去感受親中路線的苦果就好,然後永遠都要追求強大的綜合國力,在壓力下保持優雅。
Thumbnail
說到北韓,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 是神祕的領導人、純樸的人民、樣板的建築、發展中的核武,還是壯觀的十萬人排字、劍拔弩張的南北韓交界板門店、建於地下數十公尺的平壤地鐵?
Thumbnail
說到北韓,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 是神祕的領導人、純樸的人民、樣板的建築、發展中的核武,還是壯觀的十萬人排字、劍拔弩張的南北韓交界板門店、建於地下數十公尺的平壤地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