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小確幸,規劃大未來,從「薪」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高物價、高房價卻又低薪的時代,當一個領固定薪資的上班族,雖然看似穩定但背後隱藏的風險卻是最高的,若可支配所得沒有因薪資調漲而逐年增加,那勢必影響資產累積的速度,嚴重的話甚至會有越活壓力越大、負擔越重的感覺,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選擇享受小確幸,但對於未來卻沒有任何風險意識與規劃,一旦發生問題,就只能依賴社會資源來救助了。


 

努力改變現況,這看似一點點的小力量或許改變不了現有的社會問題,但卻可以用來改變跟自己有關的「世界」,像是自己、家人、朋友等,有時候其實把自己跟家庭照顧好,就是一種社會資源的節省,把有形的資源留給真正有需要援助、無謀生能力等在社會底層的人。

 

要怎麼改變現況呢? 就從最基本的收入與支出開始吧!


 

raw-image

 


收入的運用、支出的管理,這個再平常不過的話題,卻也是現在很多人改變不了現況的主要原因,雖然收入是固定的,但我們可以透過規劃好的支出、將帳戶內的資金進行分流,以筆者來說,利用有子帳戶的銀行帳戶(如台新、玉山、HSBC都有子帳戶的功能),進行資金分配,如保險費、車子維修保養費、旅遊基金、零用金(家庭開銷)、股市預備金、緊急預備金等等,將所有固定或不固定的支出分配出來,例如1年的保險費是12萬,那麼就每個月分配1萬至子帳戶,其它依此類推。

 

分配完之後就可以知道家庭收入 - 固定支出後,剩下多少淨資金,而淨資金可以放入股市預備金中或是轉至中短期的定存,透過子帳戶的運作,來了解各項支出的狀況,例如家庭開銷原本是預估每個月2萬,但卻常常透支,這時候最好是養成記帳的習慣,各位也知道,現在錢是很薄的,一不小心幾張小朋友就不見了。

 

利用記帳+子帳戶,可以讓家庭的收入與支出透明化,並藉由支出的管理、量化,在資金足夠家庭運作、無風險的情況下,將可投資的金額提至最大,也就是提升可投資金額的比例,一般來說比較建議至少是30%~ 40%(以上更好),也就是家庭總收入的30%、40% 是可以拿來錢滾錢做使用的,若沒有的話,那麼就必須再開拓財源。

 

開拓財源?那不就要去打工兼差?基本上個人是很不建議利用兼差來增加收入,尤其是花費時間及勞力來換取酬勞的工作,別讓自己變成蠟燭兩頭燒的情況,這樣時間一久,身體出狀況了,賺再多錢也是沒有用喔。

 

開拓財源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利用分配帳戶完之後的「可投資金額」來進行投資,選擇像是筆者過去在部落格中提到的「穩定配息」的股票,一年6%、8% 並不難達到,保守一點的也可以選擇ETF來開始第一份可生息資產的被動收入。

 

若分配完收入之後,發現可投資金額不多,甚至是負值的話,那麼表示家庭已陷入未知的風險之中,未來一旦有成員發生意外或是一筆額外的支出,就有可能會落入舉債、拿不出錢的窘境,有這樣的問題存在的話,那麼表示更需要開拓財源。

 

筆者是覺得不管是上述哪種狀況,有餘錢或沒有餘錢投資的人,都需要另外建立不同的收入管道,讓風險盡量的分攤,例如收入來源是夫妻兩人,那麼當有一方無法工作賺錢時,另一方承受的壓力就很大,這時候若有第2、第3,甚至是第4個收入管道的話,財務問題的風險就可以降至最低。

 

建立多重收入管道其實就是保障未來最好的方式,而且當收入大於原本的薪資到一定程度時,就可以不用再從事勞力性質的工作,轉而為興趣工作或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而建立收入管道除了投資收入之外,事實上還有相當多的方式及工具,覺得自己的薪資不夠?或是退休計劃遙遙無期嗎?建議可以追蹤或訂閱我的寫作計劃,讓我來幫助你把時間有效的轉成一筆筆的持續性收入吧。

 


本文所有圖片來源:Creative Commons Images

責任編輯:Wendy Chan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詹鎬瑋的沙龍
28會員
38內容數
<p>我會提供實用經驗,讓想要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的人,少走一點錯路,奪回人生自主權。</p>
詹鎬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1/12
如果你是一個每個月等待著薪資入帳來支付所有的帳單或債務的人,那麼從這篇文章中你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資訊,我從過去的工作經驗中,了解到不管是熱情、快樂、幸福感,甚至是健康、財富,這些都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而是需要主動去追求,你總不可能躺在沙發上吃著洋芋片喝著含糖飲料,卻還希望自己有個健美的身材吧?
Thumbnail
2020/01/12
如果你是一個每個月等待著薪資入帳來支付所有的帳單或債務的人,那麼從這篇文章中你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資訊,我從過去的工作經驗中,了解到不管是熱情、快樂、幸福感,甚至是健康、財富,這些都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而是需要主動去追求,你總不可能躺在沙發上吃著洋芋片喝著含糖飲料,卻還希望自己有個健美的身材吧?
Thumbnail
2017/11/07
<p>投資的工具、商品何其多,但其實只要專注一、二種即可,只要掌握兩個重點,時間(及早開始)、比例(敢讓你100%投入的商品),累積足夠的退休金一定可以提早達成。</p>
Thumbnail
2017/11/07
<p>投資的工具、商品何其多,但其實只要專注一、二種即可,只要掌握兩個重點,時間(及早開始)、比例(敢讓你100%投入的商品),累積足夠的退休金一定可以提早達成。</p>
Thumbnail
2017/10/31
<p>網站經營,過去SEO被視為重要的一個環節,但現在如何增進瀏覽者的體驗才是搜尋引擎所在乎的事,就如同投資一樣,任何炒短線的行為,終將會帶來一場災難。</p>
Thumbnail
2017/10/31
<p>網站經營,過去SEO被視為重要的一個環節,但現在如何增進瀏覽者的體驗才是搜尋引擎所在乎的事,就如同投資一樣,任何炒短線的行為,終將會帶來一場災難。</p>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提升個人收入的多種方法,包括評估自身技能、尋找兼職機會、提升專業技能、控制支出、投資理財等。即使在職場上流機會不大或時間有限的情況下,仍然可以透過合理的規劃和主動行動來增加收入。文章中的建議適合各種背景及工作經歷的人,並強調持續學習和合理管理財務的重要性。
Thumbnail
提升個人收入的多種方法,包括評估自身技能、尋找兼職機會、提升專業技能、控制支出、投資理財等。即使在職場上流機會不大或時間有限的情況下,仍然可以透過合理的規劃和主動行動來增加收入。文章中的建議適合各種背景及工作經歷的人,並強調持續學習和合理管理財務的重要性。
Thumbnail
理財,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課題,尤其對於認真上班的小資族來說更值得關注。 每個月的薪資收入數字都差不多一樣,但透過有效率的財富管理,小資族也能夠達成財富增長的目標。 這篇文章將提供理財相關概念與方法,讓小資男孩女孩們一起走上財富自由大門。 無論各位的目標是資產增值、償還貸款還
Thumbnail
理財,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課題,尤其對於認真上班的小資族來說更值得關注。 每個月的薪資收入數字都差不多一樣,但透過有效率的財富管理,小資族也能夠達成財富增長的目標。 這篇文章將提供理財相關概念與方法,讓小資男孩女孩們一起走上財富自由大門。 無論各位的目標是資產增值、償還貸款還
Thumbnail
從小小的理財,學會很多為人相處,就算今天是小資族的你,靠著穩健的理財,也能成為慢慢走向天龍國度。
Thumbnail
從小小的理財,學會很多為人相處,就算今天是小資族的你,靠著穩健的理財,也能成為慢慢走向天龍國度。
Thumbnail
你是否感覺到最近生活費越來越不夠用 ? 當你付出更多的努力在工作上時,薪水的漲幅與物價的上漲速度相比,顯得微不足道 ? 物價飆升、薪水不漲已成為現在社會普遍所面臨的問題了。 【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你是否思考過,為什麼有些人財富不斷的增長,有些人卻每天入不敷出,為什麼差距越來越大呢 ? 「你覺得,為什
Thumbnail
你是否感覺到最近生活費越來越不夠用 ? 當你付出更多的努力在工作上時,薪水的漲幅與物價的上漲速度相比,顯得微不足道 ? 物價飆升、薪水不漲已成為現在社會普遍所面臨的問題了。 【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你是否思考過,為什麼有些人財富不斷的增長,有些人卻每天入不敷出,為什麼差距越來越大呢 ? 「你覺得,為什
Thumbnail
工作收入大於支出,是「生活」的基本觀念。 被動收入大於支出,是「退休」的努力目標。 但,你真的有看懂這兩個簡單的公式嗎? 沒錢!並非只有增加「工作收入」一途。
Thumbnail
工作收入大於支出,是「生活」的基本觀念。 被動收入大於支出,是「退休」的努力目標。 但,你真的有看懂這兩個簡單的公式嗎? 沒錢!並非只有增加「工作收入」一途。
Thumbnail
「你講真的還假的!?」 「你沒聽錯,我也沒說錯!這可是有周全的想法喔!」 看來,前來諮詢的民眾應該在懷疑她眼前的這位顧問,在碰面前有偷喝酒吧……
Thumbnail
「你講真的還假的!?」 「你沒聽錯,我也沒說錯!這可是有周全的想法喔!」 看來,前來諮詢的民眾應該在懷疑她眼前的這位顧問,在碰面前有偷喝酒吧……
Thumbnail
「好怕這回財報填出來的淨資產金額會很糟!」 「為什麼會這樣說?」 「因為疫情讓薪水變差了,資產數字怎麼可能還會增加?」 「妳現在是先幫自己打預防針的概念嗎?」
Thumbnail
「好怕這回財報填出來的淨資產金額會很糟!」 「為什麼會這樣說?」 「因為疫情讓薪水變差了,資產數字怎麼可能還會增加?」 「妳現在是先幫自己打預防針的概念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