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CFP的日常】當薪資減少,財產卻依舊能穩健增長的3個重要觀念!

2022/06/0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圖片來源 : Unsplash
也歡迎用聽的來一起學習!
作者:蔣竣植CFP

「好怕這回財報填出來的淨資產金額會很糟!」

「為什麼會這樣說?」

「因為疫情讓薪水變差了,財產怎麼可能還會增加?」

「妳現在是先幫自己打預防針的概念嗎?」

每當到了要定期更新個人財報時,多數客戶免不了對財報數字有所猜測。有著期待資產能增加,又卻害怕數字不如預期的矛盾心情。

「去年的平均薪資少了約2萬元,降幅還不小喔!」我分析道。

「我完蛋了!那財產數字應該很難看吧?」

「恰好相反!比一年前還增加了50萬!」我安慰說著。

「怎麼可能……」客戶的眼睛瞪得超大!

「收入」與「資產」的關係
相信這是許多人長久以來的迷思 – 收入和資產之間有著絕對的關係,高收入意謂著高資產。總覺得收入高的族群,存錢一定比較容易。反之,收入若不高,似乎也很難有積蓄。但,真的是這樣嗎?
事實上,高收入的族群,生活開銷也不少,常有著「反正收入高,多花一點應該也還好」的想法,而錢也就這樣逐漸流失了……也因如此,在諮詢的案例中,常會出現高收入伴隨著低存款高收入伴隨著高負債的狀況。原來,收入不一定能與資產成正比!
想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甚至追求更好的生活想像,難道只能透過無止盡的增加收入嗎? 若真如此,我們豈不就成了永遠無法休息的「工作機器」、「金錢的奴隸」?
賺錢的目的是為了花錢,而花錢的結果是為了賺更多的錢。該如何打破這樣的惡性循環?唯有將收入的一部分轉成「資產」的那一刻,就會開始變得不一樣了!
資產累積的關鍵
回到我們一開始的案例,原來客戶的資產項目中,有著股票、基金及儲蓄險,在去年的投資行情高漲,而儲蓄險也隨著時間增值的情況下,讓因疫情而減少的薪資,卻依舊能讓個人身價(資產)上漲。看似矛盾的邏輯,原來一點也不奇怪,反而更能驗證將收入轉成資產的重要,還挺激勵人心的,不是嗎?
或許你會說,那是因為她有購買資產的項目,所以才能降低因收入減少所帶來的衝擊!但實際上資產的累積來自兩個關鍵:

執行 & 時間

若數年前沒有下定決心開始從收入中撥一部分的錢來購買投資、儲蓄等商品,資產也不會在今日能有效增長!
或許數年前不確定購買「資產」的動作是否正確,但願意聽從建議,透過時間來證明「資產」代表著過去的努力被保留下來。證實「累積資產」所帶來的財富效應,是需要時間才能享有其複利效果。
你可能會擔心:「投資也有可能會導致虧損」、「儲蓄險的理財效益不佳」等商品本身須面對的風險。但其實這都是下一個階段該煩惱的事,若沒有試著先擠出錢來存,一切的擔心都是多餘的!
薪資減少原來是一件好事
財務諮詢的過程中,隨著所遇到的財務問題,常會引導一些觀念,希望客戶能從中學習如何面對困境,如何找出解決的方法。當薪資減少的同時,該如何持續存到錢,甚至能持續轉成投資、儲蓄等理財工具?關鍵就是:

同步降低相關支出

假設7萬元的薪資,相關支出5萬(含生活、負債、保費等),結餘2萬可供投資理財。也就是

7 (薪資)-5 (支出)=2 (結餘)

而在薪資調降2萬元之後,客戶感受到財務的壓力,但為了能維持投資理財的習慣,也就同步檢視自身的消費習慣,調整支出項目,遂而公式就成了

5 (薪資)-3 (支出)=2 (結餘)

適者生存,重點不在自己是否是「天選之人」,而是能否將自己調整成適合目前環境的狀態。原來,減薪這件事,讓她發現其實平常可以不用花那麼多錢。

因為減薪,有著持續累積的資產當後盾。

因為減薪,有著嘗試降低的支出做動力。

沒有做不到,只有要不要!

其實上述的觀念相信大家都知道,但卻依舊不容易做到,是嗎?
歡迎預約時間,我們來聊一聊,說不定能找出一些方法!
對財務感到困擾? 歡迎預約-財務諮詢 :
歡迎逛逛我的社群平台 :
想成為財務顧問? 歡迎報名-財務顧問線上訓練課程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24會員
329內容數
一位熱愛閱讀、喜愛講課、樂於投資、醉心於研究國際政經新聞的書呆子。 希望透過寫作,能讓更多人得到正確的理財觀念及國際觀。 持續進化中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