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富足卻越不滿足?《湖濱散記》的啟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心裡常常浮現一個問題:「若是梭羅活在現代,他的《湖濱散記》(Walden, or life in the woods)會怎麼寫?」

 

相對於科技與物質文明凌駕一切之上的今天,梭羅生活的一百多年前的社會還算單純樸實。他如何能未卜先知地道盡當代人所面對的精神困境?這種預知,讓梭羅的《湖濱散記》在近代愈來愈受全世界重視。

 

這十多年來,我在逛書店或者二手書店、跳蚤市場時,只要看到《湖濱散記》的譯本就會購買,不知不覺也買了將近二十種不同出版社的翻譯版本。或許是梭羅寫作方式常夾帶格言式的警語,所以大概是最常被當代人引用的作者之一。不過《湖濱散記》其實不太容易翻譯,因為原文字句冗長,他又喜歡引用拉丁文與古代語法,同時文辭既曲折又嘮叨。

 

也或許這些年不斷重新閱讀《湖濱散記》的緣故吧,我自己的真實生活,好像也愈來愈像他了。像我住在台北近郊的山上,就如同他的湖邊小屋,雖然說是在森林,其實離城鎮不遠;也如同他常常讚頌獨處一般,我也需要大量獨處時間,但我家裏也像他的小木屋,常常高朋滿座。

 

他說當一個人離群索居時,才可能體會出生命的意義。是的,我同意,因為孤獨是必要的。孤獨可以使生命恢復完整,可以回到自我的根源、求得身心安頓。

 

raw-image

 

梭羅這麼說:「若是一天裡有幾個時段可待在自己的空間裡,完全忠實地面對自己,真是一大釋放。它們可以讓一天的其他時間變得活躍起來!」看來我是很幸福的,每天有很多很長時段的獨處,事實上這已經是我非常重要的精神支柱了!

 

但孤獨與寂寞不同。孤獨是物理狀態,寂寞是心理狀態;孤獨是分離的個體,寂寞是意識的孤島。在孤獨中,才能與自我對晤。

 

這十多年來,案頭上一直擺著梭羅寫的一句話:「如果一個人沒有和他的同伴保持同樣的步調,那可能是因為他聽到了不同的鼓聲!」這段話令我產生信心:雖然一樣得生活在眾人之中,卻不必然得像眾人般活著。當我一邊傾聽自己心裡的鼓聲前進時,我也更能包容與欣賞跟我意見不同的人,或許他們也正在傾聽自己內心的鼓聲。

 

他說:「我這裡不用電,我自己生火。晚上我點煤油燈。沒有自來水,我從井裡打水。我自己劈柴燒飯。這些簡單的活動使人也變得簡單。要變得簡單,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啊!」單純的肉體勞動,可以帶來精神上的單純。在專注的肢體運動與滴滴汗水下,人的心靈也一點一滴沉穩簡淨,因而聽見來自內在的韻律。

 

我想,這也許是自古以來,世界各宗教都要求修行人以「親身勞動」來完成生活中許多需求的原因吧?

 

在梭羅那個時代所面對的世界,其實還算是很單純的。如今的數位化時代,是個虛擬與真實逐漸失去了邊界的時代,正如同我們大腦裡的記憶與情緒,也可以被分解成神經細胞電位差傳遞一般。因此,在「虛擬實境」科技即將取代人類的娛樂與體驗時,我愈加懷念那個會流汗的真實世界。這些「數位化的民眾」即使擠入國家公園,也會失去感受大自然的熱情。我看到的,大部分都是喊無聊的小孩和麻木的家長,只會用相機或攝影機行禮如儀地拍下美景或地標。大自然已經變成可以捕捉回家的影像,或者說成為可以消費的商品。

 

要真正了解大地之美,不能只是站在遠處用眼睛去看它,或是透過高傳真影像去欣賞它。而是要親自走一段路,流流汗,喘喘氣,甚至會受點傷,去接近並崇敬它。是的,他說:「感受生活的品質,那是藝術最高的境界。」

 

當每一個人都陷入了拚命工作、拚命消費的循環時,其實也逐漸喪失了對生活的感受能力,形成了物質愈豐盛,但是精神和心靈卻愈空虛的現象。換句話說,我們愈富足卻愈不滿足。當一個人不斷購物,不斷想擁有更多時,用的其實並不是金錢,而是時間。然而時間就是生命,我們用生命換來的那些物品,是我們真正想要的嗎?

 

這些年隨著節能減碳的風潮,簡單生活也似乎形成另一種時尚。因此「少就是多」、「簡單就是豐富」也出現在許多人的口中。少與多是相反的意義,簡單與豐富也是相反的概念,為什麼會等於呢?

 

這是因為人的時間是有限的,人的精神注意力是有限的,當一個人的心裡充塞太多東西的時候,其實什麼也都感受不到了;反而是當簡單的時候,我們的心才會活在一個更大的空間中。就像一個吃得很飽的人,對食物就不會有任何興趣一樣,一個沒有感受力的心靈,是無法擁有真實的快樂的。

 

梭羅他也一再批評人們一味講求外表與速度——彷彿大的,快的就是好的。可是我們是否在得與失之間曾做過省思與評量?

 

要從簡單生活中找到真正的樂趣,不是因為流行或道德的壓力,不是因為別人覺得你「應該」這麼過而勉強自己去做。「簡單」就好像一棵樹,是從我們的內在自然而然生長出來的,而不是來自於外在,把新的樹皮貼在自己身上。

 

傾聽內在的聲音,找到自己的簡單之道,重新感受生活的樂趣。

 

 


 

所有圖片來源:wikipedia CC BY 2.0

編輯:熊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5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7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Thumbnail
2025/04/27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常常心裡會浮現一個問題:「若是梭羅活在現代,他的湖濱散記會怎麼寫?」 因為相對於科技與物質文明凌駕一切之上的今天,梭羅生活的一百多年前的社會還算單純樸實,他如何能未卜先知的道盡當代人所面對的精神困境? 這種預知,讓梭羅的「湖濱散記」在近代愈來愈受全世界重視。這十多年來,我在逛書店或者二手書店,跳蚤市
Thumbnail
常常心裡會浮現一個問題:「若是梭羅活在現代,他的湖濱散記會怎麼寫?」 因為相對於科技與物質文明凌駕一切之上的今天,梭羅生活的一百多年前的社會還算單純樸實,他如何能未卜先知的道盡當代人所面對的精神困境? 這種預知,讓梭羅的「湖濱散記」在近代愈來愈受全世界重視。這十多年來,我在逛書店或者二手書店,跳蚤市
Thumbnail
在印度的哲學裏,隱士般的孤獨生活是成熟階段的人所應該選擇的生活。在「奧義書」這部印度經典中就明白地規定,每一個男人,在到達一定的人生階段之後,就應該拋棄家庭和財物,遁隱到森林去。 現代物質文明生活發展到極致之後,梭羅的影響力正在擴大中:「我到森林去,是因為我希望過一種從容不迫的生活,只去面對生活的必
Thumbnail
在印度的哲學裏,隱士般的孤獨生活是成熟階段的人所應該選擇的生活。在「奧義書」這部印度經典中就明白地規定,每一個男人,在到達一定的人生階段之後,就應該拋棄家庭和財物,遁隱到森林去。 現代物質文明生活發展到極致之後,梭羅的影響力正在擴大中:「我到森林去,是因為我希望過一種從容不迫的生活,只去面對生活的必
Thumbnail
常常心裡會浮現一個問題:「若是梭羅活在現代,他的湖濱散記會怎麼寫?」 因為相對於科技與物質文明凌駕一切之上的今天,梭羅生活的一百多年前的社會還算單純樸實,他如何能未卜先知的道盡當代人所面對的精神困境? 這種預知,讓梭羅的「湖濱散記」在近代愈來愈受全世界重視。三十多年來,我在逛書店或者二手書店,跳蚤市
Thumbnail
常常心裡會浮現一個問題:「若是梭羅活在現代,他的湖濱散記會怎麼寫?」 因為相對於科技與物質文明凌駕一切之上的今天,梭羅生活的一百多年前的社會還算單純樸實,他如何能未卜先知的道盡當代人所面對的精神困境? 這種預知,讓梭羅的「湖濱散記」在近代愈來愈受全世界重視。三十多年來,我在逛書店或者二手書店,跳蚤市
Thumbnail
「我不想生活在這個不安的、神經質、鬧哄哄、無聊的十九世紀, 而只想若有所思地站著或坐著,聽任這個時代流逝。」 -亨利.梭羅《湖濱散記》
Thumbnail
「我不想生活在這個不安的、神經質、鬧哄哄、無聊的十九世紀, 而只想若有所思地站著或坐著,聽任這個時代流逝。」 -亨利.梭羅《湖濱散記》
Thumbnail
https://photos.app.goo.gl/zdWF3oz4jjZN4Sdu9 最後分享“湖濱散記”書本中我喜歡的一句話: 「一個人若是跟不上同伴的步伐,或許是因為他聽到不一樣的鼓聲,就讓他跟著耳朵裡聽到的音樂前進吧!」
Thumbnail
https://photos.app.goo.gl/zdWF3oz4jjZN4Sdu9 最後分享“湖濱散記”書本中我喜歡的一句話: 「一個人若是跟不上同伴的步伐,或許是因為他聽到不一樣的鼓聲,就讓他跟著耳朵裡聽到的音樂前進吧!」
Thumbnail
書名雖然命為散記,第一篇卻是「經濟」,也是最長的一篇將近百頁,可見梭羅的憂國憂民之心,裡面又針又貶,盡是對人類社會無限的擔憂,他提及了文明、制度、工作、教育...如何一步一步演變至今,人類的生活究竟是改善了還是混亂了。唯一可以確認的是「盲目工作」這種狀況至今170年來始終沒有改變,梭羅實在是位先知!
Thumbnail
書名雖然命為散記,第一篇卻是「經濟」,也是最長的一篇將近百頁,可見梭羅的憂國憂民之心,裡面又針又貶,盡是對人類社會無限的擔憂,他提及了文明、制度、工作、教育...如何一步一步演變至今,人類的生活究竟是改善了還是混亂了。唯一可以確認的是「盲目工作」這種狀況至今170年來始終沒有改變,梭羅實在是位先知!
Thumbnail
也或許這些年不斷重新閱讀「湖濱散記」的緣故吧,我自己的真實生活,好像也愈來愈像他了。 常常心裡會浮現一個問題:「若是梭羅活在現代,他的湖濱散記會怎麼寫?」   因為相對於科技與物質文明凌駕一切之上的今天,梭羅生活的一百多年前的社會還算單純樸實,他如何能未卜先知的道盡當代人所面對的精神困境?   這種
Thumbnail
也或許這些年不斷重新閱讀「湖濱散記」的緣故吧,我自己的真實生活,好像也愈來愈像他了。 常常心裡會浮現一個問題:「若是梭羅活在現代,他的湖濱散記會怎麼寫?」   因為相對於科技與物質文明凌駕一切之上的今天,梭羅生活的一百多年前的社會還算單純樸實,他如何能未卜先知的道盡當代人所面對的精神困境?   這種
Thumbnail
我前往森林,是因為我想要過著自由且無拘無束的生活,是為了彰顯人生的基本需求,看看我是否能學到生活要交給我的東西,而不要等到我臨死時才發現自己並沒有生活過。 梭羅
Thumbnail
我前往森林,是因為我想要過著自由且無拘無束的生活,是為了彰顯人生的基本需求,看看我是否能學到生活要交給我的東西,而不要等到我臨死時才發現自己並沒有生活過。 梭羅
Thumbnail
慢下速度,增加生活的感受,『活在當下』,才是幸福感的來源。 污染、全球暖化、雨林破壞,我們這個消費社會的奢侈敗壤,這些新聞與訊息日以繼夜地轟炸著,我們知道地球糟糕透頂,我們也已經非常關心了,可是還是不斷被迫想著它,無形中變成我們心中的折磨,這種道德的負担或許會逼我們想做點什麼,但是往往半途而廢,久而
Thumbnail
慢下速度,增加生活的感受,『活在當下』,才是幸福感的來源。 污染、全球暖化、雨林破壞,我們這個消費社會的奢侈敗壤,這些新聞與訊息日以繼夜地轟炸著,我們知道地球糟糕透頂,我們也已經非常關心了,可是還是不斷被迫想著它,無形中變成我們心中的折磨,這種道德的負担或許會逼我們想做點什麼,但是往往半途而廢,久而
Thumbnail
總覺得「簡單」就好像一棵樹,從我們的內在自然而然長出來,而不是來自於外在,把新的樹皮貼在自己身上。要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順隨過程,找到我們自己的簡單之道,重新感受到生活的樂趣。
Thumbnail
總覺得「簡單」就好像一棵樹,從我們的內在自然而然長出來,而不是來自於外在,把新的樹皮貼在自己身上。要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順隨過程,找到我們自己的簡單之道,重新感受到生活的樂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