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讀《湖濱散記》 文明追趕不上的智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連下了好幾天的雨,今天終於陽光露臉,停止了不耐煩的心情。想想,如果是梭羅,天氣對他的影響肯定不大,豔陽也好陰雨也好,他都擁抱,樂在其中。

  梭羅在28歲時到瓦爾登湖畔,自建小屋獨居長達兩年兩個月,還選在美國獨立紀念日當天入住。書裡記錄了生活觀察和哲學省思,一邊細膩地描繪著動植物和氣候變化,一邊批判著社會和文明。書中的字量頗多,加上梭羅的句子都偏長,也堆砌了很多詞彙,需要多一點耐心,不過字字句句都是他內心的焦急聲,恨不得人類趕快向上提升,別再沉淪了。

我到森林裡去,是因為我希望過著有意識的生活,單純面對生活必要的部分,看我是否能學會它要交給我的事,而不是在我臨死之前才發現自己並沒有真正地活過。
裡面的名言佳句多到滿出來

裡面的名言佳句多到滿出來

  書名雖然命為散記,第一篇卻是「經濟」,也是最長的一篇將近百頁,可見梭羅的憂國憂民之心,裡面又針又貶,盡是對人類社會無限的擔憂,他提及了文明、制度、工作、教育...如何一步一步演變至今,人類的生活究竟是改善了還是混亂了。唯一可以確認的是「盲目工作」這種狀況至今170年來始終沒有改變,梭羅實在是位先知! 拚了命工作會帶給人一種假象成就感,如果沒有覺醒,將一直輪轉下去,而獨處是覺醒的機會。

人都是基於錯誤的理由而勞動,屬於人更好的部分很快就被犁進土裡當堆肥了

  梭羅是簡單生活的代表,把自己的人生當作無數個實驗,親手創造生活。經過他親身實驗,自己一年只要工作六個星期左右就可以滿足生活開銷,他也料到讀者會質疑,在下一頁就回答了問題:我這個人的長才就是需要的東西很少,也不太影響我平時的情緒。他自給自足、因為不太累、所以吃不多,因為需要少、可以工作少,因而飽滿的是精神生活,他閱讀、思考、觀察、欣賞,與天地萬物為友。他希望這個世界盡量要有各式各樣的生活方式,希望每個人都勇於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是父母的也不是大眾的。以下這句話分享給努力創造人生的朋友,梭羅懂你。

如果一個人沒有和他的同伴保持同樣的步調,那可能是因為他聽到了不同的鼓聲!

  我特別喜歡「聲音」這個篇章,不但接續前篇的「閱讀」,還能藉著火車聲展開對商業的看法。他說書籍雖然是最精選最經典的,卻是有限的,遺漏了萬種萬物在訴說的,而這些語言從不隱喻。梭羅經常從日出發呆到中午,什麼事都不做,只聆聽萬物的交談,有陽光、松樹、麻雀、野鴿....他視這些為恩賜,也視為好運。接著老鷹開始竄飛,湖裡的魚隆隆震動,是目中無人的火車聲。梭羅轉換成想像:貨物來了、牲畜來了。他開始談論貧富問題,同時也讚揚商業,只是他選擇自然樸實,因為簡單的生活讓他理解宇宙法則,智慧藏在天地萬物之間。隔天傳來公雞的叫聲,人們又開始勞動了。

心靈平靜的人,住在哪裡,哪裡就像宮殿,一樣心滿意足,一樣充滿快樂。
吹毛求疵的人即使在天堂也能挑出瑕疵。

  「湖」這個篇章非常有可看性,可以欣賞梭羅描繪景色萬物的文采,波浪與波光的皺褶、湖面顏色的變化、划槳聲的迴盪.、湖上的野雁和湖裡的魚...每一個比喻都是神來一筆。梭羅認為湖是最美麗,最有表情的風景,是大地的眼睛。在岸邊生長的樹木是眼睛上細長的睫毛,周圍樹林茂命的群山和懸崖,則是他的眉毛。看進湖中,觀者可以衡量自己本身的深度,湖的性格不知比我們敞開多少。最後他無奈地說,太多人無法與大自然的豐富之美相融,大自然只能獨自欣欣向榮。

  大自然就是一股難以言語的力量,它不愛出風頭,它就默默待在那裏,看著人們來來往往,來採集的人就給他食物、來沉思的人就他答案、來療傷的人就給他擁抱,而什麼都不求的人就給他所有。盧梭從不要求大自然給他晴天或是果實,只是安安靜靜地與它為友,尊重它的脾氣和個性,而大自然便給了他一個心靈的寶藏,他寫成文字,讓湖濱散記成為人類的寶藏。

我實在無法用言語形容大自然的純潔與仁慈,那太陽、風和雨,夏天與冬天是如此健康、如此歡樂,這是它永遠供應不斷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子菁選日常的沙龍
90會員
138內容數
一道光、一抹笑、一頓飯、一本書、一部劇.....都可以好好聊下去。
2022/11/03
看完我是貓和少爺,決定要挑戰另外一種面向的夏目漱石。   心這部小說,共有三大章節,老師與我、父母與我、老師與遺書,非以情節推進的小說,比較像是在聊某件事,某件發生在心裡面的事情。看一名知識份子如果用最高標準來審視自己,一步一步走向道德的懸崖。如果你也喜歡日本文學這種極致絢爛的生命美學,推薦你讀這本
Thumbnail
2022/11/03
看完我是貓和少爺,決定要挑戰另外一種面向的夏目漱石。   心這部小說,共有三大章節,老師與我、父母與我、老師與遺書,非以情節推進的小說,比較像是在聊某件事,某件發生在心裡面的事情。看一名知識份子如果用最高標準來審視自己,一步一步走向道德的懸崖。如果你也喜歡日本文學這種極致絢爛的生命美學,推薦你讀這本
Thumbnail
2022/09/01
這是我繼複眼人第二本吳明益的小說,將近四百頁的內容,讀起來精緻動人。   我沒有看太多簡介便購入閱讀,起初我以為是藉著父親的腳踏車緬懷時代的書寫,但其實不然,找車只是這個故事的釣竿,底層的時間軸橫跨日治昭和迄今,戰爭佔了不少篇幅,其間夾雜著親情、物情、動物情、整個材質是既寫實又魔幻的。
Thumbnail
2022/09/01
這是我繼複眼人第二本吳明益的小說,將近四百頁的內容,讀起來精緻動人。   我沒有看太多簡介便購入閱讀,起初我以為是藉著父親的腳踏車緬懷時代的書寫,但其實不然,找車只是這個故事的釣竿,底層的時間軸橫跨日治昭和迄今,戰爭佔了不少篇幅,其間夾雜著親情、物情、動物情、整個材質是既寫實又魔幻的。
Thumbnail
2022/07/14
這是關於一對姊弟被母親遺棄、父親過世、被繼母轟出家門的故事。有形的家和無形的家,對他們而言都不存在。 「我也不想浪費這僅有的時間,坐在這棟該死的房子前面,但我們最後卻還是來到這裡:像燕子,像鮭魚,我們是受制於自己遷徙慣性的無助俘虜。」
Thumbnail
2022/07/14
這是關於一對姊弟被母親遺棄、父親過世、被繼母轟出家門的故事。有形的家和無形的家,對他們而言都不存在。 「我也不想浪費這僅有的時間,坐在這棟該死的房子前面,但我們最後卻還是來到這裡:像燕子,像鮭魚,我們是受制於自己遷徙慣性的無助俘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紫兒佩佩自我療癒作家 *內容 作者梭羅在書中談到他生活在華爾騰湖的生活,記錄在那裡的生活,以其自然書寫的方式,讓後代人能知道他所思所想。他記錄中包含他充滿好奇的大自然,讓他的日常生活充滿驚奇,他不需要特別去消遣,他本身的生活就是消遣。 此書記錄了梭羅充滿流浪式的、浪漫式生活,竟是隨手可得的。讓讀者
Thumbnail
紫兒佩佩自我療癒作家 *內容 作者梭羅在書中談到他生活在華爾騰湖的生活,記錄在那裡的生活,以其自然書寫的方式,讓後代人能知道他所思所想。他記錄中包含他充滿好奇的大自然,讓他的日常生活充滿驚奇,他不需要特別去消遣,他本身的生活就是消遣。 此書記錄了梭羅充滿流浪式的、浪漫式生活,竟是隨手可得的。讓讀者
Thumbnail
常常心裡會浮現一個問題:「若是梭羅活在現代,他的湖濱散記會怎麼寫?」 因為相對於科技與物質文明凌駕一切之上的今天,梭羅生活的一百多年前的社會還算單純樸實,他如何能未卜先知的道盡當代人所面對的精神困境? 這種預知,讓梭羅的「湖濱散記」在近代愈來愈受全世界重視。這十多年來,我在逛書店或者二手書店,跳蚤市
Thumbnail
常常心裡會浮現一個問題:「若是梭羅活在現代,他的湖濱散記會怎麼寫?」 因為相對於科技與物質文明凌駕一切之上的今天,梭羅生活的一百多年前的社會還算單純樸實,他如何能未卜先知的道盡當代人所面對的精神困境? 這種預知,讓梭羅的「湖濱散記」在近代愈來愈受全世界重視。這十多年來,我在逛書店或者二手書店,跳蚤市
Thumbnail
梭羅說:「我們天性中最優美的品格,像果實上的霜粉一樣, 是只能輕手輕腳,才得以保存的。」梭羅還在《瓦爾登湖》 如此寫道:「無論你的生活有多麼低劣平庸, 都要面對它好好地過;不要躲避它咒罵它。」 散步,必須散步。為你自己散步。
Thumbnail
梭羅說:「我們天性中最優美的品格,像果實上的霜粉一樣, 是只能輕手輕腳,才得以保存的。」梭羅還在《瓦爾登湖》 如此寫道:「無論你的生活有多麼低劣平庸, 都要面對它好好地過;不要躲避它咒罵它。」 散步,必須散步。為你自己散步。
Thumbnail
常常心裡會浮現一個問題:「若是梭羅活在現代,他的湖濱散記會怎麼寫?」 因為相對於科技與物質文明凌駕一切之上的今天,梭羅生活的一百多年前的社會還算單純樸實,他如何能未卜先知的道盡當代人所面對的精神困境? 這種預知,讓梭羅的「湖濱散記」在近代愈來愈受全世界重視。三十多年來,我在逛書店或者二手書店,跳蚤市
Thumbnail
常常心裡會浮現一個問題:「若是梭羅活在現代,他的湖濱散記會怎麼寫?」 因為相對於科技與物質文明凌駕一切之上的今天,梭羅生活的一百多年前的社會還算單純樸實,他如何能未卜先知的道盡當代人所面對的精神困境? 這種預知,讓梭羅的「湖濱散記」在近代愈來愈受全世界重視。三十多年來,我在逛書店或者二手書店,跳蚤市
Thumbnail
「我不想生活在這個不安的、神經質、鬧哄哄、無聊的十九世紀, 而只想若有所思地站著或坐著,聽任這個時代流逝。」 -亨利.梭羅《湖濱散記》
Thumbnail
「我不想生活在這個不安的、神經質、鬧哄哄、無聊的十九世紀, 而只想若有所思地站著或坐著,聽任這個時代流逝。」 -亨利.梭羅《湖濱散記》
Thumbnail
https://photos.app.goo.gl/zdWF3oz4jjZN4Sdu9 最後分享“湖濱散記”書本中我喜歡的一句話: 「一個人若是跟不上同伴的步伐,或許是因為他聽到不一樣的鼓聲,就讓他跟著耳朵裡聽到的音樂前進吧!」
Thumbnail
https://photos.app.goo.gl/zdWF3oz4jjZN4Sdu9 最後分享“湖濱散記”書本中我喜歡的一句話: 「一個人若是跟不上同伴的步伐,或許是因為他聽到不一樣的鼓聲,就讓他跟著耳朵裡聽到的音樂前進吧!」
Thumbnail
有些朋友說盧梭是渣男,而他是我的偶像,也許他的私人生活不足以成為楷模,但一個思想家或哲學家提供給世人的應該是對於人性的思考,而不是一個完美的人性。我十幾歲的時候讀了《社會契約論》而決定學習法律。
Thumbnail
有些朋友說盧梭是渣男,而他是我的偶像,也許他的私人生活不足以成為楷模,但一個思想家或哲學家提供給世人的應該是對於人性的思考,而不是一個完美的人性。我十幾歲的時候讀了《社會契約論》而決定學習法律。
Thumbnail
書名雖然命為散記,第一篇卻是「經濟」,也是最長的一篇將近百頁,可見梭羅的憂國憂民之心,裡面又針又貶,盡是對人類社會無限的擔憂,他提及了文明、制度、工作、教育...如何一步一步演變至今,人類的生活究竟是改善了還是混亂了。唯一可以確認的是「盲目工作」這種狀況至今170年來始終沒有改變,梭羅實在是位先知!
Thumbnail
書名雖然命為散記,第一篇卻是「經濟」,也是最長的一篇將近百頁,可見梭羅的憂國憂民之心,裡面又針又貶,盡是對人類社會無限的擔憂,他提及了文明、制度、工作、教育...如何一步一步演變至今,人類的生活究竟是改善了還是混亂了。唯一可以確認的是「盲目工作」這種狀況至今170年來始終沒有改變,梭羅實在是位先知!
Thumbnail
也或許這些年不斷重新閱讀「湖濱散記」的緣故吧,我自己的真實生活,好像也愈來愈像他了。 常常心裡會浮現一個問題:「若是梭羅活在現代,他的湖濱散記會怎麼寫?」   因為相對於科技與物質文明凌駕一切之上的今天,梭羅生活的一百多年前的社會還算單純樸實,他如何能未卜先知的道盡當代人所面對的精神困境?   這種
Thumbnail
也或許這些年不斷重新閱讀「湖濱散記」的緣故吧,我自己的真實生活,好像也愈來愈像他了。 常常心裡會浮現一個問題:「若是梭羅活在現代,他的湖濱散記會怎麼寫?」   因為相對於科技與物質文明凌駕一切之上的今天,梭羅生活的一百多年前的社會還算單純樸實,他如何能未卜先知的道盡當代人所面對的精神困境?   這種
Thumbnail
我前往森林,是因為我想要過著自由且無拘無束的生活,是為了彰顯人生的基本需求,看看我是否能學到生活要交給我的東西,而不要等到我臨死時才發現自己並沒有生活過。 梭羅
Thumbnail
我前往森林,是因為我想要過著自由且無拘無束的生活,是為了彰顯人生的基本需求,看看我是否能學到生活要交給我的東西,而不要等到我臨死時才發現自己並沒有生活過。 梭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