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讀《湖濱散記》 文明追趕不上的智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連下了好幾天的雨,今天終於陽光露臉,停止了不耐煩的心情。想想,如果是梭羅,天氣對他的影響肯定不大,豔陽也好陰雨也好,他都擁抱,樂在其中。
  梭羅在28歲時到瓦爾登湖畔,自建小屋獨居長達兩年兩個月,還選在美國獨立紀念日當天入住。書裡記錄了生活觀察和哲學省思,一邊細膩地描繪著動植物和氣候變化,一邊批判著社會和文明。書中的字量頗多,加上梭羅的句子都偏長,也堆砌了很多詞彙,需要多一點耐心,不過字字句句都是他內心的焦急聲,恨不得人類趕快向上提升,別再沉淪了。
我到森林裡去,是因為我希望過著有意識的生活,單純面對生活必要的部分,看我是否能學會它要交給我的事,而不是在我臨死之前才發現自己並沒有真正地活過。
裡面的名言佳句多到滿出來
  書名雖然命為散記,第一篇卻是「經濟」,也是最長的一篇將近百頁,可見梭羅的憂國憂民之心,裡面又針又貶,盡是對人類社會無限的擔憂,他提及了文明、制度、工作、教育...如何一步一步演變至今,人類的生活究竟是改善了還是混亂了。唯一可以確認的是「盲目工作」這種狀況至今170年來始終沒有改變,梭羅實在是位先知! 拚了命工作會帶給人一種假象成就感,如果沒有覺醒,將一直輪轉下去,而獨處是覺醒的機會。
人都是基於錯誤的理由而勞動,屬於人更好的部分很快就被犁進土裡當堆肥了
  梭羅是簡單生活的代表,把自己的人生當作無數個實驗,親手創造生活。經過他親身實驗,自己一年只要工作六個星期左右就可以滿足生活開銷,他也料到讀者會質疑,在下一頁就回答了問題:我這個人的長才就是需要的東西很少,也不太影響我平時的情緒。他自給自足、因為不太累、所以吃不多,因為需要少、可以工作少,因而飽滿的是精神生活,他閱讀、思考、觀察、欣賞,與天地萬物為友。他希望這個世界盡量要有各式各樣的生活方式,希望每個人都勇於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是父母的也不是大眾的。以下這句話分享給努力創造人生的朋友,梭羅懂你。
如果一個人沒有和他的同伴保持同樣的步調,那可能是因為他聽到了不同的鼓聲!
  我特別喜歡「聲音」這個篇章,不但接續前篇的「閱讀」,還能藉著火車聲展開對商業的看法。他說書籍雖然是最精選最經典的,卻是有限的,遺漏了萬種萬物在訴說的,而這些語言從不隱喻。梭羅經常從日出發呆到中午,什麼事都不做,只聆聽萬物的交談,有陽光、松樹、麻雀、野鴿....他視這些為恩賜,也視為好運。接著老鷹開始竄飛,湖裡的魚隆隆震動,是目中無人的火車聲。梭羅轉換成想像:貨物來了、牲畜來了。他開始談論貧富問題,同時也讚揚商業,只是他選擇自然樸實,因為簡單的生活讓他理解宇宙法則,智慧藏在天地萬物之間。隔天傳來公雞的叫聲,人們又開始勞動了。
心靈平靜的人,住在哪裡,哪裡就像宮殿,一樣心滿意足,一樣充滿快樂。
吹毛求疵的人即使在天堂也能挑出瑕疵。
  「湖」這個篇章非常有可看性,可以欣賞梭羅描繪景色萬物的文采,波浪與波光的皺褶、湖面顏色的變化、划槳聲的迴盪.、湖上的野雁和湖裡的魚...每一個比喻都是神來一筆。梭羅認為湖是最美麗,最有表情的風景,是大地的眼睛。在岸邊生長的樹木是眼睛上細長的睫毛,周圍樹林茂命的群山和懸崖,則是他的眉毛。看進湖中,觀者可以衡量自己本身的深度,湖的性格不知比我們敞開多少。最後他無奈地說,太多人無法與大自然的豐富之美相融,大自然只能獨自欣欣向榮。
  大自然就是一股難以言語的力量,它不愛出風頭,它就默默待在那裏,看著人們來來往往,來採集的人就給他食物、來沉思的人就他答案、來療傷的人就給他擁抱,而什麼都不求的人就給他所有。盧梭從不要求大自然給他晴天或是果實,只是安安靜靜地與它為友,尊重它的脾氣和個性,而大自然便給了他一個心靈的寶藏,他寫成文字,讓湖濱散記成為人類的寶藏。
我實在無法用言語形容大自然的純潔與仁慈,那太陽、風和雨,夏天與冬天是如此健康、如此歡樂,這是它永遠供應不斷的。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0會員
138內容數
一道光、一抹笑、一頓飯、一本書、一部劇.....都可以好好聊下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子菁選日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赫拉巴爾目睹了舊時代的式微,送走了時代偉人,思想知識被時間巨輪輾碎地殘破不堪,獨剩自己力挽狂瀾,身為一名知識分子的無助感,只能透過創作來咆哮。看完即明白赫拉巴爾說:我為了這個故事活著,為了它推遲了死亡。薄薄一本不到兩百頁,是一大片思想的汪洋,需要平靜的心才能穿越與赫拉巴爾相會,發現原來是這麼濃烈的愛
記得大約25,6歲的時候有機會讀這本書,但是當時沒有共鳴,連一半都讀不下去。這次知道原因了,因為蓋茲比從故事中段才正式登場,這種緩慢的速度,如果沒有耐心是看不下去了(年紀大了就有這個好處)。年紀大了,對時間的概念也會變得敏感。看著蓋茲比一直守護著那失落的五年,不禁為他感到傷神。
好評如潮的書怎麼能只看一次,去年冬天是第一次讀,今年即將入冬,再讀一次,搭配著柴可夫斯基的音樂,絕配。又再次微笑地闔上書,因為作者的文采就像紳士的姿態,溫文儒雅又不失幽默。所以讀起來就像和紳士相處一樣,舒服自在又能獲得智慧。畢竟紳士不搞噱頭。 「一個人倘若無法掌控自己的處境,就會被處境掌控。」
這本書今年剛好100歲!是一個中年大叔任性轉職的故事。 讀完之後,我深信再過100年依然是一個精彩絕倫的故事。毛姆用第一人稱當配角,讓討人厭的史崔蘭當主角,然後還選了畫家高更作為主角的人生背景,光是這樣的調度就非常有看頭。 「我需要畫畫,就像溺水的人需要掙扎。」史崔蘭   
在新世界裡莎士比亞的作品是禁書,但野蠻人無法理解,認為這些是很美的作品。新世界回答:越美好的事物,越不能要。美,會讓人分心。也呼應了書中一開始提到的:閱讀有一定風險,會導致制約遭到破除。讓小孩討厭花朵,完全是經濟發展的考量。我不要舒適,我要上帝,我要詩歌,我要真正的險境,我要自由,我要良善,我要罪惡
「長久以來在父親的心中那沉重壓著的東西—借用現代語來說就是心理創傷—身為兒子的我也可能繼承了部分。」村上春樹 只花一個下午就可以讀完的一個故事。評論大師作品就太不知廉恥了,聊聊讀後心情就好。拆封後的第一個感覺是字體好大啊,但能讓眼睛輕鬆也沒什麼不好,或許是要搭配插畫風格做的調整。
赫拉巴爾目睹了舊時代的式微,送走了時代偉人,思想知識被時間巨輪輾碎地殘破不堪,獨剩自己力挽狂瀾,身為一名知識分子的無助感,只能透過創作來咆哮。看完即明白赫拉巴爾說:我為了這個故事活著,為了它推遲了死亡。薄薄一本不到兩百頁,是一大片思想的汪洋,需要平靜的心才能穿越與赫拉巴爾相會,發現原來是這麼濃烈的愛
記得大約25,6歲的時候有機會讀這本書,但是當時沒有共鳴,連一半都讀不下去。這次知道原因了,因為蓋茲比從故事中段才正式登場,這種緩慢的速度,如果沒有耐心是看不下去了(年紀大了就有這個好處)。年紀大了,對時間的概念也會變得敏感。看著蓋茲比一直守護著那失落的五年,不禁為他感到傷神。
好評如潮的書怎麼能只看一次,去年冬天是第一次讀,今年即將入冬,再讀一次,搭配著柴可夫斯基的音樂,絕配。又再次微笑地闔上書,因為作者的文采就像紳士的姿態,溫文儒雅又不失幽默。所以讀起來就像和紳士相處一樣,舒服自在又能獲得智慧。畢竟紳士不搞噱頭。 「一個人倘若無法掌控自己的處境,就會被處境掌控。」
這本書今年剛好100歲!是一個中年大叔任性轉職的故事。 讀完之後,我深信再過100年依然是一個精彩絕倫的故事。毛姆用第一人稱當配角,讓討人厭的史崔蘭當主角,然後還選了畫家高更作為主角的人生背景,光是這樣的調度就非常有看頭。 「我需要畫畫,就像溺水的人需要掙扎。」史崔蘭   
在新世界裡莎士比亞的作品是禁書,但野蠻人無法理解,認為這些是很美的作品。新世界回答:越美好的事物,越不能要。美,會讓人分心。也呼應了書中一開始提到的:閱讀有一定風險,會導致制約遭到破除。讓小孩討厭花朵,完全是經濟發展的考量。我不要舒適,我要上帝,我要詩歌,我要真正的險境,我要自由,我要良善,我要罪惡
「長久以來在父親的心中那沉重壓著的東西—借用現代語來說就是心理創傷—身為兒子的我也可能繼承了部分。」村上春樹 只花一個下午就可以讀完的一個故事。評論大師作品就太不知廉恥了,聊聊讀後心情就好。拆封後的第一個感覺是字體好大啊,但能讓眼睛輕鬆也沒什麼不好,或許是要搭配插畫風格做的調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夏日清晨,黎明的光芒緩緩照亮山間,用鋼筆記錄這一刻的靜謐。梭羅在《湖濱散記》中提到早起的樂趣,間晨光的變化如同一幅漸漸亮起的畫作。四十年的日記書寫,重新審視生活中的點滴,從中辨別出真心與浮華,並抵抗數位洪流帶來的記憶侵蝕。反思現代科技對時間感知的影響,建立自己的生活步調,珍惜每一刻的真實與美好。
Thumbnail
現代的年輕人遇到的問題就是拼也拼不贏躺也躺不平。一眼望穿的人生完全沒有生活的動力 《瓦爾登湖》書中強調了簡樸生活、自然親近以及個人成長的重要性。本文結合作者自身經歷,探討如何在現代社會中實現這些理念。透過數碼簡樸、自然融入、簡化物質生活和提升自我等方式,我們可以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真正的幸福。
Thumbnail
孤獨不一定是負面的,它可以是一種自我反省和成長的機會。梭羅在《湖濱散記》中強調,通過孤獨,人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並找到內心的平靜和力量。你嘗試將孤獨視為一種自我成長的機會,而不是完全負面的情感體驗。通過閱讀、寫作或其他個人活動,或有助於你在孤獨中找到自己的內心世界,並從中獲得力量。
Thumbnail
羅素說:「不要因為睡懶覺而感到自責,因為你起來也創造不了什麼價值,能從浪費時間中獲得樂趣,就不是浪費時間。」這句富有哲理的話,太精闢了。 自從到池上Long Stay 以來,每天無所事事的在池上玩耍、認識環境,日出日落的升降時刻就是我的計時器。稻田巡禮,看著大山、雲霧,腦袋放空,反而悟出很多的人生
Thumbnail
那個因為《瓦爾騰湖》(或譯《湖濱散記》)而為人所記得的美國作家亨利•大衛•梭羅(1817—1862),因為肺結核而逝的時候,才44歲。
Thumbnail
在梭羅的時代裡,科學界對於樹的研究還不那麼透徹,他秉持著自己的好奇心,深入徜徉於樹林之中,與樹木心意相通地共生共存,讓他提出許多超前當代認知的研究發現,並且大大影響了梭羅的人生哲學觀 — 樹雖然不能移動、不能說話,但是他們不卑不亢地屹立著,透露著最真實的自然與生命原理,給懂得欣賞的大地萬物。
Thumbnail
  美國文藝復興時代(American Renaissance指1830年代左右到南北戰爭結束的一段美國文學成熟期)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及自然學家梭羅(Thoreau, 1817-1862)於1854年出版了《湖濱散記》,記錄自身於1845年到1847年、兩年兩個月又兩天隱居於華爾騰(Wal
Thumbnail
容我開門見山說一句,我對於這本書說不上喜歡,不過這書對我有特別意義。 仍記得我於多年前隨手翻閱,讀到盧梭描述自己遭遇眾叛親離的心情,坦率的揭露內心那股強烈的憤恨和孤獨感。雖然我當時對盧梭的著作、主張和經歷毫無認識(現時也不見得有多熟悉💁🏻‍♀️),不過當時陷入情緒谷底的我對於這一段非常感觸
Thumbnail
會搬到山上住,很大的原因跟梭羅有關。     也或許這些年不斷重新閱讀「湖濱散記」的緣故吧,我自己的真實生活,好像也愈來愈像他了。像我住在台北近郊的山上,就如同他的湖邊小屋雖然說是在森林,其實離城鎮不遠;也如同他常常讚頌獨處一般,我也需要大量獨處時間,但我家裏也像他的小木屋,常常高朋滿座。   
Thumbnail
#湖濱散記 #作者:享利•大衛•梭羅 http://gofile.me/6BLsh/4EcYBh2lQ 梭羅,或許是華爾騰湖畔的第一位移民,親手蓋的小木屋也會是最古老的建築。生活在這裡,沒有通往文明世界的路,卻有通往心靈世界的門 。 為什麼你們看起來走得很快,實際上卻慢得要死。當人們憐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夏日清晨,黎明的光芒緩緩照亮山間,用鋼筆記錄這一刻的靜謐。梭羅在《湖濱散記》中提到早起的樂趣,間晨光的變化如同一幅漸漸亮起的畫作。四十年的日記書寫,重新審視生活中的點滴,從中辨別出真心與浮華,並抵抗數位洪流帶來的記憶侵蝕。反思現代科技對時間感知的影響,建立自己的生活步調,珍惜每一刻的真實與美好。
Thumbnail
現代的年輕人遇到的問題就是拼也拼不贏躺也躺不平。一眼望穿的人生完全沒有生活的動力 《瓦爾登湖》書中強調了簡樸生活、自然親近以及個人成長的重要性。本文結合作者自身經歷,探討如何在現代社會中實現這些理念。透過數碼簡樸、自然融入、簡化物質生活和提升自我等方式,我們可以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真正的幸福。
Thumbnail
孤獨不一定是負面的,它可以是一種自我反省和成長的機會。梭羅在《湖濱散記》中強調,通過孤獨,人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並找到內心的平靜和力量。你嘗試將孤獨視為一種自我成長的機會,而不是完全負面的情感體驗。通過閱讀、寫作或其他個人活動,或有助於你在孤獨中找到自己的內心世界,並從中獲得力量。
Thumbnail
羅素說:「不要因為睡懶覺而感到自責,因為你起來也創造不了什麼價值,能從浪費時間中獲得樂趣,就不是浪費時間。」這句富有哲理的話,太精闢了。 自從到池上Long Stay 以來,每天無所事事的在池上玩耍、認識環境,日出日落的升降時刻就是我的計時器。稻田巡禮,看著大山、雲霧,腦袋放空,反而悟出很多的人生
Thumbnail
那個因為《瓦爾騰湖》(或譯《湖濱散記》)而為人所記得的美國作家亨利•大衛•梭羅(1817—1862),因為肺結核而逝的時候,才44歲。
Thumbnail
在梭羅的時代裡,科學界對於樹的研究還不那麼透徹,他秉持著自己的好奇心,深入徜徉於樹林之中,與樹木心意相通地共生共存,讓他提出許多超前當代認知的研究發現,並且大大影響了梭羅的人生哲學觀 — 樹雖然不能移動、不能說話,但是他們不卑不亢地屹立著,透露著最真實的自然與生命原理,給懂得欣賞的大地萬物。
Thumbnail
  美國文藝復興時代(American Renaissance指1830年代左右到南北戰爭結束的一段美國文學成熟期)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及自然學家梭羅(Thoreau, 1817-1862)於1854年出版了《湖濱散記》,記錄自身於1845年到1847年、兩年兩個月又兩天隱居於華爾騰(Wal
Thumbnail
容我開門見山說一句,我對於這本書說不上喜歡,不過這書對我有特別意義。 仍記得我於多年前隨手翻閱,讀到盧梭描述自己遭遇眾叛親離的心情,坦率的揭露內心那股強烈的憤恨和孤獨感。雖然我當時對盧梭的著作、主張和經歷毫無認識(現時也不見得有多熟悉💁🏻‍♀️),不過當時陷入情緒谷底的我對於這一段非常感觸
Thumbnail
會搬到山上住,很大的原因跟梭羅有關。     也或許這些年不斷重新閱讀「湖濱散記」的緣故吧,我自己的真實生活,好像也愈來愈像他了。像我住在台北近郊的山上,就如同他的湖邊小屋雖然說是在森林,其實離城鎮不遠;也如同他常常讚頌獨處一般,我也需要大量獨處時間,但我家裏也像他的小木屋,常常高朋滿座。   
Thumbnail
#湖濱散記 #作者:享利•大衛•梭羅 http://gofile.me/6BLsh/4EcYBh2lQ 梭羅,或許是華爾騰湖畔的第一位移民,親手蓋的小木屋也會是最古老的建築。生活在這裡,沒有通往文明世界的路,卻有通往心靈世界的門 。 為什麼你們看起來走得很快,實際上卻慢得要死。當人們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