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淑女鳥》:畢業哈哈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關於替自己寫的文章取標題,我一直有個奇怪的小心願,這次,終於得償所願用上了「哈哈哈」。

這世上有很多種哈哈哈。

爽朗明快的「哈哈哈!」呈現的是無法克制而笑出聲的愉悅。

拖泥帶水的「哈哈哈……」洩露出不以為然和虛應故事。

皮笑肉不笑的「哈哈哈。」則是一種反應機制,在尚未弄清該以什麼情緒迎接特定狀況的時候,索性先哈哈哈一下吧。

《淑女鳥》(Lady Bird)故事中人物的心緒,使我感受到第三種哈哈哈。女主角 Christine 正值高三,這個17歲女孩想離開沙加緬度(Sacramento)到東岸唸好大學,儘管成績實在差強人意;她想逃出所謂的文化沙漠,渡到豐富多彩的綠洲世界過新生活,儘管母親並不看好;她染紅髮、給自己取了「Lady Bird」這個名、在天主教高中當眾向老師嗆聲、與母親一言不合就打開車門讓自己滾到路上,三思而後行向來不是她的座右銘。

自高中畢業、從家庭離巢,許多人生涯當中的這兩種「畢業」都是同時發生的,原本的生活中仍有難題未解,巨大的未知又迎面襲來,Lady Bird 好像很反骨,不過其實是因為她釐清不了自己要的是什麼,所以在師長眼中成了這樣「哈哈哈。」的離經叛道。


Lady Bird 對家庭的歸屬感很難被定義,尤其是母女之間。這部電影原先的片名是《Mothers and Daughters》,可見如果觀賞本片只關注於女主角本身的掙扎徬徨,那就失策了,因為母親(Laurie Metcalf 飾演)這個人物亦是一大重筆,她代表了人們生命中的某個重要他人,那個同時愛著你、卻又偶爾對你失望的角色,那個明明本質相像、雙方卻赧於承認的角色。

在更衣間外,鳥媽說:「我希望妳可以盡妳所能地有最好的發展。」(I want you to be the very best version of yourself that you can be.)

淑女鳥下巴僵硬,頭微低,眼神閃爍:「萬一這已經是最好的我了呢?」(What if this is the best version?)她的攻擊力與防禦值轉瞬為零,只能小心試探。

這大概是整部電影當中我最想帶走的一段台詞了吧。大家總說不期不待,不受傷害,或許就是因為太愛太有期待,才可能致傷,因此一段親密的關係中,愛與失望才會無可避免地並存。


說到這神秘的母女情,我扯遠一點聯想到兩部戲劇,第一部是台劇《我可能不會愛你》,溫柔(溫吞)男主角李大仁的媽媽和妹妹,一個氣質高貴、興趣是寫字作畫,一個古靈精怪、熱愛搖滾樂,水火不容爭吵不斷的兩人,其實具有一樣的特質:驕傲。因此當《淑女鳥》的父親告訴 Lady Bird,她與母親其實都擁有非常強烈的性格的時候,我的腦袋裡第一時間竟跳出這個遙遠的連結。

另一部是美國 sitcom《摩登家庭》(Modern Family),控制狂老媽 Claire 與完全不受控的女兒 Haley 曾鬧出許多笑料,前者處事謹慎到近乎神經質的境界,後者的人生重心則是美貌與穿搭,但本劇三番兩次暗示觀眾 Haley 就是完美魔人 Claire 年輕時的翻版。想了想,舉出這兩部我的愛劇實在挺荒謬神奇的,再想了想,《淑女鳥》、《我可能不會愛你》與《摩登家庭》,這些類型和風格南轅北轍的影視作品,其實某個程度是生長在同一種土壤裡的花木,汲取了創作者相類的養分吧。

把鏡頭切換至今年奧斯卡的其他入圍影片好了,《老娘叫譚雅》(I, Tonya)和《淑女鳥》一樣,飾演母女的兩位演員雙雙入圍了女主角以及女配角獎項,只不過若將後者的搭配稱作微辣,前者就是暴烈的地獄泡麵級辣度,兩人之間的糾葛情結隨時處在高壓高溫的受熱狀態。

另外如《意外》(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歡迎光臨奇幻城堡》(The Florida Project)也都釋出了母女(親子)命題,同樣地,過程中亦有坑疤。所以我想,對一位母親或父親而言,他們的人生隨著孩子的成長、變化,也在持續面臨自己的「畢業」課題吧。


由於《淑女鳥》是葛莉塔・潔薇(Greta Gerwig)首部獨立執導的電影,加上主演瑟夏.羅南(Saoirse Ronan) 的魅力與實力兼備,這部作品未演先紅,而「鬼塔」作為一種氣質,使得觀眾會忍不住回顧她過去挑片的風格和主題,然後預先在腦中勾勒出《淑女鳥》「該有」的樣子。確實,Lady Bird 是個處境尷尬的(微)魯蛇女孩,也可以很偷懶地說她是年輕版的《紐約哈哈哈》(Frances Ha)主人翁,但明明 Greta 在這些作品中跨越了演員和編導等等不同身分,卻仍能讓影迷陷入同個想像的宇宙中,怎不有趣?

《淑女鳥》有著導演 Greta 的身影,映射出她的成長背景,即使她說自己 17 歲時的個性拘謹保守,與 Lady Bird 完全不同。淑女鳥口口聲聲恨不得趕緊逃離沙加緬度,只是刀子嘴、豆腐心,寫出的自傳卻被修女看穿真意,因為唯有當一個人真正在意一件事,才會花上大量的時間與篇幅去描述。至於 Greta,她甚至有意發展出沙加緬度四部曲呢!(我喜愛的去年佳作《人生剩利組》(Brad's Status)也發生於沙加緬度,且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這是屬於大叔的「畢業哈哈哈」故事。)

然後我想到我自己的家鄉,在我生長的城市,我是無法在電影院看到《淑女鳥》的。回想高中時是否曾經想趕快離開?是的,但並非出於任何厭惡之故,而是因為太想去認識外面的世界了。於是我豁然開朗,原來這就是 Lady Bird 的心情,與其說她無法忍受沙加緬度,不如說她更想知道自己在家庭、家鄉之外,還有何能耐可施?


她曾說過:「2002 年唯一令人興奮的事就是 2002 這數字本身是回文。」(The only thing exciting about 2002 is that it's a palindrome.)從 Christine 到 Lady Bird 又變回 Christine,這段旅程中她發現能定義自己的再也不是標新立異的名字,原來成長故事可以是回文的形式。

Christine 對理想生活的追求,就像《小太陽的願望》(Little Miss Sunshine)裡執著堅定於選美之路的小女生 Olive 一樣,或許每個女孩的人生中都有個 Lady Bird 的階段(或整個人生都是),要脫離於此還真是令人不捨的一件事呢。

什麼?你說畢業嘛?

哈哈哈。


(全文劇照/IMDB)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亞洲電影很擅長捕捉誰的青春不是一場兵荒馬亂的你在笑,我在鬧。日本有純愛經典情書,泰國有初戀這件小事,韓國有我的野蠻女友,而台灣從不能說的秘密開始到今年的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始終如一,bittersweet。 2017年,由Greta Gerwig執導的淑女鳥(Ladybird)則讓人想起青春裡
Thumbnail
亞洲電影很擅長捕捉誰的青春不是一場兵荒馬亂的你在笑,我在鬧。日本有純愛經典情書,泰國有初戀這件小事,韓國有我的野蠻女友,而台灣從不能說的秘密開始到今年的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始終如一,bittersweet。 2017年,由Greta Gerwig執導的淑女鳥(Ladybird)則讓人想起青春裡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亞內,繼上篇『愛情藥不藥』後,這次想和大家分享『淑女鳥』這部電影,據說這是爛番茄有史以來得分與評價最高的電影,內容描述女主角克莉絲汀(自稱『淑女鳥』)對家鄉、家庭、學校不滿而與母親矛盾的關係,最後與自我和解的歷程,亞內和母親關係沒有非常親密,所以這部電影讓亞內沉思許久,讓亞內帶大家看下去!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亞內,繼上篇『愛情藥不藥』後,這次想和大家分享『淑女鳥』這部電影,據說這是爛番茄有史以來得分與評價最高的電影,內容描述女主角克莉絲汀(自稱『淑女鳥』)對家鄉、家庭、學校不滿而與母親矛盾的關係,最後與自我和解的歷程,亞內和母親關係沒有非常親密,所以這部電影讓亞內沉思許久,讓亞內帶大家看下去!
Thumbnail
電影並非藉此訴說多麼精彩的青春樂章,而是真實描繪每個人在年少時無論是友情、親情、愛情都曾經歷過的拉扯、徬徨和偶爾唯我獨尊的叛逆。因此我們可以很輕易的和電影中Ladybird的內心想法產生連結,並在這之中或多或少看到自己的青春面貌。
Thumbnail
電影並非藉此訴說多麼精彩的青春樂章,而是真實描繪每個人在年少時無論是友情、親情、愛情都曾經歷過的拉扯、徬徨和偶爾唯我獨尊的叛逆。因此我們可以很輕易的和電影中Ladybird的內心想法產生連結,並在這之中或多或少看到自己的青春面貌。
Thumbnail
《Lady Bird》是一套很真實、很能在小節上遂點感動觀眾和引起共鳴的小品電影。她是一個很立體的角色;有點小聰明卻又不是天才,她有點任性反叛但又不至惹人討厭。我們都能從她身上中找到自己過去的一點點影子…
Thumbnail
《Lady Bird》是一套很真實、很能在小節上遂點感動觀眾和引起共鳴的小品電影。她是一個很立體的角色;有點小聰明卻又不是天才,她有點任性反叛但又不至惹人討厭。我們都能從她身上中找到自己過去的一點點影子…
Thumbnail
「我希望你成為你能成為的最好的自己。」 "I want you to be the very best version of yourself that you can be." 「萬一這就是最好的我了呢?」 "What if this is the best version?" ─《淑女鳥 Lad
Thumbnail
「我希望你成為你能成為的最好的自己。」 "I want you to be the very best version of yourself that you can be." 「萬一這就是最好的我了呢?」 "What if this is the best version?" ─《淑女鳥 Lad
Thumbnail
【衝出青春的煩惱】專題|當初花了那麼多力氣編織想像未來要去到哪裡、成為什麼樣的人,倒是不怎麼在意生活會過成怎樣。沒想到隨著年紀增長,許下的願望愈來愈踏實平凡,漸漸地,只想盡量把生活過成喜歡的樣子,卻不太有信心自己能成為多麼與眾不同的人了。
Thumbnail
【衝出青春的煩惱】專題|當初花了那麼多力氣編織想像未來要去到哪裡、成為什麼樣的人,倒是不怎麼在意生活會過成怎樣。沒想到隨著年紀增長,許下的願望愈來愈踏實平凡,漸漸地,只想盡量把生活過成喜歡的樣子,卻不太有信心自己能成為多麼與眾不同的人了。
Thumbnail
電影背景架空在70年代的Sacramento,講述就讀天主教學校的Ladybird,渴望前往東岸讀大學的理想。在經歷了初戀的破滅、摯友的離合、親情的磨擦後,Ladybird終於找到自身定位。
Thumbnail
電影背景架空在70年代的Sacramento,講述就讀天主教學校的Ladybird,渴望前往東岸讀大學的理想。在經歷了初戀的破滅、摯友的離合、親情的磨擦後,Ladybird終於找到自身定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