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犬之島》Isle of Dogs 藏在可愛狗故事裡的陰謀論公式</p>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犬之島》Isle of Dogs 是對稱癖導演 Wes Anderson 在 2018 年的新作,是部做工非常用心細緻的成人動畫,講述著一個日本小男孩到垃圾島找尋愛狗的故事。

小男孩、小狗、和動畫,都是「可愛」的元素,但很妙的是,《犬之島》並非是個小朋友電影,而是非常政治性的故事,而且,還講述著相當尖銳的主題:陰謀論。看完電影之後,只有一個很大的反差感:為什麼這麼可愛的角色們,竟然是展演著宛如 1984 一般的政治陰謀論呢。Anderson 果然好有創意呀。

電影中,整套「狗流感」的操作,就是陰謀論公式。整理故事大綱一回合,就能看出陰謀論輪廓。

raw-image


創造恐懼與製造恐慌

在不久的未來,巨崎市開始流行狗流感,市長於是下令,驅逐全市狗兒到有海隔離的垃圾島。為了表示決心,還把自己家中的 Spots 率先隔離(結果,Spots 根本就不是市長的狗,是他養子的愛狗;市長真是卑鄙地拿孩子的寵物先開鍘,不過他說 Spots 不是寵物,是「保鑣」)。

雖然在市長宣布驅逐眾狗之前,有位科學家特別站出來大聲疾呼,他就快實驗出有效的免疫特效藥,於是,根本不用特別隔離狗子,畢竟他們幾世紀以來,都是人類的好朋友,不如再等等,就快有解藥了。但是,民眾不服。市長於是繼續大辣辣地闡述著病毒的可怕與流行會帶來的危險,接著大筆一揮,下令趕走所有巨崎市的眾狗群。

這就是「製造恐慌」與「創造恐懼」。明明事件剛發生,還有挽救機會,市長該做的事,是找出解決方法(科學家即將找出)以及安撫民心。但是,市長不但沒有接納科學家(理性)的意見,反而強調恐懼、強化仇恨、還煽動民心,甚且還醜化理性的科學家。此時,恐慌一旦被創造出來,事件就沒有「理性討論的空間」,這就是所謂的製造風向。既然已經出現眾矢之的,權力者無須費力,就能輕鬆收割,安全抵達政治目標——驅逐異己。

raw-image


驅逐異己

接著,故事進入垃圾島上的溫馨人狗情感建立。不過,平行於這段最感人真情故事,也就是小男孩與隊長(Chief)正在冒險找尋 Spots 時,長崎島上的市長,其實也正在進行一連串的黑暗計畫。

首先,能夠治癒狗流感的預防針,果然被研發出來,只要願意大量生產,就能夠解決必須隔離狗群的殘忍決策。不過,預防針不但沒有被大量製造,生物科學家還被謀殺。原來,「狗流感」是種政治工具,是個能夠達到驅逐「異己」的合理手段。

在電影中,所謂的人狗之戰,象徵的就是「異己的衝突」。狗,就是語言不同、宗教不同、或是意識形態不同的其他族群。換句話說,我們可以把用穆斯林、越南人、外省人、黑人等等,套入「狗」這個空格。而自認為正義的那方,也就是擁有權力的那一方,就是「人」。

例如,當許多人大辣辣的宣稱「外庸多會偷東西也會亂逃走」時,意思就跟電影中的市長說「狗都有狗流感」是一樣的。此時,那些沒偷東西且認真工作的外庸,百口莫辯,一旦被貼上標籤,就成了難以翻身的「異己」,不只被待以異樣的眼光,還必須時時被監控(電影中的狗之島,也隨時被監視器注視著)。

raw-image


電影中,導演會刻意地不把日本人說話的日文,列出字幕,很明顯地就是要為觀眾製造「與狗同在的感同身受」。當我們聽不懂日文也搞不懂日本人在想什麼時,我們跟狗就站在同一陣線:既聽不懂人話,搞不清楚狀況,也是被歧視與遺棄的異類。想想,剛到台灣工作的穆斯林外庸,肯定就是這種心情:聽不懂、被仇視、被懷疑、還會被監視。

趕盡殺絕

把科學家謀殺之後,狗流感的「解藥」等於不存在了。與其把狗群都留在世上,不如把他們趕盡殺絕,免得病毒若是隨風飄回巨崎市,人類性命肯定會受威脅。於是市長開始籌劃「趕盡殺絕」。在趕盡殺絕之前,當然有各式各類的話術,闡述狗對世界的危害(一樣是製造恐懼),以及殺生的正當性(權力的政治正確)。

於此同時,a) 犬之島上的小男孩已經找到他的愛狗,也接收到來自貓頭鷹的噩耗:人類就要撲殺垃圾島上的全數狗隻。b) 而來自美國的交換學生也發現「狗流感」的案情不單純。她發現「狗流感」其實早已有「解藥」,而製造解藥的科學家,則不幸已經被謀殺。不過,最讓人驚嚇的內幕是,早在狗流感盛行之前,官方竟然是刻意散佈病毒的始作俑者。

raw-image


後面這項揭發非常嚇人——官方不只不曾幫助遏抑狗流感的流行,還刻意散布病毒。病毒擴散之後,再透過媒體宣傳流行病新聞,強化病毒的可怖,斥責狗類四處活動的加速擴散,如此,不只能夠快速散布消息,創造民眾恐懼,擴大恐慌的感受,讓民眾幾乎失去理智。在這個節骨眼上,就是製造剷除異己最好的機。恐懼是最有利的藉口,讓排除異己正當且正確。

這就是市長團隊的兩面手法:自導自演,創造恐懼,透過分化,從中獲利。

可愛狗故事的溫馨結局:揭發謊言

不過,《犬之島》終究是個溫馨的可愛動畫,因為交換學生找到科學家助理,也帶回最後一瓶科學家研發的寶貴解藥。她來到市長選舉的造勢會場,向公眾宣布:狗流感不可怕,因為「有解藥」。與此同時,小男孩也帶著愛狗 Spots 回到巨崎市,「現身」向公眾表示:自己不但沒死,狗兒還是人類最可靠的好朋友,根本不是市長所謂的殺人怪獸,也不會以狗流感害人致死。

「解藥」以及「男孩與狗」的同時出現,即在「揭發謊言」。在市長選舉的造勢活動上,向所有「自認看到真相的大眾」,宣布他們信以為真的「真相」,根本不是現實的原貌,而是一派胡言的謊言。同理,他們信賴的政治權力,則是心懷陰謀且散播謊言的既得利益者。

raw-image


故事的收尾非常的正向,因為市長終究還是有顆好心(好腎)的正派人物,願意承認錯誤、改變想法、還分享自己的一顆腎臟,拯救重病中的養子。而那個最大的壞人,則是幕後(身邊)的指使者。所幸,市長一職最後落入小男孩手中,當然,他也順勢解放所有狗兒。結局於是皆大歡喜,人與狗也都找到心愛的另一半。畢竟《犬之島》是個動畫,故事主角也都是狗與男孩這類可愛的角色,結局當然也就設計得格外溫暖歡樂。真實世界的「揭發謊言」,應該不會如此順意又平和。

陰謀論公式

重新回顧故事的事件走向,也就是《犬之島》這個可愛故事結構之下的陰謀論結構:

散布病毒 --> 製造恐懼 --> 強化仇恨、煽動民心 --> 產生眾矢之的、製造分化 --> 驅逐異己 --> 趕盡殺絕 --> 漁翁得利

有趣的是,當真相正在被揭發的過程中,一般大眾多半很難接受,也不願相信,還會責罵看見真相的理性之人。在《犬之島》中,交換學生就是那位最理性的真相見證人,但是,當她不斷向大眾疾呼「有解藥、科學家是被謀殺的、狗流感是個陰謀」等等,大眾仍然不願接受,不肯相信,還認為她是個刻意唱反調的麻煩製造找。想想我們的世界,好多的政治事件(國際事務),不也都是走著雷同的公式套路,無論是操縱者或是被操縱者,也都與電影中的角色反應,相當相似。

raw-image


就「創造仇恨、製造分化、趕盡殺絕」來說,歷史上有不少案例:
1) 當希特勒在宣揚白人優越主義與仇殺猶太人時,猶太人就是當時需要被趕盡殺絕的惡狗;
2) 當白人在美洲宣揚蓄奴的正義與正當時,黑人就是當時需要隔離的笨狗(黑人當時被認為是沒有靈魂的野生動物);
3) 當美國人一直強調 911 的悲情時,穆斯林人與伊斯蘭世界就是應該被剷除的殺人狗。

此外,我們還可以更尖酸刻薄的假設,或許白人優越主義、黑人沒有靈魂、還有 911 事件,都是「被製造出來」的衝突頂點,就如同病毒是被製造出來創造狗流感、創造恐懼、與製造紛爭的起點。就是這種化約的假設,讓許多陰謀論信奉者,完全不信 911 是賓拉登策劃的恐怖事件,而是美國為了入侵伊拉克而自導自演的一場騙局(還因此殺害自己的國內人民,非常泯滅天良)。

無限上綱還是蒙在鼓裡?

如此也可繼續推測,會不會伊波拉病毒等等,也是被製造出來產生恐懼與製造利益的陰謀手段呢(例如,藥廠就能從中賣藥得利,或者,說不定還有其他尚未被揭發的政治利益)。又或者,近幾年的敘利亞內戰,會不會也不是真是源於什葉派與遜尼派的鬥爭,而是扮豬吃老虎的殖民者奪利計畫(例如爭奪油管)。當然,肯定也會有人抗議,如此無限上綱地無止境的亂揣測,當然一切都是陰謀論啊(不過,到底是過於無限上綱,還是被忙在鼓裡看不清現實呢?)

raw-image


我想,《犬之島》肯定不是要擴大陰謀論的假想與疑心,相反地,生活在媒體掌握發言權,而權力中心可以透過媒體製造話題輿論的時代,對於一切來自「官方」的聲明與發言,其實不能不多帶幾分反思、深思、懷疑、與揣測,畢竟,掌握輿論的人,肯定能夠掌握風向,趁機製造自我的利益。假若我們毫無警覺地相信一切,不但有可能傻傻地被利用而不自知,還有可能助紂為虐,而推波助瀾地走向戰爭與悲劇(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與今日的中東混亂)。

《犬之島》滿滿的大明星

《犬之島》除了隱藏有成人的政治故事之外,在垃圾島上的人狗友誼與親情,也是非常感人溫暖。最可愛的就是不願被馴服的硬脾氣黑狗隊長 Chief,因為曾經是之流浪狗,習慣跟人保持距離,不願隨便倚賴人類以免失望。他的硬脾氣跟刻意邊緣化,其實是導因於「害怕受傷害」,而不是「不願連結情感」。

最後,這位硬脾氣黑狗隊長 Chief,竟然是小男孩過去貼身保鑣的同胞胎,當然,也在 Spots 的認同與請求之下,Chief 願意擔當小男孩未來的貼身保鑣,繼續陪伴小男孩,成為他身邊最可靠的白毛大哥。Chief 的黑白毛的洗澡變身之處,以及 Chief 和 Spots 的雙胞胎互信護賴與交接工作,都是非常細緻的轉折,也相當令人信服欣賞。

raw-image


再者,如果不細探,還真沒注意到,原來所有的人狗配音員,都是當今重要的一線藝人(請看劇照,小男孩周邊的所有姓名,都是配音藝人的名字),甚至,還請到 John Lenon 的遺孀小野洋子現聲劇中。

Anderson 是位嚴肅的導演,即使他的電影畫面與影像,表現的都是可愛的角色或者可笑的邏輯,例如《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 The Grand Budapest Hotel;實際上在他故事內部,探討的卻都是非常嚴肅的議題。在《布達佩斯大飯店》裡,他深思歷史的面貌與生命的規零,而在《犬之島》裡,則是關於政治操作的方式。如果要稱 Anderson 是個鬼才的話,對我來說,不只是影片的表面,更引人入勝的應該是,故事內部埋藏的深思。

關於《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可以參考以下這篇:故事千層糕裡的悲傷人生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子穎-avatar-img
2021/12/19
感謝分享兩篇好電影的心得影評喲!👍👍👍😘😘😘
avatar-img
希米露的沙龍
2.1K會員
233內容數
《科幻電影希米露》提供多面向與多層次的故事閱讀與思考。每個電影,都有個故事的時空,透過歷史與文化的解讀,就能找出詭異故事的金鑰、理出奇幻故事的脈絡、也能解開任何不羈電影的思路邏輯。
希米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28
倘若你有已經個步入青春期的孩子;或者,你的內心始終住著一個長不大的孩子;又或是你只是想更深刻認識自的內在運作,去看看《腦筋急轉彎2》吧。
Thumbnail
2024/06/28
倘若你有已經個步入青春期的孩子;或者,你的內心始終住著一個長不大的孩子;又或是你只是想更深刻認識自的內在運作,去看看《腦筋急轉彎2》吧。
Thumbnail
2024/05/06
《非紳士特攻隊》是一部以二戰時期為背景的電影,改編自真實事件,描述了祕密突襲組織在1941年的行動。這篇文章介紹這部充滿輕鬆幽默調性的英雄電影、其中角色、配樂、還有與其他二戰相關的電影。
Thumbnail
2024/05/06
《非紳士特攻隊》是一部以二戰時期為背景的電影,改編自真實事件,描述了祕密突襲組織在1941年的行動。這篇文章介紹這部充滿輕鬆幽默調性的英雄電影、其中角色、配樂、還有與其他二戰相關的電影。
Thumbnail
2020/01/01
跨年之際,最常見到的電影文章,就是當年之精選。我也有2019的最喜愛,不過,比起最愛的電影,其實更想分享些不會撞文的他類文章,不如就來寫篇關於電影文章寫作的觀察好了。交錯在興趣支持與自我勉強的過程,漸漸累積出許多偏僻無趣的書寫與知識,不僅是觀影的紀錄與發洩,也是自我的充實與療癒。
Thumbnail
2020/01/01
跨年之際,最常見到的電影文章,就是當年之精選。我也有2019的最喜愛,不過,比起最愛的電影,其實更想分享些不會撞文的他類文章,不如就來寫篇關於電影文章寫作的觀察好了。交錯在興趣支持與自我勉強的過程,漸漸累積出許多偏僻無趣的書寫與知識,不僅是觀影的紀錄與發洩,也是自我的充實與療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當看到媒體上那些慘絕人寰、令人深惡痛絕的新聞,我們不禁想問這個世界怎麼了?若真有上帝為什麼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歸根究柢,我們仍想相信些什麼。<人犬>的靈感即來自導演盧貝松讀到的一則兒童被關進狗籠的受虐新聞,他好奇這個孩子身上發生了什麼,於是這部片本身就是一個揣想,無法以其「真實性」來討論並不在於它是
Thumbnail
當看到媒體上那些慘絕人寰、令人深惡痛絕的新聞,我們不禁想問這個世界怎麼了?若真有上帝為什麼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歸根究柢,我們仍想相信些什麼。<人犬>的靈感即來自導演盧貝松讀到的一則兒童被關進狗籠的受虐新聞,他好奇這個孩子身上發生了什麼,於是這部片本身就是一個揣想,無法以其「真實性」來討論並不在於它是
Thumbnail
如果是個喜歡狗的人的話,或許會對這部作品感到溫暖,但難以否認的是,《人犬》是一部怪誕,不討喜,且對人性有所指控的作品。 ✍️EP.1【卡賴伯瓊斯的豐沛乘載了藝術】 ✍️EP.2【荒誕卻精采的一生】 ✍️EP.3【絕妙的搭檔】
Thumbnail
如果是個喜歡狗的人的話,或許會對這部作品感到溫暖,但難以否認的是,《人犬》是一部怪誕,不討喜,且對人性有所指控的作品。 ✍️EP.1【卡賴伯瓊斯的豐沛乘載了藝術】 ✍️EP.2【荒誕卻精采的一生】 ✍️EP.3【絕妙的搭檔】
Thumbnail
《人犬》的故事靈感來自一則父母將孩子關進狗籠的虐童新聞,將如此駭人的家庭悲劇,擴寫成介於英雄與反派之間超人類起源故事。無論是原文片名還是台灣翻譯的片名,都將人與犬隻擺在了一塊,好似人類化身成犬隻的想像,事實上,男主角道格拉斯確實愛狗,但是,他與狗之間都保有各自的意志,處在一個平等仍能夠理解彼此的狀態
Thumbnail
《人犬》的故事靈感來自一則父母將孩子關進狗籠的虐童新聞,將如此駭人的家庭悲劇,擴寫成介於英雄與反派之間超人類起源故事。無論是原文片名還是台灣翻譯的片名,都將人與犬隻擺在了一塊,好似人類化身成犬隻的想像,事實上,男主角道格拉斯確實愛狗,但是,他與狗之間都保有各自的意志,處在一個平等仍能夠理解彼此的狀態
Thumbnail
各位聽眾大家好,你現在收聽的是由嚼嚼廣場製播的廣播節目《廣場島聆》,廣場是台灣原生獨立媒體,在這裡,你將會聽見來自世界不同角落的聲音,從文化到公共,我們用聲音、文字和影像,帶領你進入事件發生現場,還原社會發生的故事。我是主持人丹丹躺棠,那就讓我們開始今天的節目內容吧。 動物城市的願景,將在不遠以後
Thumbnail
各位聽眾大家好,你現在收聽的是由嚼嚼廣場製播的廣播節目《廣場島聆》,廣場是台灣原生獨立媒體,在這裡,你將會聽見來自世界不同角落的聲音,從文化到公共,我們用聲音、文字和影像,帶領你進入事件發生現場,還原社會發生的故事。我是主持人丹丹躺棠,那就讓我們開始今天的節目內容吧。 動物城市的願景,將在不遠以後
Thumbnail
「只要能跳脫成見和習慣,答案自然就會出現。」 --- Daniel Kehlmann | 丈量世界( Die Vermessung der Welt )
Thumbnail
「只要能跳脫成見和習慣,答案自然就會出現。」 --- Daniel Kehlmann | 丈量世界( Die Vermessung der Welt )
Thumbnail
《犬之島》是部會在心裡迴盪許久的好動畫。它幽默、風趣且風格鮮明,以定格動畫及章節式的手法,談政治或現實生活裡的壓迫與馴服。  定格動畫真的好可愛!聽說《犬之島》花了四年半才完成,所有場景與動作都是使用真實模型,用了大約1000多個人與狗的木偶,從狗狗的毛、沒有紅色與綠色等細節,可以看出劇組真的很用
Thumbnail
《犬之島》是部會在心裡迴盪許久的好動畫。它幽默、風趣且風格鮮明,以定格動畫及章節式的手法,談政治或現實生活裡的壓迫與馴服。  定格動畫真的好可愛!聽說《犬之島》花了四年半才完成,所有場景與動作都是使用真實模型,用了大約1000多個人與狗的木偶,從狗狗的毛、沒有紅色與綠色等細節,可以看出劇組真的很用
Thumbnail
回顧Wes Anderson上一部作品《犬之島》,這套電影狗狗控會看得很高興,例如我xddd 我對這套定格動畫的喜愛程度是特意去買電影製作特輯書的程度,可惜當時我一心只想著狗狗,沒有寫下很深刻的心得xddd 《犬之島》已在Disney+上架,喜歡狗狗和定格動畫的人一定要去看!
Thumbnail
回顧Wes Anderson上一部作品《犬之島》,這套電影狗狗控會看得很高興,例如我xddd 我對這套定格動畫的喜愛程度是特意去買電影製作特輯書的程度,可惜當時我一心只想著狗狗,沒有寫下很深刻的心得xddd 《犬之島》已在Disney+上架,喜歡狗狗和定格動畫的人一定要去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