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佛兒—島嶼謀殺案—台灣推理在地化的起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書籍資訊:(資料來源:博客來)

1. 宣傳詞

  長滿熱帶叢林和矗立高樓大廈的島嶼,像一道折射的陽光,像消失在生命中的一段日子,充滿埋伏和危機。

  錄音機的細微窸窣聲響,轉動人心的算計暴露事實的刮痕,倒帶時空回到罪愆初始,故事歷歷,如在目前。

  台灣推理小說第一人,府城文學特殊貢獻獎。

2. 故事簡介

《島嶼謀殺案》

  所謂島嶼,是指台灣、香港、馬來西亞檳榔嶼,所謂謀殺案,是發生在三座島嶼的一連串命案。白里安是馬來西亞檳榔嶼的華僑,來到台灣求學,之後靠著跑單幫的日子,過了一陣優裕的生活,他和李卻在希爾頓的夜總會邂逅,白里安愛上了李卻,和她結婚後,發現她有吸食迷幻藥的習慣,接著逐漸循線找到周清紅,想翻出李卻舊時的祕密,但被其美色所惑:她是李卻的老師,也是她的愛人……李卻死了,被一個年輕單身漢發現的,究竟屬自殺或凶殺?之後天星碼頭發現男性浮屍,這其間又有何關聯?

《東澳之鷹》

  進入蘇花公路,瀕太平洋海濱的小平原,海岸線一條細白,像鑲著花邊的裙裾,就是東澳小鎮,然後有清水斷崖,斜劈入海,公司旅遊的遊覽車停在此處讓大家休息上廁所,再啟程時卻等不到秘書彭慕蘭,直到公司裡的單身男職員楊達德發現她被砍死了,躺在通往海邊一片濃密的芒早裡……

《人猿之死》

  「漢洲國藥號」來了一隻猩猩「阿吉」,會說「阿公,我愛你。」因此幫忙大力促銷了「神勇補腎丸」,不久就招來同業嫉妒,隔壁毒蛇研究所「神州館」和正對面的「大力世國術館」都曾有動作。但有一天早上,阿吉像一團棉絮仰躺在地上,發白的手掌裡有幾根捲曲的褐紅色毛……

楓雨短評(無劇透):

角色:8/10  邏輯:8/10  布局:7/10  寓意:9/10  類型分:7(推理)/10
總評:8/10

初讀這本書的第一印象,不知怎地就立即聯想到學生時代所讀的賴和短篇作品「一桿稱仔」,除了閩南語化的用字用句相似外,更有共鳴的,是背後的社會關懷,「一桿稱仔」寫的是小民的辛苦,林佛兒老師寫的是社會的百態。

此作由一部長篇和兩則短篇構成,這三篇要說是推理小說的話,應該比較偏向社會派的作品。作為主體的長篇「島嶼謀殺案」,以及第二篇「東澳之鷹」,用的都不是奇想天開的詭計,相反地都深具實用性,但對推理迷來說,意外性便也減低了,而且這兩篇在前段的鋪陳也都沒有提供足夠的推理材料,因此對於本格推理迷,推理的樂趣可能也無法滿足,當以社會派作品視之比較妥當。

第三篇「人猿之死」,看大綱讓我想到了愛倫坡的「莫格街凶殺案」,讀完全篇後,前者偵破的重點也的確很像後者,只不過後者是以科學化的方式解釋看似魔幻的謎團,而前者所倚賴的鑰匙則是人心。

在推理以外,貫穿三篇的主題,我認為應該是「情慾」,這點在前兩篇的表達方式是相似的,儘管因為時代背景,現在看來會有比較不舒服的地方,但「慾望」的本質沒有變,人只要有慾望,就可能因此痛下殺手,或惹禍上身。第三篇在故事背景上就赤裸地把「情慾」這個主題呈現了出來,透過藥莊販賣「神勇補腎丸」,讀者可以一眼看過眾生的百態,而猩猩阿吉的不雅表演,以及最後的結局揭示,則是另一種對「情慾」的探討,這點就端看讀者以甚麼角度切入了。

除了「情慾」,此作另一個探討的主題,也是我認為這部作品最大的時代意義,就是把「台灣」的元素帶進推理小說這個外來文體之中,除了時空背景轉挪,以及第一篇政治成份比較重的「台灣人楊吉欣」,最深刻的是第三篇「人猿之死」對台灣小民文化的描寫,在這篇才算是真的深了根,將推理作品正式扎進了台灣這塊土壤之中。

而林佛兒老師對推理小說的看法,也是我非常認同的,同時也和當代推理小說家天地無限的想法相去不遠,那就是推理小說僅作為一個「體」,裡面要裝甚麼東西,其實是可以很靈活的。因此推理小說並不只是大家所想像那樣,僅是血跡斑斑或是考驗智力的娛樂小說,同時它也可以是很文學性的,比如說此作便是如此,表面上看似是對推理這個類型的嘗試,但難以遮掩的是對台灣的愛。

如果想了解更多台灣推理的作品,歡迎關注FB專頁台灣推理推廣部

同場加映:

臥斧—FIX—冤案的修復與牢記

既晴—網路凶鄰—跨時代的社會派推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廖培劭的沙龍
2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可能因為他看事情的角度跟我類似,帶點冷色而淡然的濾鏡,是一種知道事物已經在傾斜中,卻還是歪著頭看著他傾斜,不做任何努力去改變,將自己抽離在倒塌的邊緣,也讓自己深陷在邊緣的利角間,過溢的情感只會變成波紋而不會漫出來,就像毛細現象一樣,繃在一個弧度上,在弧度的中心點看著水面下的雜質以及即將掉下來的雨滴。
Thumbnail
可能因為他看事情的角度跟我類似,帶點冷色而淡然的濾鏡,是一種知道事物已經在傾斜中,卻還是歪著頭看著他傾斜,不做任何努力去改變,將自己抽離在倒塌的邊緣,也讓自己深陷在邊緣的利角間,過溢的情感只會變成波紋而不會漫出來,就像毛細現象一樣,繃在一個弧度上,在弧度的中心點看著水面下的雜質以及即將掉下來的雨滴。
Thumbnail
     短篇犯罪小說合集《來自失樂園》是被譽為台灣推理小說第一人的作家林佛兒先生,以其為名重啟後的獎項,聘請大專院校學者專家、影視編輯群、歷屆得獎者、跨國際作者擔任評審,給予鞭辟入裡的批判與肯定,不僅讓讀者可以享受各篇風格迥異的著作,更能賞味不同視角的剖析,締造出台味十足的原創性小說。     
Thumbnail
     短篇犯罪小說合集《來自失樂園》是被譽為台灣推理小說第一人的作家林佛兒先生,以其為名重啟後的獎項,聘請大專院校學者專家、影視編輯群、歷屆得獎者、跨國際作者擔任評審,給予鞭辟入裡的批判與肯定,不僅讓讀者可以享受各篇風格迥異的著作,更能賞味不同視角的剖析,締造出台味十足的原創性小說。     
Thumbnail
「一個人要有多幸運,才能像諸位一樣,坐在舒服的位置上,認定這世界十分溫柔,而我們擁有絕對的權力,對罪犯殘忍?」
Thumbnail
「一個人要有多幸運,才能像諸位一樣,坐在舒服的位置上,認定這世界十分溫柔,而我們擁有絕對的權力,對罪犯殘忍?」
Thumbnail
第十七屆林榮三文學獎短篇小說集※此屆首獎從缺 〈賣骨〉 〈溪底無光〉 〈隔夜車〉 〈代天行騙〉 〈過橋後才看的見倒影〉
Thumbnail
第十七屆林榮三文學獎短篇小說集※此屆首獎從缺 〈賣骨〉 〈溪底無光〉 〈隔夜車〉 〈代天行騙〉 〈過橋後才看的見倒影〉
Thumbnail
我很喜歡看日本推理小說,不過幾乎沒買過幾本,大多是假日下午到重慶南路的三民書局、或西門町的誠品,坐在地板或階梯吹著冷氣,花個兩三個小時看完一本。疫情前,這是炎熱下午我很常做的消暑活動。
Thumbnail
我很喜歡看日本推理小說,不過幾乎沒買過幾本,大多是假日下午到重慶南路的三民書局、或西門町的誠品,坐在地板或階梯吹著冷氣,花個兩三個小時看完一本。疫情前,這是炎熱下午我很常做的消暑活動。
Thumbnail
揮不去前人帶來的戰爭惡魘,孩子唯有自己涉險進入更荒誕的世界去找尋麻醉。
Thumbnail
揮不去前人帶來的戰爭惡魘,孩子唯有自己涉險進入更荒誕的世界去找尋麻醉。
Thumbnail
做伙來唸詩 ●〈望海〉/林榮淑 ●〈稻仔若弄花〉/張日東 ●〈隨筆兩帖(過路燈/車頭)〉/洪錦田 ●〈鏡台〉/林淑珍 ●〈散步〉/黃靜惠 ●〈台灣人拜拜規年冬〉/賴朝和 囡仔寫看māi ●〈我ê má-tsih〉/許量凱 ●〈印象上深ê一个人〉/姚詠心 ●〈阿媽兜火燒山事件〉/劉依晴
Thumbnail
做伙來唸詩 ●〈望海〉/林榮淑 ●〈稻仔若弄花〉/張日東 ●〈隨筆兩帖(過路燈/車頭)〉/洪錦田 ●〈鏡台〉/林淑珍 ●〈散步〉/黃靜惠 ●〈台灣人拜拜規年冬〉/賴朝和 囡仔寫看māi ●〈我ê má-tsih〉/許量凱 ●〈印象上深ê一个人〉/姚詠心 ●〈阿媽兜火燒山事件〉/劉依晴
Thumbnail
有一種人,不太熟卻好像認識了很久,平時雖無密切交集,但凡知道他還興高采烈地做著自已喜歡的事,便覺得歡喜,甚或鼓舞,貓哥林群大抵就屬於這一種。 口述=林群 採訪=駱亭伶、黃威融 撰文=駱亭伶 攝影=陳敏佳 圖片提供=林群 受訪者介紹:林群 (以下為專訪報導) 受《人間》雜誌啟蒙,後半人生投入海洋保育
Thumbnail
有一種人,不太熟卻好像認識了很久,平時雖無密切交集,但凡知道他還興高采烈地做著自已喜歡的事,便覺得歡喜,甚或鼓舞,貓哥林群大抵就屬於這一種。 口述=林群 採訪=駱亭伶、黃威融 撰文=駱亭伶 攝影=陳敏佳 圖片提供=林群 受訪者介紹:林群 (以下為專訪報導) 受《人間》雜誌啟蒙,後半人生投入海洋保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