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足球賽已經接近尾聲,各種討論在網路上鋪天蓋地,而最令中國人尷尬的話題就是:為什麼作為一個世界大國,中國男足竟然如此羸弱?眾所周知,中國男足幾十年來只有一次進入世界盃,還是三場比賽一球未進,鎩羽而歸。不僅無緣世界足球大賽,就是在其他區域性的比賽中,中國男足的戰績也是令人傻眼,輸給香港,泰國這樣的小隊的紀錄經常成為外界的笑柄。
中國歷來把體育比賽當作鼓動愛國主義的工具,以著名的「舉國體制」來發展運動賽事,因此很快成為體育大國,在奧運會上的表現並不遜色。唯獨足球不見起色,被譏諷為「十幾億人找不出十幾個會踢球的」。難道是足球特別被忽視嗎?當然不是,不僅不是,而且正好相反。早在1992年,中國在北京西郊的
紅山口會議中,就對發展足球作出了長期規劃,決定以職業化和俱樂部模式發展足球,至今已經25年了。
是投入的少嗎?當然更不是。國外的權威媒體也發佈了各個球隊的總薪資以及平均薪資,亞洲第9的中國男足不論是總薪資還是平均薪資都超過了過半的世界盃參賽球隊。德國隊23名球員的平均薪資為487萬英鎊,而中國國足,平均薪資近80萬歐元,這還不算他們的隱性收入。所以,很多國足運動員都有幾百萬的豪車,幾千萬的豪宅。雖然國足的薪水只有德國的1/6,可是實力差距可是1/60啊。
執教了德國隊12年,作為助理教練和主教練參加了3屆世界盃的
勒夫,他的薪水為380萬歐元。中國國家隊主帥
里皮的稅後年薪能達到2300萬歐元,是勒夫薪水的5倍多。這樣的金錢投入,已經是極為龐大的了,但是效益之低,恐怕也是舉世無雙。
也有人說歐洲足球歷史悠久,所以他們的成績好。這個道理也不能成立。且不說冰島這麼一個小國,本身歷史都不夠悠久,更不要說足球這項體育運動了,但他們的成績比中國男足好太多了。就算是比歷史,中國也號稱是足球的發源地,據說早在宋朝就很流行了。而且中國的體操和跳水等運動項目並沒有悠久歷史,不是照樣世界無敵,乒乓球就更不用提了,就是籃球也比足球好得多。所以顯然也不是歷史悠久不悠久的問題。
那麼到底原因為何呢?我不是體育專家,說實話我也覺得匪夷所思。相信很多人都跟我有一樣的困擾,是在想不出問題到底出在哪裡?但是我覺得至少有一條,是中國男足的天生弱點,那就是球員到底為什麼踢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