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中的眾生喧嘩《A Morning In Taipei台北之晨》(196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大音希聲。
圖片翻攝"台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特輯,版權:中影股份有限公司
             
          無聲影片自有眾生的眾聲喧嘩在其中
作品有其生命,同樣會遭逢生命所不可承受之輕,而帶有遺憾的感傷重量。白景瑞導演自義大利學成歸國的作品《A Morning In Taipei台北之晨,1964》,大概就屬時運不濟那種。
以下文字乃為《台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1930-2003》DVD專輯中,李行導演撰筆的一文:
景瑞於民國五十三年由意大利電影實驗中心學成歸國,原應龍芳廠長之邀,前往工作,後因我在中影拍攝『蚵女』至籌畫『養鴨人家』而轉進中影,初執導一步實驗性的黑白紀錄片「台北之晨」,無旁白祇有音效,後因故作罷…」。
目前台灣僅存的此影片原為無聲工作拷貝兩捲 ,"台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特輯輯內附上了音響畫面內容備考三個欄位構成的場景表。
圖片翻攝"台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特輯,版權:中影股份有限公司
搭配中影公司商標的商標音樂、畫面搭配著露出東方魚肚色的天空與建築物,搭配著的是遠處一隻雞叫…垃圾車鈴聲、送報童的腳踏車鈴聲…建房打樁聲、市場喧鬧聲、宰豬聲、小學的晨操聲、大學的幾種特殊系科忙碌聲…,到最後台北車水馬龍聲...快速終結束。
本片雖然因故無法搭配上聲效,但這當時的遺憾,造就這作品好似美國作曲家John Cage的名作〈4'33"〉,獨留一種東方特有留白的禪意與美。有緣與之相遇的聽閱者,可以自動代入各自的想像,作品不再只屬於創作者。這個徒留城市景觀的無聲畫面,讓觀影者各自解讀,哪怕只是住家附近公園的早晨運動音樂聲、每日上下班經過路段的人車聲或市場聲等的日常。
雖然遲了些,還好,我們何其有幸得以一窺白導作品的原貌 。我們得以用各自的生命經驗,填補影片闕漏的各種聲音。
(本文同步刊登於【電影聲音隨筆Sounding A-Z】網站)
參考資料:Taiwan Docs台灣紀錄片資料庫
推薦:John Cage - 4'33" by David Tudor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會員
2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鐘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生,難道只是一場實況轉播賽事? 本片描寫垂老的過氣摔角明星Randy Robinson(Mickey Rourke飾),在暮年之時的十字路口決定是要放手一搏或就此養老。整部片中有個聲音設計橋段非常值得一聽一看,幾乎可說是總結這部片裡Randy一路走來的境界。
本篇參考Michel Chion〈Chaplin: Three Steps into Speech〉一文,從中提選重點並加入觀點編寫,談談這位小流浪漢如何從默片《City Light城市之光》、《Modern Times摩登時代》、《The Great dictator大獨裁者》,迎向有聲片來臨。
人生,難道只是一場實況轉播賽事? 本片描寫垂老的過氣摔角明星Randy Robinson(Mickey Rourke飾),在暮年之時的十字路口決定是要放手一搏或就此養老。整部片中有個聲音設計橋段非常值得一聽一看,幾乎可說是總結這部片裡Randy一路走來的境界。
本篇參考Michel Chion〈Chaplin: Three Steps into Speech〉一文,從中提選重點並加入觀點編寫,談談這位小流浪漢如何從默片《City Light城市之光》、《Modern Times摩登時代》、《The Great dictator大獨裁者》,迎向有聲片來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一九九四年,從上海移居香港的王家衛完成《重慶森林》。這是他的唯一一部貼地速拍的電影,而且每個嘲諷入彎都「兜」得特別漂亮。同年,從美回流台灣的楊德昌完成《獨立時代》。
Thumbnail
江文彬用手稍微撥開窗簾往外看,窗外傳來了一首樂音,是貝多芬著名的輕柔小夜曲“給愛麗絲"。旋律很優美但音質實在是很不怎麼樣,從垃圾車那糟糕的音響設備播放出來的聲音一點都不輕柔,它的作用真的僅僅是在於滿足提醒人們來丟垃圾的一個信號聲音而已。 在1968年時,台北市向德國買進二十一台垃圾車來取代
Thumbnail
透過這篇文章分享了公視播出的電視劇版本的片尾曲《天上的男人 地上的女人》,是一首動人的歌曲,用該歌曲的歌詞詮釋了《一把青》的故事。
Thumbnail
可以說,台灣 70、80 年代的民歌運動受到文夏的鼓舞,用自己的語言唱家鄉的歌曲、用家鄉的記憶寫台灣的文化;當年出名的歌手像是:蔡振南、鳳飛飛、鄧麗君、江蕙都曾翻唱過文夏的歌曲。
Thumbnail
電影開頭是如此雋永,揭示了一段頭也不回的離去、一些單純的人、一整座台北的失魂、一個時代的終結。Vicky 在橋上走著,輕快地,像欲飛的鳥;手裡叼了菸,吸了又吐,頭髮飛揚;林強的音樂和天橋的藍光同時擊向觀眾──那一刻極美,鬱鬱蒼蒼的無謂和千禧台北的紊亂,藍藍的科技的光潑灑上飄揚的身影,最後沒去。
Thumbnail
「在白晝,連聲音都響亮。」 從《里斯本的故事》說起 文溫德斯1994年的電影《里斯本的故事》講述一位電影錄音師風塵僕僕去葡萄牙里斯本拜訪職業為電影導演的老朋友,過程中錄製了許多聲音,沒想到老友離家出走,不知所蹤,原來老友對電影的意義開始產生懷疑,就像在電影聲音來到之前,導演已經先行對從事
我生於1960年代的台灣客家小鎮, 小時候的印象是只有老三台電視節目, 晚上祖父會偶而收看國劇, 看文戲因為演員唱慢板較耗時會睡著, 但演到打鬥精彩的武戲不覺著了迷就忍住睡意跟著看; 後來上了專科, 聽了收音機那時候很有名的魏龍豪吳兆南相聲二人搭擋, 其中有些國劇段子聽他倆一唱一和很有味道而且有趣
Thumbnail
「你沒有聽過台北無暝無日嗎?」 這部片再次顛覆了我對短片/迷你劇集的想像 短短半暝半日 短短三十分鐘 有深有淺 有笑有淚 後勁卻好強 看完的當下馬上二刷不快轉 一部看似簡單卻不簡單的短片 入圍多項大獎 甚至拿下金鐘電視電影 只因它真的有這個能耐 :°)
Thumbnail
​台灣藝術的發展從日治時期開始比較有系統規模發展,在藝術界中幕後推手就是藝廊。藝廊得存在讓藝術品流動更加自由、商業機制也是從藝廊開始。小編之前介紹過許多藝廊,這篇接續再來介紹這家靜慮藝廊。 靜慮藝廊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中正區晉江街124號 ​營業時間: PM13:30-PM19:
我是來自異鄉的過客 來到東海岸的都城  是海水的潮聲 喚我來  是海鳥的飛翔 帶我來 恬靜安閒的背後 沒有喧嚷         沒有雜鬧         只有宜人的夜 夜裡 睡眠沉熟 我悄然而行 怕驚醒 這都城的夢 學庸76.01.31 記至陳志明家中有感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一九九四年,從上海移居香港的王家衛完成《重慶森林》。這是他的唯一一部貼地速拍的電影,而且每個嘲諷入彎都「兜」得特別漂亮。同年,從美回流台灣的楊德昌完成《獨立時代》。
Thumbnail
江文彬用手稍微撥開窗簾往外看,窗外傳來了一首樂音,是貝多芬著名的輕柔小夜曲“給愛麗絲"。旋律很優美但音質實在是很不怎麼樣,從垃圾車那糟糕的音響設備播放出來的聲音一點都不輕柔,它的作用真的僅僅是在於滿足提醒人們來丟垃圾的一個信號聲音而已。 在1968年時,台北市向德國買進二十一台垃圾車來取代
Thumbnail
透過這篇文章分享了公視播出的電視劇版本的片尾曲《天上的男人 地上的女人》,是一首動人的歌曲,用該歌曲的歌詞詮釋了《一把青》的故事。
Thumbnail
可以說,台灣 70、80 年代的民歌運動受到文夏的鼓舞,用自己的語言唱家鄉的歌曲、用家鄉的記憶寫台灣的文化;當年出名的歌手像是:蔡振南、鳳飛飛、鄧麗君、江蕙都曾翻唱過文夏的歌曲。
Thumbnail
電影開頭是如此雋永,揭示了一段頭也不回的離去、一些單純的人、一整座台北的失魂、一個時代的終結。Vicky 在橋上走著,輕快地,像欲飛的鳥;手裡叼了菸,吸了又吐,頭髮飛揚;林強的音樂和天橋的藍光同時擊向觀眾──那一刻極美,鬱鬱蒼蒼的無謂和千禧台北的紊亂,藍藍的科技的光潑灑上飄揚的身影,最後沒去。
Thumbnail
「在白晝,連聲音都響亮。」 從《里斯本的故事》說起 文溫德斯1994年的電影《里斯本的故事》講述一位電影錄音師風塵僕僕去葡萄牙里斯本拜訪職業為電影導演的老朋友,過程中錄製了許多聲音,沒想到老友離家出走,不知所蹤,原來老友對電影的意義開始產生懷疑,就像在電影聲音來到之前,導演已經先行對從事
我生於1960年代的台灣客家小鎮, 小時候的印象是只有老三台電視節目, 晚上祖父會偶而收看國劇, 看文戲因為演員唱慢板較耗時會睡著, 但演到打鬥精彩的武戲不覺著了迷就忍住睡意跟著看; 後來上了專科, 聽了收音機那時候很有名的魏龍豪吳兆南相聲二人搭擋, 其中有些國劇段子聽他倆一唱一和很有味道而且有趣
Thumbnail
「你沒有聽過台北無暝無日嗎?」 這部片再次顛覆了我對短片/迷你劇集的想像 短短半暝半日 短短三十分鐘 有深有淺 有笑有淚 後勁卻好強 看完的當下馬上二刷不快轉 一部看似簡單卻不簡單的短片 入圍多項大獎 甚至拿下金鐘電視電影 只因它真的有這個能耐 :°)
Thumbnail
​台灣藝術的發展從日治時期開始比較有系統規模發展,在藝術界中幕後推手就是藝廊。藝廊得存在讓藝術品流動更加自由、商業機制也是從藝廊開始。小編之前介紹過許多藝廊,這篇接續再來介紹這家靜慮藝廊。 靜慮藝廊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中正區晉江街124號 ​營業時間: PM13:30-PM19:
我是來自異鄉的過客 來到東海岸的都城  是海水的潮聲 喚我來  是海鳥的飛翔 帶我來 恬靜安閒的背後 沒有喧嚷         沒有雜鬧         只有宜人的夜 夜裡 睡眠沉熟 我悄然而行 怕驚醒 這都城的夢 學庸76.01.31 記至陳志明家中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