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職考古題】12:不要玩食物!不要咬拖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前幾天有人問我一個問題。他家小孩在吃東西的時候,一直執意要把東西往地上丟,講都講不聽。心情好的時候,還可以把這種事情當作是「訓練小肌肉」,開心地上傳FB展演一下好家長的風範,但筋疲力竭的時候,看著滿地油膩膩的食物,那心裡只有一個不爽。

在演講或工作坊裡,我時常遇見這一類的問題,是「小孩講都講不聽怎麼辦」。特別是嬰兒,也不知道講了他有沒有「聽懂」,或者不知道他「聽到」了什麼,甚至根本也不知道他有沒有「聽見」。

這類「小孩講不聽」的問題,我在【親職考古題】03 裡提過一個面向,這次我想提一下另外一個面向。

一個咬拖鞋的故事

忘記是我家小鬼多大的時候,總之是還在滿地爬的時期,他非常喜歡咬拖鞋。你知道,拖鞋「髒髒」嘛,所以我跟他媽媽都很緊張。

每一次看到他跑去咬拖鞋,我跟他媽就非常激動地衝過去把拖鞋搶走,然後反覆對他曉以大義。我們是沒有用「壞壞」這種無聊的說法,就是跟他說有細菌(好啦我知道細菌常常很好很重要,人的身體裡有很多好細菌),會生病這樣。

但這傢伙的智力似乎還不能理解我們在講啥,總是呵呵哈哈笑著笑著就混過去了。

我們跟每一個新手照顧者一樣,認真思考他到底為什麼那麼愛吃拖鞋,但實在找不到什麼理由。那是個冬天,就在我們還在猶豫要不要把拖鞋收了,為了小孩的健康,而讓我們尊貴的雙足踏在冰冷的大地上時,事情有了轉機。

那是一個媽媽出門的下午,我負責帶小孩,順便趕一篇稿子。我一邊敷衍小鬼一邊寫稿,用最低限度回應他,當他自己一個人爬來爬去時,就用眼角餘光瞄瞄他。正當我正在琢磨一段文字時,我發現他突然間加速往某個方向爬去。

嚇!他要去咬拖鞋了!!!!

但我那一段文字正琢磨到一半,於是壓抑著立刻轉身追過去的身體直覺反應,我強迫自己專注在螢幕上把工作完成。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總之我完成了那一段文字。

然後我轉過頭去,準備起身衝刺去搶過拖鞋──但那一瞬間我愣住了,因為我看見的畫面跟我腦海中的想像不一樣。我發現他坐在拖鞋前面,轉過頭看著我。

當我們眼神對上,接下來的那一秒,我還在發楞的時刻,他立刻雙手笑呵呵地抓起拖鞋咬上去。

我腦海裡一個爆炸,靈感湧現,深刻體認到在拖鞋這件事裡,我一直以來以為是我們單方向在試圖控制他不要咬拖鞋,現在才知道是他在控制我們去追他。更讓我哭笑不得的是──

我們阻止他咬拖鞋的反應,竟然就是他一直咬拖鞋的動機。

巴夫洛夫的狗與史金納的貓

1890年代,巴夫洛夫(Ivan Pavlov)做了一個「搖鈴,狗就會流口水」的「古典制約」實驗,找到控制動物生理反應的連結。他在每次要餵食狗之前,都先搖鈴鐺,讓狗聽到鈴聲。久而久之,每當他搖鈴時,即使沒有看到食物,狗也會分泌唾液。

約五十年後,史金納(B. F. Skinner)在古典制約的基礎上,發展了「操作制約」理論,找到了「塑造動物行為」的可能途徑。他用鴿子、老鼠、貓等動物做實驗,當目標動物做了他期望的行為時,就立即給予食物;而當目標動物做了他想要禁止的行為時,就給予電擊。簡單說來,就是用「獎賞」或「懲罰」來改造/控制目標動物的行為模式。

史金納的理論以及研究結果,對人類社會造成巨大的影響。就以台灣來說吧,至今台灣教育界仍然十分推崇行為控制的技術,用以改造小孩的行為。

在我們家咬拖鞋的事件裡,從我的角度來看,是我們試圖要控制他、讓他不要咬拖鞋,但我們顯然找不到好方法。但從他的角度來看,他也許是在某次起心動念隨口咬個拖鞋「嚐嚐味道」的時候,發現大人會莫名激動,而覺得有趣,進而逐漸累積起這種「咬拖鞋、大人追、好好笑」的行為模式。

可是人不是狗狗貓貓啊

從操作制約的理論來看,這可以說是我們給予的獎賞(激動阻止,好好笑)造成他更熱衷於那個行為(咬拖鞋);也以理解成,假如他想要控制我們、跟我們玩耍,讓我們表現出「激動追他」的好笑行為時,咬拖鞋就是一個絕佳的「開關」。

與幾乎全面被實驗者掌控的狗狗貓貓不同,也與幾乎全面被大人世界掌控的小孩不同,身為有權力與資源的成年人類,當我認識到這件事情裡面的制約條件或開關後,我得以選擇用不同的行為去面對同樣的控制條件。

我決定不再對他咬拖鞋的行為做出反應。有時甚至幼稚並且意氣用事地挑釁他:「你咬啊,有種你咬啊,你以為我還會追你嗎?才不會,告訴你,才、不、會!」

幾次下來,他果然真的就不再去咬拖鞋了。

打不過他就加入他

在那天,我被問到「小孩執意要往地上丟食物」的時候,我就把上面拖鞋的故事講了一遍。有的時候,也許就是因為大人表現出太「有趣」的樣子,才吸引小孩一直想要跟你玩啊。而且冷靜下來想想,從小孩的角度來看,常常就真的只是探索跟遊戲而已,一點都沒有找碴的成分在。

假如你越是在意那個行為,表現得激動有趣,他就越是開心想要做,那麼面對小孩的某個行為,不要有太激烈的反應,當然就是最好的對應方法。

最後我建議他:「你不如就……跟小孩一起丟吧?」

好啦我知道我在講幹話,因為又不是我在收拾。不過我也是有點認真的建議,讀者可以參考一下。

先把一張好清潔的塑膠墊鋪好鋪滿,然後小孩把地瓜丟地上,你就開開心心地撿起來丟他的臉,大家一起開心地玩吧!這樣收拾的時候,因為自己也有玩到,也許就會比較甘願吧。

請想一想,跟小孩一起探索世界的樂趣,是寶貴而且失去就難以追回的機會。

大多數父母在冷靜的時候,應該都會同意這件事。


延伸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盧駿逸的沙龍
662會員
121內容數
我和朋友共同分享、推動「合作式教育」的概念,試著建立由父母、小孩與教育者共同合作、建構的教育場域。在這個寫作計畫中,我想要寫下我在教育現場的記錄及相關問題的思考,希望能讓讀者和我一樣,在繁雜的教育/教養現場得到些微的救贖,且保有討論和省思的空間。
盧駿逸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2/31
從2016年的六月開始,在Vocus(當時還是SOSreader)開始連載,到現在已經整整四年半了。新的一年即將開始,我決定暫時結束在Vocus的這個教育/教養專欄。  
Thumbnail
2020/12/31
從2016年的六月開始,在Vocus(當時還是SOSreader)開始連載,到現在已經整整四年半了。新的一年即將開始,我決定暫時結束在Vocus的這個教育/教養專欄。  
Thumbnail
2020/12/30
個人並不是在真空之中做出選擇,自主必然受到環境的影響。這個實驗想要說明,規則能夠帶來的影響並不總是負面的,只要不要喧賓奪主、不要以太過強烈的設計,去蓋過學習者本身的學習動機與自我要求,就有可能輔助學習者去做到自己想要投入的學習活動。
Thumbnail
2020/12/30
個人並不是在真空之中做出選擇,自主必然受到環境的影響。這個實驗想要說明,規則能夠帶來的影響並不總是負面的,只要不要喧賓奪主、不要以太過強烈的設計,去蓋過學習者本身的學習動機與自我要求,就有可能輔助學習者去做到自己想要投入的學習活動。
Thumbnail
2020/12/18
今天跟一群高中生們開同學會。我和這群少年從他們三四年級時開始每週定期聚會上課,直到六年級。後來他們各奔東西,長出各自的身高和智慧。其中有一個少年問我:「現在上課的小孩裡,有跟我們當初一樣的人嗎?」
Thumbnail
2020/12/18
今天跟一群高中生們開同學會。我和這群少年從他們三四年級時開始每週定期聚會上課,直到六年級。後來他們各奔東西,長出各自的身高和智慧。其中有一個少年問我:「現在上課的小孩裡,有跟我們當初一樣的人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最近很喜歡看韓國的訓犬師節目,看著訓犬師將不可一世、囂張跋扈的惡犬降服,心裡不禁陷入了沈思。 基本上這些惡犬其來有自,大多是因為主人的寵溺,導致狗性大變,動不動就狂吠、咬人,連主人也不放過,更過份的是把自己當作主人,連主人的行動都會受到控制。 這些狗都很聰明,欺善怕惡,吃定了主人寵愛它們,開始無
Thumbnail
最近很喜歡看韓國的訓犬師節目,看著訓犬師將不可一世、囂張跋扈的惡犬降服,心裡不禁陷入了沈思。 基本上這些惡犬其來有自,大多是因為主人的寵溺,導致狗性大變,動不動就狂吠、咬人,連主人也不放過,更過份的是把自己當作主人,連主人的行動都會受到控制。 這些狗都很聰明,欺善怕惡,吃定了主人寵愛它們,開始無
Thumbnail
還記得我之前曾經和大家聊過, 我的孩子「視鞋襪如命」這件事嗎?
Thumbnail
還記得我之前曾經和大家聊過, 我的孩子「視鞋襪如命」這件事嗎?
Thumbnail
小諦聽非常喜歡圓圓的軟座墊。 某天,小諦聽趴在旗子主人身上,一進到店裡,小諦聽就又拔拉著圓圓軟座墊。 小諦聽:汪~~~ 一邊拔拉著坐墊、一邊看向旗子主人的方向,示意要旗子主人轉轉。 旗子主人:不要! 小諦聽:汪汪! 旗子主人:不要! 小諦聽:......壞成皮!!! (旗子主人的
Thumbnail
小諦聽非常喜歡圓圓的軟座墊。 某天,小諦聽趴在旗子主人身上,一進到店裡,小諦聽就又拔拉著圓圓軟座墊。 小諦聽:汪~~~ 一邊拔拉著坐墊、一邊看向旗子主人的方向,示意要旗子主人轉轉。 旗子主人:不要! 小諦聽:汪汪! 旗子主人:不要! 小諦聽:......壞成皮!!! (旗子主人的
Thumbnail
小貓熊覺得大人們總愛吩咐它去做無聊的事。 媽媽跟小貓熊說:請刷牙。無聊。 媽媽跟小貓熊說:請洗洗手,擦擦臉。無聊。 媽媽跟小貓熊說:請把玩具小火車收好!無聊。 小貓熊比較喜歡去冒險! 小貓熊說它「寧願」去給蜘蛛搔癢、跟蛇玩跳房子、跟鱷魚去浮潛、抱抱老虎……直到這些動物都要跟著小貓熊回家時,那些好玩的
Thumbnail
小貓熊覺得大人們總愛吩咐它去做無聊的事。 媽媽跟小貓熊說:請刷牙。無聊。 媽媽跟小貓熊說:請洗洗手,擦擦臉。無聊。 媽媽跟小貓熊說:請把玩具小火車收好!無聊。 小貓熊比較喜歡去冒險! 小貓熊說它「寧願」去給蜘蛛搔癢、跟蛇玩跳房子、跟鱷魚去浮潛、抱抱老虎……直到這些動物都要跟著小貓熊回家時,那些好玩的
Thumbnail
某個晚上,為了快點到家,夫子堅持穿越一所國小的操場。那時,月黑風高,伸手不見五指。  我說:「這麼黑,踩到狗屎都沒知覺哩!」  夫子說:「對妳這隻鴨子來說,的確不無可能。」  我問:「為什麼我是鴨子?」  夫子說:「妳沒看過鴨子走路嗎?無論地上有什麼,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概踩過去。」  「原來如此……
Thumbnail
某個晚上,為了快點到家,夫子堅持穿越一所國小的操場。那時,月黑風高,伸手不見五指。  我說:「這麼黑,踩到狗屎都沒知覺哩!」  夫子說:「對妳這隻鴨子來說,的確不無可能。」  我問:「為什麼我是鴨子?」  夫子說:「妳沒看過鴨子走路嗎?無論地上有什麼,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概踩過去。」  「原來如此……
Thumbnail
貓抓老鼠和貓彈鋼琴,哪個是本能? 本能是與生俱來,還是可以塑造? 貓看到食物流口水是本能反應,巴夫洛夫餵狗吃東西時,一邊搖鈴。幾次以後,不用給食物,只要搖鈴,狗就會流口水。這是經典的「制約」實驗,「巴夫洛夫的狗」是不是被塑造出新的本能? 1938年9月2日,史金納(Burr
Thumbnail
貓抓老鼠和貓彈鋼琴,哪個是本能? 本能是與生俱來,還是可以塑造? 貓看到食物流口水是本能反應,巴夫洛夫餵狗吃東西時,一邊搖鈴。幾次以後,不用給食物,只要搖鈴,狗就會流口水。這是經典的「制約」實驗,「巴夫洛夫的狗」是不是被塑造出新的本能? 1938年9月2日,史金納(Burr
Thumbnail
  布萊恩抵達時,母狗和我手裡拿鏟子和一袋袋垃圾,蹣跚穿過庭院。這不是我想要他從我身上看到的形象,但不論如何我都很高興見到他。   我用狗兒的水槽水龍頭洗了手,可是身上仍覆蓋著骯髒的狗腳印、草汁污點,我的皮膚也依然殘留蟲子爬在身上的搔癢感。我不怎麼懷疑自己潮濕的頭髮和衣服狀態,會讓我看起來滿亂七八糟
Thumbnail
  布萊恩抵達時,母狗和我手裡拿鏟子和一袋袋垃圾,蹣跚穿過庭院。這不是我想要他從我身上看到的形象,但不論如何我都很高興見到他。   我用狗兒的水槽水龍頭洗了手,可是身上仍覆蓋著骯髒的狗腳印、草汁污點,我的皮膚也依然殘留蟲子爬在身上的搔癢感。我不怎麼懷疑自己潮濕的頭髮和衣服狀態,會讓我看起來滿亂七八糟
Thumbnail
不說教的教養理論真的很少見,本篇做到了,更把焦點放回了我們大人本身。
Thumbnail
不說教的教養理論真的很少見,本篇做到了,更把焦點放回了我們大人本身。
Thumbnail
前幾天有人問我一個問題。他家小孩在吃東西的時候,一直執意要把東西往地上丟,講都講不聽。心情好的時候,還可以上傳FB展演一下好家長的風範,但筋疲力竭的時候,看著滿地油膩膩的食物,那心裡只有一個肚爛。
Thumbnail
前幾天有人問我一個問題。他家小孩在吃東西的時候,一直執意要把東西往地上丟,講都講不聽。心情好的時候,還可以上傳FB展演一下好家長的風範,但筋疲力竭的時候,看著滿地油膩膩的食物,那心裡只有一個肚爛。
Thumbnail
溫尼考特 (Winnicott)說,人在懵懂無知的幼兒時期,只要咿咿啊啊就可以滿足自己的各種需求。嬰孩並不知道,這是因為(至少)有一個焦慮緊張的照顧者像馬屁精般積極揣摩上意,還以為自己天生擁有心想事成的能力;溫尼考特老伯伯認為這就是魔法的起源。這麼想來,「爸幫我拿水!」可不就是隔空移物的咒語。
Thumbnail
溫尼考特 (Winnicott)說,人在懵懂無知的幼兒時期,只要咿咿啊啊就可以滿足自己的各種需求。嬰孩並不知道,這是因為(至少)有一個焦慮緊張的照顧者像馬屁精般積極揣摩上意,還以為自己天生擁有心想事成的能力;溫尼考特老伯伯認為這就是魔法的起源。這麼想來,「爸幫我拿水!」可不就是隔空移物的咒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