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

含有「幼兒教育」共 14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的嬰幼兒保育系 招生名額:僅限40名,機會難得! 報名時間:自114年5月23日(週五)17:00起至6月23日(週一)12:00,記得網路報名! 報考網址:招生專區 聯絡電話:(02)2822-7101分機7601、7602。
Thumbnail
外甥孫女的誕生,讓我從旁觀者的角度來了解育兒的教養。隨著她一天天成長,我開始思考孩子的心理如何被形塑?童年的經驗,究竟如何影響一個人的人格與關係模式?這些疑問,帶領我理解兩位心理學巨擘的思想~阿德勒與榮格。 這兩位學者的理論雖然出發點不同,卻都強調童年的心理環境,是人格發展與人生態度的關鍵基石。
Thumbnail
孩子學習的過程不該是競賽,而是從0到1的啟程。家長應重視孩子學習意願的萌芽,培養孩子的內在動機,陪伴孩子從『我不會』到『我可以試試看』的轉變,給予孩子安全感和理解。
孩子沉迷手機?別只會禁止!Vivian老師從自身經驗及案例分享,指出孩子手機成癮的真正原因,並提出透過「多巴胺戒斷」方法,引導孩子重新找回生活中的快樂,培養內在動機。從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出發,強調「真實參與」的重要性,並建議家長創造安全、有選擇、尊重節奏的環境,陪伴孩子一起重啟快樂開關。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幫助孩子擺脫手機成癮,重點不在於禁止手機,而在於降低刺激、重建生活節奏,讓孩子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參與,從而獲得真正的滿足感與掌控感。文章提出了三大原則:用低刺激高參與的活動替代手機快感、改變溝通方式從命令轉為共同設計,以及陪伴孩子重新體驗緩慢的快樂。
Thumbnail
孩子手機成癮問題日益嚴重,成因並非單純自制力不足,而是多巴胺獎賞機制失衡造成大腦失控。本文透過案例分享,說明如何透過「多巴胺戒斷練習」協助孩子擺脫手機成癮,找回生活真實感。
Thumbnail
Raider-avatar-img
2025/04/18
http://bit.ly/3Y6xzEv https://bit.ly/4jfmrh0 https://bit.ly/4cAdegM https://bit.ly/3Y7Fdi1 https://bit.ly/42kOB4g https://surl.li/rbgnte https://surl.li/hmgvqi https://surl.li/qjzmkw https://surl.li/tcvyck https://surl.li/rmeprt https://surl.lu/mwlhtk https://surl.li/olsafn https://surl.lu/wpmpaw https://surl.li/ybnplk https://surl.li/rhlaut https://surli.cc/jlwuzq https://surl.li/eztrea https://surli.cc/ujbvej https://surl.li/wnokkg https://surl.li/lgztpl https://surl.li/leszok https://surl.li/fuymml https://surl.li/hzvdqq https://surl.li/cdjotx https://surl.lu/mgpopa https://surl.li/wjpsrb
從傳統教育體制下長大的ADHD孩子,如何在教育現場看見自身經驗,並轉化成幫助更多孩子的力量?本文分享一位教育顧問Vivian老師的自身經驗,以及給家長們的四個方向,幫助孩子在學習的路上,找到自己的節奏與方式,成為懂得愛自己、能面對挑戰、不害怕出錯的孩子。
孩子不是數學不好,而是還沒找到適合他的學習方式。Vivian老師以自身經驗分享:從小補習補到怕,直到在美國遇見理解她學習風格的老師,才真正學會數學。研究也指出,基因影響有限,學習歷程、家庭支持與教學方式才是關鍵。數學力不在速度,而在能不能轉得過彎。
Thumbnail
孩子一年讀幾本書,不如問他:哪一本讓他想重讀?與其追求「刷閱讀量」,不如陪孩子建立「閱讀感」。閱讀不是競賽,而是生活中的慢旅行,重點不在快與多,而在於讀進心裡。
Thumbnail
孩子說不想學才藝,不代表沒毅力,而是需要重新整理內心方向。Vivian老師以自身經驗提醒我們:興趣不是責任,它可以被調整。與其強求堅持,不如陪孩子釐清感受,幫他學會選擇、理解自己,才是真正的學習力。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