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有許多想法,但是沒有去做;我一直都想去澳洲和開一家店,如果不是決定出發去澳洲,我現在應該不會回家開店吧!」
現年30歲的林逸寧2017年在南方澳開了間海鮮義大利麵店「酒橙榙」,可愛又好記的店名與她在澳洲打工度假的經歷有關。
「當時打工結束很常跟朋友一起喝啤酒、做料理,有段時間又是做採柳橙的工作。很難忘那時候和朋友在一起的時光,所以就取個好記的名稱叫『酒橙榙』。」
餐廳開幕日與2013年她飛往澳洲打工度假的日期5月13日同一天,這個日期從此註寫了她人生至今最重要的兩件大事。
有海的地方就有家的味道
與南方澳多數家庭一樣,林逸寧的父親早年以討海為業,在南方澳漁業最繁盛的時期從屏東移居至此。「不過很少聽爸爸提起捕魚的事,我對於漁業這塊也完全不懂。」
那些漁人配合潮水漲落的生活作息,與大海拚搏既危險又風光的時刻,修護船隻機械的專業話題,林逸寧能參與的機會並不多。
但是生長在圍繞著討海日常運轉的漁村裡,空氣中瀰漫的海味和魚味,對她而言就是「家」的味道,這也不知不覺成為感官記憶的一部分,往後當她旅行到海島國家,聞到大海的味道,就會想起家鄉南方澳。
林逸寧在南安國中畢業後,就離家求學、工作、租房,偶爾在休假的時候返家,停留沒幾天又匆匆回歸校園或職場。
25歲那年她離家更遠了,僅用2個月的時間準備完打工度假的資料,告別台灣的親友,買了單程機票飛往澳洲,展開第一次一個人的旅行。
她陸續在柳橙、葡萄、櫻桃、洋蔥等果菜園,以及羊毛被工廠打工,「我在澳洲總共待了2年,工作的總天數不超過1年,這趟旅行雖然沒有賺很多錢,但卻讓我交到許多的朋友。」這段期間,她先後去了新加坡、澳洲、紐西蘭、新喀里多尼亞、萬那杜、斐濟,以及香港、澳門等國家,恣意的玩,也開了眼界。
2015年5月她結束打工度假返台後,隨即又展開2個多月的環島之旅,「每個定點都大約停留一個禮拜,見見朋友逛逛當地的景點,還去了從沒去過的墾丁!重新認識了以前沒有機會好好認識的台灣。」
結合美食、旅行和漁村記憶的店
林逸寧喜歡料理,過去工作多數從事餐飲業,當受雇員工的心情經常五味雜陳,「在外工作,太忙會嫌錢少,太閒又覺得浪費時間;自己開店,大小事都自己來,每個決定自己負責。」於是從澳洲回來後,她開始實踐另一個心願:開一間餐廳。
她花了半年左右的時間籌備,從找尋店面、設計菜單、裝潢施工、採買設備等環節,都經手參與並貫注自己的想法在裡面。
最後將位於南安路巷內自宅的客廳,改造成大約可容納12位客人的店面,芥末黃的牆面佈置了一張漁網,放滿旅行各國的照片,還有一個櫥櫃擺放旅行時收藏的紀念shot杯。
鄰居和家人擔心餐廳開在巷弄內不「吃市」,但林逸寧認為現在網路資訊傳播便利,只要食材新鮮、用心烹調,並且在網路行銷經營,就能建立口碑累積客群。
「我們以最新鮮的海鮮作為主打,每半年也會因應季節微調菜單。」小至沙拉的生菜和配料、前菜的麵包和濃湯,大至主菜的海鮮,如鯖魚、蛤蠣、小卷、干貝、天使紅蝦等,她都親自備料和挑選,將過去旅行經驗轉化成料理,設計一道道有趣的餐點。
營業初期人潮難以預測,一開始作業動線和流程還不熟悉的時候,一度還需要朋友擔任救火隊支援廚房工作。
因為店面小巧,使用的食材跟大餐廳相比屬少量,為求食材新鮮,她平時都在早上8、9點左右前往南寧市場採買。
地利之便,騎車到魚市場不用5分鐘,就可以採買新鮮的漁獲
「市場的魚販有些就是朋友的家人,有不懂都可以問他們。」隨著經驗累積,漸漸懂得比價和分辨漁獲新鮮度,為加速料理準備的時間,她也會請魚販初步處理食材。
「酒橙榙」不只提供餐飲,林逸寧也將這間店定位成旅行交流平台,樂於分享旅行十多個國家的故事、經驗與方法。
儘管林逸寧的旅行經驗豐富,不過每當客人問起南方澳有什麼好吃、好玩的地方,她總說不出太多的建議,對自己回覆給客人的答案也有著不確定。
但是客人的提問,或多或少成為她重新認識家鄉的動力,她開始參考在地人的意見,又或是翻書從其他人的視角看南方澳。
2018年5月「酒橙榙」營業滿周年,問林逸寧覺得返鄉開店的決定是對的嗎?她笑答:「沒有覺得錯,應該就是對囉!沒有後悔開這間店。」
日日懷著熱誠在店內忙碌,並且醞釀買機票飛向遠方探索的心。蠢蠢欲動又有想法的她,持續為旅行照片牆增添素材、累積津津樂道的故事。搞不好有天還會迸發靈感,開發新料理呢,值得我們打開感官好好期待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