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菜鳥學吃魚,南方澳是我的私廚冰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直到2017年9月我住進南方澳前,我其實已經吃素將近7年了,當時在南方澳採訪時,遇過一個令我兩難的局面。

我參與地方活動「鯖魚祭」的行前籌備作業,時逢午休時間,工作人員統一放飯吃便當,他們熱情的遞了一份炸雞腿便當給我:「看妳有認真工作,便當請妳吃,免錢!」

當下我的腦海閃過「要吃」、「不要吃」的選擇題,思考不到3秒鐘,我接過便當,吃了起來。

當時田野筆記這麼寫著:「現在是起點,如果要深入認識這個地方和人們,我需要站的更靠近,而一起吃飯、吃一樣的東西很關鍵。我不想因為我的飲食選擇,錯失掉認識他們的機會。」

於是,闊別多年,我再度吃起炸雞腿,沒有偶然嘗到葷食可能有的腸胃不適或反胃作嘔,我一邊與他們閒聊一邊吃飯,一口口吃完我的便當。味道還是跟記憶一樣,甚至有些令我懷念,油膩膩的肉食炸物,排遣壓力時的首選。

從決定開葷的那一刻起,我就正式地打開了探索漁村食魚教室的大門。

朋友帶領我和夥伴一起認識崁仔頂魚市。

無知的漁港新鮮人 從品嚐開始學

剛住進漁村時,我曾在魚市場胡亂買了一條80元的鯖魚,在地人知道了搖頭虧我是「買貴了都不知道的觀光客」;買魚回來,又因為不敢摸內臟刮魚鱗,全部扔給朋友處理,站在一旁觀看時,忍不住表情扭曲又大聲驚叫,朋友嘆氣調侃:「我看妳在漁村混不久喔!」


在漁村經常獲贈一袋現撈仔。

在地人告訴我,住漁村基本上是不必買海鮮的,就算自家沒有人討海,光是左鄰右舍的船長一人贈送一袋,就夠一家子餐餐有海鮮吃,而且還是「大海當冰箱」的現撈仔,幾乎每個人的嘴都被新鮮的海味養刁。

我作為一個初來乍到的漁村新鮮人,三不五時被這麼挖苦,心中的警鈴還是會響起:「再這樣下去,我大概真的混不出個什麼名堂吧?」好在隨著我在「食魚」這條路,結識的人脈愈來愈多,我至少在舌尖上的美味體驗,開始略有累積。

難忘有次跟著視魚如命的L,夜探基隆的崁仔頂魚市,我穿梭在生猛活力的攤販當中,一身輕便、腳踩雨鞋、(幫忙)揹著保冰箱,煞有其事像個懂魚的人;實際上像是一隻誤闖叢林的小白兔,生怕魚販招攬我這個一臉就寫著觀光客的外行人。

緊跟在L身後,看著他眼尖的在兩堆我看起來根本就長得一模一樣的海鮮裡,挑出理想中的魚種;一邊挑選一邊介紹魚名和捕撈方法,只可惜我的腦容量不夠大,很快的幾乎就全數奉還……

大半夜採買結束,小憩片刻,精彩的才正要開始。L在廚房親自示範,清除內臟、釋放血水,依照不同魚種適合的料理方式,按部就班依序完成。

鯖魚和煙仔虎切生魚片,邊邊角角的碎肉混著味噌煮湯,石狗公、日本小褐鱈加蔥蒸煮,白嘉麗與破布子一起清蒸,海小鳥直接油炸。一次就見識完各種常見的料理方式,我不需動手(也幫不上任何忙),只需大口品嚐。

初嚐生魚片的我,戰戰兢兢地依序夾起鯖魚和煙仔虎放進口中。

那次初嚐生魚片的我,戰戰兢兢地依序夾起鯖魚和煙仔虎放進口中,竟沒有想像中的可怕和噁心,幾乎要入口即化的口感,令我大呼驚奇!

我在漁村有幾次幸運的被招待生食海鮮的機會,每次都是從最頂級、新鮮的味道切入。新鮮的胭脂蝦竟然是鮮甜的味道;黑鮪魚生魚片的肉質豐厚結實、富滿油脂;最近吃到的馬加魚生魚片,爽口彈性的滋味讓人難忘。

有次吃到不新鮮的生魚片,直覺告訴我味道不對,怕是自己的鑑賞力不夠,我保守的徵詢身旁朋友:「我覺得這魚很平淡、沒有記憶點。你覺得呢?」沒想到此番意見,大獲朋友們一致的認同。

我這才發覺,僅管我辨識和處理海鮮的能力還很弱;但是我的味覺能力,託漁港朋友經常贈予現撈海鮮的照顧,似乎在不知不覺間,有些進步。

正面迎接吧!自己吃的魚,自己動手處理

話雖如此,關於「吃」海鮮這回事,我還是相當笨拙的。

有次,我在南方澳一間東南亞小吃店和印尼籍的新住民老闆娘S聊天,她拿出鄰居贈送的白帶魚,在廚房分段切塊後,用油鍋半煎半炸,不一會兒她將煎好的白帶魚遞到我面前,要我趕緊趁熱吃。

我夾了一片就直接要往嘴裡送,S看到以後,立刻提醒我:「白帶魚不能這樣吃啦!」原來白帶魚的骨頭就像一把排梳,從背部到腹部都遍布粗細不等的骨頭,我若直接放進嘴裡,肯定吃了滿嘴刺。

她拿起一片白帶魚,從魚背抽出一塊完整的刺後,邊吃邊將肉中的細刺挑出,吃得非常優雅。我哇了一聲,讚歎著:「原來是這樣吃的喔!」S淡定的笑我大驚小怪。

在漁港吃飯加菜現撈螃蟹。

又有一次,我在港邊的一間餐廳吃滷肉飯,老闆大方贈送剛蒸熟的現撈螃蟹為我加菜,我看到以後憂心大於歡喜,因為不曉得怎麼吃螃蟹!

我默默拿出手機google「如何一吃螃蟹就上手」,看完以後一知半解,身旁的客人吃得津津有味,似乎沒那麼難,於是我故作鎮定的且吃且看,雖然手忙腳亂了點兒,最後還是順利完食(呼~)。

為了應對這些時不時可能出現在眼前的海鮮,我終於有了覺悟:應該要開始學習怎麼料理海鮮了。自己吃的魚,自己動手處理!

我跟漁村朋友的媽媽約時間「拜師學藝」,帶著早上去魚市場碰到船長夫人,她送我的一袋現撈海鮮。

在廚房,從拿剪刀開膛破肚、徒手掏內臟、肢解魚體、調味與烹飪,一條龍式的全程跟著阿姨學習。雖然那天經手處理的海鮮數量並不多,因為心態轉換,決定正面迎接而非逃避,過程反而沒有自己以為的恐怖和困難。

各種魚料理一次全滿足。

某天又遇朋友餽贈竹筴魚、甜蝦和螃蟹,我即刻有了現學現賣的機會。鼓起勇氣將牠們帶進廚房,回顧之前的教學,獨自在砧板上和魚兒大眼瞪小眼,有問題就打電話詢問,忘了花多久的時間,終於滿頭大汗的處理完畢。

新鮮的竹筴魚抹鹽乾煎,就能嚐出海味,只是我忘了將魚身的水分擦乾,又在煎鍋中頻頻翻面,最後煎得皮開肉綻,只好將魚肉吃得乾乾淨淨作為報答;蝦子、螃蟹僅加蒜頭和米酒,蒸熟就非常美味,正好再讓我練習如何吃螃蟹。

隨著一次次的經驗累積,我處理海鮮的技術,也漸漸地有顯著的進步,最近獲得海鮮達人的讚美,讓我樂不可支,充滿信心(還有什麼挑戰放馬來吧!)。

自從開始自己動手料理後,我更能夠理解「從產地到餐桌」食魚教育的過程和意義。因為知道是誰捕撈牠們的;因為知道牠們怎麼被捕撈;因為認識牠們原來的樣貌;因為親手料理牠們;因為知道這些都來自大海的給予……

因為知道飯碗裡食物,每一道流程都並非容易,也並非理所當然。所以不論料理的成果如何,都要懷著感謝的心吃完。

跟著L走訪崁仔頂魚市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oonrogu-avatar-img
2019/05/26
白帶魚那段真的是很有感www小時候國小營養午餐都會吃到一塊一塊那種白帶魚,以前不知道就直接咬下去,真的滿嘴刺(? 長大之後才知道,兩排刺先拿起來,剩下就只有中間那排大刺很好處理
avatar-img
離海很近的地方的沙龍
20會員
4內容數
2018/09/07
生長在漁村,也有親人曾經以討海為業,漁人的存在對黃致鈞而言,再熟悉不過。長年下來,他對漁人積累的認識和情感成為一股動力,讓興趣是攝影的他,開始想為漁人做記錄。「不論是台籍或外籍,他們對台灣漁業經濟的貢獻都一樣重要,我希望透過攝影,讓更多人認識這群辛苦的人。」
Thumbnail
2018/09/07
生長在漁村,也有親人曾經以討海為業,漁人的存在對黃致鈞而言,再熟悉不過。長年下來,他對漁人積累的認識和情感成為一股動力,讓興趣是攝影的他,開始想為漁人做記錄。「不論是台籍或外籍,他們對台灣漁業經濟的貢獻都一樣重要,我希望透過攝影,讓更多人認識這群辛苦的人。」
Thumbnail
2018/09/03
「很多人有許多想法,但是沒有去做;我一直都想去澳洲和開一家店,如果不是決定出發去澳洲,我現在應該不會回家開店吧!」現年30歲的林逸寧2017年在南方澳開了間海鮮義大利麵店
Thumbnail
2018/09/03
「很多人有許多想法,但是沒有去做;我一直都想去澳洲和開一家店,如果不是決定出發去澳洲,我現在應該不會回家開店吧!」現年30歲的林逸寧2017年在南方澳開了間海鮮義大利麵店
Thumbnail
2018/09/03
住進南方澳以後,我經常在內埤沙灘閒逛,偶然間留意到,南安國中附近有間門口擺著「自家麵包」木棧板招牌的住家,屋內散發溫黃的燈光,總吸引我好奇的觀望
Thumbnail
2018/09/03
住進南方澳以後,我經常在內埤沙灘閒逛,偶然間留意到,南安國中附近有間門口擺著「自家麵包」木棧板招牌的住家,屋內散發溫黃的燈光,總吸引我好奇的觀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帶著轆轆饑腸來到了中午的用餐地點,這家餐廳還頗具復古風,很像早期的台灣農村建築。而來到北埔,自然是要嚐一嚐客家菜了。但不知為何,走進餐廳後,我突然有種不妙的預感,感覺這家店好像不會端出太好的菜色。但老師明明吩咐過旅行社,要讓團員們吃飽吃好(上回去新化,中餐的菜少得可憐),叫旅行社準備澎湃一點的,
Thumbnail
帶著轆轆饑腸來到了中午的用餐地點,這家餐廳還頗具復古風,很像早期的台灣農村建築。而來到北埔,自然是要嚐一嚐客家菜了。但不知為何,走進餐廳後,我突然有種不妙的預感,感覺這家店好像不會端出太好的菜色。但老師明明吩咐過旅行社,要讓團員們吃飽吃好(上回去新化,中餐的菜少得可憐),叫旅行社準備澎湃一點的,
Thumbnail
之前參與小毛小姐的徵文活動文中提到,我是一個對海鮮無法抗拒的人,尤其是各種以蝦為基底的料理,當我站在「生食」料理面前,完全沒有絲毫抵抗能力。趁著端午連假,再次到訪東廠華僑市場,體驗第一次的黑鮪魚高級生魚片,在深夜時分,看著照片寫著文章,還是能夠感受到鮪魚油脂包覆著舌尖散發出的香氣與幸福感。
Thumbnail
之前參與小毛小姐的徵文活動文中提到,我是一個對海鮮無法抗拒的人,尤其是各種以蝦為基底的料理,當我站在「生食」料理面前,完全沒有絲毫抵抗能力。趁著端午連假,再次到訪東廠華僑市場,體驗第一次的黑鮪魚高級生魚片,在深夜時分,看著照片寫著文章,還是能夠感受到鮪魚油脂包覆著舌尖散發出的香氣與幸福感。
Thumbnail
喜歡生魚片的人注意了! 礙於疫情的關係不能出國,但舌尖上的美食饗宴不能錯過。 這間生魚片店位在新竹民主路上 從食材、服務到細節,隨處都能看見老闆的用心 I know know,畢竟是生魚片 難免會擔心食材新鮮的問題 記得收到當天,我就非常期待下班享用(摩拳擦掌) 一口吃下去齁,鮮鮮嫩嫩 立馬化身有
Thumbnail
喜歡生魚片的人注意了! 礙於疫情的關係不能出國,但舌尖上的美食饗宴不能錯過。 這間生魚片店位在新竹民主路上 從食材、服務到細節,隨處都能看見老闆的用心 I know know,畢竟是生魚片 難免會擔心食材新鮮的問題 記得收到當天,我就非常期待下班享用(摩拳擦掌) 一口吃下去齁,鮮鮮嫩嫩 立馬化身有
Thumbnail
我和老婆為期六天五夜的花蓮之旅,在九月二號那天畫下句點。在這一趟行程當中,值得記錄的事情太多,但酷嗜美食的我,唯獨對食物情有獨鍾,不得不優先書寫下來,除了和老饕們分享,也提醒自己下次到花蓮旅行,一定要再去解解饞。
Thumbnail
我和老婆為期六天五夜的花蓮之旅,在九月二號那天畫下句點。在這一趟行程當中,值得記錄的事情太多,但酷嗜美食的我,唯獨對食物情有獨鍾,不得不優先書寫下來,除了和老饕們分享,也提醒自己下次到花蓮旅行,一定要再去解解饞。
Thumbnail
我是生在台北的寧波人,家裏小時候吃的,便是古典的寧波菜。 假如某天你經過一個小鎮,見一小館子,只賣幾樣你熟悉的家鄉菜,那會是多麽的教人感動啊......
Thumbnail
我是生在台北的寧波人,家裏小時候吃的,便是古典的寧波菜。 假如某天你經過一個小鎮,見一小館子,只賣幾樣你熟悉的家鄉菜,那會是多麽的教人感動啊......
Thumbnail
因為我抽中特獎,上天派了我一個高敏感+高需求的小孩來磨練我,所以後來只要他可以接受的喜好,我會盡量保留,再慢慢一點一點新增試反應,不然他不吃的,我勢必得收尾,小鳥胃一族還是放過自己吧!
Thumbnail
因為我抽中特獎,上天派了我一個高敏感+高需求的小孩來磨練我,所以後來只要他可以接受的喜好,我會盡量保留,再慢慢一點一點新增試反應,不然他不吃的,我勢必得收尾,小鳥胃一族還是放過自己吧!
Thumbnail
魚雜和熟肉都是台灣的重要在地飲食指標。 把內臟類加以調理,蘸上特製醬料,配上一碗湯麵,是午餐,配上一瓶啤酒,就成了下午茶。 可簡單,也可奢華。 但要把內臟肚腸處理得宜,首先還是得要材料新鮮,不鮮則腥,此自然海港獨佔優勢;其次是得有獨家手藝加上耐心,才能夠將每種肚內處理乾淨。
Thumbnail
魚雜和熟肉都是台灣的重要在地飲食指標。 把內臟類加以調理,蘸上特製醬料,配上一碗湯麵,是午餐,配上一瓶啤酒,就成了下午茶。 可簡單,也可奢華。 但要把內臟肚腸處理得宜,首先還是得要材料新鮮,不鮮則腥,此自然海港獨佔優勢;其次是得有獨家手藝加上耐心,才能夠將每種肚內處理乾淨。
Thumbnail
我雖然不是老饕,但也算是歪嘴魯。日本料理一向是我的最愛,但我這輩子至今,第一次吃到「土魠生魚片。」 這算是一家餐飲第二或第三代的年輕人創業的新店,menu上並沒有寫太清楚每道魚的內容,因為都是當天早上看進什麼魚貨才決定提供什麼魚料理。 當老板說這是「土魠魚生魚片」時,我有點驚訝,哇靠,你是不知我是
Thumbnail
我雖然不是老饕,但也算是歪嘴魯。日本料理一向是我的最愛,但我這輩子至今,第一次吃到「土魠生魚片。」 這算是一家餐飲第二或第三代的年輕人創業的新店,menu上並沒有寫太清楚每道魚的內容,因為都是當天早上看進什麼魚貨才決定提供什麼魚料理。 當老板說這是「土魠魚生魚片」時,我有點驚訝,哇靠,你是不知我是
Thumbnail
從板橋【臨洋港】剛開幕的時候就去過了,但也是久久朋友約才會再去,並不是我經常會去的熱炒店,不過我也很少會常去同一間店,只是這次看到千千介紹網友激推的熱炒店,【臨洋港】竟然排第一,那就趕快來把過往的食記給補上。
Thumbnail
從板橋【臨洋港】剛開幕的時候就去過了,但也是久久朋友約才會再去,並不是我經常會去的熱炒店,不過我也很少會常去同一間店,只是這次看到千千介紹網友激推的熱炒店,【臨洋港】竟然排第一,那就趕快來把過往的食記給補上。
Thumbnail
雖然上次來過澎湖,不過都在本島玩,沒機會到離島,雖然這次有機會,但也只來到了吉貝,看來還要再來一次去各離島走走,不然真的沒辦法把澎湖走透透,台灣有太多地方可以去走走,想要走完還真的需要一番功夫。
Thumbnail
雖然上次來過澎湖,不過都在本島玩,沒機會到離島,雖然這次有機會,但也只來到了吉貝,看來還要再來一次去各離島走走,不然真的沒辦法把澎湖走透透,台灣有太多地方可以去走走,想要走完還真的需要一番功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