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開店,過起自己喜歡的生活:露露雜貨行老闆娘林晏如專訪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我一邊經營,一邊找尋讓自己最舒服的生活方式,希望讓大部分來的人都能心滿意足的走出店門。
raw-image

馬祖戰地政務解除後,從戰地前線到觀光旅遊業,這個實質居住人數不到一萬人的馬祖群島,除了公務員以外,現今多以旅宿業、餐飲業等觀光業為主,在普遍同質化的就業機會中,有年輕人返鄉,透過創業當起老闆,發展另一種新的可能。「露露雜貨行」的老闆娘林晏如憑藉一股衝動將老屋翻修成溫馨的風格小店,在偏遠的南竿四維村販售飲品、簡餐、二手衣物,從2020年3月一周兩天迎接起島內外的有緣之客。

raw-image

大坵、桃園、西尾,旅台鄉親的返鄉之路

民國80年生的林晏如,綽號露露,今年31歲,爸爸是馬祖大坵人,媽媽是台灣人,從小和爺爺奶奶在桃園八德生活。「國小、國中有些鄰居、同學也是馬祖後代,會講幾個馬祖話的單字。」民國60年代許多馬祖人選擇遷台打拼,當時桃園八德附近設立不少工廠,遷移、工作、置產、定居,這裡便成了旅台鄉親的主要聚居地。「國小有和阿公、姑姑去大坵,那時候沒有交通船,是坐阿公朋友的漁船,從橋仔過去,以前住的地方在村公所上方,一棵大榕樹底下,現在只剩斷垣殘壁。」如今大坵變成遊客欣賞梅花鹿的島嶼,除了島主,沒有人居住。而馬祖對於當時的露露來說,只是個大太陽,可以吃海膽的地方,一直到大學畢業,「馬祖」才有了具體而鮮明的輪廓。

raw-image

開一間同名雜貨店,瘋狂而勇敢的開店決定

「畢業後在想去哪裡,反正我沒在馬祖生活過,就來這邊工作看看。」從高雄師範大學畢業的露露,在25歲那年來到馬祖,一開始在馬祖高中擔任代理老師,之後待過介壽幼兒園的臨時代理教師,後來又到介壽國中小和中山國中工作,在中山國中任教時,每個月會去東引國中特教巡迴,「第一年就發現我真的不適合當老師。」規律而不自由的上班排程,讓露露在某天醒來有了「我以後可以在馬祖開一間店」的念頭。當時露露有接客製圍裙、手作門簾的訂單,原本打算租四維劉治國老村長二樓的空間作為工作室使用,但是沒有獨立衛浴便作罷,正好,旁邊老房有打算出租整修,露露一個衝動,就賭上所有身家改建老屋,那年露露27歲,「如果沒有一意孤行,現在就不會有這間店了。」

raw-image

住進一間閩東老屋,修繕設計監工樣樣來

扣除政府「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補助作業」的八十多萬,剩餘兩百多萬的修繕費用,一部分出自三年來的存款,其餘用貸款慢慢支付,而這也成為露露努力賺錢的壓力與動力。整修期間露露住在附近的小房子,靠著做馬祖青年發展協會的駐點人員,以及兼做家教維持生活所需,此外還需要花時間學習建築、設計知識,「有請柚子幫忙設計,規劃店面的位置,主要是櫃子和層架。雖然很累,但也學到了很多,這是之前完全沒碰過的。」

raw-image

經過門口的植栽小花園,走進露露雜貨行,右側是廁所和浴室,左側是廚房和收納空間,「以前廚房和浴室在大門的外面,我們把它打掉拉大,然後把門設在外面。」玄關和店內之間的小小階梯就是以前大門的位置。踏上臺階後的右側舊牆面貼滿遊客、好友寄來的明信片,接著寄賣小物、二手衣服、穿搭配件、零食點心整齊擺放,「這些是以前大學在市集認識的朋友們寄賣的。

raw-image

若仔細欣賞,可以發現店內的木頭裝飾、玻璃浮球、老椅、矮凳都具有故事感,「這是大哥給我的」、「這是去海邊撿的」、「這是整修時挖到的」,老屋並沒有因翻新改建而宣告消失,反而在一景一物間保存了年歲走來的溫潤柔和。

raw-image

創業,重拾在島上的生活節奏

「蠻多想轉換跑道、跑來馬祖短暫旅行的人會來到這裡,聊一些工作情況、想法,有時候也會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東西。」露露雜貨行剛開店時比較多在地人前來,今年疫情後,反倒遊客比例越來越高,而一周只開店兩天的「佛系經營」在馬祖十分少見,「其實除了開店那兩天,其他時間也要整理、準備餐點或做其他事情,我喜歡自己安排工作時間,比較符合我的生活節奏。」自己當老闆工時更彈性,相對的,也要承受更大的成本與壓力,外場、內場、清潔、採購、公關、會計都是壓在肩上的沉甸重量。

raw-image

25歲的起心動念,28歲的新居落成,開店3年,露露經營雜貨行之外,也會到市集擺攤、接工地外送,或與廚師朋友合作,開發晚餐菜單,「我一直想把露露雜貨行弄得更完整。我一邊經營,一邊找尋讓自己最舒服的生活方式,希望讓大部分來的人都能心滿意足的走出店門。」輕鬆而溫暖的老屋空間,接住了迷茫掙扎的旅人,交換了彼此的人生故事,也讓瘋狂而勇敢的靈魂,安然落地。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西尾半島的沙龍
6會員
12內容數
西尾半島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09
清晨七點左右,海面反射粼粼波光之際,王家凌早已穿好雨褲、套上雨鞋,和另一名外籍漁工上了船,開始一日的昆布採收工作。船上的倆人,合力拉起重達一、兩百斤的昆布,成堆擺在漁船中央,散發烏亮光芒。當收成告一段落,岸上另一頭,橋仔漁民世世代代用來曝曬漁獲的大岩盤上,則可見五六位村民等著王家凌的船隻返航,準備協
Thumbnail
2024/11/09
清晨七點左右,海面反射粼粼波光之際,王家凌早已穿好雨褲、套上雨鞋,和另一名外籍漁工上了船,開始一日的昆布採收工作。船上的倆人,合力拉起重達一、兩百斤的昆布,成堆擺在漁船中央,散發烏亮光芒。當收成告一段落,岸上另一頭,橋仔漁民世世代代用來曝曬漁獲的大岩盤上,則可見五六位村民等著王家凌的船隻返航,準備協
Thumbnail
2024/11/09
四月下旬,某個被薄霧籠罩的春季午後,位於北竿西北方的聚落──橋仔村,澳口邊唯一的動靜,僅有隨波起伏的七彩浮球、兩三艘小型漁船,以及行走在碼頭的幾位海巡人員。此時,身著防風背心、腳踩亮橘色塑膠拖鞋,叼根菸休憩之餘的王家凌,向我們打了聲招呼,一面遙望自家漁場,盤算著海平面下,最後一批掛養昆布的採收時程。
Thumbnail
2024/11/09
四月下旬,某個被薄霧籠罩的春季午後,位於北竿西北方的聚落──橋仔村,澳口邊唯一的動靜,僅有隨波起伏的七彩浮球、兩三艘小型漁船,以及行走在碼頭的幾位海巡人員。此時,身著防風背心、腳踩亮橘色塑膠拖鞋,叼根菸休憩之餘的王家凌,向我們打了聲招呼,一面遙望自家漁場,盤算著海平面下,最後一批掛養昆布的採收時程。
Thumbnail
2023/01/11
在馬祖南竿的四維村有間名叫「林義和工坊」的餐館,從村口就能見到裊裊炊煙,走近還能聞到紅糟飄香以及碰杯吆喝的熱鬧聲響。「林義和工坊」老闆黃克文先生,是百年前馬祖梟雄林義和的外孫,在這間老老的祖厝裡,釀出一篇又一篇的動人故事。
Thumbnail
2023/01/11
在馬祖南竿的四維村有間名叫「林義和工坊」的餐館,從村口就能見到裊裊炊煙,走近還能聞到紅糟飄香以及碰杯吆喝的熱鬧聲響。「林義和工坊」老闆黃克文先生,是百年前馬祖梟雄林義和的外孫,在這間老老的祖厝裡,釀出一篇又一篇的動人故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那時第一次前往柳井,主要是想拜訪一間在網路上關注已久的手作雜貨小店。出了柳井車站的人煙稀少,還一度懷疑自己有沒有找錯地方。一路看著地圖,一邊看著路上滿滿可愛的金魚裝置藝術,還是覺得與完全沒人的眼前場景,有著很大的衝突感。
Thumbnail
那時第一次前往柳井,主要是想拜訪一間在網路上關注已久的手作雜貨小店。出了柳井車站的人煙稀少,還一度懷疑自己有沒有找錯地方。一路看著地圖,一邊看著路上滿滿可愛的金魚裝置藝術,還是覺得與完全沒人的眼前場景,有著很大的衝突感。
Thumbnail
看完真柄部落的文章,有沒有對那些與水有關的景點,躍躍欲試呢?順著真柄的旅遊文章,身為海派特派員的賊賊,當然不會忘記這次的任務囉!這篇文章會聚焦在今年真柄部落重新改造的雜貨店空間 「Dongi 茹妮」的故事。 Dongi 茹妮是由一對返鄉夫妻,志勇與豫禎經營。每次來到茹妮時,都會看到豫禎爽朗
Thumbnail
看完真柄部落的文章,有沒有對那些與水有關的景點,躍躍欲試呢?順著真柄的旅遊文章,身為海派特派員的賊賊,當然不會忘記這次的任務囉!這篇文章會聚焦在今年真柄部落重新改造的雜貨店空間 「Dongi 茹妮」的故事。 Dongi 茹妮是由一對返鄉夫妻,志勇與豫禎經營。每次來到茹妮時,都會看到豫禎爽朗
Thumbnail
在2016年的12月就決定再回來馬祖 這次跟著幾位學弟們一同回到了馬祖南竿 他們停留的時間只有四天而我有八天將會在馬祖 我刻意將多停留三天在南竿 為的是在南竿拍攝藍眼淚  因為我覺得南竿的藍眼淚作品好像很少 我這次是想深度的去找尋一些拍攝的地方 也在東莒遇到了 曹以峰兄 向他請益之後他跟我說了 南竿
Thumbnail
在2016年的12月就決定再回來馬祖 這次跟著幾位學弟們一同回到了馬祖南竿 他們停留的時間只有四天而我有八天將會在馬祖 我刻意將多停留三天在南竿 為的是在南竿拍攝藍眼淚  因為我覺得南竿的藍眼淚作品好像很少 我這次是想深度的去找尋一些拍攝的地方 也在東莒遇到了 曹以峰兄 向他請益之後他跟我說了 南竿
Thumbnail
馬祖戰地政務解除後,從戰地前線到觀光旅遊業,多數行業以觀光業為主,在同質化的就業機會中,逐漸有年輕人返鄉,透過創業當起老闆娘,發展新的可能,露露雜貨行的老闆娘林晏如憑藉一股衝動將老屋翻修成溫馨的風格小店,在偏遠的南竿四維村販售飲品、簡餐、二手衣物,從2020年3月一周兩天迎接起島內外的有緣之客。
Thumbnail
馬祖戰地政務解除後,從戰地前線到觀光旅遊業,多數行業以觀光業為主,在同質化的就業機會中,逐漸有年輕人返鄉,透過創業當起老闆娘,發展新的可能,露露雜貨行的老闆娘林晏如憑藉一股衝動將老屋翻修成溫馨的風格小店,在偏遠的南竿四維村販售飲品、簡餐、二手衣物,從2020年3月一周兩天迎接起島內外的有緣之客。
Thumbnail
米露今年四十五歲,一人經營著插畫經紀這行偏小眾的生意,與男友談著一段以不婚為前提的戀愛,如同店名「小路」,作為他人路上提燈者,她從不害怕探尋那些人跡罕至的路,對於社會加諸的種種期待,她有自己的思考,而不盲目跟從。
Thumbnail
米露今年四十五歲,一人經營著插畫經紀這行偏小眾的生意,與男友談著一段以不婚為前提的戀愛,如同店名「小路」,作為他人路上提燈者,她從不害怕探尋那些人跡罕至的路,對於社會加諸的種種期待,她有自己的思考,而不盲目跟從。
Thumbnail
才晴朗了兩天,東北季風又再度讓宜蘭陷入濕涼。久居宜蘭的人都知道,只有在真正進入夏季以後,宜蘭才能真的擺脫自入冬以來的陰冷潮濕。這種氣候型態,也是我當初猶豫要不要返鄉工作的原因之一。 我從小就有很嚴重的過敏性鼻炎,爸媽只要一聽說什麼方式有效,無論是西醫、中醫或是民俗療法,都會想辦法讓我試一試,但是沒一
Thumbnail
才晴朗了兩天,東北季風又再度讓宜蘭陷入濕涼。久居宜蘭的人都知道,只有在真正進入夏季以後,宜蘭才能真的擺脫自入冬以來的陰冷潮濕。這種氣候型態,也是我當初猶豫要不要返鄉工作的原因之一。 我從小就有很嚴重的過敏性鼻炎,爸媽只要一聽說什麼方式有效,無論是西醫、中醫或是民俗療法,都會想辦法讓我試一試,但是沒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