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日記新企劃公告!地方媽媽365天不購物之這怎麼可能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是這樣的,蘑菇出生兩年來,家中雜物出現了爆炸性的成長,雖然我向來不是以整潔出名,但是連我也覺得忍受不下去了。

  • 當一個媽媽,買東西買到要剁手也是很合理的……

就在此時,我在圖書館讀到一本十幾年前的老書《可不可以一年都不買?:365天零購物生活日》,應該算是相當早期寫極簡生活的作者(以現在來說)。零購物聽起來非常嬉皮,光是這幾個字聽在耳中就覺得飄飄然了:如果都不購物,那不就家徒四壁全部都不用整理了嗎?太棒了!

當我們背負太多就渴望一無所有(這是業障重)

當我們背負太多就渴望一無所有(這是業障重)

翻開來,內容也非常有趣,作者以一個猶太人高級知識分子、中高收入者從事零購物的嬉皮實驗,在過程中探討資本主義龍頭美國的當代生活如何與消費共生共存,整本書其實就是一個觀察筆記。

同時,因為作者身為較高收入的西方女性,我覺得更有趣的是,她下筆時具有極強的原罪意識,當妳不再購入奢侈品,是不是就被排除在當代流行之外?喪失了「我也是個高尚的紐約知識分子」的同儕感?女人是不是生來就愛買?買衣服鞋子時女性的思考如何被巧妙塑形?許多章節看得我哈哈大笑,但是作者如影隨形的大美國中心思考、自詡進步菁英等優越感,也讓人不快(尤其令我的編輯不快)。

宅編表示:

宅編表示:

而主婦我與作者茱迪.黎凡的生活,有著天壤之別。她住在美國、編輯與寫作帶來的年收入當時近150萬台幣、年過半百、不必照顧住進養老院的父親、與伴侶擁有兩處房產、沒結婚、膝下無子、只有一隻罹患糖尿病的貓。這根本是伊甸園一樣的生活──至少相對於我現在的景況:台灣前文青、已婚、不管做哪一行年收入都遠遠不及黎凡的一半、有一個小孩。如果嘗試一年不購物(除了生活必需品之外),我又會觀察到些甚麼呢?

我決定做看看,這個生活計畫已經從2018年9月1日開始,預訂在2019年8月31日結束,同時也向過去一直訂閱蘑菇日記的幾位讀者致謝,謝謝各位贊助我的咖啡和寫作空間。2019年零購物計畫結束後,我預備將這一系列的觀察筆記POD出版,致贈現有的幾位老訂戶,也歡迎有興趣的新讀者們給予支持贊助,萬分感謝!

蘑菇日記專題介紹中已經新增「媽媽不購物專案」,所有訂閱這個專案的讀者在不購物計畫結束、書籍出版後,都能得到一冊我這一年的不購物生活筆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潘家欣的沙龍
426會員
70內容數
<p>對我來說,我悲傷的時候,最能平復心情的方式就兩種,吃真正的美食,以及看偉大的作品。</p>
潘家欣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11/19
好的,不知不覺我就這樣默默地超過了整個不購物計畫的期限,一年過去了,然後又過了72天。來說說執行的心得吧,當365天期限貼近時,我並沒有「好棒喔要解禁了我要大買特買」的感覺。我並不是真的「甚麼都不買」,比較像是修正我之前的購物行為,換成是「非常必要才買」。
Thumbnail
2019/11/19
好的,不知不覺我就這樣默默地超過了整個不購物計畫的期限,一年過去了,然後又過了72天。來說說執行的心得吧,當365天期限貼近時,我並沒有「好棒喔要解禁了我要大買特買」的感覺。我並不是真的「甚麼都不買」,比較像是修正我之前的購物行為,換成是「非常必要才買」。
Thumbnail
2019/08/20
蘑菇開始上幼兒園了,第一天表現極為驚人,一下車就說:「哇噢〜好多小朋友喔!」然後頭也不回地進教室玩。我心想,哇噢〜我出運啦!誰知道蘑菇竟然是這種灑脫到不行的天才兒童呢?不過,好景不常……
Thumbnail
2019/08/20
蘑菇開始上幼兒園了,第一天表現極為驚人,一下車就說:「哇噢〜好多小朋友喔!」然後頭也不回地進教室玩。我心想,哇噢〜我出運啦!誰知道蘑菇竟然是這種灑脫到不行的天才兒童呢?不過,好景不常……
Thumbnail
2019/06/25
笨蛋如我,發現了避免衝動購物的實用技巧,那就是「推遲兌現」。推遲購物行為兌現的時間,可以幫助自己好好過濾想法:「這真的是我想要的東西嗎?」「過了半年都沒買我也活得好好的,所以根本不需要吧?」
Thumbnail
2019/06/25
笨蛋如我,發現了避免衝動購物的實用技巧,那就是「推遲兌現」。推遲購物行為兌現的時間,可以幫助自己好好過濾想法:「這真的是我想要的東西嗎?」「過了半年都沒買我也活得好好的,所以根本不需要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上禮拜,突然想執行「一整年不購物」這件事情。 不過劉先生跟姐弟都覺得:「太艱難了,妳怎麼可能辦的到?」 後來在社群網站上提到這件事,也沒有人相信我可以辦得到。 C友說:「等你成功以後再傳授我!這太難了,就像一天不吃肉一樣難。」 C友說:「這個挑戰太難了...」 K友說:「不購物一年,真的太難了!」
Thumbnail
上禮拜,突然想執行「一整年不購物」這件事情。 不過劉先生跟姐弟都覺得:「太艱難了,妳怎麼可能辦的到?」 後來在社群網站上提到這件事,也沒有人相信我可以辦得到。 C友說:「等你成功以後再傳授我!這太難了,就像一天不吃肉一樣難。」 C友說:「這個挑戰太難了...」 K友說:「不購物一年,真的太難了!」
Thumbnail
一直覺得很難了解 Less is More的概念,擁有愈少,得到更多。這在邏輯上,實在是難令人想通。 這本書主要在談一位作者的真實經歷,怎麼透過停止過度消費,來察覺自己真正的需要,到底買東西,是要買給現在的自己,還是買給你幻想的那個自己呢? 放棄一件人生中的壞事,就可能招來一件好事。
Thumbnail
一直覺得很難了解 Less is More的概念,擁有愈少,得到更多。這在邏輯上,實在是難令人想通。 這本書主要在談一位作者的真實經歷,怎麼透過停止過度消費,來察覺自己真正的需要,到底買東西,是要買給現在的自己,還是買給你幻想的那個自己呢? 放棄一件人生中的壞事,就可能招來一件好事。
Thumbnail
不消費的一年 自從開始執行斷捨離後,也一直對相關書籍很感興趣,前陣子便在圖書館發現了這本書(也因為斷捨離,現在不太買書了,反倒常跑圖書館)。 原以為就只是執行書名字面上的意思,「不消費的過一整年」,然而裡頭內容涵蓋的比表面上的多很多。 這是作者的親身經歷,也像是她的回顧,因此更具說服力
Thumbnail
不消費的一年 自從開始執行斷捨離後,也一直對相關書籍很感興趣,前陣子便在圖書館發現了這本書(也因為斷捨離,現在不太買書了,反倒常跑圖書館)。 原以為就只是執行書名字面上的意思,「不消費的過一整年」,然而裡頭內容涵蓋的比表面上的多很多。 這是作者的親身經歷,也像是她的回顧,因此更具說服力
Thumbnail
好的,不知不覺我就這樣默默地超過了整個不購物計畫的期限,一年過去了,然後又過了72天。來說說執行的心得吧,當365天期限貼近時,我並沒有「好棒喔要解禁了我要大買特買」的感覺。我並不是真的「甚麼都不買」,比較像是修正我之前的購物行為,換成是「非常必要才買」。
Thumbnail
好的,不知不覺我就這樣默默地超過了整個不購物計畫的期限,一年過去了,然後又過了72天。來說說執行的心得吧,當365天期限貼近時,我並沒有「好棒喔要解禁了我要大買特買」的感覺。我並不是真的「甚麼都不買」,比較像是修正我之前的購物行為,換成是「非常必要才買」。
Thumbnail
笨蛋如我,發現了避免衝動購物的實用技巧,那就是「推遲兌現」。推遲購物行為兌現的時間,可以幫助自己好好過濾想法:「這真的是我想要的東西嗎?」「過了半年都沒買我也活得好好的,所以根本不需要吧?」
Thumbnail
笨蛋如我,發現了避免衝動購物的實用技巧,那就是「推遲兌現」。推遲購物行為兌現的時間,可以幫助自己好好過濾想法:「這真的是我想要的東西嗎?」「過了半年都沒買我也活得好好的,所以根本不需要吧?」
Thumbnail
身為一個奔三小資女,看到有關理財的議題我都會想研究,畢竟經濟不景氣,每天被會議電話追著跑的人生,真的很希望有天能擺脫被帳單追著跑的壓力! 消費對於上班族而言早以是常態,購物已經不是一個月一次或是學期末慶祝的事情。而是每天滑手機都有可能被朋友燒到、部落格推坑、看到健康議題等我又是衝第一...
Thumbnail
身為一個奔三小資女,看到有關理財的議題我都會想研究,畢竟經濟不景氣,每天被會議電話追著跑的人生,真的很希望有天能擺脫被帳單追著跑的壓力! 消費對於上班族而言早以是常態,購物已經不是一個月一次或是學期末慶祝的事情。而是每天滑手機都有可能被朋友燒到、部落格推坑、看到健康議題等我又是衝第一...
Thumbnail
很快的,不購物練習來到第四個月(驚),也就是年底。年底是最可怕的階段,各式各樣的稿債壓力都在年底,很不幸地拖延重症患者如我,年底也得乖乖還債,再加上12月是聖誕節與跨年的購物旺季,這時候就好想、好想、好想、好想逛街啊。
Thumbnail
很快的,不購物練習來到第四個月(驚),也就是年底。年底是最可怕的階段,各式各樣的稿債壓力都在年底,很不幸地拖延重症患者如我,年底也得乖乖還債,再加上12月是聖誕節與跨年的購物旺季,這時候就好想、好想、好想、好想逛街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