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關於無家者-那些你不曾關注的城市人何謂「無家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撰文:王怡婷

何謂「無家者」?

台灣對於沒有私人住所而流落街頭的人有多種稱呼,政府部門以及法律條文慣用「遊民」,非政府組織則傾向使用「街友」,一般民眾有時也會將這群人稱為「流浪漢」、「流浪仔」。不過無論是「遊民」、「街友」或「流浪漢」,指涉的對象通常都是露宿街頭者。

成為「無家者」的原因:

我也不是一出生就這樣的啊!
無家者形成的原因大致可分為兩種:
一、個人問題(藥物濫用、家庭暴力、被遺棄⋯⋯)
二、社會結構性問題(失業、社會福利不足、都更......)但為什麼無家者的聲音會這麼的小?因為你不會只是失業就無家可歸,你有家人、朋友,有社交網路,只有少部分的人會因此墜落。再者兩個大方向的原因也並非完全獨立,彼此有極大的關聯。

遭社會排除的無家者

我覺得,看到了但是假裝沒看到,這件事情每天都在大家面前發生,因為好像往前走的時候,眼睛看到的是更重要的,比方與生存、工作相關的事情啊之類的。是這些東西影響到你,讓你沒辦法注意到這些事情,還是其實是你無法行動所造就的無力感,讓你去迴避這些事情?   —人生百味執行長朱冠蓁
(攝影:張智龍)
大部分人在沒有了解無家者的基礎下,對無家者的形容詞往往不外乎髒亂的、好逸惡勞、愛鬧事的這幾個刻板印象。事實上,有居住困難者的無家者很多,露宿街頭者僅占一小部分,而露宿街頭者當中,罹患精神疾病、酗酒或有暴力行為者,更是少數。無家者社群如同社會的縮影,裡頭的人形形色色,真正行為不佳者其實很少,卻經常被放大報導,形成人們對於無家者的典型印象。
更嚴重的是,這些既定的刻版印象使得大眾所看見的無家者,永遠是具有負面形象的那群人,而無法意識到公園中有些穿戴整齊、精神良好的人,也是無家者,更不可能看見有工作的無家者。事實上,許多無家者都有工作,只是賺取的所得不足以支付住宅的費用,但卻一律被貼上「好吃懶做」的標籤,甚至被潑水、潑糞與驅趕,遭受不人道的對待。
但值得慶幸的是你我都有權利去停止這樣的視若無睹,人們覺得街賣者好吃懶做、人生失敗、有礙市容,但其實每個街賣者都有他的故事。下次再在街上碰見無家者時,不妨放慢腳步吧,讓這個步調快速的城市裡,留下一個舒適平等的地方給他們。

核稿編輯:劉丹華 行銷編輯:高珮珊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40會員
573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美國總統川普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使得美國如今深陷一場貿易戰之中。他的做法究竟是否有辦法「讓美國再次偉大」評論聲浪兩極化但是許多專家皆認爲這種行為損人不利己。
二零一六年十月泰王蒲美蓬駕崩,讓泰國本來就因多方勢力角力而不穩的政局雪上加霜。與此同時,國內爆發出一起警察起訴民女褻瀆皇室的事件,只因此女在臉書上張貼了對國王與繼承人的侮辱性言論。
過去幾年來,泰國的經濟彷彿被一片烏雲罩頂,GDP成長率幾乎皆在3.5%以下,且外資也因政治紊亂、勞力成本上升、天災等因素而卻步,泰國的經濟成長率甚至一度在政變後跌到只剩0.8%。不過在2014年軍政府掌權後,泰國的經濟狀況總算回穩,企圖重振泰國經濟,「泰國4.0」應運而生。
對台灣人來說,俄羅斯是個隱於北方之遙的神秘國度,唯一的印象是戰鬥民族、伏特加、熊,模糊到都不足以成為刻板印象。筆者有幸能在俄羅斯生活四個月,並因宿於接待家庭而有機會深入瞭解其文化,在此過程中慢慢編織出自己對俄羅斯的看法。
每年十月,年度大獎——諾貝爾獎陸續公布得獎者。歷史悠久的諾貝爾獎至今已經過一百一十四年。這個獎的起源是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自死前立下遺囑,把遺產設立獎勵基金,並由基金會管理。
你是否曾經好奇世界上有多少語言呢?語言為什麼讓我們可以聽懂一個卻完全不了解另一個呢?而語言之間又有什麼相互影響的關係呢?2015的夏天,去了歐洲大陸的筆者,在接觸當地多元語言及後續研究後,沉迷在語言與語言的奧妙之中。
美國總統川普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使得美國如今深陷一場貿易戰之中。他的做法究竟是否有辦法「讓美國再次偉大」評論聲浪兩極化但是許多專家皆認爲這種行為損人不利己。
二零一六年十月泰王蒲美蓬駕崩,讓泰國本來就因多方勢力角力而不穩的政局雪上加霜。與此同時,國內爆發出一起警察起訴民女褻瀆皇室的事件,只因此女在臉書上張貼了對國王與繼承人的侮辱性言論。
過去幾年來,泰國的經濟彷彿被一片烏雲罩頂,GDP成長率幾乎皆在3.5%以下,且外資也因政治紊亂、勞力成本上升、天災等因素而卻步,泰國的經濟成長率甚至一度在政變後跌到只剩0.8%。不過在2014年軍政府掌權後,泰國的經濟狀況總算回穩,企圖重振泰國經濟,「泰國4.0」應運而生。
對台灣人來說,俄羅斯是個隱於北方之遙的神秘國度,唯一的印象是戰鬥民族、伏特加、熊,模糊到都不足以成為刻板印象。筆者有幸能在俄羅斯生活四個月,並因宿於接待家庭而有機會深入瞭解其文化,在此過程中慢慢編織出自己對俄羅斯的看法。
每年十月,年度大獎——諾貝爾獎陸續公布得獎者。歷史悠久的諾貝爾獎至今已經過一百一十四年。這個獎的起源是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自死前立下遺囑,把遺產設立獎勵基金,並由基金會管理。
你是否曾經好奇世界上有多少語言呢?語言為什麼讓我們可以聽懂一個卻完全不了解另一個呢?而語言之間又有什麼相互影響的關係呢?2015的夏天,去了歐洲大陸的筆者,在接觸當地多元語言及後續研究後,沉迷在語言與語言的奧妙之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當一群深具野心、勇於跨海工作的人,撞上僵固的法律與移工制度;這就是在「另一面」的臺灣,正不斷發生的事。 《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由記者簡永達耗時七年,從臺中第一廣場開始,跨越臺灣與越南多個城市所採集合成的故事,整本書分為「地下社會」、「危險之島」、「異鄉家人」、「人權大浪」四大主軸。
Thumbnail
平淡無味的水,如同平淡無奇的生活… 有多少人過著平實平淡終其一生無人關心呢? 社會邊緣人,他(她)們如何茍延殘喘過生活呢? 社會福利做得未臻于完善的我們,是否能幫助他(她)們呢? 政府的良心在哪?只是權謀在於自己的利益己私上,小老百姓的我們要的是基本生活安定,卻愈顯困難了…
Thumbnail
每一個城市都有街友,如果有機會深入理解他們,許多刻板印象就會隨著善解而消失。一般人都以為租一間小套房或雅房也不是多困難的事,一個月幾千元就租得到,不可能連幾千元都賺不到,可見一定是懶惰或是怕辛苦,才會淪為街友。 深入探訪街友之後,才發現他們白天都有工作,幾個小時的零工,掃街、粗工、發傳單等等,
Thumbnail
我的筆名「Homeless Cosmopolitan」的來源。以下節錄: 從前我把自己看作竹林七賢那種人,也有一陣子把自己當作人人喊打、不洗澡的哲學家,後來我把自己看作多元主義知識份子,最後我當自己是無國界、無所屬的創意資源:誰需要我,我就幫誰。
Thumbnail
出生在台灣的貧苦家庭,只要不怕吃苦,翻身的機會很大,甚至可以一百八十度大翻轉,從貧轉富。若是出生在印度種姓制度下的賤民家庭,那就是世襲的賤民,一生都脫離不了遭人輕賤的命運。一樣是人,有些人窮得有希望,有些人窮得半點盼頭都沒有,那就是依報的不同,縱然都有幸「得人身」,卻也必須由我們前生造的好壞來受報,
Thumbnail
那咱來聊普通人如何?事實上日常芸芸本就是普通人,那些自我克制不了的普通人,充滿愛恨情仇的普通人,在電影院裡偷吃零食的普通人,在廁所將廁紙順手牽羊的普通人,知道自己霸佔著博愛座但假裝不知道的普通人⋯⋯
Thumbnail
對於你來說,什麼叫作「外人」呢? 例如說,許多日本人在外出前,一定會穿扮梳妝整齊後才會出門。 但在台灣,許多人卻會在公車上、在捷運上擦口紅、整理儀容。 ......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當一群深具野心、勇於跨海工作的人,撞上僵固的法律與移工制度;這就是在「另一面」的臺灣,正不斷發生的事。 《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由記者簡永達耗時七年,從臺中第一廣場開始,跨越臺灣與越南多個城市所採集合成的故事,整本書分為「地下社會」、「危險之島」、「異鄉家人」、「人權大浪」四大主軸。
Thumbnail
平淡無味的水,如同平淡無奇的生活… 有多少人過著平實平淡終其一生無人關心呢? 社會邊緣人,他(她)們如何茍延殘喘過生活呢? 社會福利做得未臻于完善的我們,是否能幫助他(她)們呢? 政府的良心在哪?只是權謀在於自己的利益己私上,小老百姓的我們要的是基本生活安定,卻愈顯困難了…
Thumbnail
每一個城市都有街友,如果有機會深入理解他們,許多刻板印象就會隨著善解而消失。一般人都以為租一間小套房或雅房也不是多困難的事,一個月幾千元就租得到,不可能連幾千元都賺不到,可見一定是懶惰或是怕辛苦,才會淪為街友。 深入探訪街友之後,才發現他們白天都有工作,幾個小時的零工,掃街、粗工、發傳單等等,
Thumbnail
我的筆名「Homeless Cosmopolitan」的來源。以下節錄: 從前我把自己看作竹林七賢那種人,也有一陣子把自己當作人人喊打、不洗澡的哲學家,後來我把自己看作多元主義知識份子,最後我當自己是無國界、無所屬的創意資源:誰需要我,我就幫誰。
Thumbnail
出生在台灣的貧苦家庭,只要不怕吃苦,翻身的機會很大,甚至可以一百八十度大翻轉,從貧轉富。若是出生在印度種姓制度下的賤民家庭,那就是世襲的賤民,一生都脫離不了遭人輕賤的命運。一樣是人,有些人窮得有希望,有些人窮得半點盼頭都沒有,那就是依報的不同,縱然都有幸「得人身」,卻也必須由我們前生造的好壞來受報,
Thumbnail
那咱來聊普通人如何?事實上日常芸芸本就是普通人,那些自我克制不了的普通人,充滿愛恨情仇的普通人,在電影院裡偷吃零食的普通人,在廁所將廁紙順手牽羊的普通人,知道自己霸佔著博愛座但假裝不知道的普通人⋯⋯
Thumbnail
對於你來說,什麼叫作「外人」呢? 例如說,許多日本人在外出前,一定會穿扮梳妝整齊後才會出門。 但在台灣,許多人卻會在公車上、在捷運上擦口紅、整理儀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