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管是征服情海裡面由湯姆克魯斯扮演的運動經紀人Jerry Maguire,或是因王建民重返大聯盟而被大肆報導、由Ron Wolforth主持的投手醫院,抑或是布萊德彼特主演的電影魔球中的數據分析師,還是近來開始廣泛使用的冷凍艙治療,對許多職業運動迷來說,充分認知到即使是以職業運動員為核心從業人員的運動產業,也要有同樣專業的輔佐人員或是相關設備器具,來協助職業運動員的職業運動生涯,一方面擴大產業規模、一方面精緻產業的內涵。


筆者當年舉辦遊行,從而獲得回應由總統府舉辦棒球國是會議
這樣的問題並非初次有人提出,在民國98年底的棒球國是會議當中,時任球員工會代表的蔡瑞麟律師,就曾經在會議中希望能夠將球員收入由薪資所得,改為可以扣除必要費用的執行業務所得,卻未獲回應;而也有部分職棒球員希望仿效名模林志玲後來所採取的方式,成立個人工作室、來處理這類稅務上的問題,卻也卡在球員合約問題無法實現。

其實模特兒跟球員,工作性質跟收入上確實有諸多相似之處
這個問題卻因起源於名模林若亞因為自己的補稅案件提出訴訟,經由承審法官錢建榮聲請大法官釋憲,而由大法官作出釋字745號解釋,認為現今所得稅法當中,不允許領薪資所得的納稅義務人,去透過列舉必要費用、而享有超過12萬8千元扣除額的規定是屬於違憲的這樣的一個意旨,獲得解決;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們將會因為林若亞的這個釋憲案,看到更多球員有能力以及意願去支付更多的費用,來協助自己的職業運動生涯,也會提供跟吸引更多的產值進入運動相關產業。

也許有一天,當我們提到台灣職業運動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時,你會想起來這個連開球都沒參與過的模特兒林若亞,她在無意間打出的這支全壘打。(本文同時刊登在2017年The Affiars編集者創刊號)
作者經營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KaLELs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