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瑞士特色的三代教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碧翠絲女士(化名)自八年前起,每週為了撥空照顧孫子,一早便搭公車換電車到城市的另一端,凡事親力親為直到小孫子上床睡覺了,她才回家。在這一天,她的女兒能出門工作、維持固定的工作量和社交,對一個小家庭來說,也省去了部分的經濟負擔。

性別平等的快樂家庭,是西歐社會高福利給世人的印象,瑞士在這一方面與其他國家議題相比,投注在托育政策的國家資源相對地少,托育機構不論是公家或私人機構的費用都相當昂貴,並非每個家庭都能接受,於是像碧翠絲女士一樣的祖母在瑞士相對常見。瑞士的家庭形象與社會處境,有別於其他西歐國家。

在瑞士育兒工作大量落在母親與祖母肩上,女性再度落入以家庭為重心的生活模式。

在瑞士育兒工作大量落在母親與祖母肩上,女性再度落入以家庭為重心的生活模式。

為現代女性付出的舊時代家長

瑞士的性別平等法自1996年施行至今,力求男女平等,但職場仍面臨兩性同工不同酬的困境。此外,因生育子女的生理限制,讓許多雇主更傾向於雇用男性。從性別平等的角度來看,育兒工作大量落在母親與祖母肩上,女性再度落入以家庭為重心的生活模式,無益於女性專業人才回流勞動市場。以瑞士人口性別分析,女性全職就業比例僅有25%,相對於59%的全職就業男性低了許多。為遷就家庭的完整與發展,女性接受兼職工作的比例也較男性高出24%,而完全無工作收入的女性更有37%之多。

儘管瑞士各個州在托育議題各有不同的補助,但0-12歲孩子的托育工作仍是家庭的責任。特別是0-3歲的孩子,需要成人的時刻陪伴,孩子越小、女性越難脫身。今日瑞士兩性受教育的機會與程度無甚差異,但婦女們卻因育兒致使無法一展長才,同時導致家庭收入短少,造成一定比例的瑞士婦女在現實與夢想間掙扎。男女尚未平等、男工女織的舊時代現象仍是瑞士的現在進行式。

就此,為了讓女兒或媳婦能在產後重回職場而願意照顧孫子的祖父母,在瑞士很是普遍,尤其單親家庭更是倚重家人協助育兒。據2014年的統計,92%家有幼子的父母認為:祖父母的照顧比托育機構更讓人安心。這份安心,保障了許多年輕的家庭,也讓幼小的孩子獲得了千金難買的安全感。

為了讓幼小的孩子獲得了千金難買的安全感,許多瑞士女性選擇全心為家。

為了讓幼小的孩子獲得了千金難買的安全感,許多瑞士女性選擇全心為家。

根據瑞士國家統計局最新數字顯示,祖父母照顧孫子的時間高達每年1.6億小時,以每小時20法郎的低價鐘點費計算,是極高的商業產值。但事實上,這些長者們的無酬付出,省去了許多外包的人力成本。

天平兩端間的權衡

在瑞士,平均55歲升級祖字輩,女性更是平均53歲就當了祖母,儘管這個年紀的體力和精神尚好,但隨著年紀越大,體能與精神只會越走下坡。碧翠絲女士今年即將迎來第三個孫子,也將邁入七十歲,她明顯地感受到背痛加劇、身心各方面的忍耐已到了極限。她在一番掙扎後,仍不敢提出減少縮短照顧孫子時間的要求。最後是她的先生對其女兒女婿說:他們必須為大兒子和二女兒報名課後活動,以減少母親的負擔。女性為家庭付出已成慣性,從年輕到老年仍無法停止,有時需要家人從旁觀察並幫忙改變。

最後在家人協調後,碧翠絲女士將維持每週一次看顧小外孫的任務。和碧翠絲女士一樣,每週見兒孫一次的祖父母約占60%,從數據可看出,瑞士家庭裡家人如何彼此互助的緊密合作。講究家人相處、培養情感,是許多瑞士家庭不變的相處方式。

祖母效應與正反面形象

祖父母說的是祖父和祖母兩人,然而真正照顧孩子的工作,有80%落在了祖母身上。在依父系脈絡而生的社會習慣中,祖父若拒絕照顧孫子,被視為合理、可接受的,但祖母卻肩負著不同的社會期待。也由於祖母投入的比率比祖父高得多,在瑞士德語區的學術界也產生了一些新詞,如祖母效應(Der Grosi-Effekt )或者祖母托兒所 (die Krippe Grosi)。瑞士巴塞爾大學與蘇黎世大學都有相關的研究項目,來探討社會變遷中,家庭世代間如何維繫親子關係,以及祖父母對孩童的影響。

蘇黎世大學心理系之下專門研究孩童心理的機構。

蘇黎世大學心理系之下專門研究孩童心理的機構。

有一類瑞士女性成功地教育自己的孩子並為此自豪,自然也非常樂意挪出時間照顧孫子們。這類的祖母有極大的動機,驅使自己再次為家庭投入心血,不僅是家庭血緣的驅動,也是自身心理的需求。祖母的慈愛與家庭緊密連繫著,長久下來給人親切可愛、溫暖安全的形象,但這形象的負面影響也波及了不想照顧孫子的祖母。照顧孩子所需的愛心與技巧,彷彿是每位祖母都應具備的天性。而拒絕照顧孫子的祖母與一般的形象迥異,極可能招致社會批評與壓力,就有些瑞士民眾將她們戲稱為烏鴉祖母(Rabengrossmutter)。反社會而行就必須付出代價,「拒絕」有時變得非常困難。

蘇珊女士(化名)就是一個勇於拒絕的祖母,她深刻體會女性角色長期與母職相繫,是一種無形的群眾壓力。與此同時她也承受烏鴉祖母的罵名,她說:「我最多就是一個月看一次我的兒孫,我也不接受我的孩子把他們的孩子放在我家就離開。教養孩子有許多的心理攻防戰和體能挑戰,與孩子整日相處並不容易,這是父母的責任、不該是祖父母的。我已經退休了,我真的想過我自己的生活。」慈愛與親和的祖母形象在蘇珊女士的身上並不明顯,她的家裡也沒有為孫子準備的餐具、玩具和衣物,就因這些不同,讓她被親朋好友多次詢問為何不願帶孫,以致她深感困擾。

瑞士政治光譜中的家庭觀

家庭政策在瑞士政治上的辯論,左右兩方各有看法。右派保守政黨的論述中,不刻意強調祖母效應(Der Grosi-Effekt )的產值與時間等數據,而是著重在老年人口在家庭中的無酬勞動是社會的一大支柱,具有更深層的社會意義,牢牢地繫著家庭的人際網,使得整體社會更為鞏固、穩定。

左派則認為:強調數值與研究精算,有助於我們理解祖父母投入家庭托育,對整體社會的實際效應。同時必須重視他們在家庭私領域的付出,不可將退休人口的實際社會勞動力視為理所當然。祖父母的無償托育補足的是國家政策的長期缺失,家庭政策是瑞士必須正視的迫切問題。這同時也體現,母親為家庭的長期付出也是無償的,甚至升格為祖母也無法離開社會對母職的期待。


在國家尚未有全盤的家庭政策支持與規劃時,家人間的互助是最實際的支持。

在國家尚未有全盤的家庭政策支持與規劃時,家人間的互助是最實際的支持。

以瑞士特色守護家庭與影響政策

瑞士中央政府自2016年起,開始調查托育議題與家庭的種種現象,將祖父母的家庭志願服務量化。瑞士特有的托育現象也有區域性的差別,在政策較完善、地方政府補助較多、提供較多平價托育名額的地區,祖父母帶孫的比例就會相對下降。除了每週固定照顧孫子外,有的祖父母住得離孩子遠,他們也樂意提供週末或是假期的照顧服務。如此一來,年輕的父母在工作與家庭之餘,也能再為自己掙得一點自由與喘息的空間。

一般而言,瑞士社會給予「願意照顧孫子的祖父母」極高的肯定。尤其在「快樂的家庭能教育出孩子健康的人格、心智」此一前提之下,祖父母無私的愛,在步調快速的社會發展中,注入了凝聚家庭的力量。在國家尚未有全盤的家庭政策支持與規劃時,家人間的互助是最實際的支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方常均的沙龍
115會員
86內容數
<p>100年前瑞士還是一個貧窮的農牧國家,現在山上的人富起來了。貧窮線以下的人口大量減少,如何分配資源,如何解決社會問題,如何安身立命,這是每個國家當前的問題。他們是如何創造出一個社會進步和樂的共像?究竟是一個外人眼中的幻想,或者人間真有天堂?</p>
方常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12
瑞士的風景雖然如詩如畫,但是寒冷的日子長,有時候身體真的受不住。今天春天大雨成災,瑞德奧都有大水氾濫的災情,有陽光的日子真不多。這樣冷冷的天氣,瑞士與台灣的飲食習慣不同,想要滋補養身卻不一定買得到材料。綿長的雨季之中,想喝一碗熱湯還不容易呢?! 現在來告訴你,在瑞士哪裡可以找到台灣味的養身好料。
Thumbnail
2024/06/12
瑞士的風景雖然如詩如畫,但是寒冷的日子長,有時候身體真的受不住。今天春天大雨成災,瑞德奧都有大水氾濫的災情,有陽光的日子真不多。這樣冷冷的天氣,瑞士與台灣的飲食習慣不同,想要滋補養身卻不一定買得到材料。綿長的雨季之中,想喝一碗熱湯還不容易呢?! 現在來告訴你,在瑞士哪裡可以找到台灣味的養身好料。
Thumbnail
2023/11/08
2023年10月,台灣藝術共享媒合平台LEXPO帶領台灣藝術家們,百件作品參與法國當代藝術週衛星展覽-Art Shopping 與Business Art Fair 成群的博覽會在巴黎百花齊放。台灣上百位藝術家大放異彩,多元作品療癒人心,獲多方好評。
Thumbnail
2023/11/08
2023年10月,台灣藝術共享媒合平台LEXPO帶領台灣藝術家們,百件作品參與法國當代藝術週衛星展覽-Art Shopping 與Business Art Fair 成群的博覽會在巴黎百花齊放。台灣上百位藝術家大放異彩,多元作品療癒人心,獲多方好評。
Thumbnail
2022/10/05
在瑞士每年約有4萬個新移民是以結婚依親的身分來到瑞士的。家庭生活之外,如何與當地社會產生新的連結有許多可能。動物,也可以幫助剛到瑞士的人融入當地喔。Joyce來告訴我們,她如何與家中毛小孩展開瑞士新生活。
Thumbnail
2022/10/05
在瑞士每年約有4萬個新移民是以結婚依親的身分來到瑞士的。家庭生活之外,如何與當地社會產生新的連結有許多可能。動物,也可以幫助剛到瑞士的人融入當地喔。Joyce來告訴我們,她如何與家中毛小孩展開瑞士新生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重男輕女」是中國傳統社會的普遍現象。歷年來雖有許多各界人士呼籲或認為,身為父母親者應對子女們一視同仁,不該有性別的分別心;但重男輕女此種陋習,一直無法根除,並且流傳至今。即使二十一世紀的現今台灣社會,仍有許多的父母是「偏愛」兒子。
Thumbnail
「重男輕女」是中國傳統社會的普遍現象。歷年來雖有許多各界人士呼籲或認為,身為父母親者應對子女們一視同仁,不該有性別的分別心;但重男輕女此種陋習,一直無法根除,並且流傳至今。即使二十一世紀的現今台灣社會,仍有許多的父母是「偏愛」兒子。
Thumbnail
一年一度的表達感激大會來了 「康乃馨、康乃馨、康乃馨、花~~~第二個星期天送給媽媽。」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有唱過這首歌,或是在學校做康乃馨花或卡片回家送給媽媽的經驗。在德國也不例外,不過德國媒體開始討論是否要把母親節改為雙親節了,你的看法呢?
Thumbnail
一年一度的表達感激大會來了 「康乃馨、康乃馨、康乃馨、花~~~第二個星期天送給媽媽。」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有唱過這首歌,或是在學校做康乃馨花或卡片回家送給媽媽的經驗。在德國也不例外,不過德國媒體開始討論是否要把母親節改為雙親節了,你的看法呢?
Thumbnail
身為女兒,妳符合母親的期望嗎? 身為母親,妳希望女兒符合自己的期望嗎? 身為女人,妳符合社會價值的期望嗎? 女性的價值何在? 那些不相干的人與我何干? 理解到接納是一段過程 愛的寬度決定你的幸福
Thumbnail
身為女兒,妳符合母親的期望嗎? 身為母親,妳希望女兒符合自己的期望嗎? 身為女人,妳符合社會價值的期望嗎? 女性的價值何在? 那些不相干的人與我何干? 理解到接納是一段過程 愛的寬度決定你的幸福
Thumbnail
這是一本非常有既視感的書,而且真實到我甚至以為那是我自己的故事!作者把一位女性從婚前至婚後的心情起伏轉折描繪得絲絲入扣,幾乎從頭至尾都令人點頭如搗蒜,我非常訝異於即便與作者身處不同國家,竟然在婚姻當中所遇到的狀況會如此雷同,想必是作者寫這本書想要強調的「父權制」的遺毒實在太根深蒂固。
Thumbnail
這是一本非常有既視感的書,而且真實到我甚至以為那是我自己的故事!作者把一位女性從婚前至婚後的心情起伏轉折描繪得絲絲入扣,幾乎從頭至尾都令人點頭如搗蒜,我非常訝異於即便與作者身處不同國家,竟然在婚姻當中所遇到的狀況會如此雷同,想必是作者寫這本書想要強調的「父權制」的遺毒實在太根深蒂固。
Thumbnail
挑戰「女人天生是母親」、「母愛天生」這些被廣為接受的觀念,並不容易,即便是上述數百年來,將新生兒送給他人哺育的普遍現象,這種狀況依舊受到許多內科醫生及神學家的抨擊,認為新生兒應該要待在母親身邊,由母親直接哺育。對於「母職天生」提出批判,最為知名的
Thumbnail
挑戰「女人天生是母親」、「母愛天生」這些被廣為接受的觀念,並不容易,即便是上述數百年來,將新生兒送給他人哺育的普遍現象,這種狀況依舊受到許多內科醫生及神學家的抨擊,認為新生兒應該要待在母親身邊,由母親直接哺育。對於「母職天生」提出批判,最為知名的
Thumbnail
本文為2021年的加拿大文學小說《在所有母親之間》推廣心得,無劇透,請放心閱讀。
Thumbnail
本文為2021年的加拿大文學小說《在所有母親之間》推廣心得,無劇透,請放心閱讀。
Thumbnail
讓女人去做符合本能的工作,發揮她們先天上的長處,聽起來似乎也頗有道理,但若放大視野來看,不難發現裡面其實隱藏了不少「性別利益」的雜質。即使「母愛是天性」,一向以違背天性、克服自然自詡的人類為什麼不改變它?而讓「父愛」成為一種新的文明指標?
Thumbnail
讓女人去做符合本能的工作,發揮她們先天上的長處,聽起來似乎也頗有道理,但若放大視野來看,不難發現裡面其實隱藏了不少「性別利益」的雜質。即使「母愛是天性」,一向以違背天性、克服自然自詡的人類為什麼不改變它?而讓「父愛」成為一種新的文明指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