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food的崛起淺談妙禪與印度閃亮大師

2018/09/3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位曾有篤信妙禪的藝人透露:「因為現在是末法世代,社會很亂,有什麼東西值得信任,可是師父(妙禪)會告訴我,所有的事情是因為一個『業』造成,前世沒有去還,所以這世才會卡關。」
在台灣,號稱擁有十萬信徒的宗教團體「佛教如來宗」,其創辦人妙禪師父因為被媒體曝光接受信眾所「供養」的兩輛名車「勞斯萊斯」而引起社會高度關注。信徒們高喊「感恩師父、讚嘆師父」,相信妙禪的神奇力量拯救了他們的人生,像是治癒了重大疾病如車禍、腦中風,有關「師父」的奇蹟之聞在新聞爆發後不脛而走。然而不論相信與否,在掀起「Seafood(師父)」浪潮的背後,人們不得不去思考像妙禪這樣一個組織,其出現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能夠吸引如此多人信仰?其中存在著什麼問題?
以下筆者將藉由探討不久前在印度因為宗教而引發社會動盪之例子,淺談師父(gurus)興起的背景及因素。
▲ 50歲的辛格聲稱在全球有多達數百萬追隨者,他經常一身珠光寶氣,因此又被稱為「閃亮大師」。圖片來源
今年八月二十五日,在印度北部哈里亞納邦擁有大量信眾,一位自稱「聖人」的印度宗教大師辛格(Ram Rahim Singh)因為被控在2002年強暴兩名女信徒,而被法院裁定十年有期徒刑。當時法院外等待的信徒知悉消息後情緒激動,開始攻擊警察、媒體及縱火焚燒政府建築物、砸車,情勢之大迫使政府不得不祭出宵禁、斷網、封鎖城鎮等手段,以控制住持續蔓延的怒火。

追隨「師父」的腳步

辛格帶領的宗教團體名為Dera Sacha Sauda,字義為「真理之地」,以推廣素食主義和不使用毒品聞名。在全球遽聞有6000萬名信徒的Dera Sacha Sauda,其領袖辛格在印度社會的影響力,光是從被判刑至引發十萬名信徒暴動便可以足見。即便辛格前年被指鼓勵追隨者接受割禮,也亦曾因串謀殺害一名記者而受審。許多人仍願意追隨辛格,因為他們表示在對政府失望之餘,辛格可以給予他們心靈上的安慰和寄託。

崇拜的起因-亂世荒野中的一盞燈

著名的精神分析家費洛伊德曾提出:「宗教是一種心理自救機制,是人們藉助宗教來控制自己恐懼的工具」。舉例而言,魏晉南北朝時期當時佛教極其興盛。佛教一開始傳入時,只受到部份皇室及貴族信奉,並未普及民間。然而至東漢末至魏晉時期內部政治混亂不穩,加上外族入侵,造成生靈塗炭。人民在現實生活既找不到出路,精神上也缺乏寄託。在環境不穩中,感到恐懼的人們便只好求助於宗教力量。
現代人如同魏晉南北朝人,為尋求心靈的慰藉而拜入妙禪與閃亮大師門下。崇拜的行為也就是大多數人都在一生中試著尋找某種平靜、快樂與避護;或者說在混亂中尋找某種永恆、持久的東西,某種可以稱之為真實、上帝、真理的事物去依靠與相信。

渴望拯救 台灣 VS 印度

在台灣,人們為了在狹縫中求生存,必須努力競爭、累積資產,追求所謂的「成功」。為了使自己有條件去選擇生活,人必須鞭策自己辛勤工作、變得有競爭力;甚至在必要時,迎合社會需求,捨棄做自己的權利。在壓抑中,逐漸失去自我。
在印度,一個充滿野心、挫折和混亂同時存在的城市化國家,師父的出現無疑是給予惶惶不安的大眾一種心靈上的安慰和寄託。在面對疾病、煩惱、貧窮時,人們投向師父的腳下,期待導師給他們衝破困境的力量,或是治好重病的家人。即便像是在印度西邊的古吉拉特邦當地,有一位宣稱可以治癒病人的師父,信眾在最後都紛紛死去,但信眾們對導師的虔誠之心卻依舊如昔。
渴望拯救的人們,找到了師父。他們說,活著不需要那麼堅強辛苦,不需要體會多餘的苦痛,重要的是修行與平安喜樂,跟隨著師父便能找到活下去的意義。演變到後來,所謂真理什麼的也不是重點了,因為師父就是真理。

看見隱藏的危機

不論是閃亮大師辛格還是妙禪的存在,
其實都顯現著人們對現實生活的不滿與疏離。
人們為什麼會尋求宗教的力量?背後的原因不只是單純的偶像崇拜現象,更多的是大環境的不穩定性,造成像閃亮大師、妙禪這樣的宗教組織興起。其原因可能是內政、經濟、社會福利,無論如何每個國家都有各自亟需解決的問題,這是不論印度或台灣都必須正視的。「師父」們的崛起代表著社會結構下隱藏問題的浮現,待政府與人民彼此的溝通與解決。
責任編輯:蔡芷琦 核稿編輯:曾晞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28會員
569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